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第211章

作者:田甲申 标签: 穿越重生

  “我知道我知道……”胤礽喃喃着,“是我鬼迷心窍,是我的错,四弟,你想想办法,快想想。”

  永和宫的正殿里传来一阵骚动,珍珍急忙拉了拉胤禛说:“先看你额娘,她不大好。”

  “这……”

  胤禛举着火铳,也不知道该走该留,最后是珍珍找了张玉柱来,教他拿火铳继续对着太子的脑袋,压着他进了正殿。

  永和宫正殿的东暖阁里弥漫着血腥味,小阿哥低低地在哭泣,秋华端着一碗参汤一口口往德贵妃的嘴里喂。

  但每一口都只能喂进去一点点,更多的都从脸颊旁流了下来。

  “刘长卿,怎么回事!”

  刘长卿拿着一把蒲扇正在暖阁外扇着一炉药,他满头大汗焦躁不安,被四阿哥一吼显出一点不耐的神色。

  “四阿哥别急,微臣在想法子,这药马上就煎好了,请公夫人和秋嬷嬷务必撬开娘娘的嘴,让她先喝进去。娘娘不是大出血,她是生太久又受了惊吓才会脱力。”

  不一会儿,药终于烧滚,刘长卿呲着牙把滚烫的药壶取下倒出一碗又浓又黑的汤药端了进去。

  “公夫人,别愣着,赶紧!”

  珍珍这才跟上去,秋华抱着德贵妃的脑袋,另一宫女端着药碗,拿起了勺子。

  “勺子有什么用!灌呢!”

  刘长卿急着喊,可宫女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

  最后是珍珍一咬牙说:“我来!”

  她夺过药碗,药还是滚烫,烫到她下意识想松开手,但她依然紧紧地握着,咬着后槽牙狠下心抓住姐姐的下巴,不管不顾地灌了下去。

  药一点点流进了德贵妃的喉咙,苦涩难闻的味道溢在四周,被灌了药的德贵妃总算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

  “咳咳咳咳。”

  伴随一连串地咳嗽声,她迷迷瞪瞪睁开了眼。

  珍珍惊喜地扑了上去,“姐姐,你醒了?”

  “外面……外面怎么样了?”

  珍珍不知道如何接话,下意识地往外瞧了一眼,张玉柱还举着火铳,对着昔日尊贵无双的太子。

  “怎么了?不许瞒我。”

  “德母妃……我……”

  德贵妃听到这声音,惊得撑起了身子,“他怎么在?他怎么会在?胤禛呢?他们在前线把皇上怎么了?”

  “额娘,我在,我在。”

  胤禛走到她跟前,跪在她面前拉着她的手说:“额娘,我在呢,外面现在对峙着,至于他……他是来求我们的。”

  “求?”德贵妃虚弱地一笑,不无讽刺地说,“太子有什么可以求到永和宫的,我们怕是要求您饶我们一命吧。”

  胤礽也不管那把火铳会不会开,他扑到暖阁里,跪在床前哭求道:“德娘娘,我是鬼迷心窍的,您信我,我从来不想要皇阿玛的命,我不敢不想更不愿啊!”

  德贵妃重重吸了一口气,末了幽幽长叹:“我也不知道该不该为皇上庆幸了。”

  “太后急病了,皇贵妃不让太医进宁寿宫,要太后骗皇阿玛回銮。索额图又想调火器营在古北口pao击皇阿玛,他们都是疯子。”

  胤禛剜了他一眼说:“古北归化万里迢迢,我们有什么办法?还有这宫里……”

  “刘长卿,有没有毒药?”

  德贵妃突然开口问在一旁候着的刘长卿,刘长卿本来安静听着,这时候被点名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

  “娘娘,恕微臣说实话,微臣学的都是治病救人的法子,秉持的都是悬壶济世的心,哪有什么毒药。”

  “我不说第二遍。”

  刘长卿嫌弃地撇撇嘴说:“要看您这里有多少药材了。”

  “我这儿什么都有。”

  德贵妃接着就转向太子,“等下刘长卿给你带的毒药,你要么喂进格尔芬的嘴里,要么喂进你自己的嘴里。”

  太子问:“格尔芬要是不用呢?”

  “胤禛,你再给他一把火铳,在额娘梳妆柜子的最底下,你六弟留了一把,既小巧又连发,你给他。”

  胤禛转身去找,德贵妃示意珍珍过来扶住她,她颤巍巍举起手指直指胤礽的额头,“那火铳不打他们为首的叛贼就打你自己,如果你自己不打,胤禛到时候也会去补这一枪,听到了没有?”

  太子又问:“然后呢……德娘娘,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德贵妃闭上了眼,她困倦而疲惫,浑身的力气像是都被抽干了一样,“你尚且知道心疼你皇阿玛的命,他是虎毒不食子,你到底在怕什么。”

  太子一直憋着的眼泪,这时候才涌了出来,他捂着脸痛哭着。

  “太子,你皇阿玛未必看不透你,只是他不想看透,而你,是从来没懂过他。”

  德贵妃说罢,躺在秋华的怀里不愿再说一句话。

  …

  医术高明的人都对毒理也精通,毕竟是药三分毒,尤其是中药材。

  刘长卿在永和宫的储物间里捣鼓了一小会儿,就拿着一瓶粉状物走了出来。

  “这是足量的藜芦和甘遂,里面还有马钱子混在里面,太子那里少不了什么千年老山参吧?”

  太子点点头,刘长卿于是继续说:“藜芦和山参相克,一点点就能上吐下泻,甘遂也是剧毒利泄,再加上多一点的马钱子。嘿嘿,看着是上吐下泻,实则上吐下泻中人的肠胃被毁,马钱子的毒更容易入体,没多久人就不行了。”

  刘长卿把药塞在太子手里,“您也不用干别的,就煮一碗参汤,这药我都处置过了,煮在参汤里闻不出来。”

  “我该怎么让他喝。”

  刘长卿耸耸肩说:“微臣只是个太医,怎么喝是太子您的事。”

  胤禛赶着太子回去,“太子爷早点溜回去,如果格尔芬他们还没发现,您还好下手。”

  他拿了火铳,顶着太子的腰把他送出去。

  待胤禛回来,珍珍守在姐姐的暖阁外,她虽然一夜没睡,此刻却毫无睡意。

  胤禛走回来坐在她对面问:“姨母在想什么?”

  “在想前线如何了?”

  胤禛笑了笑,“刚才太子有个消息倒让我安生了。”

  “什么?”

  “索额图想调火器营,可姨母您想想,火器营的调度是鄂伦岱在前线掌管。就算鄂伦岱不知道后方生变,不敢违抗所谓的命令,但六弟可偷偷去找鄂伦岱的,就凭索额图的本事,他肯定没法调动鄂伦岱和六弟去替他用那些火器做武器。”

  珍珍默默点头,脸上依然是化不开的愁绪。

  胤禛关切问:“姨母还是不放心吗?”

  “皇上身边你说让我信阿灵阿,火器你让我信六阿哥,那宫里呢?”

  胤禛说:“您信我。”

  珍珍瞧着他认真的样子,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胤禛啊,姨母一直知道,你会是很了不起的人。”

  她收回手,看着紧闭的暖阁门,里面还躺着奄奄一息的姐姐。

  她轻声叹道:“也不知道这次过后,会不会天下太平。”

  胤禛眼神暗了暗,“那要看皇阿玛如何处置太子了。”

  珍珍此时心中隐隐有一个想法,她不知道该不该和胤禛说,她又一次望向暖阁的门。

  她刚才给姐姐的灌药的时候想起了什么?她想起自己刚穿来大清的时候,没有朗清只有一具快病死的躯体,那时候是什么让她活了下来?

  是姐姐,是姐姐抱着她,撬开她的嘴把药灌了下去。

  她看着暖阁的槅扇,刚才太子就扑在那里,就在那里他还敢恳求姐姐救他。

  她的手渐渐收紧,最后砸在了身边的几桌上。

  她乍然开口:“四阿哥,若是皇上回京,太子的事该如何回。”

  胤禛却没有回答她,而是反问:“姨母,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若是皇阿玛回不来了,我们该如何。”

  珍珍下意识地想说不,若是康熙回不来,阿灵阿怎么办?

  这时胤禛起身去拿了纸笔来,放在珍珍面前一份,自己面前一份。

  “姨母,您问我的问题最终是为了什么,我问您的问题最终是为了什么,我们都写下来,看一看,如何?”

  …

  杀虎口的都统衙门内,如今天下之主康熙已经听完了鄂伦岱和六阿哥的奏报。

  他摩挲着自己虎口的老茧,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冷笑。

  “厉害啊,真是厉害,老东西想调青城口的火器在古北口守株待兔?”

  鄂伦岱回道:“奴才和六阿哥反复揣摩也只是猜测,就压了那调令两日,又派人去打探三个关口运输的粮草,发现原来应该从杀虎口向西调动的粮草都转道在往东走,也就是往古北口去。加上奴才等了两日,调令再度来催,六阿哥就一不做二不休,扣押了那几个传令官上了重刑,有一个受不住招了,是索额图截了归化发往边关的旨意,又冒用的调令。”

  六阿哥补充说:“儿臣审出后想,青城关已经拖延几日,索老贼肯定起了疑心。运粮三个关卡,古北口靠近京师容易后撤,喜峰口更远需要长途跋涉,只有杀虎口离青城最近,而且山西地势险峻,我们拿下杀虎口后山西的噶礼不容易调拨援军,依靠雄关,即使他们来攻,我们带着火器也可以抵挡。且杀虎口留有备战的粮草,若是古北口和喜峰口真的不往前线运粮,这里还能救急。”

  “好!做得好!”

  六阿哥眼珠子一转,立马像一条鱼一样窜到康熙怀里,“皇阿玛夸我!”

  “乖!”康熙看着宝贝儿子是又得意又自豪,老父亲心态爆棚搂着胤祚不住傻笑。

  “那皇阿玛不怪我了对不对?”

  “不怪不怪!”

  “皇阿玛不让我出京是错的对不对?”

  康熙顿时就拉下了脸来,“胤祚,你别和皇阿玛得寸进尺啊!”

  …

  康熙与鄂伦岱、胤祚谈事时紧闭了都统衙门正堂的大门,此刻却有两个十岁上下的孩子在正堂的旁一扇不起眼的偏门那里,企图透过纸窗偷窥里面的情形。

  “秃驴,你能不能不跟着我?”

  大喇嘛傲娇地“哼”了一声,“我是大喇嘛,你们大皇帝刚给我册封过,你要对我尊敬些!”

  另一个孩子是五公主宝儿,她是撒娇卖痴才让皇阿玛带了她出京,却没想到前线情况生变,于是被康熙强行塞在了大喇嘛的马车里。

  说是万一有事,她只要和大喇嘛在一处,不暴露身份就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