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靠山吃山 第24章

作者:魔力信号灯 标签: 穿越重生

“小姨,你盘的扣子带了吗?”又往前走了一会儿,陈晨看到绣坊了。

“我只做了二十个,想着让伙计看看行不行。”小梅有点不好意思的拍拍自己的小包包,自己后面几天光顾做头花了,这个都没怎么做呢。

“爹,前面停下,我和小姨进去送盘扣。”

“好嘞。”“吁~”牛车停了下来,“快去快回啊。”

陈晨和小姨利索的跳下牛车,“小哥哥,我们来送活计了。”一看还是上次看到的伙计,陈晨嘴甜的打招呼。

“都做完了吗?这么快。”伙计很惊喜。

“我先做了二十个,小哥先看看做的对不对,下次再多送些。”小梅把盘扣拿出来递给伙计。

“不错,一看就是你奶奶教出来的,剩下的就这么做就行。”伙计翻看了一遍很满意。“来,你看我给你记上,这是四文钱你收好。”伙计把盘扣收好,利索的拿出四文钱递给小梅,又把账本拿出来记上:已收二十个,钱已付。

小梅伸头看了下,这几个字基本都认识,“嗯,好的。”

“小妹妹,你头上的头花很漂亮,是刚才赶集买的吗?”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呢。”陈晨很骄傲的说道。

“你们手真巧。”小伙计大拇指一翘,夸了一句。

另一边那朵烂桃花田少爷回家就去找娘亲,“娘,我想成亲了。”

一直愁着儿子不肯成亲又整天游手好闲的王氏来了精神,“我儿看中哪家姑娘了,为娘这就去提亲。”

田少爷就把集市上看到的说了一遍,

“不行,谁家大姑娘家出去抛头露面的。”王氏一听就感觉心口冒火。

“没有抛头露面,戴着帽子呢。”田少爷觉得很委屈的辩解道。

“那也不行。再说戴着帽子你怎么知道人家长得咋样,你这是来骗我的吧,再说娶妻娶贤,你见人家一面怎么知道人品怎么样的。”王氏可早就打定主意要给儿子娶个能干的,厉害点的,能管的住他的,不然以儿子的德性,早晚把家败光了。

“娘你不同意我找我爹去。”田少爷看娘不松口,只能把爹抬出来。

“什么事找我啊?”说曹操曹操到,这人啊真不禁念叨。田老爷正好刚进家门呢,就听到儿子要找爹呢。

“爹,我想成亲了。”田少爷立马给老爹端茶倒水,很是狗腿的说道。

“看上哪家的了?”田老爷端起儿子递上的茶水,惬意的喝了一口。

“就是做出打谷机的陈家村陈师傅家里的。”

“不对吧,陈师傅我有过一面之缘的,以他的年龄不可能有适龄的闺女的。”田老爷回忆了一下,这陈师傅可还年轻的很呢。

“可是我今天在集市上看到了陪在两个小姑娘身边的就是陈师傅呢,一个十四五岁,一个大约七八岁的样子。”田少爷不服气的说道。

“那有可能是亲戚家的孩子,或者是妹妹。”田老爷沉思了一下说道。

“那又怎样,不就是乡下人家吗?我儿子可要说个大家闺秀的,我们家大业大的,乡下来的这人情往来的懂什么呀!”田氏一听是乡下的就不乐意了,这要娶进来自己还不得被人笑话死啊。

“妇道人家懂什么,眼光短的很,这陈师傅现在名望也很高的了,再说陈家村离县城又不远,他们陈家村有名的抱团,在周围村子里名声又好,我觉得还不错,就是不知女孩子到底是谁家的,你抽空去打听看看,咱周围人家不也有陈家村出来的吗?先打听清楚了再说其他。”田老板能不知道自己媳妇那点小心思,可娶媳妇哪能在意这些小事,关键是当家主妇娶好了自己三代都不用担心了,要知道娶贤妻旺三代,娶恶妻毁一生啊。

田氏被当家的说了几句,暂时放下自己的小心思,去找人打听,很快就得到消息说是陈师傅的小姨子,家住山里的李家岭,立马心思就没了,儿子问起来,就推辞说还没打听到,当听到和赵家定亲了后更是松了一口气,直接和儿子说人家已经定亲了,让儿子死了这条心吧,当然没忘记安抚儿子,答应给他挑个更好的。田老爷后来听说了,也只当没这个缘分,就没再提这事。

直到赵家明成亲,整个县城也就那么大,扯来扯去的也能扯上亲戚的田老爷夫妻俩也去喝了喜酒,田氏特意去了新房看了看让儿子上心的人,等红盖头掀开,看着新娘子在一片大红色映衬下带点娇羞的如画的脸庞,田氏只觉得心里五味杂陈,到底是啥滋味,自己也说不明白了,倒是明白自己答应儿子的事情可能做不到了。

第20章 好姻缘

县城的主路比较宽敞,路边都是店铺,门口可以停放牛车骡车,居住区就街道比较狭窄了,这西边居住的基本都是小户人家,李氏来姑姑家的次数多些,带着娘家人一路说着话穿街走巷很快就到了。

姑姑知道她们今天会过来,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忙活着买菜洗菜,找盘子和碗,今天客人多,一些平时用不着的碗筷都要拿出来洗洗,板凳也要去邻居家借几个,让当家的早早去集市买了排骨和肉,还买来了只鸡,早点收拾好,等下娘家人来了还能多坐下说说话。

现在家家都流行八仙桌,高大的桌子围坐十几个人都很宽敞,一大家子坐堂屋里一边喝着茶一边聊天。

“有全,小梅和晨晨都没来吗?”姑姑关心的问着李氏。

“来了,小梅有手工活要送过去,又要买点布头啥的,有全在集市上照应着,等会就过来了。”李氏回应道。

“小梅女红确实不错,挣点零花钱也好。”姑姑是知道小梅手艺是不错的,女孩子女红好,成亲以后老老少少的衣物可不少呢,手艺好穿出去也有面子不是,也会少些闲人说嘴。

“大哥大嫂,正好小梅不在,我和你们说下她的亲事有眉目了。”姑姑转头和自己的大哥嫂子把自家邻居大嫂相中了小梅的事情说了。

“她们家情况你了解吗?家里人为人处世咋样?”小梅的娘罗氏一听连忙把手里的茶水放下,自己现在最挂心的就是小闺女的亲事了。

“喏,就是这家。”姑姑指了指隔壁,“我们一来和他们就是邻居,这也有二十多年了,隔壁大哥是我们这一片的里长,为人处世比较公正,名声也很不错,嫂子性格爽利,老人在世的时候也很是孝顺,两个儿子成亲以来,只得了两个闺女,她尽管心里盼着抱孙子,也没对媳妇恶言相向,对孙女也很是喜欢,说是自己没捞着享闺女的福,老天爷给她孙女补偿了。”

“这生儿生女也是看缘分的,只是这样,这三媳妇到时候压力就会很大啊。”罗氏可是看多了成亲后连生女儿的,婆婆的嘴脸可都是不好看呢。

“是啊,这又不是一个人的事,唉!可这世道就是这样。还好,他家两个儿子也是疼媳妇的,所以我想着这个老三应该也差不到哪去。小伙子斯斯文文的就是不太结实,不过读书人基本都这样。如果你们有意,下午让他们带着孩子给你们看看。”姑姑把自己知道的大致情况说了下,她对这份姻缘还是蛮看好的。

“读书人啊,这会不会以后没有话讲,小梅又不识字。”老李头有点迟疑,这自古以来就讲究门当户对,自家是庄户人家,这差距太大了,怕自家女儿受委屈呢。

“是呀,我也就是担心这个。”姑姑也叹了口气,这隔壁是个好人家,可齐大非偶啊,以后日子过不好,自己还不是得牵肠挂肚的。

“其实小梅已经识好多字了,”李氏一句话震惊了一屋子人,“从去年为杰去读书后,晨晨就让他哥每天回来教她识字,小梅在我家住的时候也每天跟着识字,算数呢,我前两天还看过她们写的字,虽然我不认识,但听有全说写的很不错了呢。”

“英子真是有见识啊。你看那些大家小姐,哪个不是从小就教着琴棋书画,只我们乡下人,穷讲究,非说什么女人识字也没用。识字好啊,会算账就更好了,省的去买东西还被人骗。”姑姑觉得这大侄女还是很惯孩子的,不过她喜欢,有见识好啊。

“其实都是为杰课堂上练字的纸拿回来,她们在反面和空里写的,我也不舍得买新的纸张给他们用的。”李氏赶紧解释,自己可真是没大方到买好纸给她们练字呢。

“哈哈,这个我们猜也是这样了,能习字已经是她们的福气了。”姑姑笑道。

“真没想到小梅还有这个运气,能识字呢,这都幸亏有你这个当姐姐的。”罗氏感叹道,小女儿运道好,出生后家里生活已经好些了,就是觉得大姑娘自己亏欠的慌,在家最费力,从小帮着看弟弟妹妹,出嫁时家里也艰难,老大刚娶了妻,把家底都掏空了,又面临二儿子说亲事,成亲也没啥体面的嫁妆,可女儿宅心仁厚,从来不曾抱怨过。

“娘,这不是我这个当姐的应该做的嘛!”李氏虽然在娘家时家境困难,但是娘亲从小也对她很好,亲事更是全力帮自己谋划,自己现在日子过的好,也是爹娘的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