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184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所有人都是欢欢喜喜的,就连素来内敛安静的沈安,都在吃饭的时候多喝了两杯酒。初一趁着人不备,也把自己杯子里的水换成了酒,等到靖国公发觉的时候,这熊孩子已经喝得有些晕乎了。

  靖国公看着喝得一张方正大红脸的儿子,无奈极了。

  “初一!”

  初一抬头就嘿嘿笑。

  沈焱觉得有趣,劝道,“安哥儿初一都不是小孩子了,过个一两年,顶门立户的就得看他们两个了。喝杯酒算什么呢。”

  “你也太惯着他了。”靖国公摇头,让人将明显喝多了的儿子送回去睡觉。

  倒是沈安,平日里就是个白面书生,没想到喝起酒来,脸上丝毫不会变色。一杯接一杯的敬酒,反而有酒越喝,脸越白的趋势。

  善饮的人都说,这样的人酒量相当的大。

  沈安如今已经有二十来岁了,连从前的小伙伴霍青时,都已经得了赐婚,他的姻缘却也还不知道在哪里。

  这段日子,顾老太太也没少为了沈安的亲事发愁。

  平心而论,若是想要结成一门简单的亲事,顾老太太也并不会为难。虽然是二房出身,可靖国公四个兄弟,并没有分家。沈安又是这一辈儿里举长的男丁,正经叫一声靖国公府的大爷,也是正常。

  且他年纪轻轻,已经是中了春试的。哪怕是二榜最后一名,可比起那些胡子花白了连个秀才都没考中的,已经是极好的了。

  且沈安温柔体贴,说话从来都是慢声细语的,人也生得很是不错,锦衣玉带的,也很有几分翩翩佳公子的样子。

  也不是没有人来明里暗里问过顾老太太,只是顾老太太尚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二太太先就挑剔了起来。

  门第稍微低些的,她嫌寒酸。门第高些的,她又怕姑娘会被教养得跋扈了,沈安往后会被压了一头。

  左看右看的,总也不满意。

  沈安到底是她的儿子,顾老太太隔了一层。与阿瑶嫁出去还不一样,沈安是要娶了人家姑娘进门的。有二太太那样个吹毛求疵的婆婆在……顾老太太冷眼相看了两个十分不错的姑娘,一个礼部左侍郎的嫡长女,从小没了母亲,她父亲也没有再娶,这姑娘十岁出头就开始掌中馈,磨炼得很是不错。如今,也才十七岁。

  另一个,也不是外人,七姑娘婆家,忠勤伯府的一个表姑娘。据七姑娘回来说,这位表姑娘生得十分出挑,知书达理的,性情很是温婉大方,如今随着父母在外省任上。就只一样,因从前曾经订过亲,只是未婚夫婿染了一场风寒没了。这位姑娘为未婚夫守了三年,如今已经二十一岁了,比沈安还大了些。

  也不知道二太太从哪里听到了消息,抹着眼泪对顾老太太说道:“照理说,母亲看着好的人,再没有可挑的地方。就只这丧妇长女的,怎么能配得安哥儿呢?”

  一句话把顾老太太气得险些吐了血。

  索性问她,“那忠勤伯府的表姑娘?”

  “年纪未免大了些……”

  顾老太太气恼极了。

  礼部侍郎家的嫡出姑娘,她说人家丧妇长女,在五不娶之列,看不中;这外省高官家的女孩儿,有情有义的,她又嫌弃人家年纪大了……

  顾老太太索性丢开了手,打发走了二太太。

  与温氏抱怨的时候,满脸满心的恨铁不成钢。

  “你说说,我原以为她这几年长进了些。”老太太将身边小圆几拍得邦邦响,“我是不敢再提什么了,人家好端端的姑娘,也没有被她背后嫌弃挑剔的道理。我哪,就看着她能耐,明儿让安哥儿娶公主郡主去!”

  温氏也只好苦笑着劝顾老太太。

  沈安也只好继续孤家寡人下去了。

  不过,他这孤寡没有继续做太久,赶在万寿节的时候,便有一份命中注定的姻缘,来到了他的跟前。

第232章 彪悍的女人,彪悍的人生

  “你说真的?!”阿琇站了起来,两只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凤离,“不许诓我!”

  凤离轻笑,“我何时诓过你?”

  云白锦袍,墨发黑眸,俊美之外,凤离身上越来越有叫人无法忽视的威仪。

  外公和四叔,竟然会封爵吗?

  阿琇开始绕着凤离转圈,心里实在太过兴奋。

  她这一身儿深粉色亮缎子衣服,上头绣着大朵大朵绽放的牡丹花,花蕊还是捻着金银线绣上去的。这秋末的日光透过窗纱照在她身上,着实耀眼。

  没两圈,凤离就觉得头晕眼花了,一把将人拉着坐下。

  温氏坐在上首忍笑,“你安分坐下吧,转的人眼晕。”

  心中对于封爵一事,并不如阿琇那般欣喜若狂。

  她家祖上本就是国公爵位,她身体里更有本朝皇室的血脉。所以父亲是侯爵还是公爵,对于她而言,并无太多的不同。

  至于沈焱,以他本人的战功和圣宠,封爵也是迟早的事情,本就在意料之中。

  不过说到底,总归也是喜事。温氏脸上,也挂着和煦的笑容,只问凤离,“是准信儿?”

  “是。”凤离笑道,“要提前给外公道喜了。不过,明旨要到万寿节前才会发。”

  温氏点头,“我晓得了。”

  又嘱咐阿琇,“不许在外边说。”

  凤离是皇帝心腹,这些该也是皇帝透露给他的,十拿九稳了。不过,不管是否有明旨,低调些总是没错。

  阿琇满口叫屈,“我是那种长舌头的轻狂人不是?”

  “瞧瞧,又急眼了不是?”温氏好笑地指着阿琇对凤离说道,“心里头藏不住丁点儿的事情,回头不定怎么不留神,就顺口说出去了。阿离,往后你不要什么都与她说。”

  “是。”凤离含笑点头。

  阿琇怒,在他手臂上狠狠一拧。

  一个多月的功夫转瞬即逝,万寿节前,皇帝果然颁下明旨,沈焱受封安北侯。

  要说皇帝,实打实的护短人。因沈焱容貌酷似其父,便将沈焱看做了要庇护的。再加上沈焱本身才干不低,在南疆从军的时候便屡立战功,北境危急之时与定康侯一起,稳住了局势,又大败北戎,令北境边境十年内无忧。这份功劳,再加上圣宠,封侯并不让人意外。

  皇帝又觉得沈焱年纪轻轻,恐惹了人嫉,这次趁着万寿节,索性圣旨连下,恩赏频发,以示普天同庆。

  譬如温老侯爷那里,虽然没有再晋爵位,却是赐下金千两,银五千两,加封太子太傅。

  阿琇得知后,在心里咂舌。果然皇帝就是大手笔,金银还在其次,太子太傅位列三公,却是个难得的荣耀。虽然,如今还没立太子。

  三公都是辅佐太子的存在,太子太傅更是武师傅。阿琇暗搓搓地想,其实太子太保也可以给她外公兼任的。

  就只是有一点奇怪,凤离先前不是说,皇帝有意为她外公晋爵吗?

  怎么她四叔都封了爵位,外公反倒是没有消息了呢?

  温氏抚摸着她的头,笑而不语。但若认真看去,她的笑容里有些苦涩。

  定康侯无子,晋爵也好,世袭罔替也好,也不过是个虚名。

  所以当皇帝表露出这个意思后,老侯爷便婉辞了。

  想了一会儿,阿琇也就想明白了,抬头与温氏说道,“往后,我们多孝顺外公。”

  温氏笑着颔首。

  沈焱受封侯爵位,皇帝依旧命他掌虎贲军,领戍卫京畿重任。

  临近万寿节,沈焱愈发忙碌起来。他才回京不久,一走三年,虎贲军中有曾经的武定侯留下的人,早已经蠢蠢欲动。虽然有胡武在,但胡武本身级别有限,影响多在神机营中。于整个虎贲军而言,声望有之,威信不足。

  沈焱干脆利落地发作了几个不安分的,军中风气顿时一肃。

  为保万全,万寿节前,沈焱几乎住在了虎贲营中。

  一家团圆的热闹还没享受够,顾老太太便见不着小儿子了,心中难免有些个不自在。倒是霍昀笑着调侃,“母亲实在是偏心。您身边有我们这些个人还不够热闹?只管惦记着别人,叫我们好生的不平哪。”

  “呦,这就抱怨上了?”顾老太太其实也明白,儿子的前程为重。手指点着霍昀的方向,对温氏和三太太说道,“你们瞧瞧,莫非我是单为了自己个儿?还不是想着他们小夫妻家家的,每日里连面都见不上,替她委屈呢?”

  霍昀摸了摸自己的脸,“哪里还是小夫妻。前儿回来一会儿,还说我这都人老珠黄了呢。”

  她天生绝色,说一声倾国倾城都不过分。叫顾老太太说,这一辈子也算见过了不少的美人儿,她的九个孙女,也是各有的好处,温柔的活泼的,明媚的清秀的,可真要论起姿容来,也唯有阿珠能够与霍昀并肩一提——阿琇尚未及笄,看着虽也是个绝色的美人胚子,可到底五官还有些稚气。

  霍昀却是不同。二十出头的年纪,生得杨柳腰芙蓉面,更因与沈焱琴瑟和谐,身上带着一股妇人特有的风韵。

  “这要是人老珠黄,那可真是没有咱们的立足之地了。”三太太咳声叹气地拉起温氏的手,“嫂子,咱们走吧,都被比的没脸见人了!”

  说着便捂起了脸。

  哭笑不得的温氏一推三太太,“都快要做外婆的人了,还这样调皮,你也好意思?”

  春天里出阁的六姑娘先一步传回了喜讯。

  三太太放下了手,“我就盼着六丫头一举得男呢。”

  她一共就只生了两个女儿,丈夫却一直与她一心一计的过日子,婆婆也并没有因她没有生下儿子就塞丫头侍妾的,日子过得满足。

  可三太太也知道,如婆婆与丈夫这样的人,世间太少。

  六女婿又是家中独子,公婆难免在这方面会焦急些。从女儿传出孕信后,便加了一百个小心,她打个喷嚏,都怕她伤了孩子。

  三太太叹气。

  平心而论,人家这样的在意,她也说不出什么来。就只是担心万一女儿真的也生个女儿,日子过得就不如现在这般轻松了。

  温氏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

  “一举得男固然好,先有女儿,再来儿子,也是凑成一双好。嫂子别急,早晚,这外孙外孙女,嫂子都要齐全的。”

  说笑了一回,因又提起,皇帝已经赐下了侯府,开春后,沈焱一房就要搬进侯府之中了。

  安北侯府与靖国公府相距不远,不过一刻钟的路程。

  沈焱原本欲推辞,还是温老侯爷提醒了他,哪怕没有分家,可也没有听说过一国公一侯爵要住在一处的。皇帝赐下侯府,接着便是。十分的推辞了,叫有心人看了,不说沈焱谦逊,恐怕还会说他是故意邀名。

  沈焱一想也是,这是君恩。

  唯一舍不得的,便是顾老太太了——她疼爱小孙子小孙女,可也没有叫孩子和父母分离的意思。从前都在一处住着没什么,沈焱和霍昀搬走,孩子自然要跟着父母一道的。

  见孤老太太脸上带了些伤感出来,温氏妯娌三个忙又拿话岔开。

  顾老太太也不是矫情的性子,说了一会儿话,便也又放开了心怀。想一想几个出阁的孙女里,阿珎阿瑶阿珏都添了丁,六孙女也了,剩下五孙女七孙女也不用急,都是新婚还不到一年的,且不急呢。唯一一个有些忧心的,便是阿珠了。不过阿珠素来主意很正,林沉又肯包容她,等过了白姨娘的孝期,想来阿珠也不会叫她等太久。

  想到等这些个孙女各自带着孩子回来,一屋子圆圆胖胖的小肉滚儿喊她老太太,顾老太太眼睛都眯了起来。

  等到了万寿节这一日,整个京城张灯结彩,太平清宁等四条主街上彩坊不断。因这一日中,京城白日街上设有戏台上演百戏,夜间不设宵禁,且有花灯会和焰火会。从一早起来,京城里便是摩肩接踵,锦绮相错。

  如沈焱自然是打起了全部精神,就连在天子跟前掌了禁军的霍青时,更是恨不能多分出几个来用。和沈焱只用防备歹人趁机作祟外,霍青时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了百官贺寿和宫宴上。

  人人忙乱,唯有凤离,因为他父亲过世尚未满一年,没得什么差事,反倒是轻松。

  这样的热闹时候,阿琇怎么可能不出去凑热闹?

  原本与贺长安说好了,晚间一同去看焰火。谁知齐国公世子夫人染了风寒,贺长安只得回去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