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县令小仵作 第34章

作者:少地瓜 标签: 穿越重生

  又往前走了两步,旁人还没怎么着的,图擎已经闻到一股难以言表的腐臭,脸色渐渐由白转青。

  “老图,你且带人把守四周,排查可疑人员。”庞牧忽道。

  图擎暗暗吐了口气,爽快抱拳领命。

  “大人,不如我也”齐远试探着说。

  “你随我来。”庞牧不容分辩道。

  齐远苦哈哈的小声嘟囔:“偏心眼儿……”

  原本庞牧还担心有人过来破坏现场,可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那尸体形容可怖,腐败程度超乎他的想象,恶臭更恨不得一飘三百里,寻常百姓躲避都来不及,最多只是站在远处眺望,哪里敢上前来?因此现场倒是清净的很。

  几个负责看守的衙役面呈菜色,基本上脚边都有一滩呕吐物,这会儿跟庞牧抱拳行礼时还一个接一个的干呕。

  一群年轻体壮的大小伙子都吐得眼泪汪汪,瞧着凭空多了几分娇弱……

  这种情况下根本没办法凭借味道得出什么线索,一个不小心还容易被熏倒了,晏骄和郭仵作都在鼻子下端涂了油膏,一股清凉辛辣的气味登时直冲脑门,整个人都清醒许多。

  见庞牧等人脸色也不大好,郭仵作又大方的将油膏分发一圈,可到底没止住齐远把不久前刚吃的红烧肉吐出来。

  不怕吓人,就怕恶心人啊。

  “三口,”齐远直起腰来,狠狠吸了一口油膏,竟还有点儿骄傲,“我这次只吐了三口!”

  他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保护庞牧,基本上是庞牧到哪儿他到哪儿,考虑到但凡有命案发生,庞牧必然要到现场,想明白之后,他也只能强迫自己尽快适应。

  晏骄失笑,一脸真诚的夸奖道:“进步神速,真了不起。”

  顿了顿,又小声说:“回头给你补做好吃的。”

  她是好心,谁知才刚吐完的齐远一听到她这话,胃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忙捂着嘴蹭蹭蹭连退几步,“你可饶了我吧!”

  吃饭的事儿咱们回头再说不行吗?

  晏骄都给他的反应逗乐了,赶紧做了个给嘴巴拉拉链的动作,转头去仔细观察尸体了。

  倒是好奇心旺盛的齐远被她的动作勾起兴趣,也忘了要吐,巴巴儿凑过来问个不停,“你才刚做的那是什么?像是特定的手势信号,可我却从未见过,是你家乡的吗?啥意思啊?你再做一遍给我瞧瞧呗!”

  晏骄给他聒噪的头疼,凶巴巴道:“闭嘴!”

  你见过就有鬼了,这年头又没拉链!

  齐远张了张嘴,挠了挠头,竟也学着她刚才那样,往嘴巴上虚虚横画一道,又小小声,可怜巴巴的问:“是这么做来着吧?”

  晏骄忍不住扑哧一笑,“不光是这么做,还真就是这个意思,让你闭嘴呐!”

  齐远大喜过望,又比划了几回,自觉学到新东西,就美滋滋的,也不去烦人了。

  晏骄心道,过去几年庞牧带着这么个人公干也挺不容易的,耳朵得遭多大的罪啊!

  她摇摇头,这才能安安静静的工作。

  尸体已经呈现出典型的巨人观特征,全身肿胀,五官突出,几个破了皮的地方有蛆虫不断蠕动,极具视觉冲击力。

  郭仵作认真看了看,谨慎道:“我觉得死亡时间应在五日以上,姑娘以为如何?”

  “嗯,”晏骄点点头,“就看能不能具体一些。”

  见她同意自己的观点,郭仵作大受鼓舞,才要说话,就见晏骄从地上捡了一根树枝,开始拨弄尸液中的蛆虫,他下意识就闭了嘴。

  现在晏骄唯一能够依仗的现代技术流,就是一只用来测量外部环境气温的小小水印温度计,虽不能用在尸体身上,但可以帮助她进行日常气温记录,这无疑对判断死亡时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她结合这几天的温度记录和蛆虫尺寸,在地上飞快验算一回,迅速得出结论,“我个人倾向于死亡时间在八天左右。”

  郭仵作是第一次见她做这方面的判断,自然十分感兴趣,“敢问姑娘是如何算出?”

  晏骄说:“这个有一套专门的公式,记住了就很简单,不过这套公式的表达方式可能跟大禄朝惯用的有所不同,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回去之后我细细说给你听。”

  多位数乘法和小数点什么的,该怎么讲呢?晏老师想起来就愁。

  见她轻而易举就答应要教自己,郭仵作不禁有些惶恐,又喜不自胜的冲她作了个揖。

  尸体略微侧卧,两人很快就发现脑后一处腐败翻卷格外严重。

  “漏斗状塌陷,”晏骄小心的用工具向里探测,尽量形象的描绘伤口形态,让助手记录下来,“损伤严重,很可能就是致命伤。这样的伤口,出血量是很惊人的,但附近并未发现血迹,可见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不过问题就在于,致命伤是否只有这一处,以及死者在经受致命伤之前,是否还存在其他刺激?

  庞牧沉吟片刻,“能否找到其他线索?”

  那李春四处浪荡,哪里都有可能是现场,若只有这点信息,很难进行下一步。

  晏骄起身活动手脚,缓解了下因为长时间蹲坐而造成的晕眩,“体表破坏严重,能搜集到的证据微乎其微,需要进一步解剖。体内若有其他伤痕,就能进一步细化死因,甚至重建李春生前行动轨迹,你们也好按图索骥。”

  说话间,李老爹就来了,庞牧示意他们先忙别的,过去说了几句话。

  李老爹脸色不佳,迟疑了下,才过来认尸。

  他自认是屠户出身,见过不少惨烈场面,可眼前这一幕还是令他难以承受。

  李老爹的瞳孔好一阵剧烈收缩,掉头就走,边走边忍不住干呕。

  林平适时递上清水,李老爹哆哆嗦嗦的接了,瓮声瓮气谢过,狠命灌了几口,这才沙哑道:“正是小人那孽障。”

  话没说完,他的眼圈就红了。

  纵使李春千般不是,到底是亲生骨肉,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庞牧转身朝晏骄他们微微摇头,示意先搜查其他证据。

  若是无名尸体,他自然可全权做主;可现在死者家属都来了,反倒束手束脚,若想要验尸,还是先尝试沟通的好。

  这里虽也属于花溪村,但因附近住户数年前陆续去世,又有人挖了鱼池,结果养什么什么死,大家都觉得有些邪性,平时都不大敢往这边过来,如今野草疯长,足有半人多高。

  今天早上,村中一户人家打发八岁的小儿子出门放牛。原本村里人都去东山放牛,奈何小儿子贪玩,只想早早完活儿,不愿走那么远,想起这里的草又多又茂盛,便悄悄过来,然后就在草丛里发现了尸体。

  听说孩子都给吓坏了,哭都哭不出来,这会儿正请了神婆叫魂呢。

  草丛经过一个夏天的疯长,简直密不透风,晏骄和郭仵作随众衙役弯腰弓背仔细排查半天,既要当心证据遗漏,又要防止手脸被割伤,还要留心别吸入蚊虫,犹如现实版的穿越丛林,累的眼冒金星,腰都要快断了,也只发现了一行脚印和几块被踩倒的草堆。

  但这些脚印被什么坚硬的东西用力抹过,所以十分模糊,看不大清轮廓。

  刘捕头对此颇有心得,只一眼便笃定道:“这是有人事后清理过了。十天前才刚下过雨,照晏姑娘推测的时间,那个时候的地面不软不硬,很容易留下清晰的足迹,想必凶手也注意到了。”

  晏骄点点头,“要么凶手谋划已久,要么就是心思缜密,胆大心细。”

  若是经过周密谋划,那么记得消除痕迹并不奇怪;可若对方只是激情杀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做到销毁证据,那么他的心思着实可怕。

  几个人对着足迹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奇怪。

  凶手过来抛尸,肯定是有去有回,而现场只留下一行脚印,那么他极有可能是踩着来时的脚印出去的。但有几枚被毁的不是那么彻底的脚印痕迹却表示,它们很可能被踩了不止一次。

  彷徨?不对。

  “这是两个人的。”晏骄斩钉截铁道。

  “不错,”刘捕头也肯定了她的推断,指着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枚脚印道,“脚印一般都是前窄后宽,这两处应该都是脚尖,可明显不是同一只鞋子。”

  “会不会是二次返回现场?”郭仵作问道。

  晏骄一怔,倒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两个脚尖的踩踏深浅有着细微的差别,既有可能是两名同伙体重有区别,也不能排除是凶手第一次背负尸体、第二次空手过来。

  “现在虽然肿的看不大出来,不过据说那李春生前也是身强体健牛高马大的,看着好似一座铁塔,若有能够一人背负的,只怕也是个铁塔巨汉,应该很显眼才是。”刘捕头这么说着,已经在脑海中飞快筛选,努力回忆平安县城是否有这么一号人物。

  他从前任县令在时就四处奔走了,对本县上上下下一概三教九流各路人物了如指掌,筛选起来倒也便宜。

  只还没有个结果呢,就听那头李老爹猛地抬高声音,“还验甚么,那孽障死了正好!”

  众人齐齐抬头望去,就见他神情十分激动,两只眼睛赤红,胸膛剧烈起伏着。

  庞牧又说了两句什么,李老爹却不大领情,“我却恨不得没生他!什么凶手,我竟想要谢谢他哩!”

  两人又你来我往说了半日,到底是庞牧取得胜利,叫人领着余怒未消的李老爹去按了手印,然后过来宣布,“验尸!”

  晏骄把刚才的发现都跟他讲了,又问:“李老爹没少受气吧?”

  古代传统思想讲究死者为大,哪怕生前再多仇怨,基本上都会随着一方死去而烟消云散。

  李老爹与李春分明是亲生父子,可现在眼见儿子惨死,他老人家竟还这般震怒,甚至说出要感谢凶手的话,不禁叫人疑惑他平时究竟积攒了多少怨气和愤恨。

  “何止是受气。”庞牧冷笑道,“这李春生的雄壮,又不知跟谁学了几手拳脚在身上,等闲人不是他的对手,可那厮从不除暴安良,只是四处生事。他每日都在外吃喝嫖赌,有钱了立刻去喝花酒,没钱了就回来要,李老爹虽然能赚,哪里赶得上他花的快?老两口但凡有一点儿不情愿,李春举手就打,几年前李老娘便被他打断腿,如今还落下病根。”

  “竟有这事?”晏骄工作也有几年了,听过不少不孝顺的,可像这种真正将父母打成重伤的,当真寥寥无几。

  庞牧嗯了声,又道:“因李春常年不着家,李老爹夫妇也确实恨不得他一辈子不回来,故而前段时间失踪,也并没人觉得不对劲。”

  “对了,才刚林平说李老爹生有一子一女,李春是有个姐姐还是妹妹?”晏骄问道。

  “姐姐,”庞牧又叹了口气,“八年前就嫁到隔壁村去了,那会儿李家还略有盈余,李姑娘嫁的不错,男人是个秀才,如今两人的女儿都六岁了。”

  “平时李春去找他们吗?”晏骄问。

  “是个活人他都找,若非担心家中二老,李姑娘一家早就搬走了。”庞牧道,“别说亲戚,就连村中诸人也都被李春祸害的不轻,东家偷只鸡,西家抓只鸭的,打又打不过,说也说不听,还能怎么样?”

  “早年李老爹觉得过意不去,还挨着上门赔不是,又赔银子。可后来村民们也觉得他可怜,便不肯再要,只当吃个哑巴亏,图个太平吧。”

  “对了,”庞牧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简单的画了个地形图,在东山脚下画了个圈,“有一年,李春对着村中新媳妇不干不净的说话,惹怒人家娘家和婆家人,因兄弟叔伯男人们多,直接将李春打的大半个月动弹不得。他不敢明着报复,竟一把火烧了人家的房子,若不是发现及时,只怕十几口人都要葬身火海。”

  “这,这是蓄意谋杀未遂了吧?”晏骄听得瞠目结舌,“前任县令没管?”

  “倒是关了两年,又打了许多板子,百姓们着实过了两年舒坦日子。”庞牧皱眉道,“只是他皮糙肉厚,被打板子也跟挠痒痒似的,两年刑满放出来之后,越发破罐子破摔,行事变本加厉了。”

  晏骄听后,沉默半晌,总结道:“简而言之,这就是个无可救药的恶棍人渣,观世音菩萨都点化不了的那种。而且人际关系极度混乱、复杂,认识不认识的,每个人都有杀人动机。”

  要命的是还没有监控录像,更没有各机关、商铺的信息联网,这他娘的怎么查?

  最关键的是,任谁看凶手都算是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可谓英雄!

  那么他们这么查案子,到底算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

第32章

  花溪村距离县衙很近, 而且道路也不难走,考虑到李春一案线索奇缺, 恐怕关键点还得出在尸体解剖上, 庞牧和晏骄商量一回, 决定叫人将尸体拉回去。

  因李春生前痴肥,此刻又腐败严重, 搬运起来难度奇大。

  郭仵作原先跟着师父的时候便处理过不少次,经验十足, 便由他带人整理,其余人反而落在一旁打下手。

  刘捕头已经带人去村中挨家挨户询问,回来时满脸无奈,摇头不止, 又将一摞笔录呈给庞牧看, “没一句好话,恐怕能用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