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我最丑 第164章

作者:泷芽 标签: 穿越重生

  鲁大庆抱着鲁燕,站在院子里就喊:“家里有人吗?”

  关喜东连忙出来,看见是对门住的邻居,就说:“在在。”

  张月萍听到喊声也出来了。

  李苗正在屋里坐着给两个孩子缝衣服,堂屋门开着,她往外看一眼,正是鲁大庆。

  李苗缝着衣服,看到鲁大庆后,手一动,针尖就直接刺进了指头。

  李苗手一缩,赶紧把手指塞进嘴里,吮吸掉了指尖的那一珠红色。

  张月萍和关喜东虽然对鲁大庆不熟,但五一和劳动熟啊,他们两个看见鲁青后,就往外跑,跑到鲁青身边,就喊姐姐。

  张月萍和关喜东两人面面相觑,这才知道,原来自家孩子和人家这么熟了。

  关喜东连忙说:“咱进屋说吧。”

  鲁大庆笑一笑,“没事,这一会儿凉快,就在院子里说吧,孩子们也正好在外面玩。”

  “那也行,我去搬凳子。”

  关喜东不一会儿就搬来了几个马扎,鲁大庆抱着鲁燕坐下了。

  张月萍看鲁大庆的神色就知道他有话要说,就要抱鲁燕,好让男人们说话。

  可张月萍这么一伸手,鲁燕哇的一声就哭了。

  吓的张月萍脸的白了,连忙缩回来道:“真是不好意思,我就是想抱抱她,让你们说话。”

  鲁大庆赶紧说:“没事没事,这孩子特别认人。”

  鲁大庆本想哄一哄怀里的鲁燕,可怎么哄这孩子都是一个哭。

  这时,李苗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鲁大庆说:“还是给我吧。”

  鲁大庆见李苗出来了,就把鲁燕放到李苗怀里。

  鲁燕一挨着李苗,立刻就不哭了,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李苗,还一直笑。

  张月萍和关喜东看见这一幕,都惊呆了。

  鲁大庆这时就说:“我在气象局上班,之前一直在老家待着了,这才搬来没多久,咱们很少见面。”

  “哦哦。”关喜东连忙说:“我就说看着对面是搬来人了。”

  “我今天来,是想和你们说件事的,是这样的,我爱人去世了,生了我家老二后就走了。”鲁大庆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妈年龄大,身体不好,一个人带不了孩子,我们搬回来后,就一直是我大闺女带着她妹妹,我去上班。”

  张月萍听了,连忙看鲁青一眼,鲁青低着头,也不说话,好像听见她爸说她妈没了的事后,哭了。

  “有次我家老二一直哭,我没办法,就来找李苗帮忙,因为隔壁婶子给我说,她带孩子是一把好手,所以就来找她了,然后这一来二去的,我们就认识了。”

  鲁大庆抬头看一眼抱着鲁燕的李苗道:“从那之后,我这大闺女一有什么事就来找她李苗婶子,现在她考上初中了,九月开学就要去读书。”

  鲁大庆说完,然后看向张月萍。

  张月萍好像大概明白他来的目的了,点点头让鲁大庆说下去。

  “我这大闺女就喜欢读书,我当爸爸的也不能再拦着她不让她去读了。所以,我就想来问问,我能不能请李苗去给我带带我的孩子?”

  鲁大庆说出口,李苗立刻说:“我能给你带,可是我这还有两个孩子呢,五一和劳动。”

  关喜东多精啊,一瞬间就明白了,他刚刚和张月萍在外面说的话,这鲁大庆肯定听见了,他怕李苗真的走了,没人帮他了,所以才来的,便立刻接过去说:“李苗,五一和劳动可以去上托儿所啊,我们厂子正好要办托儿所呢,让他们去上托儿所就行,都三岁多了。你也可以帮鲁大哥看孩子,这样鲁青就能上学了,多好啊。”

  李苗愣一下,看着张月萍问:“你们厂子办托儿所了?”

  张月萍立刻说:“是,本来我们没想让五一和劳动去,他们照顾孩子怎么能和你比啊,可现在一想,也应该去,是不是,这样你还能照顾着这个小家伙?”

  李苗看看五一和劳动,觉得舍不得。可又看看怀里的鲁燕和低着头哭的鲁青,又觉得她们那么可怜。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聊了聊写文这件事。

  大家和我说,小天使都想看人生之外的,你却在试图讲人生。

  我突然懂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兔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3章

  李苗看看五一和劳动,看看垂着头肩膀稍稍在耸动的鲁青,心里实在不忍,又想到五一和劳动早晚都要离开自己的怀抱,而现在在她怀里的小家伙,才是真正的需要她。

  李苗低头看一眼鲁燕,鲁燕不知道什么时候趴在她的肩膀上睡着了,李苗狠狠心问:“月萍,你们厂子里的人能带好五一和劳动吗?”

  张月萍保证道:“你就放心吧,他们的托儿所就在我车间不远处,走个一分钟不到,就到了,我和东子随时都能去看他们。请的照顾孩子的老师也都是我们厂子里的家属,肯定没问题的。还有就是,”

  张月萍看一眼李苗道:“他们两个太黏在一起了,每天都是他们两个玩,劳动还好,性格活波外向一点,可五一就不行了,我看他总是黏着劳动,什么事都让劳动替他去做。我觉得不如让他们多接触一下外面的小朋友,每天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住,或许他们又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你说是不是?”

  李苗点点头,倒是很同意张月萍的道理,说:“这倒是真的,他们就应该多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要不然,走哪都是他们两个。”

  关喜东也趁机道:“是了,我们也是这么个想法。”

  关喜东和张月萍都是人精,并没有提半句两人不好意思说不让李苗照顾孩子的事,又怕李苗心里挂着五一和劳动,便又说:“我们厂的托儿所早就办好了,我们一直没和你说,就是觉得他们再好也没你照顾的好,所以也没怎么太想让两个孩子去。”

  李苗听了关喜东的话,心里自然开心,骄傲道:“他们是肯定没有我照顾的好。”

  “就是。”关喜东话锋一转,“不过吧,现在想想,两个孩子也多该接触一下其他小朋友,你说是不是,那正好,你可以照顾这个小家伙了,我和月萍明天就去给他们报名上托儿所。”

  李苗看着五一和劳动,狠狠心道:“那好吧。”

  鲁大庆见事情终于谈好了,瞬时松了口气,便对李苗说:“我一个月工资不多,不过我会抽一半给你,我快涨工资了,涨了工资后,我哦也给你涨钱,行不行。”

  李苗脸都红了,道:“你家一大家子呢,我不要一半,太多了,你手里宽裕了再给吧,现在不用说钱的事。”

  鲁大庆感激的看向李苗,道:“那不行,我一定得给钱的,也不是什么意思,算是对你的感谢。你能愿意照顾鲁燕,我家大闺女也能上学去了。”

  鲁大庆说完,看向坐在他身边的鲁青道:“是不是,鲁青?”

  自打听见李苗同意的话,鲁青开心坏了,一直低着的头也抬起来了,笑着看向李苗。

  张月萍和关喜东也长舒一口气,原本十分棘手的问题,在鲁大庆出现后竟然迎刃而解了。

  欣喜之余,张月萍看到了李苗,她的脸色微变,好像想到了什么。

  张月萍和李苗处了三年多了,两人早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两个人守着两个孩子,没事在一起的时候就闲聊,张月萍亲眼看着李苗整个人都发生了改变,从一开始脑袋缺根筋的傻大妞,变成了现在照顾孩子第一把好手李苗妈妈。

  她的改变很明显,这三年来,可以说是她养大了五一和劳动,也可以说五一和劳动改变了她。

  把两个孩子养大,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的,而这些都是李苗以前最缺乏的东西。

  张月萍见李苗脸上闪过一丝担忧,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用等李苗为难开口,张月萍就开口了。

  “鲁大哥,你比我年长一些,我就叫你鲁大哥吧。”张月萍说,“是这样的,你看我和东子都忙,每天要上班,单位呢,只管一顿午饭,晚饭是不管的,所以我们下了班带两个孩子回家后再做饭,他们两个得饿的不行。还有,东子经常上晚班,有时不回家,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

  鲁大庆立刻说:“你说你说。”

  “李苗姐虽然说可以给你带孩子了,可是我们家也需要她,你看能不能这样,让她继续在我家住,也能给我做的伴,晚上没事的时候也能给我们做个晚饭。每天早起就去你家带孩子,当然,她愿意的话,把鲁燕带到我家来,也是可以的,就看她自己怎么安排了,行不行,鲁大哥。”

  张月萍说完,鲁大庆也松一口气,毕竟他是一个鳏夫,死了老婆的,还真的不好让李苗去他家住,那样肯定会招来闲言闲语的。

  李苗听见张月萍把自己最难启齿的话说出来了,感激的看向张月萍。她知道张月萍是故意那么说的,关喜东什么时候上过晚班?

  李苗感激的朝张月萍笑一笑,张月萍微微点头。

  关喜东明白自己老婆的良苦用心,也跟着说:“是了,李苗姐虽然帮我们带了三年多的孩子,可她更是我们的亲戚,是我和月萍的姐姐,这里就是她的家,还得在家里住才好,否则我们也不放心。”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鲁大庆道。

  鲁大庆一说完,身边的鲁青突然站了起来,跑到李苗跟前,抱着李苗就嚎啕大哭起来。

  李苗一手抱着鲁燕,一手抚摸着鲁青的头发,道:“好了,不哭了,婶子保证能让你安心上学。”

  李金多原本十分懊恼不能跟着米多他们回家,亲眼看着两人订婚,可到了儿童福利院后,这一切全都被抛到脑后了。

  同行的还有其他学校的,一共三个人,两个女生外加李金多一个男生。

  三个人来报道,福利院的院长汪从霜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汪院长带着三个人首先在福利院转了转,给他们介绍一下。李金多在一旁听着,看着,明显感受到北京的福利院和红县的不同。

  最后三个人停在院子里,李金多突然就想到了,之前他们也在红县的保育院的院子里站着,看着那些孩子说说笑笑的,还在大盆子里玩水。

  这里的福利院更正规一些,孩子们分着年龄段进行上课,不一样大的孩子也分在不同的卧室,院里还有一个书房,里面放满了书籍,还有书桌,书房旁边还有一个小教室,每天都会有不同年龄的孩子来上一会儿课,有专门授课的老师。李金多还特意看了眼课表,课程里不仅有平常课程,还添加了音乐和美术,还有书法。

  汪从霜特意介绍了下这三节课,说其他课都是按年龄段来上的,毕竟孩子们的年龄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不能一起上。但音乐和美术还有书法,是全院的孩子可以一起上的,大孩子小孩子一起上课,可以促进彼此的感情。还有就是这三样课是可以选的,并不是强制你来上,谁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没有限制。

  李金多惊叹于院长想法,她集中又不强迫的教学理念特别符合孩子的成长个性,进一步了解后,李金多才知道,原来院长也是他们学校毕业的,是最资深的儿童心理学家。

  李金多感叹不已,汪从霜又对李金多另眼相看,她当初也只是试着去母校问一下今年有没有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愿不愿意来福利院帮忙。

  因为之前她也去问过,学这个专业的人很少,而且大多数都以学业繁忙,或者准备出国婉拒了她。

  而这次,汪从霜刚到母校,就听系里说,有一个学生特意打了申请,想去福利院的。

  汪从霜高兴坏了,立刻接收过来。

  所以,她对李金多的印象十分深刻。

  “怎么样,金多,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两个女学生离开后,汪从霜看着站在院子里不肯离开的李金多问。

  “汪院长,这里的福利院和我们那里的太不一样了!”金多道。

  汪从霜愣住了,看着金多问:“你在你们那里也去过福利院?”

  “去过。”金多说,“我和我家里人去过一次,也就是那次坚定了我以后要到福利院工作的想法,所以我考上大学,就学的儿童心理学。”

  汪从霜看着李金多,不停的点点头,她没想到,看起来和普通男生一样的李金多,竟然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细腻和感情。

  “是吗?哪里不一样了?”汪从霜问。

  “很多地方都不一样。”李金多说,“咱们这里还设立了课程,对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详细的档案记录,这些在我们县里都是没有的。”

  汪从霜点点头道:“是了,下面县里的财政有限,和北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福利院之间肯定也有差距,不过,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福利院会越来越好的。”

  李金多点点头道:“肯定的!”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福利院门口有车开来,然后停在院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