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靠山吃山 第105章

作者:魔力信号灯 标签: 穿越重生

钱大人欣喜的接了,回赠了陈有全一套文房四宝,他也是把陈有全当做了一个朋友来交往了,在宁县的三年知县生涯,是他官场生涯的起点,而且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他被皇帝记到了心里,从此官运就是一帆风顺了,这都要感谢眼前的这个汉子,钱大人是个念旧的人,也是个感恩的人。

隔日陈有全和李氏就到了茂原的二叔家,都是小时在一起玩过的伙伴,虽然相差了几岁,可也是跟着他们这几个哥哥当过跟班的,热情的留他们在家里用了午饭,王奶奶和李氏说好了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她也跟着一起返乡,回去帮着操办孙子的婚事。

茂原和姑父约好了日子,吃过早饭驾着马车来接他们,陈有全带好礼物一家三口来到刘府拜访,感谢他们这几年对孩子的照顾。

“有全兄,这就是见外了不是,没想到咱们还有这缘分,成了一家人,为杰我也是拿他当自家侄儿看待的,两个都是懂事的好孩子,都很会照顾自己,根本不要我们操心。”家成乐呵呵的说道。

李氏来到了内宅,她和茂原姑姑早就相熟,把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

“只是我也不懂府城的礼数,如果亲事有了眉目,还得麻烦你帮着张罗。”

王氏自是爽快的答应了,

“放心,你那边有了消息,我就帮你找个好媒人,一些需要准备的东西我也列个单子,我们家铺子也都有卖的,到时我和你一起去挑拣,保证给为杰的亲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李氏把女儿精心准备的唇膏和香皂拿给王氏,

“我前面就用过晨晨做的香皂和唇膏,都是茂原带来的,我可佩服这丫头的想法了,那年回去看着还是个小丫头,谁想到竟然能做出这么好的东西,太得我们女人欢心了,家成说可惜太少了,他也很看好这门生意,在城外买了很多荒地撒了种子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材结果呢?”王氏那可是真心欢喜的,茂原的福气在后头呢。

“你们要种的话说一声,我们帮着育苗子就行啊。”李氏觉得她太外道。

“家成说种的多,就撒种子就行,路那么远运苗子不方便,我不管他,这些事我又不懂,随他自己看吧。”王氏才不管这些外事呢。

“你这样也好,省心。”李氏也赞同道。

“是我没本事了,我听茂原说他今年冬天要成亲了,我这里还给留了些好布料,你来看看,等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上,给晨晨做衣服用。我真是太喜欢这孩子了。”

王氏不顾李氏的推辞挽着她的胳膊往库房走去。

第77章 府城之行

“今天人怎么这么多啊?”陈有全听着马车外闹哄哄的,问着旁边的儿子。

“对啊!这是在摆花灯呢,明天就是元宵节了,连摆三天花灯呢,爹娘,我们等天黑了来看花灯吧,就在这条主街上,热闹的很。”为杰这才想起来,因为要来府城办正事,他们出发的比往年早了两天,明天都是元宵节了啊。

陈有全和李氏真是大开了眼界,他们可是第一次见识这么热闹的场景呢,在宁县,赶个庙会已经是最热闹的了,没想到这看花灯是这样的,整座城市都因为这些悬挂的灯笼亮了起来。

“大晚上的都这么亮,这要是每年都做花灯也得不少功夫吧。”李氏提出自己的疑问。

“不用每年都做新的,大部分没损坏的都会收好,能用好几年呢。”茂原解释道。

“对对,就像我们那里的大户人家,逢年过节大门上也会挂两个大红灯笼。”陈有全点头。

“那边来的是扛灯、关刀灯和兔子灯,要绕城一圈的,保护全城人们平安的意思。”为杰指着路上走来的三盏高大的灯说道。

“这家是做酒的,所以他家铺子前的花灯是个酒坛子。”

“这家是个饭馆,扎了个鲤鱼灯。”

“这个是茶壶,肯定是个茶馆。”

。。。。。。

总会有些店家是别出心裁的,还真是吸引了不少顾客逛累了来歇歇脚。

“咚咚咚~”鼓声想起来了。

“快快,舞龙的来了。”旁边有人喊着往前跑去。

锣鼓队在前面开路,几个汉子舞者一条彩龙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些半大小子凑热闹。

“这些舞龙的人一晚上下来肯定累坏了!”李氏看着那龙欢快的舞动着,说了句大实话。

“爹,娘,你们看,这就是府城的中心,每年都是这个大莲花灯摆在这里。”为杰指着前面只比房子矮了一点的大花灯,粉红色的莲花,灯火通亮,照着周围黑压压的人群。

“那边太挤了,就别进去了,离远点看吧,这要挤散了我和你娘可就找不到路了。”陈有全看着人多有点怵的慌。

“好的,那我带你们去看看旁边的花灯吧。”为杰答应着领他们到了另一边。

“这边上是十二生肖吧,还有仙女的灯。”李氏挨着看着,可真是好看啊,够自己回去和人显摆一年了。

“府城真热闹啊,让咱女儿来住两年开开眼界也不错。”晚上临睡前陈有全和妻子说道。

沈学正在何山书院任教十五年了,大儿子五年前中了进士,现在带着妻儿外放当县令呢,家里只有个小女儿陪在身边,现在也到了适婚年龄,这两年就开始打听周围合适的人选,去年年初听说了为杰婚事退了的消息,自己寻思了几个月,就有点意动,妻子也有几个人选,夫妻俩各种权衡比较,还是为杰最得他的心意。

最大的问题就是离家远,家境嘛他倒是会看的,能送到府城书院来读书,那也不是一般人家负担的起的,为杰家虽然是个小县城,可看他吃穿用度,虽然节俭,却不抠搜,很是坦然自己农家身份,不虚荣,在人品和学识方面压过别人太多,最后和妻子商量了下,让为杰带信回去问问他们父母的意思。

陈有全夫妇带着儿子一起登门拜访,他们在家里听为杰讲过先生家里的一些事情,先生为人很是公正,师娘对他们这些弟子也都很关心,经常会做好吃的给他们,所以他们对这门婚事也慢慢有了期许。

沈先生对他们的到来很是欢迎,看到了为杰带着父母登门拜访就明白这婚事差不多有谱了,自是欣喜的招待他们。

李氏被沈夫人接到内宅,沈嘉也出来见礼,坐在旁边陪着说话。李氏虽然是乡下来的,可这些年见识的人也多了,临来的时候闺女又给她把衣服搭配好,嘱咐她首饰也要佩戴好,自然也表现的很大方,没有一点拘谨的样子。

沈夫人对这门婚事不是很热衷的,这离家太远了,以后见面的次数就少了,女儿受了委屈自己不知道可咋办?奈何当家的看好为杰,问过女儿的意思,也点头愿意的,只能勉强自己看看再说。

一番寒暄客套后,李氏把自家的情况大致说了下,今天只是来拜访,让女方了解一下自家的情况,她是男方,自然表现的要有诚意,也让女孩的父母放心自家不会亏待他们女儿。

“两儿一女,以后打算让小儿子继承家业。”

“家里一百多亩地,还有个小果园和油茶树园子。”

“院子盖好了,不知为杰以后科考怎么样,想让他成亲先在家里住,等科举有望就看情况给他买宅院,如果今年科举不顺就在这边附近买个宅院,以后还得跟着沈先生继续苦读。”

确实是这个理啊,村子里的房子盖好了不住人也很快就破旧了,为杰如果科考顺利,不管是外放还是留京,家里肯定暂时也住不着的。如果今年没考中,自家老爷肯定还是要继续教他的,到时在自家里不是更方便。

沈夫人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后,这心里就有些肯了,毕竟为杰这孩子她也熟悉了,是个好孩子,学识也不错,只是担心这乡下婆婆是个没见识的,成亲后还想摆婆婆谱,怕女儿受委屈罢了,现在这李氏通情达理的,她就放心多了。

李氏还仔细观察了沈嘉这个小姑娘,看起来比较文静,安静的坐在沈夫人身边,眉眼清秀,有着和自家女儿完全不同的婉约,是读书人家教出来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