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 第32章

作者:画七 标签: 穿越重生

  “许是在堂屋坐着呢,娘娘,咱们要去寻吗?”

  一阵风贴面而过,竹叶沙沙作响,有几片晃晃荡荡从高处飘落,带着零星的湿意,打着旋儿落到潮湿的泥土上。

  察觉到那一缕缕细密如针的丝线,流月不由得轻咦了一声,道:“娘娘,下雨了,咱们先回屋避避吧。”

  陈鸾颔首,边走边吩咐道:“这段时日,叫人牢牢盯着玉色阁与梨花轩,万不可松懈,但凡有一丝可疑之处,即可禀报。”

  若不出意料,陈鸢与玉色阁的那位康姨娘,都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的。

  这事,不能再出岔子了。

  雨势顷刻间变得极大,如同倒灌的江水,落得天地之间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除了那扇像珍珠串起来的雨帘,便只有摇曳在风雨中的大树,零星几棵,散着绿色的黯淡光泽。

  堂屋中却只有急得来回踱步的胡元,还有一盏尚冒着热气的清茶。

  却独独不见男人的身影。

  陈鸾眉心微蹙,还未来得及开口,就见胡元满脸急色地走到跟前,拿着拂尘行了个礼,道:“娘娘,您可算是来了。”

  胡元是纪焕身边伺候的老人了,行事滴水不漏,妥妥的老狐狸,难得见他有这样急的时候。

  “发生了何事?殿下呢?”豆大的雨打在屋顶的瓦片上,声势浩大,陈鸾走近几步,敛了神色发问。

  “娘娘,宫中传来急报,皇上……皇上不行了,太子爷方才得了消息就进了宫,叫奴才留在此地护送娘娘即刻回宫。”

  这样不得了的消息,胡元刻意压低了声音,生怕隔墙有耳,被国公府的下人听了去,那可是要命的死罪。

  “你说什么?”陈鸾才将坐下,这会听了这样石破天惊的消息,心跳一下比一下快,她的声音带着丝缕不稳的颤意,而后被淹没在雨里。

  既是男人探来的消息,那便是八九不离十了,陈鸾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快速盘算着日子,前世昌帝虽然身子一直不好,可也撑过了几个春秋,一直到三年后的严冬,才堪堪咽气。

  也因此,纪萧稳坐了三年太子储君位。

  难不成是因为她的重生,太子提前被废,连带着昌帝也要提前逝世?

  胡元急得额上的皱纹都显出来几条,他伏在陈鸾耳边道:“娘娘,宫里的事要紧,事不宜迟,咱们等雨势稍缓便入宫吧,太子爷这会恐怕已经到了。”

  陈鸾身子僵硬得和石头一样,脑子却十分清明,也顾不得此刻滂沱而下的大雨,她从椅子上起身,道:“咱们现在就走,流月,你命人去告知祖母一声,只说我有急事先回宫了。”

  流月也知道事情严重,与一个侯在堂屋外头伺候的小丫鬟耳语几句,便拿着伞小跑回陈鸾身边。

  屋檐下,雨水筑成了一堵水色的城墙,头顶的伞将陈鸾遮得严严实实,也还是被打湿了肩头,鬓边的碎发湿哒哒地贴在耳畔,陈鸾被迎面而来的强风吹得咳了几声。

  胡元心底叫苦不迭。

  明明好好的一个回门日,先是殿下被那个不知所谓的庶女气得险些拂袖而去,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再是宫里突然传来密报,一代帝王生命垂危,太子爷只好先行一步入宫。

  他这好容易等来了太子妃,却又突然下起这样大的雨来,若是再惹得这位染上风寒……

  太子爷真能要了他这条老命。

  因着这样大的雨,马车行得十分慢,街道上的碎石子与坑洼更成了一种障碍,陈鸾被颠得有些难受,皱着眉半晌没有开口说话。

  分明昨日晨间,她与纪焕才去敬过茶,昌帝虽然脸色有些苍白,却还能起身走动,更与纪焕谈了好一会的话。

  怎么这样突然,今日就不行了?

  是另有隐情,还是命该如此?

  流月拿了干净的帕子替陈鸾擦拭额角,也不敢说什么话。他们的这辆马车,俨然成为了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孤舟,艰难而缓慢地往前漂流。

  也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驶进了宫门,深红色的大门缓缓合上,身后闹市朦胧的影子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在暴雨中岿然不动的巍峨皇宫。

  等终于踏进毓庆宫的门,陈鸾手指头冰凉僵硬得不像话,而原本两片嫣红的唇/瓣,也尽失了血色,俨然成了雨中的落汤鸡。

  “外头落这样大的雨,娘娘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可别染上风寒了,葡萄,你去请太医,动作快点。”苏嬷嬷见状,本就严肃的神情更见厉色,她搀扶着陈鸾在垫着软裘的小凳上坐下,一边道:“老奴已命丫鬟去准备热水了,娘娘得尽快沐浴,好洗去身上的寒气。”

  这样的节骨眼上,哪还有什么功夫请太医呢?

  陈鸾闭眼,有些疲惫地摆了摆手,道:“嬷嬷先别管那许多了,扶本宫去沐浴。”

  胡元凑过来在苏嬷嬷耳边低语几句,苏嬷嬷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稳着声音道:“难怪方才听几个不懂事的丫鬟说,隐约见到有羽林军将各宫都围了起来,我还估摸是雨大,她们自个唬自个的呢。”

  陈鸾听了这话,猛的睁了眸子,看向苏嬷嬷,问:“嬷嬷的意思是说,有羽林军将整个后宫都围起来了?”

  这样的大事,谁也不敢妄加多言,苏嬷嬷神色肃穆,皱着眉道:“先前几个丫鬟去领新来的缎子,回来就说有穿着铠甲的士兵将明兰宫,翊坤宫都围了起来,就连太后的佛堂都没能幸免,老奴以为是雨下大了,她们看走了眼,便呵斥了几句打发了。”

  陈鸾与胡元对视一眼,都瞧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之色。

  看来昌帝病危一事,不出意料是有人暗中动了手脚。

  沐浴之后,陈鸾才稍微觉着好过了些。苏嬷嬷为她选了一身淡色的长裙,简单又不失庄重,就连头上的簪子,也是最质朴无华的玉簪。

  苏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万事都有分寸,有什么拿捏不准的事交给她,陈鸾十分放心。

  陈鸾到养心殿的时候,无一人阻拦,也没人说话,就连通报声都没有,竟这样让她畅通无阻地进了。

  安静,安静到有些诡异。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话从来不假,陈鸾每一步都行得心惊胆战,手里头攒着的帕子松了又紧,直到绕过一面龙凤交缠的屏风,她脚步才停了下来。

  心跳得如同战场上敲得正酣的擂鼓一样。

  皇帝的龙榻前,乌泱泱跪了十几个人,有的陈鸾一眼都认了出来,比如面带悲戚的许皇后,眼中蓄泪的云贵妃,以及跪在皇后身侧的纪焕,男人脊背挺直,如同悬崖峭壁的缝隙里生长出的苍松,屹立风雨而不倒。

  不知怎的,陈鸾竟从一个背影中,瞧出了些许的寂寥与落寞来。

  还有的是陈鸾从未见过的生面孔,无不例外都是一身铠甲,腰佩长剑,气势森然的大将。

  竟就这样进了帝王的寝宫。

  陈鸾心中一凛,默不作声地跟着跪了下来,眸子低垂,一声也不敢吭。

  事实上,也根本轮不到她吭声。

  外头的雨越落越急,越落越大,养心殿内殿,帝王榻前却出离的安静,静到能听到那武将铠甲间的碰撞声。

  “父皇!”清亮悦耳的声音中夹带着哭意,陈鸾同其他人一起抬头,就见纪婵一身杏色宫装,像是才得到消息赶来一般,越过众人跪在昌帝的床榻前,泣不成声。

  陈鸾多少能理解纪婵的心情,作为唯一的嫡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嚣张任性,肆意妄为,陈鸾却知道,这些名声,全是昌帝纵出来的。

  诸多皇子皇女,实则只有皇后所出的嫡公主纪婵,才是昌帝的心头肉,其他人都要退一射之地。

  “咳咳……”过了许久,床榻上终于传出了虚弱的轻咳,那声音就如同摇曳在风中的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一样。

  “父皇。”纪婵声音哽咽,抓着昌帝的手模样无助得很。

  “都……都来了?”昌帝由太监总管扶着靠在了软枕上,目光依旧锐利,缓然出声也蕴着无法忽视的天子威严。

  陈鸾一抬眸,见到了昌帝乌紫的嘴唇以及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庞,他知道自己生命已走到了尽头,十分平静地宣布着后事。

  “朕驾崩后,着皇太子纪焕继皇帝位,尔等皆为朕左膀右臂,也是我朝肱股重臣,日后必得尽心辅佐太子,扬燕国之威名。”昌帝说这一大段话十分吃力,说完便躺在软枕上狠狠喘了几口气。

  丞相以及跪着的那些武将皆对着龙榻磕了个头,神情肃穆,两代帝王的交接由他们见证,这是无上的殊荣,也是莫大的哀伤。

  “父皇,您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纪婵泣不成声,而后侧首看向跪在床侧随时待命的太医院院首,怒道:“本宫昨日来瞧的时候,父皇的身子尚还是好好的,今日病情怎么就突然恶化了?”

  “都还杵着做什么?快去开方子熬药,若治不好,太医院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昌帝由着她胡闹,最后扯了扯嘴角,最后做了一回慈爱的父亲,“婵儿,父皇走后,你莫再肆意胡闹,有空了就多陪陪你母后,要听话一些。”

  这样的嘱咐昌帝先前说过许多遍,可没有哪一次,能像这回一样让纪婵哭着一叠声的应下。

  反倒是许皇后面色始终平静,甚至十分从容地替纪婵擦了眼尾的泪珠,声音悦耳:“早该是嫁人的年纪了,皇上以往一直念着,今日趁着诸位都在,便定下人家吧。”

  外头雨势稍缓,昌帝挪了挪身子,握着发妻的手,笑着道:“挑来挑去,总觉得都不如意,皇后日后慢慢相看,挑个好些的,不拘富贵权势,真心待婵儿就好。”

  陈鸾心中震动,人人皆言帝王家最无情,可此时此刻,那临死的帝王就如同普通的父亲一样,忧心女儿的婚事,不敢擅自做主,怕她不喜,又怕对她不好,忧思重重,左右为难。

  许皇后但笑不语,默了片刻后轻声慢语道:“往日您总说晋国的皇太子不错,臣妾瞧着他也算诚心,不若今日就为婵儿定下这桩婚事?”

第37章

  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 让陈鸾始料未及,不仅她深感愕然,就连跪着的丞相和老将, 也都面面相觑,不知皇后此举何意。

  三公主是真真正正的掌上明珠, 金枝玉叶。

  晋国皇太子三年前便有意迎娶, 但一直被昌帝以公主年龄尚小拖着,求美人而不得。

  和亲下嫁, 笼络朝臣, 领邦交好,一直是皇家公主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昌帝愣是拒绝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怕三公主嫁过去受欺负,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落入遭人欺与弃的绝境。

  一代帝王似乎将毕生亲情都给了自己的嫡女。

  纪婵自己也是微愣, 直到看见许皇后眼尾的那点红, 才蓦的睁大了眸子, 嫣红的唇/瓣失了血色,几行清泪簌簌而下, 泣不成声。

  她能察觉到的事,自然逃不过昌帝的眼睛。

  “好了,该安排的事朕都吩咐过了,诸卿退下吧。”昌帝这会倒是突然有了精神一样, 眸光锐利,面色潮红,声音褪去方才的无力虚弱,像是变了一个人般。

  这时间最可惜莫过于英雄迟暮,美人白头。

  就在陈鸾准备跟着起身的时候,昌帝却突然指了指纪焕,淡淡地道:“太子夫妇留下。”

  陈鸾便又默不作声地跪回了原位,一双美眸微垂,她身子骨自幼不好,方才又淋了雨,不动倒也还好,方才不过挪了挪身子,眼前便是陡然一片发黑。

  龙榻上,明黄色的床幔被挂起,同色的流苏穗吊在半空中纹丝不动,昌帝目光平和,甚至带着点笑意,对许皇后道:“朕要走了。”

  “你别跟着来。”

  陈鸾脑袋里陡然炸开了一朵烟花,她终于明白为何许皇后会那样平静的面对昌帝病危垂死这件事,因为她从一开始就想好了,唯一放不下的可能就是纪婵了。

  所以要将纪婵的婚事在此时定下,心无牵挂的追随着昌帝而去,那晋国的皇太子,自然也是许皇后考量了许久才定下来的人选。

  昌帝比许皇后年长十二岁,英雄迟暮,此刻歪躺在病榻上,骨瘦如柴的老者再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可美人依旧,甚至随着时间的积淀而越发温婉柔和,生生压了后宫那样多的美人一头,叫帝王再对旁的女人生不出半分怜惜之心。

  也正因为爱屋及乌,才将纪婵那般纵得上了天。

  交叠的两只手,一只纤细白皙根根如青葱,一只却松松垮垮光泽尽失,像是历尽岁月沧桑的老树皮,昌帝看着,人生头一回生出些许不自信来。

  许皇后只是抿唇笑了笑,而后侧首望向一直沉默不言的纪焕,直言不讳道:“太子当初答应过本宫的,能否算数?”

  从陈鸾的角度看过去,男人面沉如水,狭长的剑眉始终皱着没有一刻松动,死寂过后,终于开口:“自当算数。若有朝一日皇妹受夫家欺负,不惜代价必将其迎回,余生皆以公主礼待之,举朝上下,无人可怠慢分毫。”

  这就是当初,许皇后提出的要求。

  他想娶回意中人,便要保她女儿一世安康荣华。

  昌帝像是早有预料,对此并不吃惊,只是伸手揉了揉纪婵乌黑的发顶,声音沙哑:“婵儿还小,得由你瞧着,以后啊,还不知她又要惹出多少幺蛾子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陛下不必太过担忧牵挂。二十五年前咱们都说好了,这最后一程,该由臣妾陪您走过。”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皆不可避免,许皇后性子平和,看得格外的开,即使是这样的时刻,也没有生出什么畏惧与后悔的心思来。

  昌帝皱眉,声音嘶哑之余也沉了些:“说什么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