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的幸福 第71章

作者:浅浅墨色 标签: 穿越重生

  除了给家里买肉吃,以及给独生女儿陆小雅买一些衣服化妆品,以及其他她想要的东西之外。

  这对夫妻俩的生活,和没有发财之前没太大的区别,连给自己夫妻俩买一身衣服都心疼。

  可是这一次,在得到女儿被她报考的,一所京市的大学录取后,这对夫妻俩心里的喜悦之情,从他们的脸上肆意的散发出来。

  甚至还去买了一挂,过年都舍不得买多少的鞭炮,在家门口噼里啪啦的放。

  就连这流水席,之所以要放在三天之后,也是为了买到足量的食材。

  无论之前的生活过得多么俭省,在事关女儿的时候,他们都不再顾惜那些钱财,要让所有人分享他们老两口的喜悦。

  他们的宝贝女儿,他们唯一的孩子,是这一次参与考试的这些人之中,成绩最好的一个啊!

  更不用说,她读书的地方还是京市,是陆家坳这些村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繁华城市。

  等女儿毕业以后,在京市再找一个工作,那就可以成为京市的一员,让这对夫妻俩只是想想,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为此,再怎么大肆庆祝,都是一件绝对不为过的事情。

  在陆小雅一家三口,因为陆小雅考出来的好成绩,愉快的欢呼庆祝的时候

  在高远因为太过高估自己,报考的志愿太高,本来有望大专,现在却什么都读不成,愤恨的拍桌子骂人。

  怨恨当初把他的事情说出来,以至于他没能娶到一个,愿意帮他料理家务洗衣做饭,同时还可能帮他干农活,等他不需要的时候,就自觉离开的农村妻子的陆小雅。

  在潘文考上了一个大专,拿着通知书一脸的兴奋,畅想回城之后的生活。

  却因为回忆起他和陆芸芸签订的婚前协议,还有那被保存的很好的结婚证书,脸色阴晴不定,最终长叹一口气,去和妻子商量上大学的问题的时候。

  陆果的家里,明明有三个人考上了大学,可是气氛却格外的低沉。

  “妈,我就不去读了。”

第81章 七十年代农村女(十七)

  虽说提前一年就开始努力学习,比其他人多了一年的复习时间。

  可是他们的能力底子,和那些知青们就不一样,县里的高中教的东西,远不如曾经在城里学习的知青们多。

  加上大学录取通知书,也不是一次性全部送过来,而是被分了批次的。

  当然不是一本二本三本不同批次,而是因为距离不同,通知书寄过来的时间不同。

  陆果他们这四家子,一共八个年龄差不多的孙辈,有的真的想考大学,有的只是想试一试,全都参加了高考。

  现在已经有两个人确认,这一次确实没有考中大学,一个准备明年再战,一个准备安分生活。

  还有三个,在这一批次中,就得到了邮递员送来的录取通知书,分别是陆大伯家的长子,今年二十一的陆腾,陆二伯家的长子,今年二十岁的陆浩,以及陆大伯家的长女陆兰。

  其中陆腾和陆浩,他们两个只考上了两所普通的大专,而陆兰却十分争气的,考上了邻省的一所二本大学。

  虽然比不上考到京市一本大学的陆小雅,却也是一件应该大大庆祝的事情。

  然而此刻的陆兰,却只是紧紧的攥着手上的录取通知书,用低哑的声音表示,愿意放弃读大学。

  虽说她是这一批次成绩最好的,可是她的大哥也考上了大学,而她的二哥虽然没考上,却决定明年再战。

  要知道她大哥可是家里,以后要顶门立户的长子,既然考上了,那是绝对要去读书的。

  家里供一个大学生,因为爷奶肯定愿意承担一部分,自然没什么负担。

  供两个学生的话,在第二个是不受宠的女孩子,没办法得到来自爷奶的帮助的情况下,那就可以说是比较困难了。

  而其他的叔叔婶婶,也有各自的孩子,以后也有可能考上大学,不可能掏钱供她一个隔房的侄女,却亏待了自己家的孩子。

  因为高考上大学的途径已经断了不少年,村子里又没那个资格,得到工农兵大学的推荐。

  村子里除了陆小雅和陆果,谁也不知道上大学是不需要学费的,甚至对于农民学生还有补助。

  还以为按照从小学到高中,学费越来越贵的情况,大学的学费肯定会更多。

  为了她一个女孩子,她的父母不会愿意花这么多钱的,还不如自觉一点儿,表示自己不去上学了,还能让父母满意一点儿。

  虽说她的心里,几乎心疼到要滴血,她从小那么努力,就是希望能够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到大城市去,不用憋屈在这个小村庄里。

  可是现在她明明考上了大学,能够去大城市了,却只能不甘不愿的放弃。

  “兰子,妈也知道委屈你了,放心,妈一定会给你说一个好人家,让你不用上大学,也能过上好日子。”

  陆家大伯娘拍了拍陆兰的头,脸上都是对陆兰善解人意的满意。

  同时在心头默默的思量起来,自家女儿好歹是能考上大学的,就算不去读,在说亲市场上地位也能提高一截。

  说不定就能说给,县城里的人家了,到时候也不会过得太差。

  又决定一会儿去买两斤肉,给自家儿子好好补补,觉得他真是没有辜负他的名字,现在果然有了腾飞的机会。

  现在不仅考上了大学,将来说不定还能娶一个城里媳妇儿,到时候还能接他们夫妻俩去城里享享清福。

  家里的大人们,一个个也都满意的点着头,觉得陆兰真是一个体谅家里情况的好孩子。

  谁也不觉得,让考上二本的陆兰放弃读大学,反而供只考了一个大专的陆腾有什么不对。

  就连家里的女孩子们,虽然神色间有些愤愤,为陆兰叫屈。

  可是她们虽然觉得委屈,却不会觉得,这种行为是错的,就连陆兰自己都不觉得有问题。

  她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孩子才是家里的顶梁柱,长大以后给父母养老的人,女孩子将来都是要嫁出去的。

  父母愿意花钱供她们读初中高中就不错了,村子里不少的女孩子,别说初高中了,连小学都不能去上。

  掏那么多的学费,只是为了供一个,迟早都要嫁出去的女孩子。

  如果只有一个选择,说不定还能看在她的好成绩的份儿上答应,可是在兄弟同样考上了以后,被放弃简直再理所当然不过。

  “兰兰姐你的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不读了啊?”

  “上大学又不需要掏学费,只是一些生活费的话,大伯家应该是能供得起两个大学生的啊?”

  陆果虽说也觉得,大伯大伯母为了以后要给自己养老的长子,放弃供要嫁出去的女儿读书无可厚非。

  如果真的没有了选择,陆果也不会开口惹人嫌,逆着社会情况给堂姐说情。

  现在这不是,还有机会吗?

  “小果你刚刚说啥?读大学不用掏学费?”

  陆果的话刚一出口,所有人的眼睛就不由得瞪大了,就连低着头沉浸在失落中的陆兰,也不由得抬起了头,眼里有小小的希冀冒出头来。

  “这个我也是知道的,我不是刚刚听到录取通知书回来的消息,才从刘知青那儿回来吗?”

  陆果不准备说补助的事情,知道大学不用学费,那是过去这几年的工农兵大学就不用,有前例可寻。

  可是对农民家庭学生的生活补助,这可是只有上了大学以后才能得到的,不是陆果能在村子里打听到的。

  “我不知道今天别人来送录取通知书,就去刘知青那里和她聊了一会儿,毕竟刘知青的学习成绩好,肯定能够离开,以后见面怕是难了。”

  陆果虽说知道大体的命运轨迹,却不知道具体的录取通知书来的时间,先前就去了刘萱在知青大院的住处。

  毕竟刘萱的成绩其实相当不错,考一个本省的一本没有问题,离开可以说是非常确定的。

  然后从刘萱的口中得知,她本来确实是有希望,报考本省的一本大学的,可是因为她家就在京城,她的父亲也从农场回了家。

  为了回到阔别十年的家,和父母重新团聚,她在考虑过后,就报了京城的二本大学,今天也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至于学费的问题,她本来是准备用,在学校偶然听人说起这个理由的。

  结果因缘际会的,她还没来得及用上大学不用花学费,劝说刘萱不用担心学费问题。

  反而从刘萱这里再次听到了这个消息,被她用这个理由,让她好好读书,上大学不用掏学费,她明年好好考,家里人也不怕供不起她。

  “刘知青就说……”

  陆果把当时刘萱对她说的话,在这里给父母爷奶叔伯,还有同一辈的兄弟姐妹们复述了一遍。

  长辈们的心情没人知道,陆兰的眼眶却默默的红了起来。

  “爸,妈,我……”

  先前是没有希望,陆兰才会主动表示不读大学,免得惹来父母的不满,到时候依旧读不成。

  现在有了希望,她自然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去上大学的,捏着录取通知书的力气也大了许多。

  “嗯——”

  虽说陆果的话已经说明,上大学不用掏学费,只需要准备好生活费就好。

  这样一家培养两个大学生,就完全不成问题,只是如果再多了,就会有些麻烦了。

  可是陆兰只是一个女孩儿,就算能考上大学,以后也是要嫁出去的。

  她的二哥陆南,虽然这一次没能考上,可是却已经下定决心,明年如果还有高考,是决定再次奋战的。

  等明年二儿子考上以后,他们家想要供养三个大学生,那时候他们夫妻俩的生活就要拮据了。

  至于老二陆南考不上大学的可能,陆家大伯想都没想过,老大和老三都能考上,老二怎么可能考不上。

  这一次没考上,不过是发挥不利而已,下一次肯定就没问题了。

  这样还不如让女儿别去读了,找一户不错的人家,把人家给的彩礼全都给她放嫁妆里,这样也不算亏待她了。

  还能把应该给她的火车票钱和生活费攒下来,明年二儿子上了大学以后,生活费还能宽裕一点儿。

  “爸,我去了学校以后,一定不会随便乱花钱,以前也攒了点儿零花钱,爸妈你们只要给我前两个月的饭钱就行了。”

  看出父亲的意思,陆兰惨白着一张脸,惊慌的做出保证。

  就算去了学校以后,每天咸菜馒头的过日子,她也要去读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好吧,那我就每个学期给你带二十块钱,算是你的饭钱了。”

  看着女儿哀哀的祈求,陆家大伯还是心软了,还是同意了让陆兰去读大学。

  虽说每个月差不多四块钱,一天刚刚超过一角钱有点儿少,但却能保证每天吃馒头,也饿不着了。

  在他们这村子里,能够顿顿吃馒头,已经是不错的生活了。

  至于别的买衣服零用的花销,陆家大伯就不管了,反正女儿不是还攒了点儿零花钱吗?

  更不用说,既然答应了让陆兰去读书,那么火车票钱,他是肯定愿意出的。

  既然作为一户之主的陆家大伯都答应了,陆大伯娘自然不会反对,既然钱是陆大伯出,其他人也不会去管他们家的私事。

  “谢谢爸,谢谢妈,去了学校以后,我一定会尽快找一个工作,不浪费家里的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