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94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要是换了她沈三姑娘,亲人被人暗算,半生缠绵病榻,那荥阳侯一脉有一个算一个,干脆都甭想跑,病榻上头过后半辈去吧!

  她也是不懂阿琇在纠结什么了。

  “况且……”用手里的绣花针轻轻戳了一下阿琇腿上的毯子,阿琇凑过去小声问,“莫非你还能跟他划清了界线,从此后不再理会他?”

  阿琇睁大眼睛,脱口而出,“怎么可能!”

  “我想也是。”阿珠算是看透了,别说凤离是只居心叵测的大尾巴狼。他就是个笨羊,她那个傻妹妹也得扑过去。

  “啊三姐姐……”阿琇觉得脸上有些发热,不好再继续说自己,手抱着阿珠的胳膊,闻着她身上香香的味道,抛了个媚眼,“你有没有想过……”

  她正想问问阿珠有没有想过林沉回来了,她要怎么办。

  外头阿珠的丫鬟跑进来了,气喘吁吁的,“姑娘,九姑娘,二姑奶奶……”

  “阿瑶怎么了?”

  听到阿瑶的消息,阿珠皱眉转头,阿琇也坐直了身子。

  那丫鬟眼圈都红了,“二姑奶奶身边的人送了信儿回来,说是二姑奶奶……小产了。”

  “什么?”

  阿琇惊叫。

  阿瑶出阁这么久了,好不容易才有了身孕的。不但一家人,就是阿瑶自己,也是格外地精心。

  怎么就小产了?

  “清溪姐姐正在老太太屋子里呢,姑娘们过去瞧瞧!”

  阿琇掀开了毯子一咕噜就滚下了熏笼,“我去看看!”

  被阿珠一把拉住了,示意丫鬟给她罩上斗篷,阿珠自己也从屏风上边拉下自己日常穿的一领披风,胡乱裹了。阿琇等不及,一边系着斗篷的带子,一边就往外走。

  阿珠也随即跟上。

  春晖堂里,阿瑶的丫鬟清溪正跪在地上哭着,“好容易有了的孩子就这么没了,姑娘难过得什么似的。太太那边……”

  她抹了把脸,“太太还说,姑娘太娇弱了些,连孩子都养不住。姑娘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呢?越发连药都吃不下去了。”

  “你们老太太,就这么瞧着?”顾老太太拍着桌子怒问。

  清溪忙摇头,“没有。老夫人是心疼姑娘的,又是请大夫,又是叫人拿了最好的参给姑娘熬药膳补身子,还亲自到姑娘床前安慰,劝姑娘放宽心。只是姑娘哪里就真能放宽心呢?”

  阿琇匆匆走到清溪身边,一拉她胳膊,“二姐姐孩子怎么没的?”

  她就不信,阿瑶身子骨一直就很好的。陈家也是大户人家,阿瑶自己也有陪嫁的人,这有了身孕后,都担心她这一胎,生怕有个好歹的,进出都有人跟着。

  前几天还送信回来说一切都好呢。

  怎么就好端端的小产了?

  再说清溪是贴身服侍阿瑶的,这样的时候,她更不该出来。

  这么火急火燎地跑来,阿瑶小产,定不简单。

  “还不快快照实了说!”顾老太太只觉得心痛如绞。她一干孙女里,阿瑶是最懂事的。只是赶上了那么个亲娘,生生就叫她在姐妹间有些抬不起头来。尤其是面对阿珏的时候,阿瑶总是有些愧疚的。

  成亲了,婆家门第胜在清贵,正经的书香人家。姑爷聪明,念书也用功,年纪轻轻就是举人了,日后不愁前程。就这子女缘上,阿瑶有些单薄。

  阿珏和阿珎孩子都出生了,阿瑶才传出了喜讯。这叫顾老太太放下了老大一段心事。

  可这转眼间,怎么就没了呢?

  “我的二丫头啊!”只觉得心头一阵剧痛,顾老太太搂住了心口,“我……”

  她一双老眼湿润了。

  “母亲。”温氏和三太太都连忙上前。

  温氏为顾老太太揉着心口,三太太忙端了热茶送到她的嘴边。

  温氏劝道,“这事情出的急了些。母亲就是担心二丫头,也要顾及自己身子。不然,叫阿瑶知道了,岂不是更难过?”

  “是啊母亲。我这就叫人备车,亲自去陈家看阿瑶。”三太太也跟着劝。

  “我也去!”阿琇连忙说道。

  顾老太太没有理会阿琇,只看着清溪,“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清溪捂脸哭道,“姑娘这一胎本就有些不大安稳。昨儿个,表姑娘来了,太太就叫姑娘过去陪着。大半天下来,姑娘哪里撑得住?又吃了几句不好的话,好容易才得了太太的允许回去。谁知道……”

  她抬起眼帘,咬着牙恨声道,“太太的院子门外,有一块冰。姑娘没留神,一脚踩了上去,险些摔倒了。回去后,就觉得身上不好了。赶着请大夫熬药,也还是没保住孩子。”

  “陈家的下人莫非都是死人?主母的院门口,怎么会有冰?”阿珠的声音发冷,欺霜赛雪般的脸上更是冰冷一片。

  她听出来了,阿瑶的小产,就不是意外。

  清溪垂头不敢多说。

  “你们妯娌两个一起,去陈家看看!”顾老太太顺过了一口气,方才因骤然听到噩耗而惊怒的心情也平复了一些,对温氏与三太太说道,“瞧瞧阿瑶怎么样了。”

  老太太短短的功夫已经在心里头转过了多少的主意,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叫人备车吧,我也过去。”

  陈家还有位老夫人在。只温氏和三太太上门,终究是矮了一辈儿。许多话,她能说,温氏与三太太却不能说。

  见她面色深沉,温氏与三太太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再劝。温氏立刻吩咐人去套了马车,又赶着让人收拾了一些燕窝人参之类的补品。

  阿琇求道,“娘,也带我去吧。”

  看看阿珠,“还有三姐姐。”

  温氏略一沉吟,看向顾老太太。

  按理说,阿瑶小产,阿珠与阿琇两个未出阁的姑娘不该过去。只是顾老太太觉得,自己的孙女们都养的太过天真纯善,叫她们见识见识形形色色的人,也未尝不好。当下,点头道,“一同去吧。九丫头与阿瑶最好,见到你二姐姐,也好劝劝她。”

  不多时车备好了,东西也收拾了出来。沈家女眷老少三代,坐了两辆车,带着各自的丫鬟婆子,浩浩荡荡地往陈家去了。

第128章 想谋外放

  靖国公府这一群女眷前呼后拥杀到陈家的时候,陈太太正躺在床上,头上勒着条抹额,双目紧闭也不说话。脸色看上去很是不好。

  陈家的小女儿陈嬛与表姐坐在床边,一个端着碗参汤,一个正在用热帕子温柔地为陈太太擦着脸。

  “好孩子,还是你们贴心。”陈太太睁开了眼,见侄女和女儿面上都有担忧,心下大感安慰,拉着侄女的手夸了一句,眼泪忽然就掉下来了,“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修下了那等说不得碰不得的儿媳妇。

  孩子小产,难道她就好过了?那可是她的大孙子!老夫人就把她骂了一顿!甚至儿子匆匆赶回来后,到现在都没来她跟前走一步,她知道,这是儿子心里头怨她了啊!

  “娘!”陈嬛与阿琇年纪相仿,也是个白白净净的清秀小佳人。只是颧骨略高,此刻涂了口脂的薄薄的嘴唇只一翘,与陈太太有七八分相似的脸上露出了些刻薄,“叫我说,您就是太软和了!服侍长辈一会儿怎么了?谁家儿媳妇像大嫂那样娇气哪?”

  “快住口吧你!”陈太太呵斥了一声。见女儿脸上露出不以为然来,劝道,“这些话是你一个姑娘该说的吗?从小我就教导你规矩礼仪,这不能背后妄论人家长短,你都忘了不成?”

  陈嬛将参汤送到了陈太太嘴边,不满地说道,“我也就是与娘说说,表姐又不是外人。还有大哥也是的,大嫂再亲,能亲得过亲娘亲妹妹吗?昨儿个,我好心看望大嫂,正碰上他回来,叫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通的数落。”

  喂着陈太太喝了参汤,又捏着帕子给陈太太擦了嘴角,才又哼道,“这样就是我,看他心情不跟他计较罢了。这要是到了外边,擎等着得罪人呢。”

  她表姐——陈太太的娘家侄女许姑娘从陈嬛手里接过了空碗,转手放到了旁边的小几上,柔声劝道,“表哥心里难过,难免暴躁了些。亲兄妹,表妹莫要怪他。”

  她说话声音不大,斯斯文文的,素净的锦蓝色褙子配着月白棉裙,通身上下只发间戴了支小小的金镶玉发钗,腕子上套了两只玉镯子。她细眉细眼,五官说不上多秀气,却胜在肌肤极白,哪怕是在屋子里背着光,脸上也几乎是能够看出一种莹润的光彩来。

  “还是明珠懂事。”陈太太摩挲了一下侄女的手,再看看侄女脸上那份儿淡然细致的笑容,就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头叹了口气。她看着侄女长大,从前她是有意与娘家亲上加亲的。就只是老夫人与丈夫都没有这个意思,后来更是叫儿子娶了沈氏。这就叫陈太太觉得很是对不住这个侄女了,总觉得是将人闪在了半路,因此时不时的,便接了侄女过来小住,与女儿也一般无二了。陈太太甚至想着,等侄女出阁的时候,她做姑母也要厚厚地添上半副嫁妆才好。

  许姑娘一笑,倒是不见寻常姑娘被夸奖后的羞涩,只是落落大方地说道,“姑母偏心我才这样说。表妹天真,心中有什么,嘴里也就说了什么,正是爽利的性子呢。”

  正说着话,外头有个婆子匆匆跑进来回说,靖国公府的人到了,老夫人叫她过去。

  听了这话,陈太太心里先慌了,一下子就坐了起来。

  “来的是谁?”

  她估摸着,该不会是沈二太太。那是她的正经亲家,不过据说是因着什么事情,惹着了国公府的老太太,这几年一直不怎么露面。

  “是,亲家家里的老太太,大太太,三太太还有两位姑娘。”婆子想着沈家人进门时候的架势,腿都要哆嗦了。

  “这是怎么说的?”陈太太一惊,这是来看病人还是来兴师问罪了?“不是说了,先不要把大奶奶小产的事情传出去么?莫非这是好事不成!”

  不管怎么说,儿媳从她院子里出去就小产了,她就满身都是嘴也说不清楚啊。

  她不喜欢沈家,总觉得那勋贵们地,从顾老太太到温大太太,两代当家主母都是将门出身,虽然说行事看着大气,却终究少了些女子该有的柔和与文雅。听说,温大太太是边城长大的,快要出阁的时候才回到了京城。边城那种地方,与蛮夷之地没什么区别,从那里出来的人,能教养的出什么样的孩子?

  勋贵行事,多有跋扈之处。就像阿瑶吧,成亲那样久了不见有孕,她不过是略提了一句要给儿子房里放两个人,也是想着叫儿子能早些开枝散叶,阿瑶竟是咬着牙不肯。偏生儿子也顺着她,婆婆也向着她,就连丈夫都抱怨自己多事。这样强势的儿媳妇,哪家婆婆喜欢?

  不过是小产了,半天功夫,娘家人就上门了,还指名让她过去,摆明了这是来者不善哪。

  陈太太抿了抿嘴,“你先去回了老夫人,就说我从昨儿病倒了,如今身上还是有些沉重。”

  沈家女人再强横,总也不能非要见个病人吧?

  果然,顾老太太听说了陈太太病着起不来,也只是冷冷地一笑,周身气势愈发严峻起来。

  陈老夫人甚是尴尬,心中暗气陈太太惹出了事情后便装病,当着顾老太太等人却又不得不为儿媳描补,“说起来,她心里也是难受。阿瑶出了事,她婆婆也是又心疼又着急,立时就倒下了。”

  三太太快言快语,“可见亲家太太心疼我们二姑奶奶了。”

  她话里的嘲讽丝毫不加掩饰。

  陈老夫人还能说什么呢?叹了口气,看着顾老太太,诚恳地说道,“阿瑶从进门后,孝敬长辈,友爱弟妹,挑不出丁点儿错处。”

  顾老太太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我得凭着良心说一句话,阿瑶这次小产,确是我们家的过错。昨日,不光是我教训了她婆婆,就是我那孙儿回来,也与他母亲闹了一场。”

  她正色道,“我也知道,这些与阿瑶失了孩子相比,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只是亲家,还请看在我这张老脸上,劝劝阿瑶,莫要因此事伤了身子。她还年轻,日后总会再有孩子。”

  听到这里,阿琇再忍不住,小声说道,“再有,也不是姐姐失了那个孩子了。”

  她本就生得极好,是个难得的漂亮孩子,此时眼圈红红的,玉白的小脸上还挂着泪痕,看上去格外的可怜可爱。

  纵使在长辈说话时候就插了嘴,也叫人无法生出恼怒来。

  陈老夫人更是心下一痛,面色黯然,“你说的是,可怜了我那未见天日的重孙……”

  说到这里,连声咳嗽了起来。有丫鬟忙上前替她捶着背,陈老夫人咳嗽了一会儿,喝了口热茶才觉得好了些。只是,想到昨天晚上孙儿与自己说的话,老夫人长叹一声,“是我家对不住阿瑶。”

  看得出,陈老夫人是真的很伤心。纵然有再多不满,顾老太太也知道冤有头债有主的道理,满心的怒火总不好发泄在与她差不多年纪,头发都花白的陈老夫人身上。

  “老姐姐是个明白的人,阿瑶每每总是说,老夫人最是慈和不过,待她极好。如今,事情出了,再多抱怨也是无用,阿瑶的孩子没了,那是总是陈家的血脉。我只问老姐姐一句,这是不是该给我们一个交代?”

  她看着陈老夫人,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沈家的姑奶奶,被人害的丢了孩子,不能就这么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