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靠山吃山 第153章

作者:魔力信号灯 标签: 穿越重生

“拉钩!”陈晨眼睛亮亮的看着大哥,小梅在旁边看的就替为杰捏了把汗,这小子自小被他妹哄过几次了,也不长记性。

为杰老实了,开始安稳的坐桌子前背书,顺便教妹妹认字。妹妹学的太快了,他不好好学,好没面子的。

“小姨,你也来学认字吧。”小外甥扬着可爱的小脑袋说道。

“会不会太难了?我怕我学不好。”小梅对书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觉得会读书认字的人那都是很有本事的,现在让自己去认字,她是有些忐忑的,既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又担心自己学不会。

“不难的,你看我都学会好多字了,我一个人学没意思,小姨,你来陪我吧。”

小梅点点头答应了,

笔墨纸砚,横平竖直,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这里有圣人教人做人的道理,有世间万事万物,小梅觉得自己的世界不一样了,

人要勤劳勇敢,要有一技之长,要有立身之本。

小梅每天认真的学着字,即便是回家也会偷偷的在地上练着字,把自己带回来的大字翻看翻看背一背。

等着下次见到陈晨,问起来自己都给忘记了,可就又要噘嘴不高兴了,

“小姨老是不重视我。”

家里开始给自己商议婚事了,小梅想着能和姐姐靠的近一点最好了,姐妹俩也能有个照应。

“小梅,你要学着自己赚钱,攒钱,等成亲以后才会过日子,这日子是过出来的,要能挣会花,更要会攒钱。攒的住钱,以后有个大的事情用钱才不会慌,你现在先学着攒点钱,成亲的时候如果爹娘给的嫁妆缺点什么,又是你自己觉得喜欢的,你就可以自己买上,就算是都给你置办齐了,你拿着当私房钱,以后也有底气的很。”李氏看她女红做的好,就开始提点道。

姐姐日子过得好,说的话更是有道理,小梅更努力的学着做女红,经常去县城接个绣活攒点铜板。

小梅体会到了手里有铜板的满足感,怪不得晨晨经常爱把自己的小罐子抱出来数铜板呢,赚钱真的很有乐趣。

姑姑家邻居相中自己了,小梅心里有点害羞,听说是个读书人,这齐大非偶,自己对种地种菜还懂得多些,女红也没问题,可是读书人,这会不会说不上话?

“小姨,你已经认识一千多个字了,以后让姨父教教你背背诗,你也多练练字,夫唱妇随的多好。”

对啊,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也认识这么多字了,自己已经不是个大字不识的村姑了呢,小梅莫名的自信起来。

婚后的生活比自己预想的还好,晚饭后家明会教自己读书,写诗,公公婆婆也很是照顾自己,收了租子都会给自家一份,这粮食银钱虽然不多,但生活也够用了。

小梅空闲时间纺线织布,给家里人做做衣衫,添补点生活,娘家经常给自己送点鱼和鸡蛋,姐姐给自己送些菜、水果和柴火,小梅觉得日子过得真是舒心。

可是总会有人眼红自己,秀才公呢,就让她嫁了过去,周围的邻居本来想着这门亲事的人没成的,有时就会故意在她面前说着酸话,

“你娘家是哪里的啊?”

小梅总是很坦然地回答:“西边山里李家岭的。”

那人再故意的说句:“大山里边的啊?离我们县城要走好久好久的吧,山路是不是很难走啊。”

“嗯,差不多吧。路嘛,有不难走的吗?”小梅都想翻白眼了。

那人看着小梅根本无所谓的样子暗自生闷气,真是不会听话音,没法说话。

小梅的娘亲对她说过:“我们本本分分做人,没有什么好不可对人说的,至于那些因为你娘家是山里而说道的人,你干脆就离他们远点,她们和你结交也不会是真心的。”

“嗯,我明白的,娘。”

小梅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爹娘很好,和别人聊起来的时候都是我爹怎么怎么能干,我娘怎们怎么细心,做的饭菜多好吃。

她们家里是穷,可小的时候也是真幸福,因为爹娘很爱护他们,家里粮食少的时候,如果吃饭的时候发现这顿饭做得不太多,反而还会剩饭,各个吃个半饱就说着自己吃饱了,反而让娘亲偷偷的落泪,担心他们饿着肚子。

兄弟姊妹各自成家后也都互相惦记,一家有事,其余几家也都是尽心尽力的帮忙。

田氏就喜欢小媳妇这性子,人啊,怎么能忘本呢,怎么能因为爹娘穷,没本事就心存怨恨呢?要知道他们再穷再没本事,抚养你长大也付出心力了啊。

家明中举了,家里的银钱也更宽裕起来了,小梅想着买个铺子往外出租,也再多买点地收点租子。可是铺面哪是那么好买的,这些年县城里的铺子生意都好的很,谁舍得转手这下金蛋的母鸡啊,小梅把眼光转到了宅院,能靠近集市和路口,买个院子自己重新修整一番开个客栈和茶馆都行啊。

小梅仔细的打听着,终于有一家觉得住在这里闹腾,想换个安静的院子的人家在打听着卖宅子,她一听价格合适和家明商量好就马上买了下来,

“爹,娘,我觉得这个位置住人有点吵,可是如果开个客栈或者茶馆倒是合适的。就是房子可能要重新翻盖。”小梅对公婆解释道。

“嗯,这个想法好。”赵老爷子猛点头,是个好主意啊,自家老大继承家业,老二家也没啥好营生,回去让老二也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趁现在没人打这个主意还好,等小梅院子翻盖好,估计这宅院的价格就得涨了。

两进的院子重新翻盖整理,前面做个茶馆,里面做了客栈,后院留了很大的牲口棚停马车骡车,这里离集市挺近,虽然不在主街上,可门口的路也比较宽敞,新盖的房子宽敞明亮,很快就客似云来。

小梅每月初和掌柜的对账,这对账的法子也是晨晨教给她的,很是简单好做,茶馆和客栈都是简单的营生,雇个掌柜的和几个伙计就行了,客栈的床单被罩都找附近的大婶帮着清洗晾晒,所以本钱就主要是盖房子的钱,这银钱赚的很是轻省。

有一就有二,很快这条街上就多了好多客栈和饭馆,正好缓和了日益增长的商贩来住宿。

在书房里,小梅看着儿女写字画画,自己也看看账本,想想小时候的自己,真没想到自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嗯,改天姐姐过生日一家人再去玩一天,孩子们多在一起玩玩感情才会更好。

“老爷,您回来了!”外面大门声响,看门的王大爷喊道。

“爹!”屋里的两个小家伙坐不住了,起身往外跑去。

“回来了。”小梅也跟着来到院子,含笑看着两个孩子挨个让爹抱抱。

“今天县衙没啥事,就早些回来了。”赵家明抱起小女儿领着儿子朝着妻子走去。

晚饭后,孩子都睡下了,家明和小梅说起有人打听香皂的事情。

“是赵大人给我透露的口风,估计是向我示好的意思,说他收到了信,京城里有人让他打听香皂的方子,他说给回绝了。”家明说起来今天听到的消息。

“唉!你说为啥总是有这些人蹦跶,有那个功夫自己好好琢磨点挣钱的营生不行吗?非惦记别人,眼红别人,姐姐家的香皂做到今天容易吗?”小梅一听这种事心里就堵的慌。

“赵大人说他来上任的时候,钱大人特意嘱咐过他,宁县这些年农民的日子好过些了,让他要注意保护好他们,小心一些小伎俩。”家明还是很佩服钱大人的,做到了巡抚,都没忘记他们这个小地方。

“要是那些当官的都有钱大人的胸襟就好了,我们日子也消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