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骄纵假千金 第54章

作者:三勺辣椒 标签: 穿越重生

  出寝室门走了几步,迎面遇见一名大三的学姐。

  这位学姐在院里挺活跃,成绩优异,又在团委任职,和辅导员、行政老师等等关系都很好,晏晏听到过室友和大二的学长学姐说她善于钻营。

  晏晏是觉得这不算太贬义的评价,不过是这位学姐在象牙塔里比较懂人情世故了,以后进入社会应该是比较吃得开的人。

  就是曾经在群里说霍氏实习很好的那位熊佳学姐。

  熊佳迎面看见晏晏和霍予安,明显地愣了愣,然后反应极快地露出笑容。

  “霍总好,没想到在T大也能遇见您啊。”然后很迅速地作自我介绍,“我是之前在霍氏的实习生,大三,有幸见过您。”

  “噢,你好。”霍予安当然不可能记得一个实习生,于是只礼貌地应声。

  “晏晏,你和霍总认识呀。”熊佳表情有些意外地道。

  晏晏和这位学姐实在不算熟,虽然院里大家互相称呼会直接叫名字的后两个字,但对于本来名字只有两个字的同学是直呼其名的,她入学的名字可是“秦晏”。

  “嗯,我……挺熟的。”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她不想让全院都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是霍氏总裁。

  把霍予安送到寝室楼下,和他分别时,晏晏忍不住吐槽::“你怎么和我们院那么多牵扯,又是实习生又是认识我们院教授的,我大三还得上晁弘博教授的课。”

  “你们学院输出到霍氏的实习生、正式员工甚至高管都不少,和领域内的专家教授有联络不也很正常。”霍予安笑了笑,“好了,别总是想太多别的,大学独身一人的时候更多,别人有什么说法和看法不能影响到自己。”

  他摸摸晏晏的头,想像平常分别时那样吻一下她的额头,晏晏却躲开了,她怕别人看见,发现她的男朋友其实是霍总。

  霍予安也没坚持,他知道要一个小姑娘坐到不论外界如何我自岿然不动有些难。

  目送着霍予安走远,晏晏回身,下意识地抬头望了一眼,发现熊佳学姐正站在三楼,飞快地收回拿着手机的手去。

  晏晏心里一瞬间“咯噔”了一下,她直觉这位学姐是拍了照或者录视频了。

  上楼的时候她心里有点烦躁,这种事情又不好上去问“你是不是拍我照了”,别人说不是,也不能看别人手机到底有没有。

  走到三楼,熊佳还站在她寝室门口,看见她后很亲热地迎上来。

  “欸,晏晏,霍总是不是你男朋友啊?早先你被采访不是说男朋友是高考理科第三但是读MIT吗,霍总就是这个经历。”

  这位学姐脑子确实很灵光。

  “学姐,这是我的私事吧。”晏晏声音柔和地暗示自己不想提这个话题。

  熊佳的确是精于世故,知道晏晏不想提,但也知道霍予安肯定是她男朋友了。

  “这有什么嘛,大学谈个恋爱很正常,不过好羡慕你,爸爸是天越地产老总,男朋友是霍氏的boss,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努力奋斗想进的企业。”熊佳感叹。

  晏晏不知道面对这番话该回什么,只能尴尬地笑。

  不然她能说什么?

  还好熊佳没继续找话题聊,说自己有事,先走了。

  晏晏松了口气,但总觉得自己被拍了照,心里怪膈应。

  回寝室看了会儿书,休息的时候拿出手机来刷朋友圈,看见十分钟前熊佳发的一条朋友圈。

  【熊佳(团委大三师姐):没有背景的人真的好难呜呜呜/大哭,我也想出生在罗马!】

  底下有认识的学姐问怎么了。

  熊佳回复“私聊”。

  晏晏看见,总觉得很不舒服,虽说也没有说她坏话,但是知道对方在背后议论她,怎么都心里硌着。

  她也不能反驳什么,这辈子她确实生在很好的家庭,人生好运。

  她现在有些后悔年少不经事,在镜头面前说什么有男朋友,还在综艺也说了,完全没考虑进大学后会不会被当做议论的对象。

  人果然是要在后悔中才能不断成长的。

  只是被小范围说说倒也没什么,待在社会里与人交往总是免不了被人背后议论。

  希望那位学姐别到处大肆宣扬她有个霍总当男朋友这件事就好了。

第64章

  被人发现了自己男友的身份这件事多多少少对晏晏有一点影响。

  见过霍予安几次的室友本来不知道霍予安就是霍氏的boss,只当他是个年轻帅气的富家公子,反正秦晏家里是天越地产,交往对象门当户对很正常。

  熊佳走之后没几天,就有室友说从学长学姐那里听说了霍予安是霍氏总裁的事。

  霍氏是经管院毕业生几大最佳的就业去处之一,不管是实习生位置还是正式岗位,都令无数人趋之若鹜,因此大家格外关注。

  家里有钱是一回事,和行业大佬谈恋爱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大家的认知里,就算是豪门千金,要调到霍予安这种等级的男人,可不得有点手段吗。

  消息是从高年级传到低年级的,大一生对各种行业巨头公司、事务所还没明确概念,听到也就过了,在面临毕业升学和就业压力的高年级生里面传得更广些。

  传的内容也多得多。

  秦晏觉得很心烦,有一周心情都不大好,还是室友安慰她,说别在意其他人的议论。

  议论到底没有直接传到她耳朵里,时间久了慢慢也淡了,忙碌的学业和课外活动让她没工夫想别的事。

  大一的下学期,经管院的学生们渐渐开始尝试参加各种商业挑战赛、案例大赛了,运气好能拿个奖,拿不到奖也能当积累经验。

  晏晏也报名参加了S公司主办的商业案例分析挑战赛,这个比赛很受院内推荐,因为表现优异者可以得到面试pass卡,为将来入职打下基础,比赛奖金也极为丰厚,第一名足足十万。

  报名开启时,有不少只是加了微信,平时不是很熟的学长学姐主动来找她,问她要不要组队。

  通常来说高年级不会找低年级组队,除非真的是神级的大一生,各方面能力极强。

  不过那种等级的大一生,也不屑于去做学长学姐队伍里的小弟。

  晏晏知道这些人是想和自己拉近关系,但她实在是不熟这些人,也没能力给他们提供什么便利,就一一礼貌的拒绝了。

  霍予安的公司和她又没什么关系。

  最后是和季衍之还有他的另外一个绩点第一的神级人物一起组成了三人队伍。

  在知道晏晏和霍予安正式宣布了婚约订婚后,季衍之似乎就渐渐放下了,两人依旧像高中时一样相处,偶尔会玩笑打闹,简简单单地做朋友。

  季衍之的室友叫冷星渊,性格很孤僻,不怎么说话,戴一副黑框眼镜,刘海几乎要遮住眼镜。

  平时上课也不见他怎么发言,坐在教室最后面,面无表情地敲电脑,不像坐最前排的人做老师的舔狗,但考完之后就是第一,满绩点,没有一门课低于98分。

  神一般的人物。

  初赛是根据下发的案例做一个分析的PPT,给的案例是新能源汽车,一个比较老生常谈的议题,难做出彩。

  第一次讨论,晏晏找了一些文献,带着整理好的文献去,没想到冷星渊二话不说发了个Word文档到群里。

  “简单地做了一下文献综述,想了几个思路。”

  打开一看,三十多页的文献综述,引用格式严格规范。

  晏晏觉得自己是抱上大腿了。

  最后选定的方向是从技术路线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及推广模式和难度,为了不让大神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是搭便车的,晏晏还咨询了霍予安找思路,最后交上去的案例分析不出意外高分通过初赛。

  复赛是密室困境,在封闭的房间里,没有电子设备,拿到全英文题目进行讨论并拿出解决方案,考官会全程通过监视器观察,用以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分项目。

  复赛队伍只有十只,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获奖名额只有六个。

  决赛是将密室讨论得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展示,道具只有一块白板,一只马克笔,极其考验展示者的逻辑和语言能力。

  坐在会议室里听报告的都是S公司的高层,还有部分其他公司的高管,据说这一届的比赛公司的老总出席决赛了,给参赛者压力极大。

  等待室里,晏晏看见了不少熟悉的面孔,决赛队伍有四只是有经管院同学的。

  那位熊佳师姐也在,热情地上来和晏晏打招呼。

  晏晏不冷不淡地客套了两句,连平日里柔和的笑意都没了,熊佳自知没趣,没多纠缠。

  不过还是能看见她在和同组人说悄悄话时脸上不屑的表情。

  说什么大概都能猜到,多半是“不过是靠爹靠男人,哪儿来那么牛气”一类的。

  抽签决定展示顺序,晏晏组是第八个,第一组进去,休息室前的电视屏幕亮起来,展示出会议室里的情况。

  第一组已经进去了,因为过于紧张的缘故,表现地一般,被几个高管问了几个相对尖锐的话题就开始结巴了,让后面几组压力相当大。

  晏晏看了第一组就决定不看了,和季衍之、冷星渊一起对了一会儿要展示的内容,确保自己的思路不会突然断线,也想了一下可能会被问到那些问题。

  冷星渊负责数据和文献方面,因为他能记住看过的所有数据和学界理论,晏晏和季衍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答辩。

  在不断反复推敲说辞之间,前七组的展示已经展示完毕。

  工作人员来带他们去会议室,晏晏深吸气,有点紧张。

  为了今天的比赛她还特意穿的正装,白衬衫,黑色西装外套,包臀裙,活像个卖保险的。

  “没事儿,我看前七组展示都不怎么样,我们比他们做的好。”季衍之笑着安慰晏晏,捏捏她的肩。

  “其他组都是高年级,就我们一队三个新生。”晏晏有一点没底气,少学了一两年,在专业知识上肯定有比不过的地方。

  “反正我们已经进入决赛了,作为新生来说达成目标。”季衍之笑道。

  晏晏想也是,顿时轻松了些。

  冷星渊还是像往常一样寡言少语,云淡风轻的模样。

  进入会议室,站在展示白板前面向坐在会议桌两边全是西装革履的高层管理人员,晏晏看见坐在桌子最尾上的人愣了愣。

  一身黑色西装,从容清俊的男人朝他微微笑了笑,坐他身边约有五十来岁的S公司大老板顺着他的目光看到霍予安,了然于心地笑了笑,侧头笑着和他低语。

  晏晏有点尴尬,自己小学生水平的解决方案展示要被霍予安看见了,简直是公开处刑。

  站在她旁边的季衍之捏了捏她的小拇指,示意她放轻松,别想太多。

  首先是冷星渊上去将案例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再加以学界理论进行分析,他的思路极其清晰,口齿伶俐,丝毫没有的平时孤僻少言,偶尔几次被打断提问,也能立刻回应,让拿着打分表的高管频频点头。

  开了个好头,后面的具体案例分析也就顺利进行下去,晏晏只当会议室没霍予安这个人,按照先前的准备一一阐述,被质疑的几个地方也基本上预料到了。

  进行集中答疑时,一位高管突然发难,用英文提问,涉及理论,晏晏原本以为冷星渊会回答,没想到他竟然沉默了。

  为了不让冷场的时间过久,晏晏立刻拿起话筒回答,好在她也把理论记下来了,能够应付。

  用英文答完这个问题,答辩时间正好结束,有惊无险。

  也许有几分给霍予安面子的成分在里面,大老板率先鼓掌,大老板表态,其余高管自然跟着鼓掌,在点评时也说辞柔和,基本上只说了好的,缺点不痛不痒地带过。

  晏晏心头却有些不自在,总觉得霍予安出现这里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