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靠山吃山 第148章

作者:魔力信号灯 标签: 穿越重生

集市上人潮涌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还有相熟的人打招呼声交织成一片,好一番热闹景象。

“人真多啊!感觉比府城的集市上人都多。”

“怎么还有人举个木牌子的?上面写的啥意思?”两人眼睛都看不过来了,问题不少。

“那是没有摊位的,货物就一种,数量写上去,有想要货的定下来,人家就送货上门了。”陈晨回道,这些人也是太聪明了。

“这棉花能像他们摆出来的一样好吗?”巧巧的女儿还小,就挺喜欢这长绒棉织的棉布。

“你看这格子布,边上勾上这白色花边看上去是好看啊!我咋也没见过啊?”谢家嫂子喜欢这些家里的小物件,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小院子,可是爱收拾了,看着这稀罕的花边,赶紧买了一块,回家学着做,这格子布做床单和桌子布可是公认的好看。

陈晨上前看看就猜到肯定是小姨的手艺又被人学了去了,她有时候会和小姨说这勾针的各种花样,小姨闲暇时爱鼓捣这些,她的手巧心思也巧,做出来的东西格外好看,被一些来往的小娘子们学了去,慢慢的就会传扬开来,毕竟好美是女孩子的天性。

陈晨是个爱赶集的,可能是从小帮老爹卖东西的缘故,她特喜欢集市的氛围,摊子上挨着转转,挑选自己中意的物品,再来个讨价还价,真是很有意思的。

三个人挑选了自己中意的物品,挤出了集市都松了一口气,这人也太多了吧。

“我带你们到我小姨家的茶馆歇歇脚去,看看茂原他们到了没有。”陈晨指了指不远处的茶馆说道,他们进集市之前约好了在这碰头的,不然六个人逛街可是没法逛的。

掌柜的自是认识陈晨的,忙给安排个雅间,三人坐下后才舒了口气,可算是安静下来了。

“你们县城光靠这些小商小贩都能养活不少人吧。”

“可不是,你看着路边这些茶馆、饭馆和客栈,以前可都是小院子,都是这两年陆续翻盖的,那些小商贩基本都是昨天到了住一晚,今早去采买了就回去了,其实这个时辰他们都已经回程了,现在集上的都是附近村子上的人来赶集的。”陈晨解释道。

看着陈晨的油茶园,谢家嫂子和巧巧都很是震惊,她们都动了自己回去也要有份家业的心思。

巧巧回家盘算着手里的银钱,她想开个点心铺子,宋平是想让她过两年再开,等孩子大些再说。

“我不要,过两年说不定又生老二了呢,更没时间了,我现在先开着,要是忙不过来我就把铺子租出去。”巧巧的犟脾气上来了,她是个急性子可是想到就要去做的。

“好吧,好吧,那再雇个小丫环给你帮忙,你只要做重点的地方,一些杂活让他们做行吧。”宋平退一步说道。

“这个可以,我肯定还是多看顾孩子的。再说连挑铺子带准备的怎么也得过完年了,那时候菲菲也懂事了。”巧巧也缓和了语气说道。

陈有亮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修路的方子终于被定了下来,油茶园的两条主路开始铺了,一条从通往县城的主路延伸进来,经过陈有全手里的一百亩地延伸到陈晨的三百亩地一直到山脚下,另一条是从河边堤坝上又经过陈晨的园子一直延伸到大伯家的园子,这两条路正好几家用来晾晒果子。

铺路的动静有点大,引得来看的人也挺多,路铺好后都来看新鲜,上去踩踩跑跑,很是招人稀罕。

待这新鲜的灰泥路经过了马车的碾压,雨水的冲刷,寒来暑往后,有相熟的人家开始想着在自家院子里铺一块试试了,这自家家里粮食的晾晒也是个大问题啊,有这么一块平整的地面可是省事多了,不要小看农人举一反三的智慧。

陈家村自是最先享受了这好处,家家户户开始陆陆续续的在出屋门口的院子里铺一块长方形的新地面,方便晾晒粮食,屋里也干净很多。

新盖房子的把屋里也有人尝试着铺上了新的地面,搬新家后亲朋好友进了家门都很是惊喜,虽然地硬了些,可是确实好打扫,再配上清爽的墙面,比原来的黄泥墙黄泥地可是亮堂干净多了,下雨天,屋里也不会潮乎乎的,墙角都能长蘑菇了。

最最关键是便宜啊,青砖瓦房大部分人家是不敢想的,可这房子想想还是可以有的,谁不想住个干燥整洁的房子啊,衣食住行,吃饱穿暖了,想的就是能住的舒适点,干燥的房子住起来冬天也暖和,人也不容易生病,那些因潮湿的环境而得的疾病是不是子孙后代就不会再得了呢,人们心里都在盘算着。

宁县的石灰价格又面临着一波上涨的行情了,这些年买石灰的人越来越多,山上去烧石灰的劳力又增加了,谁人能想到这几年石灰竟然成了金疙瘩,很多附近的汉子都去挑石灰下山赚点辛苦钱,蜿蜒的山路洒下了这些汉子无数的汗水,那挑石灰下山的山路也被挑着担子的大脚踩得平实多了。

西西是个男孩子,成亲年龄大点也没啥,主要等女孩子满了十六岁,所以两家商定明年成亲。

李氏现在看着各家盖的新房子眼热了,对自家老院子就有点嫌弃,可这里自己住习惯了,新的院子又是给大儿子准备的,三个人商量了一番准备翻盖,先住到女儿的作坊里两个月,新房子好了再搬回来住。

宽宽敞敞的院子起来了,这两年李氏也不养猪了,没空弄猪食呀,就养了几只鸡好吃个鸡蛋,还有小黑,西西的小玩伴,再就是那头老骡子了,把牲口棚安排好在后院,前面盖成了个小四合院的样式,人多力量大,房子很快就起来了,通风晾晒后搬进了新家。

东边两间还是老两口的起居室,西边两间给小儿子做新房,中间一间做了堂屋,招待客人的地方,一间做了书房。又给大儿子和女儿安排了两间客房出来,别的房间都拿来当库房和做活的地方了。

房间里全部铺了新的灰水泥地面,院子也铺了一半,空余的地方种些菜和花花草草,

“你看,这地面硬硬的,下雨也不怕弄得鞋子上都是泥了,水沟这样一弄也好下水的很。”一家子看着新房子都满意的很。

第105章 上京

为杰的科考之路是一波三折,上次春闱落榜,成亲后回府城跟岳父继续苦读,三年后再考,无果。

隔年新皇登基开恩科,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新皇翻看名册,宁县,好眼熟,问了问身边的大臣,竟然是才做出能给果树治病的能人的大哥(嗯,不要小看朝廷的探查能力),他爹是做出打谷机的巧匠,朱笔御批:入户部。

为杰中进士回乡,整个陈家村的人都惊动了,宁县的有头有脸的人家也都送来了贺礼,那可真是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啊!没办法,来的人太多,总不能不招待顿饭吧。

陈老爷子帮着从族里选了两个家里米差些,兄弟多,能识几个大字的机灵孩子让为杰带在身边帮着跑腿,这自家人才放心不是。

田大壮的儿子也跟着为杰当了小厮,一起上京了。

沈学正知道亲家不能跟着自家女儿女婿到京城,有点担心女儿处理不来后宅各家的人情往来,还有孩子还小,怕女儿照顾不过来,这儿女都不在身边,两个老家伙也没啥意思,索性老夫妻俩收拾收拾一起到了京城,他就近找了个书院任职,夫人帮着女儿理清一些内宅关系,带带外孙。

京城的房价贵的很,又是刚入朝为官,为杰就先在老丈人家落脚,慢慢寻摸宅院。

他在户部当差很是顺利,差事慢慢上手后,给妹妹去信让她帮着把府城的宅院卖掉,又算算手里的银钱,临上京前,爹娘可是给了自己一千两银子让自己买宅院的,两口子在家里盘算着买哪里的宅院合适。总不能老住大舅子的房子啊。

京城的房价是真高啊!去各个牙行询问过后的为杰咋舌不已。

他现在也知道越大的城市宅院价格越高,现在世道又好,只会越来越高,岳父也说过自己是做京官,在京的时间会长的很,必须要考虑长期居住的问题。

人情往来也需要银子,他们根基浅,人情是非只能现拿银子去买礼物,这银子就跟流水一样的花,再不买,银子都花光了,夫妻俩都不是善于盘算的人,看着自家的账本,一时有点犹豫不决该买哪里的院子。

京城外岚山上有一座大的道观,这是一个道教大兴的时代,所以去道观里烧香的香客也是络绎不绝,道观香火旺,也更是注重环境清幽整洁。

道观里的壁画会经常修补上色或者重新绘制,以保持鲜亮的颜色。加上今年新皇登基,道观对这壁画安排的就更上心了些。

李贤的朋友有善于画神仙人物的丹青妙手,接了任务后挑选弟子前去,王茂原虽然主攻山水花鸟,但是人物画也还行,特别是画本里画神仙人物特别出彩,自是被李贤推荐去增长见识。

收到信的茂原是有点纠结的,他既想前去增加点见识,多结交些志同道合的友人,又担心京城太远,离家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妻子和孩子在家他又不放心。

陈晨感觉茂原这几天怎么老是心不在焉的,自己和儿子和他说话,他老是走神,这是有啥事发生了?还瞒着自己。

“想哪个美人了?”陈晨抱着儿子看着在走神的茂原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