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第507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穿越重生

  成亲后恩爱甜蜜从未怄过气的小夫妻,生平第一次有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微微,我去南安赴任,你总该随我一同前去。”陆迟努力说服林微微:“还有佑哥儿,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在一起才好。”

  林微微不乐意:“南安又不远,你每隔半个月来看我们母子一回便是。”

  陆迟露出一脸受伤之色:“微微,在你心里,我和蜀王妃到底谁更重要?”

  林微微犹豫着看了陆迟一眼。

  陆迟:“……”

第720章 好友

  陆迟俊秀温润的俊脸隐隐有些扭曲。

  林微微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腻到陆迟身边,一脸慧黠娇俏:“我故意捉弄你而已,你该不是当真了吧!”

  陆迟心已软了一半,脸孔却依旧绷得紧紧的:“那你说,到底随不随我去赴任?”

  林微微主动伸手揽住陆迟,轻声道:“陆大哥,我当然想和你朝夕相伴。只是,你初到蜀地,对南安县的情形一无所知。此去赴任,定然十分忙碌。”

  “我身子纤弱,佑哥儿更需精心照顾。你忙于公务时,还得分心照顾我们母子,我实在于心不忍。”

  “所以,我想着先在蜀王府住下。这里有谢妹妹在,我们母子无需你忧心。你心无旁骛,也能一心做事。”

  说完这些,林微微又有些愧疚歉然:“女子出嫁后,应该照料夫婿的衣食起居。到了我这儿,却是你一直在照顾我。陆大哥,我真对不住你。”

  她自小体弱,娇惯成性。嫁给陆迟之后,也未像什么“贤妻”,倒要陆迟处处操心照顾。

  “傻微微,”陆迟心头滚烫,俯头在她额上亲了亲:“能娶到你,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福气。若说对不住,也是我对不住你。若不是我心盲眼瞎,轻信他人,你也不会受这么多的委屈,还差点难产送命。”

  这是陆迟心底最深的心结。

  一日未报血仇,一日不能心安。

  林微微泪盈于睫,声音微微哽咽:“陆大哥,能嫁给你,才是我此生最幸运之事。”

  夫妻两人怄气一回,没到半日便和好如初。

  陆迟亲自去见谢明曦,郑重地躬身行礼:“我将微微和佑哥儿就托付给王妃了。”

  谢明曦不肯受这一礼,侧身避开:“陆迟,你这么说,未免太过见外了。我和林姐姐自少时相识,相交莫逆。她肯留在王府陪我,我高兴还来不及。”

  “撇开这一层。你不远千里追随殿下来蜀地,我这个蜀王妃为你安顿家眷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你只管安心去南安赴任。我定会好好照料林姐姐和佑哥儿。”

  “待过上一两年,你将任上的事情都料理妥当,佑哥儿也大些了,再让林姐姐带着佑哥儿去南安也不迟。”

  陆迟也是如此打算,闻言一颗心彻底落回原位。

  ……

  众人纷纷赴任,蜀王府却未因此冷清。

  盛鸿这个蜀王坐镇蜀郡,蜀郡的官员们自要把握住机会献殷勤。投名帖的如过江之卿。

  至于富商和当地乡绅之流,想巴结讨好也没资格登门,便退而求其次,改而拜见蜀王长史或谢元舟梅氏兄弟。

  谢明曦身为蜀王妃,倒是清闲不少。官宦女眷前来拜见,想见就见,不见就直接打发走……

  在蜀地这一片地上,他们夫妻最大。京城远在千里之外,帝后也好,太后也罢,都离得太远。最多不过是在他们身边安插些眼线罢了。

  也怪不得历朝天子都不待见藩王。这和生生圈走一块土地也没什么区别。

  忙碌充实,心情舒畅,这样的生活自然令人身心愉悦。

  短短一个月,谢明曦已全然恢复,气色红润,满目神采,犹胜昔日三分。

  略显清瘦的顾山长,也略略丰润了一圈,笑着说道:“初来蜀地,带着辣味的吃食委实不惯。这才一个月,竟也渐渐觉得别有风味了。”

  每日饭食皆是叶秋娘亲自下厨,口味清淡。不过,府中设过几回宴席,便是由蜀地的厨子们掌勺。

  顾山长吃了几回宴席后,竟也慢慢适应了蜀地风味。

  谢明曦抿唇笑道:“我也勉强能吃上一些了。说不定,住上几年,我们也变得无辣不欢了呢!”

  顾山长哑然失笑:“由此可见,人的适应力最是可怕。”

  一旁的林微微,笑着插嘴道:“对了,山长的女子书院打算何时开设?”

  选址建书院,要耗费一两年之功。有富商将自家的别院敬献出来,留作书院之用。顾山长亲自去看了一回,对环境颇为满意,便决定先招学生,将书院开起来。

  另建书院及安养院之类的事,倒不必急在一时,待选好合适的地点慢慢建也不迟。

  顾山长笑道:“几位夫子也觉太过清闲,前几日便和我商榷过了。先写几分招收学生的告示,看报名的学生有多少。”

  考试肯定是要的。

  不过,蜀地不比京城。女子读书尚未成风气,偌大的蜀郡,竟只有一座女子书院,且只收官宦千金。

  顾山长思来想去,决定先设一所平民女子书院,多招收一些学生。只设三年课程,课程也设置得浅薄一些。如此一来,招生的标准自然要大大降低。

  “入学的学生,需年过八岁。”谢明曦笑着接了话茬:“只要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便可前来报名。至于试卷,也要出得简单一些。能识字,会书写便可。”

  这标准还真够低的。

  林微微忍不住笑叹:“当年我们为了考莲池书院,不知耗费多少力气。”

  可不是么?

  谢明曦揶揄地笑道:“尤其是林姐姐,在莲池书院外昏倒了三年。若不是遇到了我,怕是无缘就读莲池书院了。”

  思及往事,林微微目中闪过笑意。

  就是那一回相遇,令她和谢明曦相识,结为好友。

  一转眼,已是数年前的往事了。

  林微微有些唏嘘:“时光如水,韶华易逝。此话半分不假。你我相识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转眼已是七年多了。”

  短短几句话,也勾起了顾山长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不知俞太后在宫中过得如何……

  这个念头一闪过脑海,顾山长便自嘲地笑了一笑。

  身为一朝太后,权倾六宫,帝后俱低头诚服。李太皇太后整日躺在床榻上不言不动,就像木雕一般,再也威胁不到俞太后半分。

  俞太后终于如愿以偿,又岂会不好?

  自己就别胡乱操心了。

  说来也巧。

  顾山长心中惦记俞太后一回,不出两日,俞太后的信便送到了蜀王府。

第721章 不愿

  顾山长和俞太后自幼一起长大,对她的笔迹再熟悉不过。

  此时顾山长坐在明亮的烛火前,目光缓缓掠过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涌起阵阵唏嘘。

  人的年龄阅历不同,提笔落墨时,亦会有细微的不同。

  当年的俞莲娘,天资聪颖,自信骄傲,落笔时如龙飞凤舞。后来的俞皇后,隐忍压抑,字迹也圆润了许多。

  如今的俞太后,无需再隐忍收敛,笔锋锐利,锋芒毕露。字里行间透出令人心惊的杀伐果断。

  顾山长定定神开始看信。

  信上倒没什么特别的内容,既未提起京城变故,也未言及宫中形势。只如老友谈心一般,说些生活琐事。

  诸如“你走之后我心中甚是挂念”“去了蜀地后你只字都无也太过吝啬笔墨了”之类。又随口问起了蜀地的生活。

  看完信后,顾山长心情略有好转,扬了扬嘴角,提笔写了回信。

  ……

  蜀郡至京城,快马加鞭日夜行程。

  十二日后,这封信到了椒房殿。

  芷兰小心翼翼地捧着信,走到正殿外。

  正殿里,丽太妃正跪在俞太后面前,涕泪俱下地哭泣求情:“……定是有人暗中要陷害宁王,设下这一局,将污水都泼到宁王身上。太后娘娘是亲眼看着宁王长大的,对宁王的心情脾气最是熟悉。恳请太后娘娘为宁王做主啊!”

  宁王被关在宗人府两月有余。

  自安公公招认后,宁王已彻底落入下风,情势颇为不妙。哪怕有宁王党羽暗中出力奔走,也呈现出了颓然之势。

  今日,朝中已有御史奏请天子,已“谋害手足”的罪名问罪宁王。

  建安帝假模假样地将这份奏折留中不发。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建安帝对宁王动手是迟早的事。丽太妃每日都要来椒房殿哭诉哀求一回。

  俞太后眉目冷肃,额上的皱纹愈发深了,透着无情和冰冷。

  “朝堂之事,自有皇上定夺。哀家不会随意插手过问。”

  “如果宁王真的无辜,查明原委后,皇上定会还他清白。反之,他也休想逃过严惩责罚!你在哀家这儿哭哭啼啼的,半分用处皆无,退下吧!”

  丽太妃泪眼婆娑地继续恳求:“太后娘娘……”

  俞太后目光冷冷一扫:“退下!”

  丽太妃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踉跄着退出了椒房殿。

  ……

  芷兰没心情同情可怜这位丽太妃,立刻捧着信进了殿内,恭敬地说道:“启禀太后娘娘,蜀王府派人送了信进宫。这是顾山长写给太后娘娘的信。”

  听到顾山长的名讳,俞太后眉头略略舒展,目光也温和了许多:“将信呈到哀家面前来吧!”

  贴身伺候俞太后数年,芷兰对俞太后的性情脾气颇为熟悉。见俞太后心情颇佳,芷兰也微微笑了起来,恭敬地将信呈了过去。

  俞太后接过信,瞥了秀丽端庄的芷兰一眼,忽地说了一句:“哀家听闻,卢公公病了。”

  芷兰身子一颤,低声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