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致富经/重生之娇宠小军妻 第165章

作者:黑鱼精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何小西似笑非笑的睨一眼他。老武知道被看穿了,讪讪的摸摸鼻子。

  还是要去借王老泉家的马。车就不用借了,山道上只能走马,马车反而是累赘。

  何小西想想王老泉那一身大补丁摞小补丁的衣裳。拿了两块深颜色的布带过去。借马的事情不好让陆家的人出面。

  就好像刘氏他们搬走的那次,由陆友强出面帮着借车,就有以势欺人的意思在里头。何小西不屑做这种人。

  王老泉这人勤快又有眼色,还不多言多语。她想把人收揽到手下帮她干活,就得对人以诚相待。

  以后往返海城送货,就可以用他了。就算是以后牲畜都收归到村集体去,也可以给他安排一个饲养员的岗位。

  王老泉这人,养牲口还是很有一手的。

  饲养员是自己人,他们想用车也更方便。

  而且,海城那边她安排的是狗黑两人,来往在两地的人,肯定会跟他们俩见到。嘴巴不严实的人可不能用。

  自从跟着何陆两家走了两趟海城之后,王老泉觉得邻居对他的态度都不同了。

  因为是做的上门女婿,所以他比一般人更敏感一些,也跟更谨小慎微,轻易不与人争执。

  有些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他都会仔细的琢磨一下是不是有什么深意或图谋。

  自从知道大伯陆麦子家图谋他家家产的时候,他做人就更仔细了,不给人任何空隙可乘。

  _按着他跟老丈人的约定,他自己不改姓,他最小的儿子也要跟他的姓。为了不让陆麦子家有话柄,孩子出生后他都没有主动提姓氏的事。

  他原想着,他不提,他老丈人陆秫秫该主动提的,那样陆麦子家就无话可说了。

  谁知道老丈人也不提。不知道是真忘记了,还是装傻。他因此萌生了带着妻儿回乡的念头。

  接连跟着何陆两家走了两趟车以后,他老丈人吃饭的时候,招呼他吃白面馍。而且还顿顿都招呼。

  那个白面馍,是她媳妇专门给老丈人做的病号饭。他当然不会吃。但是能从中解读出不一样的信号。

  隔壁陆麦子家,反而说话更刻薄了几分。只是,他总觉着那些刻薄话透出一股子酸溜溜的味道。比他帮陆家拉来的醋还酸。

  何小西拿着块布进了陆秫秫家。他家的邻居,眼睛都跟探照灯一样看过来。

  王老泉正在院子角落里的牲口棚里给骡子刷毛。

  “王大哥在家呢?”何小西的招呼,让王老泉手脚都不往哪搁了。

  这姑娘家,他一直就觉着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这些日子就想着他家的闺女也能这样多好。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把闺女教成这样。

  何小西以为他白日该去出工,碰不到他,跟他媳妇说一声的事,就自己来了。早知道就让陆友财来了。

  何小西知道自己总是忽略这些小节。

  两个人想的完全是南辕北辙。

  “豌豆娘,何家妹子来了。”女人跟女人说话,是这个时代的规矩。哪怕说的话是给男人听的,也得女人给转述,不能直接说。

  “想借你家骡子进山贩卖货物。”何小西直接说明来意。

  旁边王老泉依旧装作在认真给骡子刷毛。听了何小西的话也不装了。直接问:“我能不能跟着去?”

第295章 袼褙

  何小西不知道王老泉的心路历程,对他提出的要求一愣。

  牵马不是赶马车,没有那么高的技术要求,一般人都能做到。所以他们只要雇一匹马,并不要雇赶车的人。

  少雇一个人,钱就少多了。

  知道何小西顾虑什么,王老泉补充道:“不要工钱……”话没说完,就打住了。因为他自己都觉得这话说地像是无事献殷勤。

  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即便他没有什么想头,也难保别人不会多想。

  何小西笑笑:“好啊,人手正不够呢。”

  何小西的话,换王老泉发愣了。农忙刚过,人都闲下来了,人手怎么会不够?难道自己看走眼了,这也是个占便宜的人?看看何小西递给他媳妇的布,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我们现在真没工钱付给你,只能给你一些碎布头抵工钱,”看着王老泉神色放松了,何小西又道:“这些碎布头你们可以纳成鞋底子,我们可以按市价回收。”

  王老泉算了算,这买卖能做。他们家孩子娘带着三个闺女,都能纳鞋底子。出点力就能行,不要本钱。

  按之前他跟着何小西出工的惯例,给的碎布头的量应该不会亏待他们。

  跟王老泉说定了,何小西就回家了。

  今天去王老泉家,她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这些老鼠咂碎的和沤了的布,咱们不带去卖了,分量又重还卖不上钱,不划算不如纳成鞋底子再卖。”何小西跟大家商议。

  “靠咱们几家人,也纳不出来啊?”陆大嫂质疑。雇人干活,以后都是麻烦。

  何小西把她的想法说了:“冬天是农闲时间,大家要过了二月份才有活干,咱们不雇人,凡是愿意纳鞋底子的,每纳好五双,可以多给她一双的袼褙。”

  陆友富一下子就明白了何小西的意思:他们不雇人,以物抵工钱,打一个政策的擦边球。

  “给她们的这一双,愿意留着的就留着,不愿意留着的,我们以市价回收。”何小西狡黠的笑笑,换个方式给工钱罢了。但是,说出去就好听多了。

  何小西想好了,纳好的鞋底子也不急着往外卖。等全面推行凭票买布的时候,他们再往外卖。

  物以稀为贵,他们这些不是布料,却是布料做的。如果直接卖布,还有人查,鞋底子是没人查的。

  如果不是怕被查,手头的布她都想囤着些品相好的到时候倒卖。

  不过也只能想想,她不会真去那样做。小心驶得万年船。赚钱再多,不稳妥的她都不会做。

  进山的人走了以后,何小西就组织何陆两家留在家里的女人们开始做袼褙。

  趁着天气晴好,两三天的功夫就能晒干一批出来。

  依旧是在何家新宅子的院子里。

  何家的新宅子,院子很宽敞,做什么事都能拉得开架势。

  做袼褙需要浆糊。何小西一大早起来就打了一大锅的浆糊。这个浆糊跟糊纸壳子的浆糊不一样,不需要那么稠。稀稀的象水一样就行。

  把准备好的木板对着朝阳的方向,斜放着架好。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做了。用浆糊把布打湿,密实的贴到木板上面。

  贴好一层以后再贴一层,每一层都要贴严实、平整。中间不能有气泡,也不能有褶皱。

  都是日常做惯了的活计。也不要有人指导,大家就都会做。

  说说笑笑着,就把院子里竖着的几块木板全都贴满了。

  等这一批两三天后晾晒干了,慢慢的揭下来,就可以再做下一批。

  做好以后,正收拾着准备收工,就听到前院里传来露露撕心裂肺的哭声。露露一直都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世今生都没这么哭过。

  即便今生那么多人对她宠爱有加。也只是养得开朗活泼,并不会歇斯底里哭闹。何小西知道,一定是出事了。

  把手里的东西往地下一扔,就夺门而出。其他人也听到了孩子的哭声,跟着追出来。

  因为露露的哭声太凄厉,其他孩子也吓得跟着哭起来。何小西推开院门,就看到干娘正把大嫂从地上扶起来。

  大嫂的裤子已经被浸湿了,血红一片。这是要生了?怎么会这么突然?

  何小西前世虽然没生过孩子,但做保姆的时候护理过不少孕产妇。能看出凶险。

  袁毅等人因为是男人,站在一旁束手无策。

  “把人扶后头院子里去,大妹,你去帮着烧点热水。”

  几个人连托带抱,把人送到何家的新宅子里去了。因为按照本地风俗,是不能在别人家的房子里生孩子和坐月子的。

  安顿好大嫂,何小西回到前院去拿钱,准备去请个大夫。

  何小西有点害怕,比知道何小东的秘密的时候还要害怕。只觉得说话的时候牙齿打颤。

  做了几个深呼吸。何小西捏紧拳头,她不能慌张。

  陆大嫂她们已经把孩子们安抚住了,院子里不像刚刚那样嘈杂。

  何小西进了里屋,到被垛子里把那些银元拿出来。这是原本要抵押给陆家的,后头两家决定合伙,就没用上。

  如今事情紧急,拿来应急。何小西前世富贵过,她的观点是,如果钱能救命,花再多都是值得的。

  柳氏距离预产期还有半个月。现在出意外,在医疗水平低下的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危险了。

  大哥还不在家,她得尽力想办法救治大嫂和大嫂肚子里的孩子。这个孩子,前世没有父母缘分,今生不能再重蹈覆辙。

  “娃子咋哭得恁厉害?出啥子事了?”部队炊事班的老李非常喜欢孩子,经常给孩子们些锅巴等吃的。听到一院子孩子哭得厉害,跑过来打听情况。

  “我大嫂摔倒了,情况不大好,把孩子们吓着了。”今天大家都在后院忙活,前面只有马氏和柳氏在家里看着孩子们。所以大家都以为柳氏是自己摔倒的。

  何小西简单解释了几句,她还得去借车进城请大夫。

  “要不要把我们的卫生员喊过来给看看啊?”老李热心的问道。

  何小西一下子想起来,部队的卫生员的医术很好。而且跟中医不同,他们用西药,也能做普通的手术。大嫂这种情况,让他们给看比中医看更合适。

  唯一的问题就是卫生员是男的。不过这个问题在何小西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大夫是救命的,只要能救命,就应该忽略性别。

  “要,要的,卫生员住谁家?我去请。”何小西激动的都想哭了。时间拖得越久越危险。相比于几十里路去请大夫,家门口有个医生是天大的喜讯。

  要不然后世成熟的社区,都要配备上各种便民的机构。像幼儿园和社区医院都是必备的。

  看到能帮上忙,老李拎着马勺跑了回去。一边跑一边喊:“小杨大夫,……”

第296章 生了

  _小杨大夫很快就提着药箱跑了过来。何小西一看,还是熟人。是他们识字班的杨先生。

  不过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救人如救火,十万火急。

  何小西拉着小杨大夫进了院子,内室传来的柳氏压抑而痛苦的呻吟声让何小西心底发颤。

  院子里都是自己人。看到小杨大夫拎着药箱进了内室,大家眼底都有震惊。但是没有人说什么。

  不说现在,再过个几十年,还有人对妇科的男大夫提出质疑。

  “哎呦,你怎么进来了?这屋男的可不能进来,赶紧出去。”在内室陪着柳氏的马氏,看到有男子进屋,赶紧把人往外撵。

  “干娘,这位小杨同志是大夫,部队上的卫生员,我请他来给大嫂看看的,大嫂这种情况不能再拖延了,送到城里,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