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已黑化 第354章

作者:团子123 标签: 穿越重生

第557章 村子的生机

  村长在柴房嗷嗷叫了大半夜。

  “这个龟儿子,吃吃吃,老子让你吃。吃那么多,你居然吃了那么多!!!”村长拿着鞋拔子跑出来,站在猪圈那里朝着大肥猪嗖的一下就扔了过去。

  “老子让你吃!老子都穷的吃草了。你居然吃钱!我就说,整天吃草你咋还胖成这样。你吃的是十全大补丸啊!!”村长光着脚在地上跺脚。

  月色下,村长那痛心疾首的样子格外可怜。看着那两头猪眼睛都冒着杀气。

  手中紧紧攥着那本看图说话,书上印着不少花草。

  “五百一斤,每个月你都能吃好多!七八十一斤的玩意儿,你一天吃几十斤!几十斤啊,你这个畜生玩意儿!老子长这么大年纪,吃过最贵的,还是前头那混小子坐牢犯事,警官过来调查给我散的烟!你个犊子,犊子啊!!吃这么多钱,你亏不亏心啊!?你拉的都是金子啊?”村长眼泪都要出来了,这特么猪吃肉,人在吃屎!

  哐当一声,门开了。

  一个鞋拔子从里面扔出来直接摔他脸上。

  “大晚上的你嚎叫啥?你要对我的猪做什么?好好的觉不睡,放开我的猪。家里还指着它过年呢!年后孙子不得上学啊?吓到猪不长肉!”屋子里村长媳妇披头散发的跑出来,见村长这副鬼样子指着鼻子就骂。

  “猪一年还下崽子呢,你吓唬它做什么?”村长媳妇一把把他拉进屋。

  一晚上怕不是疯了,居然还对她的猪下手。

  刚刚儿子媳妇来敲门,说爹是不是疯了。

  昨天在黑白电视上,看到外面有人娶猪跟猪过日子,怕爹想不开。

  这犊子玩意儿,老娘还不如猪?问题是他跟了猪,猪还下不下崽了?

  村长被媳妇拖进屋,整个人都有几分生无可恋。手中紧紧攥着那本书,心中剧痛,肉都在抽抽。

  “回头不要把猪粪做肥料,留着。”村长绝望的抽着旱烟,手都在哆嗦。

  “咋啦?你还吃不成?”媳妇黑着脸问他。大晚上不睡觉净发癫。

  自从孩子给了他一本书就疯疯癫癫的,一会跑柴房,一会跑猪圈,跟个傻子样。

  “让你留着就留着,那么多话做什么?”村长紧抿着唇,你以为我愿意留着?它吃了那么精贵的东西,拉出来的肯定不是普通的屎。等有空晒干看能不能有用。

  当然村长没说出来,自认为是一家之主一村之长的他哪能跟个女人瞎叨叨。就是这心里啊拔凉拔凉的难受,整个人都有几分抑郁。

  “对了昨天小子从山上捡了点伞菌,家里都吃腻了,你还吃不吃?不吃我给小花猪煮了吃。”媳妇随口问道。

  小伞菌就是这山上漫山遍野长得一种菌子,孩子每天都会背个背篓装回来喂猪。有时候家里也吃些。

  那伞菌长得像伞,每次一长就是一堆,撕出来一条一条的,村子里都叫伞菌。具体叫什么都不知道,反正上面像伞,下面长得跟个鸡腿形状一样。

  村长突然脑子里冒出一行书上看到的字。

  鸡枞,人工不可培育,野生。其味鲜美无比,外界七八十一斤,有价无市。

  七八十一斤……有钱都买不到。听说对生长环境极为苛刻,而这玩意,他们有个山头每年到了季节都长满了。

  那山头常年都有一股菌香。山头名叫猪菌山,一听就是喂猪的。

  “吃个屁!不准喂猪,以后那些东西都不准喂猪!喂猪的草都给我留着,以后不准去猪菌山,啊呸,是宝山!不准去宝山弄来喂猪!头发长见识短,什么都不懂。行了行了,你早点睡,我去祠堂看看。”村长烦躁的很,村子里目不识丁的人很多。

  村子里要想上学,孩子们得翻过几座山去别的村子里盖的小学上。他们这村里,老实说四面不通,飞机都不想从头上过。

  村民没念过什么书,对外面没什么想法,每天最多的娱乐就是看看那只有两三个台的黑白电视。村子里的电毕竟都是前几年才通。

  自从通了电,孩子看到的多了,村子里的人也吵着要出去了,待不住了。那些小媳妇,好多生了孩子嚷着要出去打工跑了。

  剩下的老人越发反对孩子们出村,这也导致了他这个村长的错误决定。

  本来吧,有资助是好事。问题是资助了念书,一个个翅膀硬了全都跑了,村子里全成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对他们来说资助还成了负担。

  老人嘛,谁不希望儿女在身边,不常在身边也希望多回来看看。

  “这么大雨还往外跑!”媳妇怒骂了一声,便关灯睡觉了。

  这地方电费都不好缴,每个月都是村长挨家挨户的收了爬山送到外边村子,让他们代为缴费。

  村长穿着雨衣往祠堂走去,一边走来,家里最富的就是盖着青砖瓦房的一家,那家人以前修路去做了点小生意,到现在都是村中首富。

  他经常给众人说外面的生活,高楼大厦,高到天上去。人能在天上飞,每天孩子上学都有黄色的校车接送,不送淌水不用爬山,穿着干净的校服在高大宽敞的教室里念书。

  每天吃着他们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的美食,虽然大家嘴上说着不念书好,在家种地养猪养牛。但心底的羡慕谁没有?

  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

  但他们这里这么多人,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却从来没有人回来过。村子里再过几年就会完全成为老人孩子的天下,他们这些老人,死了撒手人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资助能资助一辈子?

  一群老人,一群没爸没妈的孩子,资助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幸运吗?

  村长叹了口气,不是他们不识好歹,村子里太穷太穷了。穷到资助都不敢接受。

  要是有一天也能过上富裕日子,那些抛弃另一半抛弃孩子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不,一定会有那一天的。

  村长坚信。那小眼神亮的骇人。

  毕竟我家猪都是用金子喂出来的。

第558章 村子大改造

  村长过来时,她们正吃饭。

  白衣脸色臭烘烘的,他穷的只剩钱了。好不容易找个借口可以跟周言辞出来,结果遇上这种资助不想要的刁民。

  老天爷怕不是在跟作对!!

  白衣板着副臭脸,依靠在门框边。看着周言辞带回来的一窝兔子,三宝带回来的鱼,谢岱齐採回来的蘑菇,脸色依然难看的紧。

  以前他就怀疑老天爷针对他,这都几世了!!!白衣有点不高兴!

  村长过来时就看见他像个债主一样盯着他。

  “那个,那个,不好意思,可以让让吗?”村长错了搓手,打着哈欠问到。

  白衣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你都敢对我大呼小叫?正想甩个眼神过去,便听见周言辞喊了一声“快进来吧,外面凉。”

  白衣默默退到后边,低着头让村长进去了。半点火气都没有。

  “不好意思,打扰了。”村长尴尬的搓着手,见周言辞他们面前的锅里翻腾着菌子,吃的比他们过年还好。

  “我想问问,这本书上写的都是真的吗?这个猪草真的这么值钱?”村长指了指书,翻开给周言辞看。

  周言辞瞄了眼三宝,难怪来之前她带了好多极其偏门的书。

  “嗯,有价无市。”周言辞抿了抿唇。

  这里常年没有外人进入,只有不断流失的人,殊不知自己拥有一座怎样的宝山。

  村长在祠堂里聊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雨停了,众人确实被一阵哭声惊醒。

  “妈,妈你去哪了啊?妈,你说好不走的,妈,我要我妈,我要我妈。”一个两岁的男孩子赤着脚在满是泥泞的路上跑,跌倒了又爬起来跌倒了又爬起来。

  小脸上混着雨水混着眼泪,哭的声音都哑了。

  村子里纷纷打开了门。见那个瘦的皮包骨头的孩子都皱了下眉头。

  “王叔叔,你看到我妈了吗?”

  “周爷爷你有没有看到我妈?”

  “村长爷爷,我妈妈是不是走丢了。你帮我找找?”小男孩稚嫩的嗓音略显惊慌。那张小脸蛋还不如拳头大,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如黑濯石一般耀眼。

  村长披着衣服赶来时,就见着那小可怜眼巴巴的模样。

  “哎哟可怜了可怜了,那疯女人一定是大半夜偷偷跑了。可怜这小子才多大,不得活活饿死。”有人偷偷议论却没上前,养个孩子哪有那么简单。

  周言辞一群人出来时便见得那孩子孤零零的站在路上。

  “那疯女人本来早就想跑了,只是听说这段时间有有钱人来资助孩子。她看上那资助钱了。这才多待了几天,一定是看见昨晚村子里老人拒绝资助,这才一气之下跑了。”有人解释道。

  这女人本来就是外面来的,后来嫁给了村子里一个傻子。

  刚生了孩子没多久,那傻子就掉下河淹死了。

  众人看着那孩子赤着脚在村子里跑了一遍,挨家挨户问妈妈,眼神越来越黯淡。脏兮兮的小脸也越来越沉默,只耷拉着没个笑脸。

  大宝看了看,默默脱下鞋子和身上的厚羽绒跑过去“弟弟给你。”抓着那孩子的手将衣服穿了上去,只是大宝略胖,衣服有点空荡荡的,二宝见了就取了自己的腰带系在他腰间。

  村子里突然一下子沉默了。

  有资助,怕孩子远走高飞。这里成为一座死城空城。

  没资助,眼前却都过不下去了。

  大宝看了看,又拉了下那小不点的手,凉的惊人。

  “我陪你一起找吧。”大宝拍了拍胸口,又重新穿了件衣服,拉着那小弟弟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问。

  跑遍了整个村子,都没找到人。那小不点却是板着一张脸再没笑过。

  站在村头,小不点望着村口的方向。

  “我妈跑了。”声音还带着奶气,语气却极为肯定。

  “那个,万一没有呢,你别急。”大宝摸了摸脑子,不知道怎么劝,这孩子看着好瘦哦,比自己还小。

  “想点好的吧,万一是死了呢?”二宝听了村子里的话,知道他妈妈总是偷别人接济给宝宝的东西,这小弟弟好几次饿到昏迷。

  小不点看了她一眼。

  “你别难过,我们那里有吃的,我的饭给你吃。保你吃的胖胖的。”大宝觉得他很难过,连忙开口安慰。

  小不点悠悠的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老实憨厚的大宝,突然觉得那一眼有点奇怪。

  小不点跟着大宝回了祠堂。

  祠堂里孩子们居然都没去学校,全都在那里蹲着坐着站着,都沉默着不说话。

  村长也带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过来。

  “我们村子里,一共一百三十户人家。是个大村落。从三百年前,我们村里的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安家了,一代传一代,人越来越多。”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抹了下眼角道。

  “外面战乱不断,我们这里宁静祥和,多少人想来我们村里都找不到路。”那时候,他们都为这个村子骄傲。

  后来,新一代的蒸蒸日上,外面日新月异,村子里依然跟三百年前一样。

  “现在我们村里,一百三十户人家。三百多个老人,十六岁以下四十八人。青壮年只得七十二人。近十年内,村子里出去了上百人,再也没回来过。其中,大多都是为人母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