世婚 第94章

作者:意千重 标签: 穿越重生

陆老太爷轻轻叹了口气:“孩子,我是你的亲祖父,这整个陆家都是我的子子孙孙,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厚此薄彼的道理。”他觉得他已经说得够清楚,如果说这家里谁最能体贴理解陆缄,除了他不会再有旁人。陆缄就是有再重的心思,再多的为难也该开口了。

事实上,陆缄脸上的确闪过了一丝犹豫,但他还是斟字酌句:“听说北方大旱,北漠的牛羊死了许多,今年冬天大概不会太平。”这个消息现在士子中到处都传遍了,他试着在陆老太爷那双喧宾夺主的眉毛下找陆老太爷的眼睛,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生气或者是愤怒?或者是不高兴?却见陆老太爷闭上了眼,满脸都是“继续说,我听着”的表情。

林家、吴家都在抢粮,又怎能瞒得过老太爷?陆缄咬了咬牙:“所以他们都觉得今年冬天粮价一定会大涨。”

“我们晚了一步。现在平洲的粮价和前两天相比已经是两个价,你大哥已经去了附近的代州,看看是否能有便宜可拣,但就算成功,运费和开支也不小。”陆老太爷语气平静地陈述事实,淡淡地道:“你出门前,我曾给了你不少钱,让你在外面不要委屈了自己,听说你在太明府的时候很节约,那么现在你带回来多少?”

陆缄沉默片刻,答道:“大概还有十两银子。”

“怎么?陶家没有替你赚到足够多的钱?”陆老太爷突然睁开了眼睛,带着几分讥讽和嘲笑盯着陆缄:“是了,你才刚把钱给人家呢,粮食要等到冬天才能见账,香药,第一批货最快也才出手,钱还来不及送到你手里。”

陆缄垂着眼眸,不见后悔,不辩解,沉默以对。

陆老太爷又等了许久,也不见陆缄回答,气得笑了,这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再要等下去,就先被这小子给气死了,好吧,不等了,他问还不成么?于是直击要点:“我问你,涂家要嫁几个女儿?娶几个媳妇?早年涂家老太爷的丧事又花了多少钱?”

陆缄先是一怔,接着总算是开了口:“涂家老太爷是七十大丧,用钱五十万……借了不少钱,还没还清,他家还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没嫁娶。”他说涂家老太爷这五个字时很拗口,那分明是他的亲外祖父,小时候疼够了他,现在说起来却像个不相干的外人一般,死的时候,他甚至不能服丧。

“哈”陆老太爷沉默片刻,一声笑了出来:“这样说来,涂家是要彻底败落了吗?连丧葬都要借钱,儿女婚嫁都要靠出了嫁的女儿来筹措你那区区百两黄金,赚到的钱可够你大哥去代州买粮的运费和人工费?你吃穿用度,哪一样不是家里给你的?我体谅你,特意给你钱财,让你去散心,你却这样子待我?瞒我,你瞒得住吗?你这样顾着涂家,就不怕你母亲伤心寒心冷心么?”

陆缄直直跪了下去,以头抵地,轻轻道:“生是生恩,养是养恩,孙儿都不敢有忘。林家尚且不到需要孙儿帮忙的时候,涂家却是要败了,孙儿只有一个人,一双手,只能先紧着最紧要的事儿尽力来办。不是故意要瞒,而是多说多错。粮食的事情,本来就借了陶家的势,已经是不劳而获,再要贪心,就是天地不容。不管怎样,祖父认为孙儿做得不妥不当的地方,孙儿都认打认罚。但再来一次,孙儿还是当如此做。”

这倔驴气死人了换个好听的说法,服服软不成么?多说多错?难怪一天到晚也没几句话。陆老太爷大大喘了口气,猛地一甩头,看着墙角的纱灯抿紧了嘴。两个儿媳妇,一个好强霸道、得理不饶人,一个阴软缠人、眼泪沾着就来,谁也不让谁,果然是多说多错。

陆缄见他迟迟不语,也不抬头,沉默地一动不动。

许久,陆老太爷方道的声音才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两个消息,陶家是从哪里得来的?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不会再过问涂家的事情了,陆缄轻轻松了一口气,另一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心思渐渐浮上来,他斟字酌句地道:“当时,陶家大少爷领了自家弟妹和表弟妹在榷场游玩,林四偶然提起这两桩事来,陶家大少爷一下子就注意到了。我是在榷场上四处寻找机会,恰好遇到他们,不注意就听见了。”

“你说的是林家三房的女儿林四?就是那个在你母亲为阿云开的暖炉会上大出风头的林四?”陆老太爷皱起眉毛,轻轻捋着胡子:“我记得,夏初平洲家家争着买盐碱地,最先也是从陶舜钦为胞妹购买盐碱地开始的,林家三房获利最多……”陶舜钦在清州也买了不少的盐碱地,但这都是从清州回去之后才开始的。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他猛地坐直了身子,双眼放着光:“你把当时的情形详细给我说来”

陆缄见他没有厌恶反感的意思,仿似还很感兴趣的样子,也就谨慎认真地将当时的情形娓娓道来。

陆老太爷听完,沉默着不说话,只指了指炭盆上捂着的铜壶。陆缄赶紧起身将帕子包了铜壶,替他面前的茶碗里注入热汤,又双手奉上。

陆老太爷慢吞吞地喝完一盏汤,轻轻挥手:“你下去吧。”

就这样就完了?陆缄微微有些诧异,低声应了是,行礼告退,走到门边,又听陆老太爷在身后淡淡地道:“生恩养恩都是恩,现在为止你做得还不错。知道你不容易,但没办法,这是你的命。不要总把事情闷在心里,对你没有好处。你婶娘固然有许多难处,但她还有你六弟。倒是你母亲,她没有旁人了,你多顺从多体谅。”

陆缄回身郑重行礼:“祖父教训得是。”

陆老太爷朝他挥挥手,闭眼靠在圈椅上陷入了沉思。一切都是陶家为推手开始的,这三桩事情此刻还不见利润和好处,且慢慢等着罢,等到冬天,也许就能见分晓了。

陆缄才踏上集贤阁外那条竹影婆娑的小道,就听有人轻轻呜咽着道:“二郎,你还好么?你祖父有没有给你气受?”紧接着一个女人从竹林里快步走了出来,走到他面前,一把扯住他的袖口就低声抽泣起来:“我可怜的二郎……”却是涂氏,弱不禁风地握着块帕子哭得肝肠寸断。

陆缄微微皱了眉头,小声道:“婶娘……快别哭了,祖父没有为难我,夜凉风大,小心受了寒。”

“婶娘?”涂氏赶紧将帕子捂住口,兔子受惊似地左右张望:“没有被人看见吧?我不想给你惹麻烦,心里又实在挂怀你,在这里等了你整整一个时辰……”

陆缄放柔了声气:“快回去吧,我真没事。”

涂氏的眼泪才收住又流了下来:“我真不想给你添麻烦,但我实在没法子……你舅舅家像那样,总不能叫你表兄弟表姐妹们终老独身吧?你舅舅说,你大表哥家里刚生的孩儿都差点溺亡了,反正也养不起……”

陆缄的眉头越皱越紧:“不会的,再等等,等到冬天吧……”

“冬天就好了?”涂氏抬眼期待地看着陆缄,忽听林子边传来一声轻响,二人俱是惊出了一身冷汗。陆缄顾不得涂氏,大步走将过去:“谁?”

第113章:灯影

陆缄极目四望,却只看到大红灯笼散发出的红光被竹枝分割成了无数个斑驳细碎的影子,此外,再无他物。繁密的竹叶竹枝在夜风里发出轻轻的“簌簌”声,方才那声轻响,好像是幻觉。

涂氏小心翼翼地从后面轻手轻脚地走上来,躲在他身后张望,极力压低了声音道:“看见了什么?”

陆缄轻轻摇头:“没有。婶娘你先回去吧。”

“我……”涂氏还想再拉着他说几句呢,但看到陆缄那紧紧蹙着的眉头,心脏没来由地一突,于是把话又咽了回去,有些意兴索然地道:“那行,我先回去了,你仔细身子。”想了想,猛然想起一件更重要的事来,便极小声地添上一句:“你觉得林家二房的林六怎么样?”

陆缄迅速抬眼看着她,眼里的询问之意再明白不过。

涂氏低声道:“我看最近林家二太太和你……”称林玉珍为陆缄的母亲,她实在是说不出来,咬了咬牙,改口道:“和咱家大太太来往很密切,林家双胞胎姐妹也是经常和阿云在一处的。我猜大概是有那个意思,你要注意着。”边说,边小心地打量着陆缄的表情,可是她只看到陆缄垂下了眼睛,其他什么都没能看出来。

涂氏有些焦急,低声道:“孩子,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儿,你得想好林二太太最是个奸诈不过的,我听说她们母女最会盘算……”却听陆缄沉声道:“夜深了,婶娘还是先回去吧,这事情自有长辈们做主,祖父母必不会亏待我的。我……先走了。”

眼看着陆缄朝自己轻轻一揖就头也不回地消失在竹林深处,哪怕就是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涂氏也不由升起一股浓浓的失望。这个孩子,在她的记忆中,还是那个因为被过继给大房而趴在她怀里哭得抽气的样子,她思念了他七八年,无时不刻不在挂怀着他,好容易等到他回来,他却已经不是她的心肝宝贝小二郎了。

他都长那么大了。

他再不会拉着她的手,牵着她的衣襟,说自己要吃这个,要吃那个的撒娇或是甜甜的笑。他再不能叫她一声母亲或是娘了,他只能彬彬有礼地对着她喊婶娘,却要喊林玉珍做母亲,他和亲生的胞弟坐在一起呆不上半个时辰,却可以和陆云坐在一起看书写字玩乐器。

她十月怀胎,满怀喜悦和艰辛地把他生下来,看着他健康成长,聪明伶俐,越长越漂亮,越长越可爱,他是她所有的希望,她把他当眼珠子一样的爱惜着。可是她突然间就失去了他,饱受失子之痛,现在,以后,将来,他所有的荣耀和一切都不会是她的,和她没有一点关系。林玉珍口口声声都说他今日所有的成就都是大房给的,但她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烂泥能糊得上墙吗?不能如果她的陆缄不好,林玉珍又怎会挑着把他抢了去?如果他不刻苦不用功,再好的老师又能怎么样?平洲的水土养得出吴襄,难道就养不出陆缄?吴家请得起好老师,难道陆家就请不起?

想到体弱多病,沉默寡言的幼子,涂氏的心里由来一阵绞痛,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怎么就见不得她好呢?都是林玉珍,都是林玉珍就是因为林玉珍嫁了个有权有势有本事的男人,就是因为林玉珍姓林,就是因为林玉珍的娘家比她的娘家有财势所以林玉珍才会如此欺辱于她,抢了她的心肝宝贝,所以陆老太爷等人才会罔顾她的失子之痛,半点不问她的意思涂氏扶住身边的一株竹子,双手紧紧攥住竹竿,哭得泪眼模糊几不能自制。

陆缄回到房里,还觉得心里莫名的焦躁不安。原来林玉珍已经选定了林六。林六,虽然见过很多次,但他坐在灯下想了许久,脑子里浮现出的始终是那对联手欺负林谨容姐弟的双胞胎,还有梅花林里一唱一和演双簧哄林谨容的双胞胎,谁是林六?谁是林七?他严重分不清。

他越想越烦躁,索性不去想,起身取了一本书坐下来看,可是往日里和他很亲近的字这会儿却也不来亲近他了,他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于是又索性放了书,也不喊人,慢吞吞地打水,研磨,铺纸,写字,写了几个,又怎么看都不满意,于是寻了字帖出来临,渐渐地觉得那些字又和他亲近了起来,他的眉头悄然放松,唇边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长寿几次进来,都见少爷紧紧皱着眉头,起身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拿了书又换纸笔的,就知道少爷心里有事,却并不去问,只默默又点亮了几根蜡烛,把屋里弄得亮亮堂堂,轻手轻脚地把凉了的茶水换成热茶,然后走到廊下倚着廊杆坐了,竖起耳朵听里头的动静。听到里面安静下来,再没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了,他方轻轻松了口气,少爷应该是平静下来了。

却听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沿着走廊那边传来,长寿抬眼看去,只见穿着豆青袄子酡红百褶裙的陆云衣带飘飘地走过来,身后还跟着提了书匣的简儿。于是赶紧站起,含了笑垂手问好:“姑娘好。”

“在临帖?”陆云和气地微微一笑,指了指窗纸上透出的埋头写字的身影。

长寿点头:“是。”少爷有个脾气,每当心里不痛快或是遇到什么为难事时,就会埋头临帖。他不知道大太太和姑娘知道不,但他是知道的。

陆云站住了,将素纨扇轻轻咬在口里,低声道:“从集贤阁里出来就是这样的?”

上一篇:姑姑在上

下一篇:重生之擅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