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第203章

作者:田甲申 标签: 穿越重生

  大喇嘛不知什么时候也醒了,盘膝坐在他身边轻声念诵经文,他轻柔的嗓音慢慢让狂跳的心平静下来。

  法喀转头看了他一眼,正在犹豫该不该说谢,屋外头突然有人大声嚷嚷起来:“回来了回来了!颜珠佐领回来了!”

  法喀激动地跳起来冲了出去。

  八旗驻军的营区门口缓缓走来一匹马,颜珠就趴在马背上,他浑身染血,尤其是左手臂的伤口还在潺潺地往外流血,情状十分可怖。

  “老四!”

  法喀大叫一声冲了过去,把颜珠扶下了马。

  此时其他人也是陆陆续续地赶到,军医火速包扎好伤口止血,又切了一片人参塞到颜珠的舌头下面,颜珠过了一会儿慢慢地睁开眼,因为失血过多而苍白的嘴唇轻轻掀了掀。

  “三……三哥……”

  法喀感慨万千,“你别担心,你已经到归化城了,这里安全了。”

  阿灵阿一听见声音也火速赶了过来,他挤过人群,走到颜珠身前,问:“敌人在哪?你追上他们了?”

  颜珠费力地点了点头。

  “我一路跟着他们,等回过神的时候才发现和队伍分开了。我想虽然我就一个人赢不了他们,但可以跟着他们知道他们的大本营在哪儿。于是我放慢了速度,悄悄地跟着他们,谁晓得他们早就识破了我的想法,故意把我引进一片白桦林里,攻击我。我好不容易才脱身逃了回来。”

  所有人看他伤成这样都不甚唏嘘,同时也钦佩他的骁勇果决。

  阿灵阿听完不置一词,还是那淡淡的样子,说:“你先下去好好治伤休息吧。”

  法喀于是架起颜珠就往帐篷里走。

  阿喇尼刚才也赶了来,把颜珠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听了进去,他焦虑症又烦,抓着阿灵阿说:“我看噶尔丹的人怕是不会死心,皇上御驾亲临归化城,万一发生什么咱们是难辞其咎,不妨让咱们的士兵在方圆十公里内巡逻,你觉如何?”

  阿灵阿自然是不会不同意,小心使得万年船。

  他另外状似无意地说:“再多在这里派些暗哨,并让喀尔喀归降的那些人多交代些草原的地形地貌,等万岁爷来我们也好有话禀报。”

  阿喇尼夸着阿灵阿心思缜密,速速去办了这些事。

  于是,法喀跟着十岁的大喇嘛“笃笃笃”的木鱼声中日日修炼心智,而颜珠经此一役伤势严重,近一个月都没能下床。

  就在两人各自勤奋修炼的时候,康熙即将出发至归化的消息终于从古北口传来。

  …

  康熙此次亲征几乎带走了京师和直隶最精锐的八旗和绿营,未免意外,原本住在畅春园的太后和嫔妃都在他离京前挪回了紫禁城。

  相比畅春园,紫禁城在九门提督和步军统领的层层包围下更加安全,但略显沉闷。

  珍珍也是如此,她拖家带口从适安园搬回了京师的国公府。而攸宁则带着两个孩子搬到了宫里和太后一起暂住,因为揆叙此番被康熙点在随军的队伍里。

  揆叙在顺天府尹的位置上一坐三年,天天面对一堆天潢贵胄和鸡毛蒜皮,人活活磨出了像阿灵阿一样的狡猾。

  康熙也不知道是夸揆叙长进好,还是骂揆叙不学好才行,对揆叙的这一转变他只能默认,然后决定给他换个位置。

  于是,揆叙从顺天府尹变成了内阁学士,在出征前被康熙爷放在了眼皮子底下。

  攸宁搬进宫的第一日就碰上了照常来宫里给太后请安顺便再去陪伴德妃的珍珍,两人拉在一处,皆透着对战事的担忧。

  唯有太后还心态平稳,她笑着说:“你们啊想太多,万岁爷走之前来和我说过,这场仗准备充分,如今噶尔丹是强弩之末了。”

  “借太后吉言,承太后福德。”

  珍珍笑着说了句吉祥话,再瞧瞧天色,便想起身告退去陪姐姐喝药。

  太后担忧地问:“德贵妃的胎还是不怎么好吗?皇上走之前本想赶一赶册封,可瞧德妃从畅春园挪回来后就躺了两天,便把此事放下了。”

  珍珍叹了口气,朝太后道:“姐姐怕药苦,若是好好吃药能养好的。”

  其实珍珍明白,自己是在敷衍太后。姐姐的这胎一半是碰上隆冬时太皇太后大丧熬得伤的,另一半是心力憔悴熬的。

  不知怎么,珍珍觉得姐姐一回宫,整个人的状态要比在畅春园时差了一大截。

  她本觉得回宫以后她进出不方便,想着减少来宫里的次数,可姐姐回来三天后那个状态,让珍珍决定还是和太后请旨常常来探望才好。

  珍珍从宁寿宫沿着长街走向永和宫,还未走到宫门口就遥遥看见了两个身影。

  四阿哥和她的四嫂小佟佳氏。

  小佟佳氏前倾着身子和四阿哥在说什么,胤禛一直低着头,直到珍珍轻轻唤了他一声。

  珍珍加快几步走到四阿哥身边,不着痕迹地站在了小佟佳氏和胤禛之间,朝她福了福。

  “四嫂安。”

  十几年前她们都云英未嫁,也是在这样的红墙下,那时候的小佟佳氏骂她什么来着?

  珍珍不敢说忘记,但小佟佳氏绝不敢再提起。

  她只能眼看着珍珍挡在四阿哥面前,然后装作和蔼地说:“弟妹也进宫了啊。”

第199章

  珍珍先晾了她一下,转而回头看着胤禛问:“四阿哥,您这怎么满头汗?这里太晒了,您赶紧去歇一歇?”

  胤禛看向她的眼睛,眼底蕴藉着笑意,同时口中急急回她:“姨母,这位夫人说是替皇贵妃娘娘传话,我就……”

  “皇贵妃娘娘最是和善,最疼你们这些皇子,怎么舍得你在这里晒着?”

  她拿出帕子替胤禛擦了几下额头上的汗,装作才想起还有四嫂的样子,有些无措地转过来问:“我说的可是?四嫂?”

  小佟佳氏讪讪一笑答:“自然是。”

  “那四嫂让四阿哥先回去吧,有什么事,回头请皇贵妃娘娘亲自来和四阿哥说不是更好?”

  珍珍把“亲自”两个字咬得极重,而小佟佳氏这个从小都在妯娌姊妹里过着指桑骂槐、话里有话生活的贵妇人,哪能不懂珍珍的意思。

  她捏着帕子的手收紧了一瞬,然后舒展一笑说:“弟妹说的是,我姐姐只怕吵到德主子,不都说她怀相不好需要静养吗?”

  珍珍凝神瞧着小佟佳氏,就这么看了她很久,连在一旁的胤禛都觉得有些不对劲,悄悄拉了拉珍珍的衣角提醒着:“姨母……”

  珍珍立即换上了和善的面孔,对小佟佳氏说:“是啊,总有人要劳烦姐姐,连万岁爷都知道姐姐心绪不宁呢。”

  小佟佳氏听了这话是当真一愣,宫里贵妇们见面说话都有套路,像她这样说怕吵着的时候,对方一定会说:不不不,您哪里会吵到。

  可珍珍现在已经不想给佟佳氏姊妹留什么情面,她朝小佟佳氏福了福,目送她尴尬离去。

  小佟佳氏悻悻而去,胤禛看着她的背影长舒一口气,对珍珍说:“姨母,您刚才可太冲了。”

  “没忍住。”

  珍珍自我批评了一句,又幽幽补了一句:“我总算明白过来姐姐怎么回宫会这般不适,住在这种地方怎么能安心养胎。”

  珍珍心底算着,畅春园建成以后,德妃就极少回宫。即使回宫也只在新年不得不回宫行大礼时,且是随着康熙一起。

  珍珍心底承认,无论康熙朝政如何老狐狸,后宫如何人山人海,他对姐姐还是极为照顾和体贴。从古代的角度来看,已经算得上是足够尽心。

  就像姐姐不愿意回宫,所以每次不得不回紫禁城的时候,他都会尽量让姐姐在昭仁殿度过。

  可这回没有办法,安全起见,姐姐是不得不回来。

  “姨母,她和我说皇贵妃想见见我。”

  胤禛悄声告诉珍珍,珍珍眨了眨眼,下意识说:“别理她,让她去。”

  可胤禛也朝她眨眨眼,珍珍的心思曲折了那么一瞬,明白了过来。

  “你想去听听她说什么?”

  胤禛抿着嘴点了一下头,“她都放弃我很久了,突然又杀回来,我有些好奇。”

  好奇害死猫。

  珍珍心里嗔怪了他一句,但还是严肃问他:“你挡得住她吗?”

  胤禛勾起嘴角,露出一丝算计,“姨母,这点本事我还是有的。”

  …

  太子胤礽站在乾清宫的丹陛之上。

  这里不如太和殿视野广阔,但依然是紫禁城的中轴线。站在这里可以隐隐看见连片的黄瓦红砖,享受着紫禁城最舒朗的风。

  他眯着眼睛仰着头,让初夏的微风能好的环绕着他。

  这时,凌普走到他身后禀报:“太子爷,万岁爷的大军已出直隶,明日傍晚可到古北口。”

  “好。”

  凌普再开口则是恭喜:“恭喜太子爷,这几个月这里都是您的天下了。”

  “好。”

  连着两个好字,倒让凌普有些摸不着头脑。

  太子还是这么昂首站着,京城的柳絮不时拂面而来。

  他最后长长叹了口气,问凌普:“皇阿玛怎么会把五妹妹也带去?”

  大军开拔,带走了一拨将领,以及成年的大阿哥胤褆。

  这并不意外,太子对此早有准备,让他意外的是五公主也在随行之列。

  “五公主惯来得皇上喜爱,她一个十岁的女娃,去前线能做什么?就是哄万岁爷高兴去的。”

  胤礽斜了凌普一眼,说:“你以为哄皇阿玛高兴时简单的事?你让别个去哄哄,谁哄得能和五妹妹一样,孤给他做个揖。”

  凌普笑得勉强,搜肠刮肚想出一件事宽慰太子:“好在索相去了前线,加上领侍卫内大臣长泰大人,咱们也不算在御前没有人。到时候平准之功,索相还能分得一些,长泰大人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万岁爷顾念您被内阁掣肘,这不也让托合齐大人暂代九门提督,又让麻勒吉做顺天府尹,京城里您也不是全然无人。”

  胤礽此时内心却是波澜不断,可他却不想告诉凌普。

  …

  五日前,在皇父离京的最后一个夜晚,他到乾清宫与皇父最后一次请安。

  顾问行见到太子前来,低声提示:“太子爷,请您稍候。”

  “里面有人?”

  顾问行低着头,不否认也不承认。

  等了好一会儿,他隐隐听见禁鞭的声音,又问:“皇阿玛是去永和宫了?”

  顾问行回道:“万岁爷想见一见您。”

  胤礽明白顾问行的意思,是皇父特地回乾清宫想见一见他,和他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