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有甜之病娇夫君小悍妻 第173章

作者:蓝牛 标签: 穿越重生

  次一天,白玉染沐休。

  白三郎说的借书,却没有再过来。

  魏华音知道,目的根本不是借书,只怕是想借她。

  “想什么?”白玉染把她环在怀里。

  “没什么。”魏华音回他。

  白玉染揉着她的头,心里忍不住愧疚,他也不想把她锁在家里,只是他怕那些觊觎她的人,怕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给了那些人可乘之机。他才刚刚尝到幸福的滋味,那是让他深深上瘾,自甘沉溺的滋味。他不愿任何一丝一毫能觊觎她!

  可看她一个人孤单单在家里,除了他,连个人说话都不曾,又心疼愧疚。

  想了想做出让步,“把奶奶接过来住几天吧!”

  “嗯?接奶奶干啥?就那么远一点。”魏华音扭头问他。

  “过来给你帮帮忙!”白玉染轻抚她的小脸。

  魏华音一直都是一个人,早成习惯,“我又不干啥活儿,没啥帮的。奶奶在帮人扎猫头鞋,也没有空余时间。”

  白玉染叫樊氏过来,也不过是陪陪她,“正好学一下看奶奶怎么扎猫头鞋的,等腊八再让奶奶回去!”

  猜着以他黑透的心肠,只怕是知道了啥,所以把奶奶叫过来看着,魏华音斜他一眼,“随你!”

  白玉染亲了亲她,过去东小院把樊氏请了过来。

  听魏华音自己一个人在家,让她过去住几天,樊氏当即就答应了,把剩饭收拾吃了,拾掇了两件衣裳过来,安排在了厢房里。

  有她在这,白玉染也不好再出门上锁。

  倒是顾玉娇见樊氏住过来了,就猜着魏华音只怕和樊氏通了气,知道樊氏没叫她去北坡,现在让樊氏住过来防着她们呢!

  一计不成,她暂时不敢再有动作了。

  樊氏锁了门住到顾家村,两个村子离得近,冬日里也闲,翠姑和魏春荷,魏三多,魏小福几个就跑到这边来玩。

  广厦下烧上炭火,暖气自下而上,坐在木板地上,也不觉冷。

  樊氏坐在一旁扎着猫头鞋,翠姑也拿了绣活儿来。

  魏华音坐在矮桌上练字。

  魏三多和魏小福拿着棋般下跳跳棋,但俩人也不是稳得住的性子,不时就跑到院子里玩去了。

  晌午翠姑没有走,魏三多和魏小福也被留了下来。

  白玉染回来,看着家里热闹异常,魏华音神色也带着笑,果然她再习惯一个人,但对这种小热闹不排斥,反而挺开心。

  晚上抱着她问,“染坊等过了年手里有钱了再开。先给你找几个小学生教他们打发时间行不行?”

  魏华音皱着小脸看他。

  “我们不是没钱了嘛!那么穷了,哪还有染坊!”白玉染看着她笑。

  “哼!”魏华音哼他。

  白玉染看她气哼可爱的小模样,笑着亲她,“想不想?不想就不要他们!”

  很快魏三多和魏小福拿着笔墨书本过来找魏华音开蒙。

  反正家里不缺几两银子,魏嫂子她们也都知道魏华音过阴间后会了好多东西,机智学问都有,孩子也愿意跟她一块玩儿,那就请了她启蒙,说不准到了上学后,比其他的孩子学的多,还聪明会学!

  翠姑一看不愿意,也要跟着学念书,“我不想做针线了!念书识字好,我也学!反正我挣的有钱!”

  张氏听了也没拦着,还希望她多去找魏华音,要是也能嫁到白家去,或者得些好处,自然乐意。

  教两个三个都是教,魏华音一边学自己的,一边教他们,不拘《三字经》,还是《声律启蒙》,《论语》还是《孟子》,或者诗词文章的选节,选段。

  见翠姑天天往顾家村跑,魏春荷和魏小香几个也忍不住过来串门,村头大院这边热闹起来,惹的村里人也过来串个门。毕竟寻常时候她们家都是锁着大门,不见人影。

  李氏听说过来看看,见樊氏在这边坐镇,也没有啥乱七八糟的,魏华音带着魏三多他们在念书习字,放心的回去了。

  李红莲也跟着转悠了一圈,回去路上就跟李氏说,“婆婆!我看是她太闲了,才给自己找个事儿打发时间的!”

  李氏看着也像,毕竟之前说的捣腾染料染布,现在却教起人家识字念书了。

  “我们倒是忙累的跟啥一样,一天忙到晚上,连口气都喘不上!”李红莲酸道。脸上的嫉妒几乎忍不住。

  李氏温声解释,“她们也逢集卖花草呢!过日子的钱得挣的!”

  李红莲想到魏华音坐着不动就有收益,足以让她天天待在家里闲吃饭,闷了找乐子,就记恨的难忍。

  但如果让她知道,并不是魏华音拿钱在供白玉染,反而是她如今都是花着白玉染的钱,闲适舒坦的日子也是白玉染给她挣的,只怕要恨到冒火。

  顾媒婆也过来串门,领着小孙子石头。

  次一天魏华音就又多了个小学生,顾石头。

  魏华音吃着顾媒婆送的腌菜炒的肉,吃了两个米面馒头,一大碗粥。

  “这么好吃吗?”白玉染笑着捏她的脸颊。

  “嗯!”魏华音点头,暗瞪他手狂不老实。

  “腌菜不能多吃,伤肝胃!”白玉染嘴上说着,又给她夹了一筷子。

  同桌吃饭的樊氏满脸的笑。俩人小日子过的实在温馨甜蜜!音姑受那么多苦难,也终于幸福了!

  进了俩月,年味儿就一点点近了。

  樊氏腊八时回了东小院,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做年糕了,她想要多做点,但在她们那是不可能了,小两口哪一个都不是能抡起大锤捶出年糕的人。她回家多拿些糯米,跟村里人合伙,打些年糕出来。

  白家也开始打年糕了,几家一块合作,又赶上白玉染和白三郎都沐休。白承祖和白老大也歇了一天。

  年糕,魏华音只吃过,没有参与过打年糕,早早吃了饭就换了身利落的衣裳过来。

  白方氏看她那么勤快,围着她和李氏,露出个满意的笑,“不会打年糕吧?”

  魏华音睁着两个透亮的大眼睛摇摇头,“没打过!”

  “正好今儿个学一学!”白方氏难得笑的温情。

  魏华音点头,“嗯!”

  李红莲看的心里嫉妒恼恨。

  打年糕是个力气活儿,但能学的东西也不少。淘米,磨粉,上锅蒸,蒸一遍还不行,还要翻蒸,最后才是打糕。这就是男劳力们的活儿了。

  白老二忙的顾不上回家,二房要打年糕,自然也得出人力,白三郎就卷了袖子上手了,也想在魏华音面前表现。他比白玉染那个不中用的强多了!

  魏华音的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被捶打的年糕上。

  她好学,也满足了白方氏的教媳欲望,细细给她讲了米要打成啥样才能打成年糕。

  但终究,常年读书少劳作的人,没几下就气喘吁吁不行了。

  倒是白玉染打一会,歇一下,和白老大,白大郎替换着,打了半天。

  李氏心疼他身子骨弱,让他去歇着,“人手够呢!歇着会吧!别累坏了!”

  白玉染放下木锤,凑到魏华音跟前,“你看!我头上都是汗!”

  魏华音不习惯带帕子,看他满头汗珠,脸都伸到她脸上来了,无奈的抬手直接用袖子给他抹了两把。

  这一幕刺进白三郎的心里,眼神也越发不善起来。

  白玉染余光暗自扫他一眼,眼底幽光闪过。

  从早忙到晚,白家的年糕终于打好了。

  一分四份,大房,二房,三房各一份,另一小份给魏华音和白玉染。

  赵氏挑着眼,“还是音姑命好,伸手摸几下,几乎好话一说,一筐年糕到手了!我们这些人累死累活,才有得吃!”

  “三婶说这话,二婶怕是听了心里不舒服呢!”白玉染不客气道。

  二房虽然也是出了三个人,但白玉梨一拎不动木锤,二不愿意出力干活儿,和魏华音一块,所以也只丁氏和白三郎,打糕时,白三郎还不中用。

  她三房也是,一家三口在这,她自己偷懒,白四郎也偷懒,白老三也是打一会歇一会。

  丁氏笑着接上话,“都是一样的人,三弟妹在说笑呢!再说音姑和二郎拿了一整袋的糯米呢!”

  “拿了一整袋的糯米?”赵氏不知道这个事儿。

  李氏应声解释,“有一半糯米是二郎和音姑拿来的!”

  赵氏撇撇嘴不说话了。

  白玉染背起年糕,带着魏华音回家。

  白三郎走在后面,见他出了门,就牵住魏华音的手,眼神阴了阴,转身回了家。

  听着后面的门响声,白玉染拉着魏华音问,“他到家里来过?”

  魏华音看着他挑眉。

  白玉染已经明白,捏了捏她的鼻子,“不许开门知道吗?”

  “我又不傻!”魏华音说他。

  “不傻!但是笨!”白玉染笑着亲她,不论再怎么样,她手上都没有沾过血,人命是她的底线。

  “你才笨!”魏华音推开他的脸。

  “所以我们俩天造地设!”白玉染跟她斗着嘴,心里却盘算着,家里要留人看门户。看来他也不能等到翻过年,得提前就准备起来。

  次一天通知了于文泽和魏华玉,让他们下晌过后到家里来住一晚,有事找他们。

  于文泽以为要打猎,收了摊儿,准备齐全的和魏华玉赶过来。

第179章 哄你睡觉(二更)

  白玉染回到家,看到魏华玉已经和魏华音准备做饭还有干粮,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不去远地方,回来吃夜宵就行!”

  “不去远地方那猎啥?”于文泽可是打定主意要多出力!不能光占便宜。

  “在水里!”白玉染笑道。

  “在水里?捞啥东西吗?”于文泽更奇怪了,要捞鱼,清源河里,也都去慢慢钓,就算要撒渔网,那大晚上的也看不见。

  魏华音也疑惑不解,询问的看着他。

  白玉染笑而不语,拍拍她的小脑袋,“吃了饭,先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