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的幸福 第15章

作者:浅浅墨色 标签: 穿越重生

  ……

  “姐,我已经打听过了,如果想要在城南买地,一亩良田需要差不多十两银子。”

  其实这还是受到了,六年前那场大面积饥荒的影响,人们安顿下来以后,都忍不住想要多购地。

  如果以后还有这等天灾**,就算地里出产不高,只要地的数量足够,总能养活一家人。

  要是搁在七年前,饥荒还没有来临之前,一亩地大概也就是五六两银子。

  李舒窈打听土地级别的时候,一开始就没考虑过,中田下田的可能。

  古代这悲剧的粮食出产数量,就连上好的良田,都做不到在去掉各色赋税的情况下,一亩地养活一个人。

  加上这些土地,买来以后肯定不是姐妹俩自己耕种,而是需要租出去。

  既然自己姐妹俩暂时还有点儿银钱,买得起良田,那就全部买成良田,别人也愿意来租。

  “考虑到你以后可能存在的养家压力,在扣除赋税的情况下。”

  “假设每年年景都是不好不坏,保证一家三口衣食无忧,需要大约六到十亩地。”

  “因为咱们的土地,都是要被租出去让别人种的,因此至少需要十亩地,能够更多最好。”

  李舒窈自己不在乎商人地位低,准备以后嫁给一个小商人,过安乐的富太太生活。

  她好歹也是在张家,放过二等丫鬟出来的,配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商人,还是比较匹配的。

  到时候只要能保证她衣食无忧,丈夫是不是常年经营生意不回家,或者是有了受宠的妾室,都完全无所谓。

  反正这个时代的法理,都在支持正妻的权威。

  小妾如果不做妖,她也乐得自在,一个人养儿子多舒服。

  真的敢作妖,玩儿那些宅斗手段,对付她这个正妻。

  大不了直接卖出去,反正她自己有嫡子傍身,也不怕被休。

  但是李舒锦还是受到了,士农工商等级的影响,加上读书人能够做官。

  以前聊天的时候,话语中对读书人多有向往。

  对于自家姐姐对未来的打算,李舒窈虽然觉得,这可能会让她很辛苦。

  而且总担心她的未来丈夫,会向前世的里写的一样负心薄幸,将来为了攀附权贵就休妻另娶。

  可是这是她对未来的设想,作为妹妹,只需要削弱这些不好的事情发生的可能,而不是摧毁她的幻想。

  为此,她曾经详细计算过一番。

  她们两个丫鬟出身的女子,就算曾经是在张家当值,那些家资丰厚的士子。

  估计也看不起她们,如果是当小妾还好,正妻的可能性不高。

  那么如果李舒锦想嫁一个读书人,那么一开始的期待就不要太高。

  只能找那种家境贫寒出身不高,没有什么糟心亲戚,知恩图报的老实人。

  还要事先确定好,对方的学习天赋不是特别高,容貌也只是普通俊秀的学生。

  这不是李舒窈太看低自家姐姐,或者是把读书人的地位看的太高,而是这个情况,就是最合适的。

  家境贫寒出身不高为人老实,代表对方不会心里嫌弃,自家姐姐曾经做过丫鬟。

  没有比较麻烦的糟心亲戚,姐姐嫁过去之后,不需要为了亲戚关系烦心,不用养活一大家子。

  学习天赋不高,那么最终成就估计会止步于秀才或是举人,不会因为才华惊人,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想许配他一个女儿。

  同时样貌只是清秀,就不用担心他魅力惊人,被哪个大家小姐一见倾心非君不嫁。

  而且能够混出一个知恩图报的名声来,就代表他虽然性格可能有些问题,但忘恩负义的可能性不高。

  种种可能都考虑到,排除一切不安定因素。

  就算这个书生,当官之后受到了诱惑,有了些别的花花心思。

  顶多也就是纳两个美妾,玩儿一把红袖添香,不至于做出休妻另娶的事情来。

  这些事情,在李舒锦一开始表示,将来想要嫁一个书生的时候,李舒窈就已经给她分析过一遍。

  她对此也极为认同,反正她只是崇拜喜欢会读书的人,想要让下一代能够有些读书天赋罢了。

  对相貌要求不高,只要看起来不丑,不至于影响下一代就行。

  至于纳妾什么的,李舒锦在这些事情上,看的比李舒窈还要通透一些。

  她喜欢书生,除了能够保证下一代有读书天赋之外,不就是因为书生地位高,将来能做官吗?

  朝堂上那些官老爷,没有姨娘小妾才是少数,她在决定要嫁读书人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现在听到李舒窈的分析,她听的极为认真。

  既然想嫁给一个家境贫寒的读书人,那么就算只是因为,她对读书人的喜好。

  将来肯定也是要,支持丈夫读书的,养家糊口的事情,肯定要她自己来。

  能够有些地产,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减轻自己养家的压力,李舒锦自然是要认真听的。

  “至少需要十亩地吗?反正生活必需品已经买好了,我手下只要留下十两左右应付以后的情况就行,剩下的全部可以用来买地。”

  当了几年丫鬟,李舒锦也学会了小额数算,心里头默默算了一下账,松了一口气。

  嫁妆什么的,她还有不少从张家带出来的,主子赏赐的首饰,不用额外准备。

  去除生活中需要预留出来的花用,剩下的也足够她买个十三四亩地。

  加上她当丫鬟这几年,也学了一手不错的绣活,能卖绣品赚钱,养活一家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我买个六七亩,和你买在一起,凑成二十亩地,往外租的时候也方便。”

  李舒窈虽然有不少值钱首饰,但手上现银只是刚刚超过一百两。

  去掉预留出来的那些花费,买个六七亩地也就差不多了。

  而且在她看来,如果买十三四亩地,租出去让别人种的话。

  那么如果要养活一个,还要买笔墨纸砚学习的丈夫,自家姐姐的生活可能就比较困难。

  现在把这六七亩地,和自家姐姐的地买在一起,等她将来出嫁的时候,刚好当做添妆。

  虽然数量不大,但好歹也是个心意,能够让自家姐姐,婚后的生活轻松一些。

  “也好,买在一起一次性租给别人就行了。”

  李舒锦不知道自家妹妹的打算,只是觉得两个人土地都买在一起,这才显得亲近。

  这四年来,因为四小姐的院子里,丫鬟的竞争比较激烈,特别老实只是有着一技之长的她,其实有点儿被排斥。

  同样一开始就打定赎身注意,做事只能说是规规矩矩,从不特地表现的李舒窈。

  和六小姐院子里的其他丫鬟,相处起来也只能说是平淡却不亲切。

  就这样,和其他觉得张家很好,根本不准备离开的丫鬟,相处起来有些格格不入的姐妹俩。

  在能够理解自己的只有彼此的情况下,四年来关系越来越好。

  “咱两买地的时候,就可以事先问好,有没有附近的人愿意租的。”

  古代基本上一个村子或者庄子附近,所有人都很熟悉。

  那些愿意卖地的人,其实都会知道,附近有谁家没地,想要租地种田。

  比李家姐妹俩,两个没什么根基的女孩子,辛苦去打听这种事情轻松多了。

  “嗯,租子也不用太高或者太低,我问过别人家都是三成左右,咱们也收三成。”

  在李舒窈大厅买地的情况时,李舒窈则是打听清楚了,一般佃户要交多少租子。

  普通一点儿的,一般都是三七开,严苛些的,能够重到四六分的程度。

  李舒锦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但也并不恶毒,和妹妹李舒窈一样,都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关于地租的问题上,既不准备太苛刻,也不想因为怜悯佃户降低了地租,被其他的地主盯上,以后难以在此地立足。

  索性就随大流,和其他人家一样,都收三成就好。

第17章 被易子而食的少女(十七)

  “呼,有了这些土地,以后也算是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不故意压价的情况下,姐妹俩买地的行为很顺利,在官府过了户。

  顺便她们还通过牙子的介绍,找到了租赁她们两土地的人,一起签了契约。

  为了以防万一,姐妹俩没有做别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回了家。

  拿着手上刚刚落到两人名下的地契,姐妹俩都轻松了很多。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没有什么的重要性,能够重的过土地。

  就连商人发家之后,也大多都会决定买地置产,在古代,买地是一个无论什么时候,都绝对正确的决定。

  土地能够给人带来的安心感,是钱财无法替代的。

  如果说,那个宅子的存在,让姐妹俩有了一个家的话。

  现在她们两手上的地契,则是让她们,真正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接下来,只要找一个良人,幸福就是可以看见的了。”

  小心翼翼的收起手上的地契,免得不小心折到哪里,同时回应了李舒锦的话。

  不是李舒窈觉得,女人只有嫁一个好男人,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虽然因为在古代生活了六年多,适应了古代的价值观,但这并不代表,她就忘记了现代那些强横的女强人。

  问题是是古代女性的地位,实在是太低,如果她固执的不嫁人,影响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她姐姐的名声。

  更何况,她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有那个不嫁人的底气。

  这个朝代法律规定,如非不可抗力,女子超过十八岁还不嫁人,还没有交罚金的钱,是要被官媒强行配人的。

  与其到时候,被人匆匆配一个,不知道品行如何的男人。

  还不如自己先确定下,适合自己现在的身份,心里也能够接受的丈夫类型,用这几年时间慢慢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