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我最丑 第184章

作者:泷芽 标签: 穿越重生

  李麦多也笑了,“没想到你还是个中国通,竟然知道辈分这件事。”

  麦克不好意思的笑了,“这都是我的一个中国朋友教给我的,他教给我汉语,又教给我了很多中国文化。啊,我太喜欢中国文化了。”

  李麦多听了,高兴的点着头。

  “对了,我听说过你们红县的白酒,据说十分有特色,你能带我去你们展台那里看看吗?”麦克对麦多道。

  李麦多刚刚才和丁孟说起走出国门的事,没想到外国人就自己撞进来了,她欣喜万分,“好的,我带你过去。这边走。”

  麦多带着麦克走到了自己的展台前。因为来参加展销会的都是大品牌,红县一个小小的酿酒厂能接到邀请已经是不可思议了,所以分到的展台很小,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可是大家看一个外国团队竟然亲自找来,并且很认真的听着麦多讲她们的白酒文化,其他的人也都围了上来,主动和麦多攀谈起来。

  不一会儿,红县第一酒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人越来越多,麦多和丁孟忙都忙不过来,他们一直在给前来询问的人讲自己的酒,很多人尝过之后,还留下了联系方式,想要进一步的合作。

  其中麦克听的最为认真,临走的时候也和麦多交换了联系方式,说他想离开中国前,亲自去红县看一看。

  李麦多在交谈中就感觉到了不对劲,麦克似乎对红县十分了解,甚至还能说出来几条路的名字,这让李麦多都惊讶不已。可麦克又表示过他从来没有去过红县,在来询问的人渐渐离开之后,麦多试着去问麦克,“麦克,我怎么觉得你对红县这么熟悉,你是不是有朋友或者亲人在红县。”

  “不不。”麦克摇摇头,“我没有认识的人在红县。”

  他看着麦多说:“可是,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是从红县来的。”

  李麦多看向麦克,愣住了。

  麦克继续说:“他和我说过很多红县的事,他说他最喜欢的人就在红县,那是他一生的挚爱。”

  麦多没有说话,只听见麦克继续说,“我来之前他知道我要来中国,就告诉我,产销会上如果见到有红县的白酒,一定要给他带回去几瓶,他太想念那个味道了。”

  李麦多嘴角扯了扯,稍稍点一下头。wenrou

  “所以,我来了就在找红县来的人,主办方告诉我你就是,我就来找你了。不过,果然我的朋友没说谎,你们的酒特别好,特别香。”

  “谢谢你,麦克。”麦多由衷道。

  “你认识我的朋友吗,你们年龄差不多,可能还认识呢。他叫……”麦克还没说完,就看见麦多用手阻止了一下。

  她笑着对麦克说:“或许认识吧。不过,只要喝过我们红县酒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中国有句诗就是是这么说的,‘愿君把酒休惆怅,四海由来皆兄弟’你说是不是,麦克。”

第133章

  “再快一点吧,要不然到了北京都是半夜了。”李麦多在一旁催促张月英道,看着她妈在那里忙来忙去。

  张月英把准备了好多天的东西往包里塞,感觉都要塞不进去了,还要塞。李麦多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在一旁叫元一,“元一,快,拉你姥姥走,别再塞了,拿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北京什么没有卖的啊。”

  丁元一走到张月英身边,拿起张月英准备好的瓶子,看了看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咸菜和腌好的西瓜酱,就说:“这是给我小姨拿的吧。”

  张月英点点头,“你不知道你小姨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你妈还吵着不让拿,她自己都忘了,自己那么爱吃,每顿都少不了,倒是不让给米多拿着了。”

  “没事,姥姥,我帮你装,一会儿走的时候我拿着。”丁元一完全遗传了他爸爸丁孟的安静和沉着,不像他妈李麦多那样,整天的不耐烦,暴脾气。

  “还是我家元一好,姥姥最喜欢的就是元一了。”张月英欣慰道。

  李麦多在一旁听见了,接过去就说:“他哪里好了,一个当哥哥的,结婚竟然让妹妹超了过去,他还好呢。”

  丁元一咬咬唇,看他妈一眼,道:“辛年也就比我小两岁,她先结婚也没什么啊。”

  “小一天也是小。你看你,一点想法都没有,整天忙些没用的,连个对象也不给妈带来。”李麦多在一旁碎碎念。

  红县第一酒业有限公司在麦多的带领下,效益蒸蒸日上,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转亏为盈,现在又引进了一批设备,以红县丰富的农作物为依托,红县第一酒业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了市里乃至整个国家首屈一指的白酒酿造厂,红字牌白酒不仅仅畅销全国,更远出口国外,李麦多如今真正成了女强人,是红县最知名的人物之一。

  当然,随着酒厂的效益变好,资本市场便纷纷抛来了橄榄枝,要求资本入驻,搬迁酒厂。

  李麦多深思熟虑后把这些都一一否决了,她知道她的根在哪里,她依靠的是哪里,雄厚的资金是一个厂子搞活搞大最基本的条件,可李麦多清楚的知道,她的厂子是靠所有工人齐心协力搞起来的,不是她个人的功劳。而且红县的绿豆是全国最好的,红县的谷物品种繁多,也正是靠着红县这肥沃的土地,红县第一酒业有限公司的酒才能这么香。

  她哪里也不会去,红县是她的根。

  李麦多拒绝了无数个橄榄枝后,通过贷款的方式,重建并扩建的酒厂,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她为红县创造了无数个工作岗位,又投资兴建了红县小学等等。

  这才是她的初衷,她永生都不会忘。

  李麦多在酒厂上了轨道后,才慢慢有了喘口气的闲余,所以当米多打电话来问她能不能参加辛年的婚礼时,李厂长立刻就答应了。

  张月英把能打包的东西都打包完了,这才说:“咱走吧。”

  李麦多早就等急了,听见张月英说可以走了,赶紧去拿张月英打包的东西,这一掂就叫了起来:“怎么这么重!”

  “有啥重的,反正出门就放车里了,又不用你一直拿着。”张月英瞪她闺女一眼。

  李麦多没说话,只是摇摇头,然后叫元一,“走了,那两袋子沉的你拿着。”

  丁元一当然知道,不用麦多说,他也知道,早就拿好了。

  张月英扶着李强上了车,和元一坐在后排,李麦多坐在副驾驶,车依然是由丁孟开。

  “都谁去啊?”李麦多看她妈一眼。

  张月英想了想,道:“咱们一家,然后你小姨一家,你姑姑一家,还有你叔叔一家,都去。”

  “这么多人?”李麦多道,“这么多人都去啊。辛年结个婚还能劳动这么多人都去,这小姑娘也是厉害。”

  “那是,我听月萍说,辛年挨个的打了电话,然后说住的地方也都安排好了。什么都不用管,直接去就成。你姑他们都退休了,在家里呆着也是呆着,正好我们都见个面,然后看看祖国首都。”

  “那有什么好看的啊,和红县没有区别,就是一些房子什么的。”李麦多道。

  “那是一种情怀,妈,谁不想去首都看看啊,就你,哪里都不去。”丁元一道。

  李麦多在后视镜里瞪丁元一一眼,道:“你最没权利说话,什么时候给我带个儿媳妇回来,你再张嘴啊。”

  一行人走高速,到北京的时候刚刚下午,这车就开到了米多家。

  辛年正在屋里准备明天用的东西,一屋子里站满了人,李贵他们开一辆车来的,又捎上了李苗和鲁大庆。张月萍和关喜东本来就在北京住着了,五一和劳动都留在了北京,他们就在北京给两个人照顾孩子。

  “你们婚礼真的就在福利院举行?”李苗不敢相信的又问一遍辛年。

  辛年点点头,道:“都和你说了多少遍了姑姥姥,你怎么就是不相信啊。”

  “我还是不能理解。”李苗皱着眉头说,“人家结婚都在酒店啊或者室外啊,你们倒好,在福利院!”

  辛年一边笑一边把明天婚礼要穿的衣服挂起来,道:“我们真的就在福利院结婚。多好啊,里面的同事也不用到处跑了,还能和孩子们在一起。”

  辛年把一个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挂好,就看见李苗去翻那件T恤。

  T恤上印着一个大大的向日葵,下面写着一个爱字。

  “你明天真的不穿婚纱,就穿这个衣服和牛仔裤举行婚礼?”李苗在一旁摇头道。

  “嗯。”辛年拿起衣服,在身上比一下,问:“姑姥姥,你看看好不好看?”

  李苗皱着眉:“好看什么啊。”

  荷花在一旁就笑了,道:“我看就挺好的,多简单啊,对了,汪雨是不是也和你穿同样的?”

  “对,他也是这个T恤和牛仔裤,对了,我一会儿把T恤发给大家,明天可都要穿啊。”

  “我们也要穿?”李苗瞪大了眼睛问。

  “当然要穿了,每人一件,不穿的不许参加。”辛年笑道。

  “那衣服呢,我得先比比我能不能穿下去。”荷花看着辛年手上那瘦小的衣服问。

  “放心吧。”李米多走了过来,道:“辛年给我们准备的T恤都是加大码的,肯定能穿。”

  “嗯嗯。”辛年说,“一会儿汪雨就给咱们送来了。”

  话刚说完,门铃就响了,打开门后,汪雨就进来了。

  李苗看见吓一跳,瞬间叫了起来,“你们这孩子,干什么呢这是,结婚前一天是不能见面的不知道吗?”

  汪雨笑着走了进来,道:“没事的,姑姥姥,我们不计较这个。我来给你们送衣服,一人一件。”

  李米多赶紧接过来,看了看里面的衣服,问:“有你姥姥和姨妈的吗,她们也快到了。”

  “有,都按人头准备的,还有多余的,来了人还可以穿。”汪雨说。

  “那就行。”米多看汪雨一眼,就觉得还真的应了那句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米多拿着衣服去分,然后对辛年道:“这里没你什么事,和汪雨出去走走吧。”

  辛年巴不得这一声,立刻拉着汪雨往外走。

  两人刚出家门,就看见姨妈麦多和姥姥也到了,辛年一下子就扑进张月英的怀里,“姥姥,姥姥你终于来了。”

  张月英看着辛年,笑道:“这小坏妞,可想死姥姥了。”

  辛年和汪雨把人送回家,又站了一会儿,才下了楼。

  “你看我家的人多吧,这还没来全呢,除了这个姥姥,我还有个姥姥呢,估计明天来。”辛年拉着汪雨道。

  “我知道。”汪雨说,“这多好啊,这么多的家人。”

  辛年停下脚步,抬头看着汪雨,“可从明天开始,你就是我最亲密的家人了,知道吗?”

  汪雨也垂头看向辛年,点点头道:“我知道。”

  可是你不知道,你一直都是我唯一的家人,唯一那个。

  你也肯定不知道,你是我的小暖包,温暖了我整个人生的那个。

  *

  汪雨大学毕业后坚持到福利院工作,李金多拦不住他,只能尊重他的想法。在福利院工作了一年后,院里一个新来的女老师就看上了汪雨,还有一些年纪大的老师们,也纷纷给他介绍对象,可汪雨都只是笑笑,从来没有去见过。

  金多在自己问题上不着急,可在他看来,汪雨自小跟着他,就像是他养大的儿子一般,自己那战战兢兢的老父亲的心啊,就一直围绕着汪雨的婚姻大事转,从来没有放松过。

  可见汪雨一直婉拒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不见,那个也不见,李金多就上火了。

  就这么过了几年,另一件让人头痛的事终于发生了。

  汪雨背着书包要来福利院工作的场景,再次上演了。

  只不过这次换了一个人,换成了辛向南的宝贝疙瘩辛年,也正是李金多的外甥女。

  李金多就气啊,对辛年道:“你说你一个女孩子,读了重点大学,怎么也跟着汪雨一样胡闹啊。”

  那天的辛年背着一个书包,眼睛亮晶晶的,当她看见汪雨站在墙边的阴影下往她这里看时,辛年指着汪雨道:“我就是要和他一样,我喜欢这里,我要留在这里。”

  对于辛年的决定,辛向南和李米多压根没感到意外。从辛年大学选报专业时,两人就看出来了,她未来的志向和要走的路。

  再后来,当金多看见站在一起的汪雨和辛年时,李金多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汪雨这些年一直不肯见任何人,也没有要谈恋爱的意思。有辛年这个小太阳在他身边,他还能看的到谁?

  二零一零年七月八日。

  儿童福利院里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婚礼。

  婚礼很简单,没有任何装饰,只是搬了些小凳子出来放在一边,让需要的人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