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我最丑 第56章

作者:泷芽 标签: 穿越重生

  张月英更不明白了。

  黄冬梅对她笑了笑,指着关喜东那身衣服说:“你看,东子的这身衣服怎么样?”

  “你买的?”张月英问。

  黄冬梅点点头,张月英只想把她妈拉出去问个明白。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时间也不早了,关喜东回了自己家,张月萍和她妈一起睡,也不走了。

  金多照例被派到了辛向南家住着,米多也和金多一起去审辛向南去了。

  这人都走了,黄冬梅就发话了,“你俩跟我进来。”

  张月萍立刻看一眼张月英,张月英对她点点头。

  “知道了?”张月萍无声的问一句。

  可张月英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黄冬梅抢了先,“你还打算瞒我多久,来,你给我说说,这个婚你还想结不想结了?”

  张月萍立刻问:“怎么说?”

  “你不想结有不想结的法子,想结有想结的法子,你俩进来,关上门,听我说。”黄冬梅吩咐道。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57章

  黄冬梅把两个闺女叫进金多房间,张月英把门关好了,听见她妈那么说,就问了:“什么叫不结有不结的办法?”

  “还能怎么样?”黄冬梅说,“结婚是他们要结的,拖了这么多年了,突然说不能结了,哪有这么好的事?月萍有几个二十几岁够他们这么拖的?”

  “什么意思?”张月萍看着她妈,就见黄冬梅是真的恼了,说到这里咬牙切齿的。

  “啥意思啥意思,你俩啊,一个老实的要死,在家里受气在外面也受气,一个精的跟猴子一样,可就知道家里横,在人家家里面前就成兔子了。”黄冬梅看着俩闺女,接着说:“反正吧,这事就算捅到玉皇大帝那里,他们家也不占理,咱们呢,又是光脚的,平头老百姓,没啥可怕的,只要月萍你说你不想结了,那妈就带你去闹一场,就跟孙猴子大闹天宫一样,咱俩去闹一场,把事挑明了,在他家好好闹一次,看到底谁没脸,谁还敢把闺女往他家嫁,本来就有个疯姐姐,还整天厉害的不得了!也就月萍是个实心眼的,换了谁家姑娘肯嫁过去!”

  张月萍听着她妈的话,那就怕啊,是真的怕啊。这黄冬梅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她说要闹一场,那肯定要闹一场,张月萍听了赶紧摇脑袋,急匆匆道:“妈,不行,不能闹,这婚得结。”

  黄冬梅就知道张玉萍会这么说,瞥她一眼,问道:“真的要结?”

  “要结!”

  “不后悔?”

  “不后悔。”

  “那就行,妈就等你这句话了。月萍,我告诉你,只要你想结,妈就能让你结成,而且保证你以后的日子过的如鱼得水,更重要的是,说不好,以后连关喜东他姐,你都不用照顾了。”

  张月英简直不敢置信,还说什么如鱼得水,只能实话实说了:“妈,东子说,他妈说如果他一定要结婚,那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我今天去……”

  张月英说着,瞅一眼张月萍,这个时候也不顾不上张月萍的感受了,只能说:“我今天去他家,见着东子妈了,她就一句话,不能结。都这样了,你还咋着让他们顺利结了婚?”

  “那你就不用管了,只不过,月萍,我咋说你就咋做,这次啊,一定得听妈的话。”

  张月萍自己没有主意,见黄冬梅如此胸有成竹就只能依着黄冬梅了。

  金多和米多两人去向南家,辛向南刚刚吃过饭,在看书学习。

  金多一去,见着他在学习呢,就说,“嘿,你还真的学习啊,这次怎么样,能考过米多不能?”

  辛向南翻着课本,实话实说:“没把握。”

  金多笑他:“我就说吧,你的理科成绩好,可语文怎么这么差?”

  这辛向南怎么会知道,他就是弄不明白,自己的语文怎么会差到刚刚及格的地步。

  “你如果把语文提上去了,第一肯定就是你的了。你觉得呢,第一?”金多说着看向米多,她正坐在椅子上,两条腿晃呀晃的,看着俩人说话。

  “想什么呢,你怎么不说话?”金多问道。

  “我在想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好几个晚上我都失眠了。”米多坦诚道。

  “什么问题这么难?哪一科?”金多连忙问。

  辛向南也想知道,便转了下身,侧着身看向米多。

  米多见辛向南转了过来,笑着指了一下辛向南:“就他这一科。”

  金多脑子不够用了,“什么?”

  辛向南也不明白,“什么我这一科。”

  “就是你喜欢谁啊。”米多从椅子上跳下来,朝辛向南走近,辛向南坐在椅子上,米多只能稍微弯一弯身子才能对上他的眼睛,然后道:“你不知道,上次你和我说了你有喜欢的人,我就睡不着了,把学校里认识的女生想了一遍,也没想到你到底喜欢谁,给我说说呗,初中同学还是高中同学?我认识吗?”

  米多刚说完,就见金多跳起来,“哎哎,这真的是个大难题,快说快说,我认不认识?”

  “金多,金多,回家一趟。”张月英突然在家里隔着墙喊了起来。

  李金多连忙应一声,就要往家跑,然后指着两个人说:“你俩,先别说,等我回来,等我回来再说。”

  金多一走,房间就剩下两个人了。

  辛向南看一眼米多,整个人靠在椅子后背上,歪了下脑袋,若有所思道:“我喜欢谁,怎么会让你睡不着?”

  米多听了,一下子就愣住了,继而笑道:“好奇呗。”

  “那班里,你的同学和朋友,不管是谁有了喜欢的人,你都这么好奇,都好奇到睡不着?那你是不是就不用睡了?”辛向南问。

  他问完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去拿他的弹弓,又找了一块棉布,一点点的擦着那个弹弓。

  米多知道他的习惯,这么多年了,两人在一起时间长,自然了解辛向南的一些小习惯,比如从来不说再见,比如从不会提起自己的父亲,比如他一旦要想事情,就会拿起那个弹弓,反反复复的擦来擦去。

  借着明亮的灯光,米多看见辛向南又在那里擦起了弓身,一点一点的,慢慢的擦拭着。他垂着眼睛,长长的睫毛搭着,像两把小扇子,还有他的鼻子,竟也那么直挺。

  辛向南问完了问题就不说话了,专心的在灯光下擦他的弹弓。

  米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头发也软软的,又黑又亮,灯光打在头顶上,竟然打出了一道道的光圈。米多突然想伸出手来摸上一把。

  “你怎么不说话了?”米多看着辛向南问。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辛向南抬头看一眼米多,目光落在她的脸上,眼睛里的这个自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了,皮肤和以前一样白,眼睛明亮,还有那梨涡,更加明显了。

  米多没想着辛向南会抬头看她,那时她正专心的盯着他的头发,想去摸一把呢,却在向南抬头之际,蓦地对上了他的眼睛,那狭长的眼睛里好像有说不清的意味在里面,米多一下子就愣住了。

  辛向南也觉得自己的呼吸停顿了一下,手上的动作也跟着停滞了,拿着弹弓和棉布的手停了下来,在两人目光交汇的那一刻,两个人都突然错愕了。

  “说到哪了,说到哪了?”金多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却见两个人跟木头一样,彼此看着对方,愣住了。

  金多突然刹住车,立定、站好,一动不动。

  辛向南见金多来了,立刻移开了目光。米多也是,不知道为什么,脸竟然有些发烫,尴尬中看向金多,见他一动不动的站在门口,站的笔直,又噗嗤一声笑了,问:“你干什么呢?”

  金多这才动了一下,挠挠后脑勺,“不是在玩木头人?”

  米多只想多翻几个白眼给他。

  金多知道了不是在玩木头人,立刻缠上辛向南:“快,快和我说说,我也可以和你说我的秘密。”

  米多一惊,“什么,你也有喜欢的人?”

  金多无所畏惧道:“都多大了,春心萌动,谁没有喜欢的人?”

  “谁谁?快和我说。”

  “去去去。”金多一摆手,“我只和向南说。”

  “切!”

  可辛向南好像并不好奇,又擦起了他的弹弓,慢慢悠悠道:“是三班的那个白雪吧。”

  金多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就呛死了,“你,你怎么知道?”

  辛向南看他一眼,“就你那眼睛都要掉三班了,谁看不出来,再说了,学校大部分男生好像都喜欢她的。”

  米多连忙问:“就是那个三班的那个,个子高高的,人瘦瘦的,梳两个麻花辫的那个白雪?”

  “嗯。”辛向南点头。

  米多得意的笑着,“哎呦,金多同学,眼光不错嘛。”

  然后又看向辛向南,“你说男生都喜欢她?”

  “差不多吧。”辛向南说。

  “那你也是?”米多立刻问。

  辛向南抬起眼来,眼底的眼色似乎更深了,看着米多说:“想问我问题,要先回答我的问题。”

  “你那都不是什么问题,而且我也回答了,就是好奇呗。”米多小声道。

  辛向南这次的目光没有回避,依然看着她问:“是吗?”

  *

  一九七五年腊月初七。

  张月萍一大早就从厂子里过来了,到了张月英家,一进来就问,“开始吗?”

  张月英有些忐忑,看一眼她妈,不确定的问:“真的要这么做?”

  黄冬梅正给金多缝他穿破的袜子,看着两个胆小的闺女道:“那你们说怎么做,我听你们的还不行吗?”

  张月英和张月萍两人面面相觑,又都摇了摇头。

  “是啊,今天都初七了,关喜东他家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还有这东子,这两天压根面都不敢露,你们还有啥忌讳的?”

  “那,我还是怕伤了月萍。”张月英担心道。

  “怎么会!”黄冬梅说,“还没开始呢,就让我给拦住了,怎么可能伤到她?”

  “那好吧。”张月萍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张月英按着黄冬梅的吩咐,立刻去了厂子里,说要找张月萍,结果看门的大爷转了一圈都没找到人,只找到了关喜东,知道俩人要结婚了,叫谁都一样,就把关喜东叫出来了。

  张月萍看见关喜东,立刻问:“月萍呢,月萍不在吗?”

  关喜东摇摇头,“我一早就没见她。”

  张月英一脸的紧张,搓着手说:“这可咋办,月萍不在我家,也不在厂子里,她能去哪儿啊?”

  关喜东不好意思见张月英,毕竟已经初七了,他依旧没有做通他妈的工作,心里急的要死。可这张月萍这个时候不见了,任何人都会胡思乱想的。

  “月萍这么大人了,不会有事的。”关喜东说。

  “怎么不会?你不知道,她好几天没睡好觉了,这都初七了,你觉得她能好过?她和我说,你们厂子里都知道她初八要结婚,这突然不结,她脸都没了,不如去死。”张月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