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我最丑 第125章

作者:泷芽 标签: 穿越重生

  “可是老首长这半年来,身体一直不好,我天天看着他就一个人在家,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这么大年龄了,每天吃也吃不下,喝也喝不下的,除了呆呆的站在窗户边上看人家的孩子在院子里闹,就是拿着照片在那里看,有一次老首长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张米多的照片。”

  “大哥大姐,我这一趟来老首长都不知道,是我自己决意要来的。老首长身体不好,他年龄也大了,身边竟一个亲人都没有。他还执意不肯认米多,怕打扰了你们的生活。大哥大姐,这次我听辛师长说要来红县,我就跟着他来了,我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让米多也一起去北京,就过个年,不是让她去认亲,哪怕就是过个年,就行了。”

  张月英自己在一旁听着心里都难受,她一向心眼好,听着赵亮说起焦存来那么大年龄了,一个人守着一个房子,连一个亲人都没有,现下知道有亲孙女了,还不敢认,处处都替她们这一大家想着,心里也是一酸。

  李强不敢专断,其实他也知道,真相已经大白,他和张月英根本没有必要再压着米多不让她去认自己的亲妈和爷爷。毕竟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那再不舍得,也要慢慢放手。

  李强就对赵亮说:“这个事情,你让我们问问米多的想法,好吗?”

  “当然当然。”赵亮在一旁说。

  然而张月英把这件事告诉李米多时,她只是看着张月英道:“爸爸妈妈决定吧,我听你们的。”

  晚上张月英躺在床上,想着关喜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再来,还有焦存来一个老人孤零零的在北京过年,她心里也不落忍,就看向李强。

  李强也和她的想法一样,李强攥了攥张月英的手,轻声道:“你和米多母女一场,咱们别让这情分给断到自己手里了。米多是个懂事的孩子,你说不让她去的话,她肯定就不去。可咱们不能这样做,你说呢?”

  张月英含着泪点头。

  “不管她认亲妈,还是认了爷爷,多几个家人疼她,对她来说都是好事。而且,米多自己都说了,她不管去哪儿,这一辈子都是咱们的女儿。我相信那孩子的话。咱们,不是还有麦多和金多呢?”

  张月英哭的泪人一般,没有说话,只是一头钻进了李强的怀里。

  第二天一早,张月英去收拾米多的行李,然后在一旁嘱咐:“米多,你去北京看看吧,反正你也要考大学,早晚都是要离开家的,跟着向南他们家去北京看看,也能见见世面。”

  李米多点点头,嗓子都哑了,“嗯。”

  “记住,去了之后,会,会见到你爷爷。他人年龄大了,不管为着什么,也都应该叫一声爷爷。知道吗?”

  “我知道,妈。”

  “还有,听说你亲妈也在北京治病,如果可以,去看看她吧。她也是个苦命的。”张月英这句话说的极其艰难,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李米多看着张月英,见她眼眶子都红了,走到张月英身前,轻轻跪在她面前,手臂搭在张月英的膝盖上,看着张月英说:“我知道了,妈。”

  张月英笑一笑,拿手抚摸着李米多的头发,“我的米多都长这么大了。”

  李米多也哽咽着:“妈,你放心,我很快就回家了。”

  张月英听了,手一抖,她其实怕啊,怕的厉害,就怕她这个女儿这一趟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李米多笑着看向张月英,“妈,还有一件事,这次不但我自己去,我还要叫上金多,让他和我一起去,这样,有金多在,你是不是就放心了?”

  张月英愣住了:“金多也去?”

  “嗯,他一直想考北京师范大学,这次我们一起去看看,就当去玩了。”李米多说完,就对张月英说:“妈,我去叫金多拿几件衣服,收拾一下。”

  张月英这下才彻底放心了。

  程艳青把家里收拾好了,拿好了要拿的东西,就准备要出发去北京了。

  赵亮忐忐忑忑的走进李家大门,早就做好了张月英李强他们不同意米多去的准备。可一到院子里,就看见了院子里的两个书包。

  赵亮见到米多从屋里出来,就说:“可以去吗?”

  米多点点头,对赵亮道:“不过,叔叔,我要带着我的双胞胎弟弟去,没有他,我哪里也去不了。”

  “可以可以,绝对可以。”赵亮高兴坏了。

  李金多更加高兴,他终于可以提前去看看他梦想中的大学了,这从屋里出来,就拿上书包,对着张月英和李强说:“爸爸妈妈放心吧,我怎么带米多去的,就怎么带她回来,保证一根头发丝都不掉。”

  张月英和李强两人一直送到胡同口,看着车子开远了,还久久不肯离开。

  李家一下子走了两个孩子,就剩李麦多一个人了,年前还忙的要命,这院子里一下子就空了。

  李强和张月英似乎看到了明年两个孩子毕业走了之后的情形,免不了一阵唏嘘感叹。

  张月英就和李强商量,要不然过年和月萍他们一起过,反正家里人少了,不如合在一起过的好。

  李强也是这么想的,张月英起身就去了张月萍家,去看看五一和劳动,再去和张月萍商量这件事。

  李强难得休息一下,家里人都走了,他就躺在床上,准备睡一会儿。

  可刚眯着,就听见外面有人叫门。

  “哥,哥,在不在家?”

  李强从床上起来,拄上拐杖,去开门,这一开门,就看见了李贵和荷花。

  两人手里拿着满满的东西,看见李强后,李贵笑一下,说:“哥,我们来看看你。”

  李强连忙往里让,“你看,你们来还拿这么多东西,这么远的路。”

  荷花立刻说:“远啥,坐上车就来了,也不用我们提,不沉。”

  荷花放下东西,看一眼院子,问:“哥,我嫂子呢,金多米多不是放寒假了吗,怎么不见人?”

  “你嫂子去她妹子家了。金多和米多,跟着隔壁的向南,去北京了,今年过年他们在北京过。”李强道。

  “是吗,还能去北京过年,太好了。”荷花在一旁说。

  李贵把东西都拿到厨房里,帮着归拢好了,才往堂屋去。

  去了堂屋,三个人坐下说了会儿话,喝点水,荷花就说要去找她嫂子去。

  “你不知道路,还是别去了。”李强说。

  “我可以问,不就是三号胡同吗,到了就能找到。”荷花这一趟是想出去给李贵和李强哥俩让出空间,好让李贵说领孩子的事。

  李强就说:“要不,我带你去吧。”

  “不用,哥,这么大的人了,她还能丢了不成?”李贵拉他哥一把,面色凝重道:“哥,我这趟来,还有话跟你说。”

  *

  荷花这问了一路,就找到了三号胡同。

  红县本来就不大,找个地方还是很容易找的。

  到了张月萍家门口,荷花喊一声:“这是张月萍家吗?”

  李苗正坐在院子里洗尿布,和张月英一边洗一边聊,听见有人喊,立刻吓一跳,回头就问张月英:“大嫂,我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我怎么感觉好像听见我二嫂的声音了?”

  张月英道:“是吗,我去看看。”

  这门一打开,正是荷花。

  荷花笑的不得了,“还真的找对了。”

  “来来,快进来,荷花,你怎么来了?”张月英连忙往里让。

  李苗听见了,立刻站起来,手上还都是肥皂泡,冲都没来得及冲,就跑了过去。

  看见是荷花,吓一跳:“二嫂你咋来了,是不是咱妈让你带我走的,我可不回去啊。”

  荷花啐她一口:“谁要带你走啊,可美的你吧,你就在这里待着吧,没人想你。”

  李苗撇撇嘴,“二嫂,你的嘴还是毒!”

  荷花不理她,就往里走,走进去就问张月英:“大嫂,你妹子呢?”

  “她上班去了。”张月英跟在后面,就看着荷花往屋里走。

  李苗走的快,几步就拦住了还没进门的荷花,“你干啥?”

  荷花瞪李苗一眼:“我看看那俩孩子,听说是双胞胎啊。”

  李苗在门口一拦:“是双胞胎。”

  荷花没好气,道:“我又不是来偷孩子的,你快让我进去。”

  荷花说着,拿手一推,就把李苗给搡到了一边。

  李苗气不过,对张月英说:“大嫂,你看她。”

  张月英笑一笑:“没事,看去吧。”

  荷花已经走进了卧室,看见五一和劳动正睡呢,两个大胖小子睡的呼噜噜的,就笑了:“这俩孩子可真喜人啊。”

  “那可不。”李苗先坐在床边,生怕荷花忍不住去摸孩子的脸蛋,就专门在那里拦着呢。

  荷花手放在兜里,掏了掏,掏出两块钱来,塞进两个孩子被子下面,说:“怎么了,我来给个看钱,还不行?”

  张月英立刻说:“来就来了,还给啥钱啊,这满月早就过了,不给了不给了。”

  张月英说着就去把钱掏出来,手腕却被李苗一下子抓住了,李苗看着张月英说:“二嫂都给了,哪有拿回去的理,留着吧,给我家五一和劳动攒钱娶媳妇。”

  一句话,把张月英和荷花都逗笑了。

  荷花看着床上的两个孩子,感觉这时候正胖乎又好玩的时候,就问:“快一岁了吗?”

  “没呢,还差几个月。”李苗说。

  “这时候的孩子最好玩,就躺着逗他就行,也不用跟着他在后面学走路,晚上睡觉也好了,人也结实了。不像刚生下来那样,细手细脚的。”张月英说。

  “嗯,我看也是。”荷花说着,心里就做了决定,去领孩子的时候,就要领个这么大的,多好玩啊。

  等着张月萍和关喜东中午下了班,荷花和张月英才往家走,这路上,荷花就和张月英说了实话。

  “嫂子,其实我们这一趟来,除了来看你和大哥,还有一件事。”

  “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张月英问。

  “不是,嫂子,家里挺好的。”荷花看向张月英,道:“嫂子,我和李贵一直没有孩子,你也知道,医院没少去,医生都说我俩身体没问题,让回家慢慢来,不着急。”

  “我们心想着,既然没事,那就等吧。可你也见了,等了这么多年了,别说孩子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嫂子,我和李贵以前还没觉得有啥,可看着身边朋友的孩子一个个都上学了,我们这年龄一大,就想孩子啊,有时候想的心口都疼。我就和家里商量,要不就领一个孩子算了。”

  张月英听了,脚步一顿:“你们要领孩子?”

  “是。咱妈和我说,有很多自己一直不能生的,领了个孩子养着,养着养着突然就有了。我们也想领一个养着,就算没有自己的,养一个孩子,以后也有个依靠不是?”荷花说。

  张月英想了想,就说:“是,是这么个理。”

  “而且咱妈还说,自己养大的孩子,就是不是自己的,以后也一样亲。养着养着就有感情了。”

  张月英点点头,想起了米多,那孩子虽不是她生的,可却是她一手养大的,在张月英心里,米多和金多和麦多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而且自己似乎对米多付出的更多。

  想到这里,张月英十分有感触的道:“是了,就是这样。”

  两个人回到家,刚进家,凳子还没坐,就听李强说要走了,去保育院看看。

  四个人说走就走,即刻出发去了红县保育院。

  一九七七年农历腊月十三,晚八点。

  两辆车从红县开到了北京,三个孩子坐在赵亮的车上,聊了一路子,尤其是李金多,渴望看看首都是什么样的,兴奋的要死,睁着一双眼睛,眨都不舍得眨。

  可真的快到北京的时候,李金多实在撑不住了,眼睛眯了又眯,终于也和向南和米多一样,呼呼呼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