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有甜之病娇夫君小悍妻 第120章

作者:蓝牛 标签: 穿越重生

  “今天订了砖瓦木料和石料!”魏华音又拿出另一包找零的银子。

  魏华玉赶紧打开看看,见都是真的,还是有些反应不过来。

  于文泽扭头看看白玉染,“是玉染养的花草卖的钱?”

  白玉染点头,“就这两棵能卖钱的,其他都是不值钱的。”

  于文泽好一会没有真实感,看着手里的银票,是真的,银子也都是真的,心里惊叹了半天,养花草竟然这么挣钱!就算是只有两个能卖钱的,那也发财了!他们家辛苦开菜园子卖菜这么些年,都不如一棵兰花值钱!

  “既然有这个钱,咋还说是净身出户?害我以为你们以后要喝西北风了!”魏华玉嗔怪道。

  “带着我的书和花草净身出户的啊!”白玉染回她。

  于文泽明白过来,“那你们卖这么多银子的事儿,家里不知道吧?”想问问给其他几房分不分,要是分的话,二百两也不剩下的。

  “花草是我的!分家文书都立了!其他的我都不要!以后就靠华音养着我了!”白玉染说着回头冲魏华音笑。

  魏华音抿着嘴看他,那两盆兰花,他张口就要二百两,是知道行情的。说是分家啥也不要,净身出户,就带书和花草。却比他们加起来都多了!心够黑!

  于文泽明白过来,这个钱是不能露的,要以音姑的名义。不然这钱就得分给另外几家,也不剩下了!

  和魏华玉对视一眼,都明白过来。

  “那这个钱音宝儿拿好!你们要盖花圃,还得买花苗,用不少钱呢!不够了再问我要!”魏华玉把银票和银子都给魏华音。

  “嗯。”魏华音把钱拿着。

  几个人赶到小柳庄。

  柳满仓和柳王氏正在洗松花蛋,准备收拾好明儿个送去县城。看她们过来,一听分家了,也都惊疑不信,“你们也分出来了?”

  “分出来了!地已经买好了,砖瓦石料木料也都定好了,盖了新房子,再建个花圃!”白玉染又跟两人解释。

  “那你们分家分了啥东西?分了多少钱?”柳王氏急急的问。

  白玉染坐下把分家都是咋分的情况讲了一遍,又说了他是净身出户的,“只带我的书和花草!”

  看他又作,魏华音在底下接话,“刚卖了二百两!”

  “啥卖了二百两!?”柳王氏惊问。

  柳满仓也惊异不已。

  魏华玉笑着解释,“姥姥!姥爷!玉染种的花草,有两棵名贵兰花,卖了二百两呢!他这是不让说,就说以后靠音宝儿了!这个银子正好够他们盖一院,建个花圃,还留些本钱,慢慢整。不然一说出来,都分了,就不剩下了!那些花草都是玉染自己养的!”

  柳满仓眼神闪了闪,看着白玉染半天,点头,“你们先紧着自己过起来,弄成个样子了,再帮衬家里不晚!”怕魏华玉一心想着自己妹妹,不想白家,让白玉染心里不舒服了。

  柳王氏兴奋完,也觉的占了便宜,有点心虚,这一旦被白家的那些人知道,肯定会大闹一场,还会闹音姑,弄不好,白家都能休了音姑!

  “是啊是啊!等你把自己的家先弄起来,有个安稳的家了,再帮衬你家里!都是一家人的,都是亲戚的,有啥事儿也都该帮衬的!”

  看她生怕把这个事儿说出去了,引起严重后果,魏华音没吭声。她那里还有白玉染二百两银子,光那些阴沉木都值不少钱!

  白玉染点点头,“这个以后会的!但我和华音现在都还没有家,先把院子盖好再说!”

  柳满仓和柳王氏都点头。

  魏华音说起卖松花蛋和咸鸭蛋的事儿,“他要了两百个松花蛋,三百个咸鸭蛋。明儿个送到他家桂花胡同的曲家!”

  “行!正好明儿个去货,这一批的鸭蛋,过个几天都能吃了!”柳满仓点头。又问起盖房子的事儿,这是大事。

  “我跟华音商量好了,等明儿个送完货回来,再规划规划,就找人赶紧盖起来!”白玉染说自己的打算。

  “再过些日子就农忙抢收了,还得赶紧呢!”柳满仓道。

  “好!”白玉染应声,看向柳王氏,“姥姥!我的东西呢?”

  柳王氏想起来荷包的事,忙起身去拿了出来给他。

  白玉染笑着接过来,跟魏华音道,“回头我打个络子再给你!”

  柳婉姑烧了热水,就一直躲在自己屋里,没有出去。听着他把荷包要走了,还是给魏华音的,忍不住抓紧了衣摆,眼眶有些发红。

  魏华音那里收的还有一个他送的荷包,都还没戴过,“天不早,走吧!”

  回到家,直接到了魏家沟,跟樊氏也说一说分家的事儿。

  不过白玉染没让说卖二百两银子的事儿,只说之前攒的有点私房,再加上魏华音的钱,能把院子和花圃建起来。

  魏礼是她儿子,她要看着儿子能去赶考,却没有盘缠,急得团团转,这边有钱,肯定会张口!白玉染报复他还来不及!

  现在手头没有钱,但他还有个女儿,卖了就有钱了!

  樊氏一下子就觉得他们俩日子过的好难,“奶奶也帮不上你们多少,你们有啥活儿,尽管找我!我这胳膊腿儿都还好好地,能干不少呢!你们现在苦一苦,熬过去了,以后就好了!”

  她想说,搬到这边来住。但这边毕竟是音姑的,白二郎又不是倒插门了,白家估计要闹事,不让分家。这好不容易分家出来了,以后眼见着的好日子要过上了。就没有说。

  魏华音过去整理松花蛋,把两百个松花蛋整好,洗好,晾起来,这才回家。

  白玉染摸了摸手指上的硝感,看看她的手,“华音!以后再做这个,都给我来整!等挣了钱,就不用收拾,直接带皮卖。咱们靠其他的挣大头!”

  魏华音觉的,她也可以去卖花草了,“哦。”

  到家,两人又收获了几个不善的眼神。

  “回回赶的都那么正好!每次都是赶饭点!”赵氏呵呵笑。

  “瞧三婶说的,轮到大房二房的时候,你也没帮忙啊!”白玉染淡凉的看她一眼。

  赵氏气的哼一声。

  白方氏问白玉染,“看你拉的一车都卖了,卖了多少钱?”

  “一两半!”白玉染回她。

  “就卖了一两半?”白方氏不太相信,看了眼魏华音。

  白玉染点头。

  赵氏又忍不住了,“卖一次就卖一两半,这可比我们干俩月的活儿了!还说啥净身出户,只要书和花草,拿走的都是最值钱的呢!二房大方,不分了,我们家这穷的叮当响!”

  李氏害怕她要再分钱,连忙道,“二郎那园子里,总共没有多少花草,卖不几个钱的!而且都是养了很久才能卖一次!没啥钱的!二郎分家啥都没有,还得过活呢!”

  白方氏也怕人骂他们刻薄二孙子,“行了!家都分了,还干啥?闹着活不了,要分家,分了家谁有能耐谁使去!”

  柳满仓也没多说啥,他也知道就算一次卖个一两半银子,卖个十几次也不到二十两的。而且白玉染那些花草根本没多少,卖不了几次。他们要盖院子,还是得花魏华音的钱。

  “你要不缓缓,等烟叶下来再盖?”问白玉染。

  “不用了!华音有钱!”白玉染直接说。

  柳满仓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看魏华音,不再多说,回屋吃饭。

  次一天,魏华音起来做的早饭。

  他们吃完了早饭,才去魏家沟。

  “你们又干啥去?”李红莲脸色不善的叫住他们。

  “卖鸭蛋啊!腌的鸭蛋要卖了,好盖房子的!”白玉染回了一句,和魏华音出了门。

  李红莲气的怒道,“晌午又不做饭了!”

  丁氏眼神莫测的看她一眼,也出去忙自家的事儿。

  魏华音,白玉染和柳满仓,柳王氏碰了头,拉着货就赶往县城。

  先把曲正沿要的松花蛋和鸭蛋送了,松花蛋五十文,咸鸭蛋十文,都是挑的个头大的,匀称的。

  看东西好,曲正沿也很满意,当场给了钱,“这咸鸭蛋留一百个我们自家吃!等下个月,我再买两百个!你们还赶月中的时候送过来就行!”

  柳满仓有些犹豫,他现在做的咸鸭蛋虽然不少,但都定给郑掌柜了。

  “好!下月的这个时候!”魏华音直接替他答应下来,不过匀出来两百个鸭蛋,这曲正沿是帮人采买送礼的,接触的人多,还都是有钱的人,能用他打开路子最好不过。

  柳满仓没有说啥,等去给郑掌柜送货时,才说,“郑掌柜那里要的也多,这要是卖别人了,也不好说!”

  “那姥爷拿了这次的钱就多做点,以后也开个铺子。总不能只卖给别人,一直帮别人赚钱!”魏华音说他。

  柳满仓也冒出过这个想法,只是开铺子可不容易,“那不光得有钱,起码得个几百两,还得能卖得出去,还得有东西卖!不容易呢!”

  “只要干就容易!”魏华音笑了声。

  白玉染也顺着她话,“华音说的对!姥爷你尽管干,买鸭蛋和材料的钱可以先从我们这里拿!”大不了他再卖两盆花。

  柳满仓还是喜欢脚踏实地,不过赚大钱的想法也是止不住的,“那先卖俩月,打开路子,等摸摸情况再说!”

  “嗯。”魏华音应声。

  柳王氏笑翻了一眼,“你姥爷就是老古板!”

  “姥爷要考虑一大家子呢!”魏华音笑。柳满仓是典型的好家长,儿女儿孙都要考虑到,都要帮衬到。就是选女婿的眼光有点次。而柳凤娟也一脉相承!

  到郑掌柜的铺子里送完了货,结算了钱。两百个松花蛋九两银子,六百个鸭蛋四两八钱。

  柳满仓拿到银子就问魏华音,“这钱你先去用吧!”

  “不用了姥爷!我手里比你多呢!”魏华音摇摇头。

  知道那二百两足足够,柳满仓点头,“行!那事情还多,就赶紧先回去吧!”

  两人也跟着到了魏家沟,樊氏这边已经帮着找好了工匠,还是魏铁根他们一波人。

  白玉染一听就说不够,“再找二十个,妇人也行,能干点轻活儿,要在农忙前盖好!”

  这事儿魏铁根和魏嫂子想办法,“没有问题!”

  吃了饭,柳满仓和柳王氏,跟着魏华音白玉染,还有樊氏,魏铁根都到顾家村的村头来看那块地,看咋盖。

  这边二房三房也在找人,看柳满仓和樊氏都过来了,这是准备帮着盖房子,帮着出钱呢!

  村人指指点点。

  “我看银子贴进去,等房子盖起来,再休了她,还能个啥!”六婶子记恨的拿着锄头看着,故意扬声跟一旁的人说着。

第139章 明儿个必须去抓蛇(一更)

  竟然还分了家,让白二郎啥都不分,就带几盆花出来,又是买地又是盖房子,而且那一大片有五亩多,都买下来了。那一片是顾里正家种的桃树,能把那一片地都买下来,银子都要不少!更何况还要盖房子!

  这个银子从哪来?肯定都是魏音姑这个肥丑贱人!

  六婶子越想越气很,这个贱人的压箱底肯定不止二十两!或许有四十两五十两都不一定!还有那些陪嫁的首饰,布匹,都上百两银子了!简直可恨!

  那刻薄,幸灾乐祸加诅咒的话就忍不住了,“还真是倒贴!礼金银子退回来,又贴上那么多陪嫁!现在又买宅地又盖房子,过些日子被休了,还不知道找谁哭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