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陈美锦 第15章

作者:沉香灰烬 标签: 穿越重生

  外祖母与母亲柔和的性格不同,她掌管纪家之大小事宜。

  纪家在通州是有名的富庶,虽然在朝为官的族中人并不多,也无高官位之人。但是纪家有贯通江南与北直隶商运的商号,又有通州诸县多处田产、地产。当年外祖父年轻时突发疾病死亡,外祖母成为未亡人,亦将纪家管理得有声有色。

  虽说士农工商,尊卑有别。但是像纪家这种大户,在燕京还是有很大名声,官吏之家也常与之往来。

  在锦朝眼中,外祖母不同于一般的长辈,她不喜欢女子被拘在闺阁中,也并不要求纪家女子学习女德。她对锦朝更是十分宠溺,由于外祖母的影响,锦朝幼时一直比别的女子更自由。

  她甚至还能在丫鬟陪同下去田庄里玩儿,到田里捉蝴蝶。

  回去的时候满手都是泥巴,外祖母坐在灯旁挑了灯花看书,笑着让一旁的宋妈妈帮她擦手,又抱了她在膝头上教她认字,若是认出一个字,就奖励一块绿豆糕。锦朝调皮不肯认字,赖在外祖母怀里要和她讲今天又做了什么,谁又惹了她不高兴。

  讲着讲着就累了,就在外祖母怀里睡着了。

  “……表小姐、表少爷,可以下来了。”车外传来随行管家的声音。

  又有下人抬了轿凳过来,让锦朝踩着下车来。顾锦朝举目看去,这是纪家内院的一处院子,叫卿碧阁,种了满园簌簌的竹林,又用太湖石堆积了假山。他们竟然直接过了垂花门到内院了……

  旁边一个容貌清秀的女子立刻迎了上来,拉住她的手笑道:“朝姐儿也终于到了,这下祖母可该高兴了。”她穿着绛红色缂丝褙子,淡红的月华裙,看起来十分清嫩。锦朝这才认出来,是她的三表嫂刘氏。

  三表哥取了刘氏为妻,刘氏是江南人,祖上出过几门进士,也是个显赫家族。

  锦朝行了礼,拉顾锦荣过来:“这位是三表嫂。”

  顾锦荣并不太想理人,不过看刘氏满面淡笑,十分温和,也才不情不愿地喊了声。

  锦朝都想叹气了,放开顾锦荣的衣袖不再理他,挽了刘氏的手边走边说话:“三表嫂竟然还亲自过来接我们……我算着淳哥儿也快周岁了,不知道长胖没有,可要抓周了?”

  刘氏两年前才嫁过来,一年就生了嫡子,也是有福气的。笑着拍拍顾锦朝的手:“不麻烦,要不是外祖母正在帮你布置院子,恐怕还要亲自过来呢。你也是来得巧,淳哥儿两日后就周岁了,现在长得白白胖胖的,好动得很。”

  锦朝道:“男孩好动才好!”又道,“外祖母在帮我布置院子?”

  刘氏点点头:“你原来住的栖东泮,祖母早几天听说你要来就叫人整理了,又让花匠从暖房里搬四季海棠出来,布置得花团锦簇的,十分好看。我也正要带你去栖东泮看看……”

  锦朝哭笑不得,这四季海棠开花受不得寒,从花房里搬出来,不几日就冻坏了。

  栖东泮临近外祖母的住处,两个院子还有回廊连结,只隔了一小片湖。她五岁之后就住在栖东泮,却常常赖在外祖母的院子里吃住,不肯回去。她走到院子外面,发现自己小时候种的那棵槐树还在。

  落叶后的槐树枝干清瘦,枝桠交错,劲如铜铁。

  门口站着几个刚留头的小丫头,给她们行礼。走进栖东泮之中,院子里正热闹着,一大群人围拥着一个穿檀色素缎褙子的人,一旁穿大红色遍地金的妆花缎衣的妇人正扶着她的手。

  锦朝不由得红了眼眶。

  外祖母的声音很平和:“抄手游廊那边不要放花盆,朝姐儿喜欢站在那儿看湖水……”

  “祖母,朝姐儿来了。”大表嫂含笑喊了一声。

  外祖母转过头,还是锦朝记忆中的样子,端正的脸,看起来十分严肃,甚至会给人严厉的感觉。锦朝似乎又想起那年清明阴沉,她一个人跪在外祖母坟前哭,纸钱的灰烬飘得满天都是的场景。

  外祖母的娘家是扬州吴家,祖上出过好几任都转运盐史,富庶一方。

  “朝姐儿!”外祖母向她走过来,脸上带着微笑,脚步甚至有些快,“外祖母大半年没看到你,怎么又长高了……”她摸了摸锦朝的头发,却发现她眼眶红红的,也不说话,笑着问她,“怎么,我的朝姐儿看外祖母还看傻了不成,是不是这一路太累了?”

  和母亲说一样的话。

  顾锦朝吸了口气,笑着回答外祖母:“我只是太想您了!”

  顾锦荣站在她身后,也向纪吴氏问安。纪吴氏看着他不住点头:“荣哥儿长得真快!样子像你父亲,性子也比以前沉稳了。”纪吴氏笑着说,“你小的时候,每次见到我都会被吓哭……”

  顾锦荣笑了笑,他当然不记得这些事了。

  纪吴氏又叫那妇人过来,三十多的年纪,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拉着顾锦朝的手:“我们朝姐儿倒是越长越漂亮了!”是大舅母,母亲唯一一个嫡亲兄弟的妻子,娘家是有名的茶叶大户安香宋家。

  纪吴氏今年已经六十多了,身体还是很好,走路平稳。要是有人第一次见她,肯定是以为她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其实外祖母待孩子都是十分慈爱的。锦朝拉着她的手,外祖母早年刚管纪家的时候,事事亲力亲为,还常下田庄地头,这一双手磨得十分粗糙,但是却令她格外安心。

  纪吴氏吩咐一旁的管家准备锦朝爱吃的菜:“……把上次二爷去苏州带回来的四鳃鲈清蒸了,再从地窖取黄芽菜,做醋搂黄芽菜。还有红烧兔头、冬笋火腿、炙蛤蜊、烧鹿肉……”她垂首细想,又说,“加一盏雪莲炖乳鸽。”

  锦朝忙拉住她的手:“外祖母,太多了些!”光是那道四鳃鲈就够费心的了。

  纪吴氏笑笑:“你难得来!都是些你喜欢吃的。”又转头问锦荣,“还不知道我们荣哥儿喜欢吃什么?你姐姐喜欢吃清蒸四鳃鲈,二舅每次去苏州总要带一些回来。”

  顾锦荣道:“我并没有特别喜好的……”心里却微微一动,他也喜欢吃鲈鱼……

  纪吴氏带着锦朝先看了栖东泮,还是她原先在这儿住的布置,只是多加了些青釉花瓶,放了许多的腊梅,院子里也遍植海棠,一簇簇淡红的花映衬着积雪,十分漂亮夺目。内室里加了黑漆美人榻,铺上蓝色杂宝卷云暗缎的靠垫,用金丝织了流苏。

  锦朝看着这些一时沉默。她想起后来曾经有人问过她,问她恨不恨自己的外祖母。

  如果不是外祖母这样娇宠的养着她,不替她的将来考虑,她又怎么会是后来那个性子?

  

  第二十六章 商议

  

  纪吴氏宠她,阖府皆知。

  小时候她在二表哥的书房里玩,看上了一块他最喜欢的端砚,非要搬回去,二表哥凡事都是让着她的,这块端砚却不肯相让。她转头就说给纪吴氏听,纪吴氏听后二话不说,让二表哥把端砚送到她书房里,又吩咐下人在库房里找了两块好的端砚送过去。

  那块端砚原本是二表哥开蒙的先生送的,他视若珍宝,那天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对着一丛丛碧竹站了很久,静默不语。锦朝倒并不是很喜欢那块砚台,她只是喜欢上面雕刻的梅花鹿,玩儿了没几天就扔到了书房角落里发霉,后来再也找不到了。

  此事之后,纪家的丫头婆子也看明白了,连纪家嫡子都不能和锦朝相争,整个纪家,还有谁能比顾锦朝能得太夫人宠爱的!她更是被下面的这些人惯得不成样子了。

  看过了栖东泮,一大群人又围拥着纪吴氏到了外院的涉仙楼,这是纪吴氏回见各处商号掌柜和田庄管事的地方,大舅等人早就等在此处了。纪家只有一个嫡子,一个庶子,锦朝还有两个早已出嫁的姨母,不过两人都嫁得远,几年不能回燕京一趟。

  大舅和大舅母育有一子,一个通房生的庶长子年幼时就死了,嫡长子便是二表哥纪尧、庶子是三表哥纪昀,他的妾室所生一女已经出嫁。二舅与二舅母生了四表哥,纪粲,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女儿都是妾室所出。云姨娘并没有生育一子半女的,在纪家的地位并不高。

  锦朝此时也正好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各房的礼物,给自己大侄子的长命金锁,还有给外祖母带的糖盒。外祖母见她拿出好几盒黑漆盒子的糖,便笑她:“还记得我还吃糖,竟然带了这么多,我人老了,可是吃不了的!”

  锦朝笑眯眯地挽着她的手道:“您怎么会老了,头发还是乌黑油亮的,精神比我都好呢!”

  顾锦荣也一一给两位舅舅以及表兄行礼。

  纪尧是纪家的嫡长子,身着月牙白细布直裰,发上簪玉箫簪,面容俊秀,身材高大。

  纪吴氏和锦朝说纪尧:“……如今在和我学管家,倒是学得快,宝坻那间酒楼给他经营,生意红红火火的,还弄了不少招牌菜,你要是想去试试,便让他带你去!”

  纪尧淡笑向她拱手:“许久不见表妹了。”

  顾锦朝也朝他一笑,心中却又诧异,在她的印象中,一直觉得二表哥的爱好是读书,而不是从商。他身上有种读书人温润从容的气质。不过他是纪家的嫡长子,也容不得他挑自己喜欢什么。

  大舅身材高大,面容沉稳,如今已是四十多了。问起顾锦荣的功课。

  顾锦荣答:“……没有在国子监进学,而是在七方胡同与周先生学习。已经讲完了《大学》和《中庸》,现在正在授课《论语》。”说到读书举业的事情,顾锦荣便慎重了很多,毕竟大舅是中过举的,他三年后也要参加秋闱,心中却没有几层把握。

  大舅便点点头,道:“你年纪尚小,一次不中也没有什么。你三表哥倒是在国子监做荫监……”

  大舅母笑道:“如今可是举监了!”

  那就是过了乡试中举了!锦朝听着心中也很高兴,她只依稀记得纪昀是中过举的,后来还参加了殿试,却没有擢庶吉士,也就算了。但是具体是什么时间却记不太清楚,没想到是这么早。

  站在一旁的纪昀却只是笑了笑,他为人十分沉稳。

  顾锦荣恭喜道:“还没有听三表哥说过!少年举人,确实十分不容易!”

  他自己读书,当然知道要中举有多么不容易,何况纪昀还不到二十岁。

  四表哥纪粲也笑眯眯地道:“我过乡试是指望不上了,家里读书举业也就看三哥了。人家考中了都是欢天喜地,到处宣扬的,三哥倒是奇怪了,现在连门都不愿意出了。”

  锦朝也觉得高兴,不管三表哥日后能不能中进士,纪家多个举人也是好的。便拉着外祖母的手问她:“您怎么也没有来信告诉我?”

  外祖母笑笑:“今年秋闱刚中,我本想着过完年才和你们说的……”

  纪吴氏也十分高兴,纪家多少年没出过一个在读书上有天赋的人了。要是以后纪昀能够过会试参加殿试,中了进士,那么纪家的荣耀和显赫恐怕会空前繁盛!

  顾锦荣看着纪昀便有几分崇拜了,问他:“那我以后来找三表哥讨论制艺可行?”

  纪昀点了点头:“自然是欢迎你来的!”

  在涉仙楼见了,顾锦荣便跟着纪昀和纪粲去了书房,要和纪昀讨论制艺了,顾锦朝自然喜欢他和纪家的人多接触,至少比和顾澜一起好多了。

  纪吴氏和她一起回栖东泮。

  外祖母很担心母亲的病,但是纪家事务繁重,她根本脱不开身,她还是半年前去看过母亲一次。

  锦朝只能跟她说一切安好,母亲上次发病的事情,她却不敢和外祖母说,怕她担心。

  纪吴氏拉着她的手跟她说:“朝姐儿,外祖母半年不见你,倒是觉得你懂事了不少……”

  她心中很惆怅,要是没有什么外在的事情改变她,顾锦朝又怎么会突然变得懂事起来。她以为是纪氏的病让锦朝伤心。

  顾锦朝自然知道外祖母怎么想的,心里却有些自嘲,如果当年母亲的病真的让她有所醒悟就好了。

  外祖母虽然面相严厉,待她却格外温和。她只是偏爱着宠自己,没有丝毫目的,也不问任何缘由。

  这样的偏爱,不管是前世今生,锦朝都只有这一个外祖母而已。

  宋妈妈拿一碟锦朝爱吃的藕粉糖糕上来,看着炉火旁纪吴氏拉着锦朝的手说话,就笑着道:“表小姐应该常回来,你一回来,太夫人笑得都更多些。”

  宋妈妈当年是纪吴氏的陪嫁丫头,一直跟了她五十多年,是纪吴氏最器重的人。

  外祖母也笑着说她:“你也不常回来!我前不久还给你养了一池的睡莲,原以为你夏日会到这儿来避暑,谁知道等睡莲开过了,叶子都萎了,你还没回来。”

  锦朝喜欢赏睡莲,淡紫橘黄她最喜欢。

  锦朝只能苦笑,她可不知道外祖母为她养睡莲的事。

  只是她这次回来,也不单单是为了看完外祖母……她还要打听那个云湘的侄女。

  锦朝便问起云姨娘的事情。

  纪吴氏皱了皱眉,道:“你二舅的姨娘……我倒是不太在意,去年你二舅收了二舅母身边的丫头婉云,那几房姨娘就没怎么走动了。你怎么突然问起她了?”

  锦朝很平静地道:“家中母亲正病着,郭姨娘和杜姨娘年老色衰,全凭宋姨娘在伺候父亲,除了伺候父亲,她还要照看母亲的病,操持内院的大小事宜,我是怕她忙不过来。想再为父亲找一房姨娘。”

  纪吴氏握着锦朝的手收紧了。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这样的事,竟然没早点做打算!现在才告诉我!”

  顾锦朝笑了笑:“原先是母亲一直没应允……我们连父亲都还没问,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带回去再说。”

  外祖母看着她半响,锦朝也没有解释,外祖母这么聪明,自然能明白她的意思。

  父亲任户部郎中,管司庾,掌军储、出纳租税、禄粮、仓廪之事。户部左侍郎林贤重是他的老师,这些年眼看着林贤重更得圣宠,又和内阁辅臣东阁大学士范川交好,正是林贤重升任的时机,他一旦升任,父亲肯定也有诸多好处,在这个关头,父亲是不会随便纳妾的。

  但是如果他不纳妾,让宋姨娘这么受宠下去,早晚得怀上庶子。前世母亲死后半年宋姨娘就产下庶子,被扶为继室。但是那孩子早产了一月余,算一算,如果父亲不纳妾,宋姨娘会在约半月后怀孕!到了那时,谁还能阻止她成为顾家的夫人!

  所以这事不能再拖了,必得在这半月内办妥。

  外祖母想了很久,等她似乎拿定了注意,才开口问:“要是想找个清白听话的姑娘倒也不难,我这里就有许多姿色不错的丫头,为什么又问到云姨娘了?”

  纪吴氏果然明白了锦朝的心思,知道她想给父亲找一个什么样的继室。

  锦朝微微一笑,要是旁人听到这话,肯定会以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外祖母却不会。

  

  第二十七章 偷听

上一篇:华裳

下一篇:枭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