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女在民国 第40章

作者:鸩离 标签: 穿越重生

“秋儿……”池大太太眼泪簌簌,脸色苍白,身形摇摇欲坠,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巴,怕自己忍不住哭出声来。

站在她旁边的李姨太几个女人见状,却是忍不住,纷纷掩面而泣。

压抑的哭声从四面传来,悲痛的气息感染着池槿秋。

她含着眼泪,塞了一把□□给大嫂,两把匕首给吴、田两个小姨娘,让她们在路上遇到危急的情况保命用。

又塞了两根金条给两个伙计,让他们一路上好好的照拂池大太太们,等她们平安到了上海,池大太太会有重赏。

两个伙计郑重应下,连说带劝,把池大太太一众女人扶上车带走了。

他们都是孤儿,在他们最危难的时候,是池槿秋出现帮了他们,所以他们心甘情愿成为池家的伙计。

池槿秋也相信,他们不会半路反骨,见色起意,谋财害命。因为池大太太再怎么扛不住,还有大嫂这个头脑精明,敢作敢为的好女人撑着。

她们一走,整个池家就变的空荡荡,冷冷清清的。

池槿秋望着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的客厅,听着耳边那一声又一声的炮火声,一股悲凉感油然而生。

在国家兴亡前,一切权利钱财都是多余的。因为战争,本就是人们心中最邪恶的欲/望,只要消灭祸源,才有自己徒伤悲。

叹了口气,池槿秋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间。把她拥有的所有刀枪全部拿了出来,大哥送的独一撅、一米长的唐刀,大舅母送的半米长小清刀,胡适送的两把□□,每一把刀都有各自的造型和重量,却全都闪烁着锋利的寒光,昭示着它们渴望鲜血磨刀的野心。

池槿秋嫌它们不够锋利,全部拿上,到后院的水井旁,用磨刀石,一一打磨。务必使她每挥一下刀,就能砍下一个敌人的狗头。

等她磨好刀,再擦上清油保养,天色已经快亮了。

池槿秋不知道大哥二哥究竟走到了哪个位置,只给他们留了一天的时间。如果今天天黑之前他们没回来,她便背上刀,拿着枪,到宛平城去找他们。

方妈她们走后,家里没人煮饭,被炮鸣声折磨了一晚上,池槿秋是又困又饿。

她跑进厨房,蒸了些昨天家里剩的一点吃食,随便吃了一点后,她便抱着刀枪,合衣睡在沙发上,给自己养足精神。

再次醒来,已经快下午了,院门口没有人回来过的迹象,炮火声也似乎小了许多。

池槿秋躺在沙发上,望着头顶的复古吊灯怔楞了一阵,然后爬起身,开始给自己收拾包裹。

她的包裹很简单,两套棉麻男士长衫,一盒止血药,一包绷带,两瓶早就备在家里的青霉素,三个白面馒头,外加一张蒙面黑毛巾,就是她所有的行李。

等到夜色变浓,又渐渐变白,池槿秋两把长刀一左一右用皮带绑着,交叉背在背后,□□绑在大腿内侧,独一撅藏在腰间,手里挎着她的小行李包,关上房门,走出池家大院。

从踏出家门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就会走另一条道路。这条路将会充满硝烟死亡,可她并不后悔。

因为她即将做的一切,可能会在百年之后记入历史,而她也真心希望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对自己的子子孙孙讲述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1938年,7月8日5时,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的带领下奋勇抗战。

次日7月9日,日本华北柱军屯与冀察当局谈判协议停战,导致第29军迟缓了应战准备,却给日军增加时间,集结了大量士兵武器的时间。

等到下午,到达平津战场的日军已多达六万人。而池槿秋也在这个时候,踏上寻大哥二哥,前往一片水深火热的宛平县城道路上。

作者有话要说:  尴那个尬,说好这张开打的,我掐指一算,估计又得一两章后。到时候不开打,你们拖个意大利炮,轰了我这个李云龙!

第042章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 应与桥共存亡, 不得后退!”

这是29军司令部下达的命名。

池槿秋不知道那些那位司令员是怎么想的,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一个小小的29军219团,如何守得住卢沟桥啊!

所以当她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 看到死气沉沉的宛平城时, 心里就涌起一阵又一阵的不安。

她知道, 再过不久的将来,这座看起来古老又重要的古城, 将会被夷为平地, 成为日军南下首个血祭的地方。

带着沉重的心情,池槿秋快步走进城里, 眼见之处全是被炮火轰鸣过的残亘弹迹,四面八方的的街道到处是被炸飞碎散落的瓦片、砖头,血迹和乱七八糟漫天飞舞的报纸。

整个城, 除了偶尔看见几个带着行李, 仓惶逃跑的人群, 空旷的像座死城, 让人光看着就不寒而栗。

池槿秋目不斜视, 不在四处乱看徒增沉重心情。她的目标是城里的驻扎营地,只有找个营地的军官,她才有可能知道大哥他们在不在这里的消息。

一路抓着为数不多的逃亡人群,一路询问到驻扎地,池槿秋向一个看着很老实的卫兵询问:“请问吉星文团长在里面吗?”

“你是何人?”那卫兵上下打量她一眼, 见她穿着一套纯黑色的男士长衫长裤,一头利落的短发,大眼高鼻樱桃嘴,一副英气十足,却又一脸柔弱需要人呵护的典型东方美女长相。而且她身后背着两把长刀,看似瘦弱的身躯,手臂和大腿上鼓鼓的肌肉却通过贴身的衣服显现出来,配上她眉眼间的肃杀之气,卫兵一时拿捏不准,这样看起来既美又不好惹的女人,是不是长官的某个相好,或者亲戚姐妹?

“我是东北军第204军周团长麾下池启丰连长的妹妹池槿秋。”池槿秋报上名号,神情郑重的看着他,“请问你有看到我哥哥,或者新上任的余从濂,余教官吗?”

“你是池连长的妹妹?”一个留着平头,长相颇为英俊的军官走了出来,“你是来找你大哥的?”

“是。”池槿秋点点头,看见这人虽然穿着朴素,但周遭的人看向他的眼神都十分敬重服帖,想来此人在军营里战绩累累,且军衔不低,心里就有个大胆的猜想:“您是吉星文团长?”

“小姑娘眼光不错啊!”吉星文哈哈一笑,让她跟着自己进到军营待客室里,示意下属给她倒杯热水润润嗓子,这才对她说:“你说的余从濂教官,是红/军方面派来交我们如何打理最新型号的捷克机/枪的,他来我们这里不到两天,就被陕西方面召了回去。所以,他不在这里……你大哥,也不在这里。池小姐要是没其他事情,吉某一会儿派两个兵送你回去。现在宛平城乱的很,你一个姑娘家,不要乱跑。”

余从濂居然去了陕西?看来不用担心他战死在这里了。池槿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一颗心还是吊着的,对吉星文摇摇头:“我既已来到这里,不找到我大哥二哥,我绝不回去。”

“池小姐,恕吉某直言。”吉星文皱起眉头,“现下日军在城外大量集结,还有各种重型武器,随时都会突破防线进入城里。我部驻守在城里的士兵不过一千四百多号人,现在三分之二的士兵趴在城墙战壕打了两天两夜,对方也没有退兵的迹象。我是看在你哥的面子上,抽出两人送你回去。池小姐不要耍小姐性子,吉某人没那个耐心奉陪,你若此时不走,到时候想走都走不了。”

堂堂219团部,居然只有一千四百个兵驻守在这里,而城外已经聚集了六万多日军!

池槿秋震惊之时,眼眶一下红了起来,一千人对六万人啊!他们不仅人数悬殊,武器悬殊,就连支援,也是没有的啊!

因为他们的军长,宋哲元将军,为了不执行上面指示的悄悄撤退,不反抗政策,拒绝了委部的支援换兵!

也就说,直到七月29日,宛平城彻底沦陷之前,都要靠这一千四百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那根本无法对抗的巨大人数!

而她身处在其中,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哎?哎,你别哭啊……”此时的吉星文不过二十九的年纪,比池槿秋大不了多少,平时最见不得女人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