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骄纵假千金 第66章

作者:三勺辣椒 标签: 穿越重生

  希望他们将来能做到居安思危、饮水思源,不要站在父辈的肩上不知进取,成了纨绔。

  双生子出生,晏晏之前投资的动画电影也因为资金的充裕,进入了后期制作环节,作为大投资人,自然要关心过问项目,不过她没办公室什么的,霍予安就在家专门辟了一间书房,让她和人谈事情。

  能在家里工作自然是最好的,刚生了孩子身体还没有恢复,出去工作不免会劳累辛苦。

  但晏晏闲不住,休养了一个月后就经常跑到电影工作室去,经常亲自看剪辑和后期情况,和导演一起商量剧本怎么改,分镜怎么设计。

  霍予安觉得挺好,自己做投资人肯定比去公司上班轻松,反正有钱,拿些给她去试试无妨。

  思危和思源周岁时,电影制作完成,顺利过审,拿到了上映的资格。霍予安已经半把翡丽影业交给晏晏,挂在电影片头片尾的都有翡丽的名字,借着这一层关系,这部原没什么背景的国产动画电影定档在五一黄金周。

  电影的宣发是晏晏亲自过问,用了翡丽影业的资源做的,签在翡丽的一位当红小生献唱主题曲,给足热度,翡丽的当家影帝影后转发造势。

  导演史树有种飞升的梦幻感,大学时他只知道晏晏是个小富婆,还是个学生就能拿出一大笔钱投资他的短片,毕业后做手头这部《雪境之国》时资金不足,本是没抱着什么希望找到她,没想到晏晏在看过剧本后,替他引荐了一位“巨佬”,带来翡丽影业的亿级投资和各种后续资源。

  后来到她家里去聊项目细节时,发现开门的是当时见的“巨佬”。

  怪不得能引荐,因为是人家老公。

  合适的宣发和精良的制作瞬间点燃口碑,电影票房节节攀升,独占五一黄金周鳌头。

  T大工科出身,从高中开始打磨剧本的吕树导演一时间成了网络热议人物,秦晏的名字藏在翡丽影业里头,深藏功与名。

  投资成本不到两亿的《雪境之国》狂揽25亿票房,作为第一大投资方的翡丽影业赚得钵满盆满,有了这一桩业绩,霍予安便名正言顺地将翡丽的控股权给了晏晏,让她担任CEO。

  有了一家属于自己娱乐公司的晏晏摩拳擦掌,正儿八经地开始上起班,天天在翡丽加班,熟悉公司业务和架构。

  每晚回家发现家里冷冷清清的霍总突然很后悔把翡丽给老婆去经营。

  事业心上来后,晏晏有点难顾及到思危思源,她第一次做母亲,又太年轻,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

  但两个孩子实在是太令人省心了,一岁半,身体健康,走路已经很稳当,已经能说完整的短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晏晏感觉自己也没费什么心,就每晚讲讲故事,和宝宝聊天,宝宝不到一岁就听见了宝宝喊“妈妈”。

  某天晚上讲睡前故事的时候,思源突然来了一句话,让晏晏半天缓不过神。

  “妈妈为什么只有天黑了才会出现?”

  晏晏出门时,孩子通常还没醒,白天都交由专门请的育儿保姆照顾,她忙起来,常常是□□点才回家,晚的时候甚至要十二点,两个孩子都睡了才到。

  哄了思危思源睡下,晏晏回卧室躺在床上时还有些神思恍惚。

  “我是不是应该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

  她问霍予安。

  霍予安将娇妻搂进怀里:“翡丽已经是一家组织架构非常完善的公司了,作为领导者,只需要把控大方向,不必事事操心。”

  晏晏觉得自己管的似乎是有些细碎了,倒未必见得对翡丽好。

  从第二天起,她改了工作方式,准时朝九晚五,早上给两个孩子吃完早饭才走,下午五点准时回家,陪思危思源玩识字游戏和简单加减法。

  不过玩游戏的时候她有种很诡异的感觉。

  因为不管教什么,都是一教就会。

  头一天教认了十个字,第二天想着重复问了一遍,竟然全部记得。

  简单的加减法这种,两个孩子简直无师自通。

  “思危一个苹果,思源一个苹果,你们都把苹果给妈妈,妈妈几个苹果?”

  霍思源用一种有点复杂的眼神看了一眼自己的妈:“两个。”

  晏晏总觉得那是一种有点怜悯“你为什么要问这么弱智的问题”的眼神。

  霍思危和霍思源都不是特别活泼好动,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一个地方专注地玩拼图或者积木很久不动,晏晏猜想或许是因为早慧的缘故,买了一些益智玩具给他们。

  才两岁多一点,霍思源竟然就能轻而易举地把九连环解开,对着教了一遍的世界地图能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晏晏试着问了下思危,也能做到同样的事。

  “不行了,教他们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晏晏一本正经地和霍予安讲,“你赶快设计一套培养方案,别把能天才少年耽搁了。”

  霍予安并不是特别意外,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请了教识字、算术、英语的幼教来每天上课。

  晏晏缓了口气,没想到教自己儿子能教出这么大压力来。

  两个孩子大概上了半个月课,晏晏心血来潮想考考他们,看他们学的怎么样。

  居然已经能简单的儿童读物,加减乘除毫无障碍,指着空调可以准确发音“Air Conditioner”。

  晏晏觉得自己两岁多的时候比起霍思危和霍思源可能像个智障。

  晚上抓着霍予安逼问,才知道他小时候也学这么快,甚至更快更多。

  “有的孩子是后来居上型,在长期的学习生涯中会更优秀,你看你考了状元,而我只是第三。”霍予安安慰晏晏。

  战战兢兢埋头苦学的状元和拿了offer一身轻松高考着玩儿的第三,晏晏想了想,觉得好像没什么好高兴的。

  孩子长到四岁多的时候,性格和相貌上的不同愈发明显起来。

  虽然异卵双胞胎有七分像,但很明显霍思危更像霍予安,不太喜欢笑,安静沉稳,眼神清冷,样貌是偏英气的“俊”,霍思源则是跟小姑娘似的漂亮,五官柔和,不爱说话,不过常露出温温和和的笑。

  霍思危学钢琴,霍思源学小提琴,霍思危是力求演奏完美,按键的时机和力度精准无误,霍思源思路很奇怪,拉着拉着会问起小提琴的发声原理。

  家庭教师的课一直上着,原本家教的计划是六岁前教到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差不多,但两个孩子都学得太快了,求知欲又格外旺盛,只能不停教新东西,过了五岁生日,竟然已经可以解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完解方程后,数学家教辞职了,并建议晏晏和霍予安把两个孩子送去上小学。

  “你几岁上学的?”晏晏狐疑地问霍予安。

  霍予安如实回答:“我是正常年龄,只比同级生略小一岁。”

  “但按思危思源这学习速度……应该跳个好几级才行,你这种天才儿童和同龄人待在一起不会感到焦虑吗?”

  霍予安笑了:“不会,看他们犯傻觉得很有趣,待在学校观察人类行为是非常好玩的事,尤其是小学阶段,初高中其实还好,因为12岁的人和18岁的人的差距没有6岁的和12岁的大。”

  晏晏:……绝了。

  她把兄弟俩送进了海市以精英教育著称的培风私立小学,据说培风小学对招收的学生要进行面试和笔试,要求孩子识字超过五百,可以进行简单加减运算,可以用英文进行简单问好,同时对孩子的父母有要求,必须是本科211以上学历,有收入良好的工作。

  兄弟俩九月入学,尚未满六岁,比同级生普遍小一岁。

  晏晏去开开学典礼的家长会,班级里孩子的家长果然都是社会精英阶层,行长的儿子、某集团老总的女儿、某名校教授的儿子,进行家委会竞选时简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她是没凑热闹去竞选家委会,等两个神童正式开始上学,她是准备花更多心思在翡丽影业上。

  开学第三天,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就打到她手机上,请她去一趟学校。

  “是关于您的孩子霍思源的,具体情况——”班主任用一言难尽的语气长长叹气,“请您到学校面谈吧,电话里说不清。”

  晏晏坐在翡丽的CEO办公室里,举着手机沉思。

  想了想,给霍予安打了个电话。

  “霍予安,你儿子可真行,开学第三天就被请家长,你给我透个底,你小学时一般都闹些什么事?”

第77章 育儿日记(二)

  晏晏想不出霍思源会犯什么事。

  虽然他不像霍思危那样寡言少语,但也绝不是调皮的小孩,但凡有什么事,都能思路清晰的和大人沟通交流,所以这班主任到底是为着什么事非得让她去学校面谈?

  霍予安当然是说自己从小到大没被请过家长,他不会让自己遇上被请家长的事。

  晏晏安排了一下下午的工作,空出时间,提着包去了培风小学。

  每个年级办公室都有专门的会客区接待家长,晏晏双膝交叠坐在沙发上,班主任米佳端了一杯水来,非常客气的与她问好。

  “您好,是……霍思源的妈妈?”

  米佳迟疑了一下,因为眼前这位母亲看起来实在是太年轻了,即便一身驼色的职业裙装,挎着个Birkin,看起来竟然也觉得比她自己要小。

  她是硕士毕业到培风小学教书三年,今年二十八岁。

  “米佳老师好,我是秦晏。”晏晏很温和地同米佳握手。

  是一位很优雅而仪态大方的女性,想来是好沟通的家长。

  米佳稍微放松了心情。

  “才开学就叫您来实在是不好意思,因为我和班里几位任课老师商量了好些次,觉得是在是拿思源没办法了。”

  米佳叹口气,把开学这三天霍思源的表现大致和晏晏讲了一遍。

  一年级的孩子入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要紧,上课都会要求孩子把手放在桌上背挺直,眼睛看着老师,免得走神。

  所有孩子都很配合,毕竟是中产以上家庭出身,家庭教育良好,没有故意捣蛋的孩子。

  霍思源一开始也是听话的,第一堂数学课上了十分钟,眼睛不看老师了,自己低头把一年级上期的教材翻了一遍,看完后把书一合塞进抽屉,拿出本子开始画小猪。

  其他课是一样的情况,先听一会儿,然后翻教材,然后开始画画。

  “可能是……思源他都会了吧。”晏晏说这话时自己也没底气,因为霍思危也会,但没见他不耐烦。

  米佳道:“一年级的内容,其实很多孩子都会,后面我们课程会上得很快,做这些要求主要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孩子能集中注意力。”

  霍思源的专注力很强,晏晏不担心他是有多动症或者注意力涣散,他四岁开始上围棋课,可以和老师在棋盘前坐着安安分分地学上一整个下午。

  “您有和思源沟通过吗,只要能说服他,他会很听话。”

  米佳露出愧疚的神色:“可能是我能力不足,我用往常和孩子沟通那一套和思源说话,问他为什么不听老师讲课,思源说都会的东西,再听是浪费时间,跟他说知识的细节要老师教才能完全掌握,思源说他都会了,还让我考他,说要是全都会,就同意他可以不上课。主要是他确实都会,我不知道该怎么劝他。”

  这个问题倒是一直存在的。

  霍思源从来不给人面子,一旦老师教的东西都是他会的,又不教新东西,他绝不会花时间听,转身就走,霍思危好歹会顾及老师感受,耐心听完,课后告诉老师明天能不能教新东西。

  “我知道了,我会和他讲,这是小事情,没有别的事情了吧?”

  米佳摇头:“旁的倒是没了,我们班的几个老师,是头一次遇见这么聪明的学生,不是指智商,这些年教过的学习很快的科学家的孩子也有,思源各方面都不像个五岁的孩子,他认知世界的能力,恐怕有高年级学生的水平了吧。”

  孩子的确是越大越不好管的,年纪小能用条条框框约束,他们不会质疑,对老师天然地会服从,随着年龄增长,个人意识变强,服从性会越来越低。

  五岁的孩子有十一二岁的认知能力,对于米佳这个初出茅庐不久的年轻老师来说,实在不好教育。

  晏晏这边正准备起身离开,一阵吵闹声从办公室外传来,一个穿针织衫的西式小校服的男孩哭着跑到了办公室,一看见米佳就告起状来。

  “米老师,霍思源他欺负副班长和清洁委员,还有我,副班长和清洁委员都被他弄哭了!”

  晏晏一听,太阳穴突突地跳,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选班委是开学第一天定的,一年级的孩子没什么判断能力,班委都是老师定的,霍思危做了班长,霍思源对此毫无兴趣,没有交意向表,也就没有做班委。

  小孩子间闹矛盾的事在一年级老师这里是大事,米佳立刻严肃起来,问哭着的小男孩:“班长呢,班长没有管事?”

  “班长说涉及霍思源是他弟弟,他要避嫌。”小男孩呜呜地抹眼泪,他不知道什么叫避嫌,只复述霍思危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