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99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或许,就是他的缘故,才叫她从原先那个明明弱柳一般,却时时刻刻都喜欢笑着的女孩儿,变成了如今这样的怨妇。如果那时候,他不曾招惹了她,叫她安安分分地嫁到母亲给寻好的人家去,她会不会过得快活些?

  这样的想着,手,就再也打不下去了。

  白姨娘却冷笑起来,“表哥果然被她骗了去。你的心不在我身上了,所以也不在意阿珠了。只是,我是阿珠的娘,我不点头,谁也不能祸害我的阿珠!表哥回去告诉温氏,想要让阿珠出阁,给九丫头让路?可以,叫她拿出真贤惠来,阿珠容貌家世做个世子妃郡王妃的,才不委屈!”

第134章 别嚷,别嚷!

  靖国公回到家里的时候,脸上带着两道长长的指甲印儿。他遮遮掩掩地进门,原想着避开了人,先往外书房里去躲躲。谁知道,才进了二道门,顶头就正好碰见了凤离和阿琇,他们身边还有个沈安。

  靖国公:“……”

  “啊!”阿琇眼尖,一眼就看见了她爹脸上那两条血檩子,尖叫起来。

  靖国公手忙脚乱地上前去捂住了阿琇的嘴,“别嚷,别嚷!”

  叫人瞧见,他多少的脸面都没了。

  凤离与沈安互相看了一眼,上前对着靖国公行过了礼。

  “大冷的天,都别多礼了。”靖国公将大氅滚着的风毛往上拉了拉,试图遮住脸上伤处,含含糊糊地让了一句,“阿离是什么时候来的?到书房里去吃杯茶。”

  凤离立刻说道,“我听说青时从边城来了信,特意来找阿安问问他的消息。这会儿,也该回去了。”

  对阿琇点了点头,又对着靖国公一拱手,大步就走了。

  留下了阿琇和沈安兄妹两个。

  沈安瞧着靖国公的脸,感觉有那么点儿胆战心惊的。他大伯父……在他心里向来是个威严的人,标准的国字脸,浓眉大眼的,看上去真的颇有些不怒自威之感。

  就只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伤了他伯父啊?

  “伯父您的脸……我去命人请了太医来吧?”初一出生之前,国公府里这一辈儿中就只有沈安一个男孩儿,靖国公很是喜欢这个念书用功心地也纯良的侄子。这会儿吧,靖国公就又觉得,侄子太单纯了也不大好。若是初一,动动脚趾头就能猜到这是白姨娘伤了的吧?

  忙摇手,“不必麻烦太医。我书房里有上好的药膏,我去抹上了就好。青时来信了?等我闲了,你也与我念念。”

  沈安再怎么没心眼儿,也听明白了,忙应了一声,躬身告退了。

  剩下阿琇一个,气鼓鼓地站在了靖国公对面。

  “哎呦九丫头,你跟我到书房来。”靖国公过去提着女儿进了书房,从抽屉里翻了翻,果然找出了一只小玉盒,扔给了阿琇,“帮爹来抹药。”

  阿琇皱着两道小眉毛走过去,打开了玉盒,里边的药膏颜色浅浅的,有一股子辛辣的味道。

  叫人送了水进来洗干净手,阿琇才轻轻地用银匙挑了些药膏抹在了靖国公的脸上。

  她的动作已经很是轻柔,奈何药膏的药性大,靖国公嘶了一声。

  “爹你头半晌做什么去了?”阿琇把药膏扔在书案上,气呼呼问道。

  其实她心里头明镜儿似的。

  靖国公苦笑,“闺女哪,这可不该你问。”

  阿琇撇了撇嘴,“您不说,我也知道!您是往城外庄子里去了吧?因三姐姐要成亲了,对不对?”

  “祖母今天还问了娘呢,说您好不容易休沐,怎么不帮着预备三姐姐的嫁妆,没了人影儿。”

  阿珠的嫁妆,自然是从国公府的公库里出。除此之外,靖国公也另从自己的私房里头给了阿珠一处庄子。余下府中人多有添妆,便是温氏,额外给阿珠的压箱底银子也有万两。

  林家的聘礼,也都添在了嫁妆里,叫阿珠再带回。

  因此上,阿珠的嫁妆是颇为丰厚的。虽比不得阿珎,比之阿瑶,却并不逊色了。

  阿琇在靖国公跟前刻意提起嫁妆来,也是想提醒靖国公,与顾老太太温氏相比,白姨娘为阿珠做了什么?屁都没有!

  靖国公看着小女儿眼睛晶晶亮的,仿佛有火苗在燃烧,已经隐隐现出绝色的小脸蛋上气鼓鼓的,心下不禁叹了口气,又想起了白姨娘。

  他从来没想到过,白姨娘会对着阿琇有那样大的恶意,甚至说出了叫他现下回想,都觉得面红耳赤心口涌血的话来。

  “温氏的心,也太大了!我好好儿的女儿,叫她养的,几岁上就知道勾搭男人,堂堂的王府嫡长孙,就被她迷得神魂颠倒的。真不愧是母女哪,真不愧是她温氏养大的,一脉相承!”

  也正是因这一句话,叫靖国公实在没有忍住,狠狠地给了白姨娘两个耳光。

  平心而论,靖国公长在锦绣丛中,从小顺风顺水的,看着威严,可性子着实是不错的。他人到中年,从未对女人动过手。

  更何况,白姨娘也曾经是他倾心爱怜过的呢。

  若不是被气得狠了,只怕这两下也是不会动手的。

  温氏是他正妻,怎么能容一个妾室出言侮辱?

  阿琇更是白姨娘亲生,她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

  靖国公一口血,都到了嗓子眼,几乎就要喷出去。偏生,白姨娘被那两巴掌也打得急了眼,她本就是个局限于内宅的小女人,为了自己,连亲女儿都下得去手伤害。

  只自从失了靖国公宠爱,便多少有些偏激了。被送到庄子这一段时候,更是生生熬得愈发尖酸刻薄。

  她求了庄子上的人往国公府里送了多少回信,求顾老太太,求温氏,只说自己知道了错处,想要回到国公府去,好好地伺候老太太和温氏,弥补自己的过错。只是,都没有音信。

  她又想方设法地想往宫里给姐姐丽贵妃送信,却又没有门路——离开了国公府,她只是个犯了错的弃妇,哪里有资格给皇帝的宠妃送信?

  几重的打击,早就叫白姨娘整个儿人都变得刺猬似的了。

  挨了两耳光,白姨娘一下子就被刺激的疯了,尖叫着就跟扑到了靖国公身上厮打起来。

  靖国公哪里想得到柔媚入骨的白姨娘疯狂起来,连他都招架不住呢?

  一时竟是被白姨娘半寸长的指甲挠在了脸上。就连脖子也没能幸免,甚至更惨,这会儿还渗着血珠儿呢。

  “好了我知道了,开春你三姐姐就要出阁,你多去跟她说说话?”靖国公最庆幸的,是没叫阿珠看到白姨娘的状若癫狂,又觉得被阿琇清凌凌的目光看得心虚,急忙忙地要打发阿琇走。

  阿琇睁大眼睛,“叫我帮着抹药,抹完了就赶我走啦?”

  见她爹一歪头,咧开嘴笑了笑,方脸上两道子伤痕,看上去格外的傻乎乎。

  “这会儿都过了晌午了,我叫人送了些汤饭来吧。”阿琇觉得她爹爹的笑容之下,有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善解人意地小声说道,“爹爹你好歹吃点啊。”

  挥了挥手,示意阿琇赶紧出去。

  “不要告诉你母亲。”等阿琇走到了书房门口,靖国公又叫住了她嘱咐道。

  阿琇头也没有回,同样朝后摆摆手,意思是自己都知道。

  这一天,靖国公没敢回正房里去,只在书房里歇了。

  只是,这府里头温氏当家,什么事情能瞒得过她去?

  她知道了,顾老太太自然也会知道。

  老太太叫了跟着靖国公去的小厮进来回话,小厮伶牙俐齿的,把自己听到的,都学了一遍。

  听了后,顾老太太连生气的心都没有了。

  “这人哪……”她端着一只五彩的小盖碗,垂眼看着茶盅上的缠枝莲花纹路,与温氏说道,“不能吃得太饱穿得太暖,吃饱了穿暖了,就容易想别的。从今儿起,庄子上白氏的用度减六成。”

  顾老太太心里头明白,温氏不是苛刻的人,却也绝不是个圣母。白莲儿从前那样嚣张,早就得罪了温氏不知道多少回。送了白莲儿到庄子上,却没有减了她的用度,还按着白莲儿从前的定例送过去,甚至有时会更为丰裕些。这多半,都是看在白莲儿还是自己外甥女的份儿上。

  白莲儿再如何狂妄,温氏也不会轻易自己出手的。

  只是,叫顾老太太说,一个被放逐到了庄子上的人,何必那样大度?白莲儿就是日子过得太好了,才有心思琢磨这些个!

  “母亲,这……”

  顾老太太哼了一声,“你也不用顾忌什么,她犯了错,自该受罚。我早就说过了,从她进府做妾开始,就不再是我的外甥女。不但她,就连宫里的贵妃也是一样。我没有这样自甘下贱的亲戚。”

  “白莲儿的错处,不只在她的糊涂。她是阿珠亲娘,这一番话传出去,叫阿珠怎么做人?日后进了林家,又叫林家人怎么看她?阿沉待她再真心,也经不住阿珠有个拖后腿的亲娘。”

  远离了白银挨个,才能将她的影响降到最低。

  顾老太太低垂的眉眼间,闪过一丝狠厉。

  慈眉善目惯了,真当她是菩萨吗?

  “这会儿,我倒是觉得,阿珠成亲后与阿沉去北境,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温氏也叹了口气。她气白姨娘,可阿珠是个不错的姑娘。就算是庶女,又如何?看往日相处,阿珠对阿琇的照应不是假的。一行一动之中,骗不了人,温氏能够看出,阿珠带待阿琇是与别的姐妹不同的。

  不得不说,总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自有血脉的牵连。

  就看阿琇,温氏也愿意叫这个庶女过得快活自在。

  顾老太太轻拍儿媳妇的手,“也多亏了你的心胸。”

  温氏一笑,“母亲又说这样的话。我只盼着,咱们家里这几个丫头,都能顺顺遂遂的。”

第135章 结草为庵。

  “这是什么!”白姨娘站在门口,指着屋子里火盆里的炭,愤怒地质问婆子。

  那婆子垂眼看了看已经燃尽的炭火,陪笑道,“回姨娘的话,这是炭啊。”

  白姨娘更怒,尖声叫道,“莫非我还不认得炭!我向来只用银霜炭,这乌漆嘛黑的是什么!说,是不是你们贪墨了我的东西!”

  “哎哟这可是冤枉死我们了!”婆子顿时满嘴叫屈,“我们哪里有这样大的胆子哪!府里送了什么来,到我们这里就给姨娘用什么。送的炭就是寻常黑炭,我们这里还纳闷呢,也问过了来人,人说,按府里定例,姨娘们用的就是这样的。我倒是有心给姨娘用银霜炭,可这不是没有吗?”

  人多有捧高踩低的心。白姨娘被送到庄子里,若不是顾及她还是顾老太太的亲外甥女,三姑娘阿珠又是个泼辣的性子,哪会有人对她有什么恭敬之心呢?

  婆子脸上堆笑,眼神却是轻慢,瞅着白姨娘气得浑身发抖,便笑道,“姨娘您别怪我说话直接,这人哪,就得知道自己的身份。就算是在府里头的时候,姨娘的份例也就是这个了。叫我说,既是到了庄子上,咱们也得安分些,别挑三拣四的了。”

  顾老太太一出手,白姨娘的日子就不好过起来了。

  日常烧的银霜炭换成了普通黑炭不说,连数儿都少了。烧起来,更是屋子里头一股子烟气,叫白姨娘哪里能够受得了?

  不但这炭火,还有一日三餐。白姨娘是个水做的人儿,于吃穿之上最是讲究。哪怕是喝碗鸡汤,也要当年养的母鸡崽子,炖上几个时辰,直到鸡肉都炖得烂烂的,最后还得把肉都滤出去,连丁点儿的油花儿都不能有。到最后,能入口的就是那么一小碗,哪怕是在庄子里,白姨娘也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

  顾老太太减了她六成份例,是没有当年的小鸡崽子叫她这样熬汤了,更别提燕窝之类的东西。肉倒是有,可着数儿送不会少了,可那一寸多厚的大肥肉,别说叫白姨娘吃了,就是看着都觉得油腻。

  “你们!”白姨娘被婆子噎得眼睛都红了。

  “姨娘还是别站在这里了。天冷的很哪,回头着凉病了请大夫不说,咱们在这里可没处给给您寻国公爷去!”

  婆子话音一落,站在厢房门口的其他几个婆子就都笑了起来。

  白姨娘动不动就要病上一场,病了就要去各处寻靖国公,这个路数虽然已经好几年没用过,可婆子们早年都是见识过的。都说白姨娘最是会争宠了,至于是不是真病,谁心里头不是明镜儿似的?

  此时说出来,也不过是嘲笑了一回白姨娘罢了。

  眼瞅着白姨娘弱柳似的身子被气得颤颤巍巍的都要站不住了,婆子还好心地扶着她往里走,嘴里头唠唠叨叨地劝着,“不是我说,姨娘您的性子也太大了些。好容易国公爷来一趟,不说贴着小心哄一哄,还跟国公爷动起手来了……哎呦呦,那天国公爷的脸哪,都出了血啦!”

  一路半扶半抱地把白姨娘塞进了屋子里。转身走出来,对着其余几个婆子一撇嘴,众人又都笑了起来——老太太都看不过去了,白姨娘这一下是彻底失了宠,谁还会把她放在眼里?

  白姨娘被那婆子一拉一扯的,跌跌撞撞就冲进了屋子里。转身再看,婆子已经把门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