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县令小仵作 第124章

作者:少地瓜 标签: 穿越重生

  庞牧挑了挑眉,没有说话。可偏偏就是这幅气定神闲的模样,越发令人火冒三丈。

  胖胖的年轻人面上涨红,眼中带了戾气,“你一个说西北蛮音的乡巴佬,竟敢如此无礼!你可知吏部侍郎闵行勇乃是我”

  庞牧打断他,故意引逗,“是你爹?”

  胖子一噎,气急败坏的喊道:“乃是我嫡亲伯父,当心我叫你等一辈子也选不上官儿!”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议论声,那闵源厉声喝道:“聪弟慎言!”

  闵聪似乎很怕他,一声下去就缩了脖子,只是口服心不服,还一个劲儿的拿眼睛剜人。

  他见庞牧年纪不大,衣着简朴,且带着明显的西北边陲口音,估计是边关兵蛮子。如今仗都打完了,西北苦寒,又没有军功可捞,谁能待的下去?肯定是想趁过年来打通关节的。

  正好,落到小爷我手上!

  庞牧哈了一声,眯着眼冷笑道:“好大的官威!”

  这小子话不中听,可真要论起来,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闵行忠乃吏部侍郎,若单论品阶并不算多高,可吏部掌管天下官员调动事宜,对圣人最终决断也有很大影响。若闵行忠果然从中作梗,想压制一个没有根基的外来官员还是很容易的。

  看这小子脱口而出的熟练模样,想必类似的事情没少说,而闵行忠,或许也没少做。

  闵聪还想再说什么,却见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凑到闵源身边耳语几句,后者瞬间面无人色,忙上前死命按住兄弟,才要对庞牧重新行礼,却见庞牧已经拂袖而去。

  完了!

  闵源本能的追了几步,却被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年轻侍卫拦下,“我家大人不见客,闵公子请回。”

  闵源已经许多年没有这样尴尬,他张了张嘴,见这侍卫看自己的眼神中都透了凉意,不由僵在当场,只觉四面八方射过来的视线中满是幸灾乐祸,大冷天的生生急出来一身汗。

  “你这奴才好生无礼!”闵聪赶上前来,冲小五转身离去的背影嚷道。

  “住口!”忍无可忍的闵源回身就是一巴掌,低声喝道,“混账,你要害死我爹和叔父么?你可知他身份?”

  胖子见他神色不似玩笑,也顾不上喊疼,终于后知后觉的知道怕了,“身份?什么身份?”

  如今西北一带还有什么名牌上的人物吗?不打仗的将军就是个摆设,还不是要对着文官低头哈腰的讨钱。

  只要是当官的,谁不巴结吏部官员?究竟是什么人,能叫伯父也这般忌惮?

  闵源看着他这副模样,不由越发烦躁,后悔同意去接他回来,“才刚管家悄悄去看了,他乘坐的乃是四驾马车!”

  说完,他也不看总算回过味儿来的堂弟,心头渐渐沉重起来。自家叔父连带着他生的儿女,办事拖泥带水,性格急躁鲁莽,当真一窝的烂泥扶不上墙!早晚有一天,爹爹会被他们连累死!

  这个年纪,又是这般地位,普天之下也只有定国公一人了。那厮,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却说庞牧一行人进了城,他也不再回马车里,而是弯腰对晏骄道:“宜早不宜迟,我进宫找陛下打小报告,你果然要去白家住?”

  打小报告这个词儿还是他跟晏骄学的,如今细细品味起来,倒觉贴切得很。

  只是最后一句,却显的有点委屈。

  都进京了,媳妇儿竟要住到别人家去,这算什么事儿!

  晏骄抬手拍了拍狗头,笑道:“白家人已经来接了。成亲是大事,我怎好不陪着小白?”

  庞牧哼哼几声,翻着白眼道:“反正我就是比不上她罢。”

  晏骄失笑,摸了摸老黑的脑袋,连声催促道:“走吧走吧,赶紧带着你家主人进宫去!”

  多大年纪了还撒娇?再说了,你不也是一样先去找好基友?

  却说庞牧一路疾驰,早有小太监在宫门口亲候。

  皇宫是内外两城相套的格局,从外城到内城也有几十丈远见他要下马步行,小太监忙笑道:“圣人亲赐定国公宫中骑马,到内城门再换轿辇即可。”

  庞牧摇头,正色道:“圣人体恤,我却不可如此不知分寸。”

  小太监听后,笑得越发恭敬谦和,“到底是国公爷深明大义。”

  两人一通疾走,待到了内城,等候的就是老熟人王公公了。

  王公公示意小太监退下,上前行礼,亲自带着庞牧往里走,“您可算来了,圣人哪天不问个百八十遍的?当真是望眼欲穿呐!”

  庞牧笑了一回,进门之前又跟他小声说:“骄骄也来了,还特意带了火锅底料和各色肉干,我已派人送到你宅子上去了。”

  东西不算贵重,难得这份情谊熨帖,王公公千恩万谢,又帮忙打帘子,欣喜地朝里头报了一句:“陛下,定国公来了。”

  天色大亮,外头地上又满是白雪,可依旧照不透这空旷幽深的大殿。

  墙角的仙鹤铜香炉内静静烧着龙涎香,昂首朝天的仙鹤尖喙内缓缓荡开白烟,如云似雾,将上方修饰精美的藻井都遮盖的有些模糊了。

  庞牧暗暗吸了口气,才要行礼,里头就风风火火走出来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一把将他拉起。

  “天阔啊,一别数年,你小子终于肯回来了!”

  圣人也不过而立之年,眉梢眼角还透着青年人特有的意气风发,一看庞牧进来,当即喜形于色的上前拉着他的手说道。

  他言辞亲昵,庞牧不由失笑,眼中亦沁出暖意,“才不过一年而已,陛下言重了。”

  说完使了个巧劲儿推开圣人的手,到底规规矩矩的先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礼不可废,圣人待他越是亲厚,至少明面上,他就越要守礼。

  行完了礼,庞牧没有着急起身,只是仰头看着这个多年好友,只觉这富丽堂皇的大殿这般高,这般空旷,越发显得眼前一身明黄龙袍瘦削,不由叹了一声,“陛下比臣走时瘦多了,万望保重龙体。”

  圣人心头一震,鼻梁发酸,险些掉下泪来,当下就拉着他的胳膊发了肺腑之言,“你不在,朕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庞牧顺势起身,“陛下乃天选之人,朝堂之中更不乏文武双全之肱骨,何吝臣一人?”

  “虽有万千,不及你一个!”圣人长叹一声,言辞恳切道,“如今既然回来,就别走了吧。”

  庞牧微微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坚定,“臣在外这段时日也看明白了,眼下虽然四海升平,可远离朝廷的地方仍不乏漏网之鱼,臣愿继续为陛下之剑,斩妖除魔,保天下太平。”

  圣人终于没忍住红了眼眶,紧紧抓着他的手憋了半天,感慨道:“放眼天下,也只有你这样对我了。”

  他已经不再用朕自称,庞牧笑了笑,没纠正。

  行过大礼之后,庞牧也不再坚持,任由圣人拉他坐下。

  君臣一番推心置腹自不必多言,直觉还如当年未分开时那般亲密无间,都不觉有些感动。

  人生在世,千金易得,唯有一知己难求!

  圣人又问起他的近况,促狭笑道:“不如就留下别走了,正经的先把婚事办了!”

  庞牧挠头,难得有些扭捏,“我得再问问她的意思。”

  圣人诧异道:“天下难道还有不愿意被赐婚的女子吗?你既说你二人情投意合,又何须犹豫?”、

  庞牧正色道:“陛下,话不是这么说,臣就是个粗人,也不求什么富贵荣华,只愿得一知心人,自然是不想她受一点委屈……”

  这一番话说下来,圣人也被触动心肠,不由拍着大腿轻声叹道:“天阔果然还是当年的赤子。”

  江山这幅担子太过沉重,想要挑起来,必须舍弃许多东西。

  都说坐在皇位上富有天下,没有什么得不到的,可时候久了,他却发现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就连枕边人……

  “罢了罢了,”圣人收回思绪,笑着摆摆手,“你难得回来一次,不说这些没趣的话,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路上可顺利?”

  庞牧等的就是这话,微微蹙眉道:“其他倒也罢了,只是听说朝中有位吏部侍郎闵行忠十分能干。”

  圣人略想了一回,点点头,“他确实不错,虽然是先帝的人,倒还勤勉。只是有个弟弟十分可恶。怎么,他可是惹你不快?”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透出亲疏远近:圣人连问都没问,就已先笃定必然是外人生事。

  庞牧摇头道:“倒也谈不上不快。”

  他将城门口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又道,“只是我看那马车格局规制非白身可用,若果然是闵行忠的……”

  如今国家太平,经济繁荣,安定下来的人们渐渐开始忘却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苦痛,民间攀比奢靡之风又有死灰复燃之态。其实上位者也乐于见到百姓们生活富足,毕竟总比看着大家持续被战争恐惧所笼罩的强,所以平时并不过分苛责,但真要追究起来……

  圣人闻弦知意,面色微沉。

  既然是那对堂兄弟共乘一车,闵行忠未必不知情,所以马车究竟是谁的已经不重要。即便是闵行勇的,他一介白身,哪里来的银子?谁又会心甘情愿给这么个无赖白送礼?

第104章

  打完小报告后, 心满意足的庞牧顺势起身告辞,“天色不早了, 臣再去拜过太后娘娘, 这就要家去了。”然后跟媳妇儿同吃同住, 岂不美哉?

  “不急,我与你同去, ”圣人起身笑道,又拍着他的肩对外头道, “传下去,朕要与定国公促膝长谈。”

  庞牧:“……还是不了吧?”都是有家眷的人了,各自回家不好么?

  圣人似乎特别喜欢看他皱巴着脸的模样,当即哈哈大笑, 扯着他就往太后宫中走去, 边走边道:“我听闻白家丫头与你那心上人十分要好,如今去了,未必肯放人, 你自己回去也是枯坐。再说,闵家必然会有所行动,到时你岂不是两难?”

  庞牧浑不在意道:“臣除了陛下还在乎甚!直挂出免战牌不见客, 待图白两家喜事办完,直接走了不就完了么!”

  圣人笑着摇头, “你呀你,还是这般性子。若事情果然这样简单就好喽,且等着吧看!。”

  稍后两人果然去见了太后, 太后又问起岳夫人和晏骄的事,庞牧都一一回了,并挑了许多外头的逸闻趣事和晏骄协助破案的事迹来讲。

  太后一生尽享荣华富贵,可从小到大,竟从未出过京城,何曾听过这样匪夷所思又紧张刺激的故事?仿佛踏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世界,只是入了迷。

  等稍后庞牧讲到什么“鸳鸯双锅女仵作”时,太后和圣人都险些笑破肚皮,直道必要见一见这位天下无双的奇女子。

  正笑着,小六传进话来,说白宁拉着晏骄不让走,这几天就都住在白家了。

  庞牧:“……那我赶明儿去白家拜访。”

  圣人与太后对视一眼,笑的促狭,又顺势赏了许多东西。

  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倒是自在,可媳妇儿也忒自在了些,可不就得绕世界撵着跑?

  这么一想,心下也平衡许多。

  稍后定国公府的下人送了庞牧的换洗衣裳进来,顺便说了外头形势:

  不久前,坊间就流传开一条消息:吏部侍郎闵行忠闵大人意外得知三子闵源与侄儿所乘马车华贵非常,还在城门口冲撞了定国公一行人,当即大怒,非但将马车砸得粉碎,打了两位公子数十板子,更亲自用板车拉着两人去定国公府负荆请罪。

  奈何定国公被圣人留宿,至今未归,老夫人一路舟车劳顿,正觉身体不适,无法见客,闵行忠几次求见皆不得入,只好讪讪而归。

  庞牧挠头看向圣人,“还真是叫陛下算准了。”

  此刻下头早已有人将城门口发生的事情报上,圣人得知后对庞牧的信任更深一层,闻言叹道:“你对这些事素来不上心,这样毫无防备,叫人如何放心?”

  水至清则无鱼,谁都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圣人平时不是不知道,只是没闹到不可收拾就不爱理会。可如今闵行忠竟算计到自己认定的朋友和器重的臣子身上,也是间接将天子脸面踩在脚下,由不得他不悦。

  闵行忠此举看似刚烈诚恳,可直接就把定国公府推上了风口浪尖,哪怕原先不知此事的,只怕也要等着看庞牧如何回应。

  若是接受道歉,外人必然会觉得定国公府仗势欺人,这点小事都要斤斤计较;

  若是不接受,岂不越发坐实了定国公目中无人,不将朝廷命官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