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有甜之病娇夫君小悍妻 第411章

作者:蓝牛 标签: 穿越重生

  “看来你知道我今天来的目的。”沈风息神色淡然,很是笃定能说动他的样子。

  “你最好闭嘴!”白玉染咬着牙,厉眼盯着他。

  沈风息冷冷挑眉,“不就是怕被人传扬我和华音的流言?你想多了!”

  白玉染黑着脸不说话。

  “你只想到自己的尊严和华音的名声,想到感情,却没想到,一旦绵绵她们几个,谁出了意外,对华音是多大的创伤?她已经提出来了,你却拒绝,发生意外,你和她,还会有一个你盼望恩爱结局?”沈风息毫不客气的直扎他心上。

  “闭嘴!你根本不懂!”白玉染怒道。

  “没你想得多,我只知道在华音心中,孩子第一。你死了她可以独活,孩子出了意外,她承受不住。”沈风息冷冷睨着他。她唯一的一次爆发潜能生命力,那时就知道,孩子对她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对方虽然还没有动手,不过是他和华音防备的紧,倒了时机,不会看旁的,定会对孩子下手,不择手段!

  白玉染呼吸渐渐粗重,两个眼渐渐发红,握着拳头,克制着要跟他动手的冲动。

  “她在心疼你,你就不会多心疼她一点?”沈风息叹着气问他。

  魏华音现在的很多事,很多打算都是围绕着他,为着他的。

  白玉染知道。

  “同意吗?”沈风息再次问他。

  白玉染抿紧了唇。

第429章 只求平安

  上元节后,魏华音的行李也收拾好了。

  明明才没几天欢聚,娘亲又要离开了,仨小的瞬间变身哭包,连一向早熟的弟弟长流也往下掉金豆子。

  “早知道别说,直接偷偷的走了,现在走都走不掉。”樊氏也红着眼圈叹气。

  绵绵在一旁看着挤在一块挂在娘亲身上的弟弟妹妹,扁了扁嘴,眼泪也大颗大颗的掉下来。师父已经跟她说了,爹答应他先带着她们四个去药王谷,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娘,也见不到爹。

  魏华音一手揽一个,怀里抱一个,柔声安抚三个小哭包,“娘没有偷偷溜走,告诉了你们,我们也拉钩,说了会写信,你们要乖啊!”

  “就不乖!娘不准走!不准走!呜哇哇哇!”身为哥哥的白长沨小奶包完全不顾平日里的哥哥人设,哭的最大声。

  小四已经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两个眼睛都肿了。

  魏华音的心也拧成一团,抱着仨小奶包,亲了又亲,柔声哄了半天,安抚了半天。

  绵绵看着擦了眼泪,上去帮忙一块,“娘再不走,就赶不上宿头了!路上会有大灰狼的!”爹已经拖着娘多留了两天,再不走,又要有人弹劾爹娘了。

  弟弟长流先擦了眼泪,“我不闹,我听话,我会照顾妹妹,照顾哥哥和姐姐的!”

  看弟弟又比自己懂事,哥哥也不想撒手,白嫩的小脸挂着泪珠,“那......那娘要保证,天天......天天都有写信才行!”

  魏华音亲了亲他,“乖!娘可以保证天天都想你们,信也会尽量天天都写!但不能天天都送来啊!送信的叔叔,家里也有孩子,要是天天都给我们送信,那他家的小孩也会像你一样在家里见不到爹爹了。”

  哥哥一听,嘤了声,委屈的眼泪又突突下来了。

  樊氏嗔她,“你说你,直接就哄他天天都有信,不就好了!小孩子小,又不懂那些,等回头多找几个孩子一块玩起来,也就哄好了!”

  魏华音不想骗她们,虽然她们是还小,但她身为娘亲,是孩子第一接触的榜样,她希望她的孩子保留的都是美好的品德。而且她现在骗了,后面她们闹起来,需要费心的就是白玉染和家里的人了。小四这两天哭的多,已经有些不舒服了,再多哭几天,又得灌药调养,她又不能守着。

  “娘,不哭。我会乖的!”小四伸出小手给她擦擦。

  魏华音揽紧胳膊,“娘等过两个月,忙完春耕,就回来看你们!好不好?”

  “好!”

  “娘要说话算话!”

  四个人都挤过来。

  白玉染在一旁望着娘几个,眸色暗沉起伏。

  终于把几个小哭包哄住,看着她们每个人都抱着临别礼物不撒手,魏华音咽了下气,望向白玉染。

  白玉染伸出手牵着她,送她上马车,送她出城,“保护好自己,我只要你安全!”

  “你也是,安危第一!但想我第二!”魏华音环紧他的腰,仰着头望着他。

  白玉染再次压下去。这一次分别,不会有她说的,两个月就能见了。

  春喜和姚澈,顾大流,祝妈妈几个早转过了头。等白玉染吩咐启程,这才转回来,“大人保重!”

  “你们也都保重!”白玉染点头,目送她们一行人离开。

  沈风息是过了二月二才启程了,和魏华音错开了半个月。

  但他回药王谷,带走了魏华音和白玉染的四个孩子一事,还是很快传开了。

  魏华音走了,却把孩子交给了沈风息,流言疯狂抹黑,孩子到底是白玉染的,还是沈风息的!?

  甚至传言中夹杂白玉染天生不足,一直都是病秧子,暗示他有不能生养之症。

  钟叔拿着消息回来通禀,“传这些的,皆是永恩侯府三房的人,意图污蔑夫人,踩踏大人。里面有推波助澜的,怕是再为大人纳妾造势。”

  没有魏华音在,几个孩子也被沈风息带走的白玉染,仿佛变了一个人,周身和眼中再无温度,只有隐含的冷戾,“跟他们对上!”

  “已经对上了。”钟叔知道他要用这些事迷惑转移皇上的注意力,这么污蔑抹黑夫人和大人,即便不吩咐,也会对上去!

  “宫中的消息给我。”白玉染伸手。

  钟叔应声,把匣子最下层的一沓信拿出来递给他,“收集的消息和线索全在这里了。”

  门外陈瑜快步进来,“主子!夫人的信到了!”

  “拿来!”白玉染放下信笺,忙伸手。

  陈瑜笑着递给他,“小八子刚刚到,快憋不住,我让他去茅房了,等会来回话!这几包是夫人让捎回给大人的!”

  白玉染又拿过包袱,一手摩挲着,一手拿着信看着。

  魏华音信上骂了他一顿,答应把孩子送走,不告诉她,害她没有准备。

  又说了春耕育苗准备妥当,太忙没有时间给他做衣裳,从布庄拿了一套新样式的给他,另有一些老家的小吃食。

  叮嘱了他没人看顾,不许作。否则回来休他。

  白玉染脸上满是缱绻的笑,“还休我,你敢!”

  又把信看了一遍,打开包袱看带给他的东西。

  钟叔把陈瑜拉出去,低声叮嘱他,“再给夫人送信,一定要通知夫人多给大人来信。夫人和小姐小公子们不在家,大人成个冰人了一样!家里都没有人气了!”他也怕,之前老家的那个和尚,说过,大人命带凶煞。现在他看大人......

第430章 小本本随身记

  陈瑜在跟着白玉染的时候,对他的事情也是做了全面了解的,他们一行是六个人,现在能留下来的只有三个。

  身手最好的带着影卫负责暗中保护夫人,那是主子最信任的。而他和侯真,负责跟着主子。但两人都知道,主子的心在哪,底线在哪。

  钟叔是家里的老人儿,比他们都跟主子和夫人年岁久,虽然只是卖身的管家,了解他们两夫妻的付出和忠心,他们也存着一份尊敬,“钟叔,你有什么话直接说。”

  “大人的事,有些是你们去管的,我眼界窄,年纪大了,也只能做个老管家。但大人和夫人的事,不是我托大,我了解还是比你们多的。大人刚和夫人成亲时,很是艰难,还被强行送进寺庙过,那个住持估计也是有点道行,说大人命带凶煞。”钟叔低声解释着。他知道要想在官场站稳脚跟,需要非常手段。之前他没有太多感觉,但夫人和小姐公子一离家,大人的状态立马就变了。他怕那凶煞反伤到了大人。

  陈瑜皱着眉,沉思着看他,“钟叔说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不过你不用担心,主子他很好。不过,让夫人多来几封信,主子会更好,这件事我会交代下去,让那边的人没事儿就催促夫人。”说着他笑起来。

  钟叔也点着笑起来,“嗳!”

  魏华音再收到白玉染消息时,仁宣帝已经带着大军出发,势要一举灭了北辽,踏平北辽,一雪前耻!

  当然随军的人,有唐凤初,没有白玉染。

  朝中松懈,对白玉染是个机会。但是,他这妻子在外,孩子也被安全送进药王谷,那可是个铜墙铁壁般的地方,有沈风息和药王谷众弟子,绝对安全的地方。他这在京里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杀四方了!

  防备对付他的人和招数,也更多了。

  魏华音也忙的脚不沾地,偏偏身边还有俩侍卫,时不时的就提起白玉染,提醒她要想他,要给他写信,或者给他捎带东西,或者在她忙里抽闲给几个孩子写信时,见缝插针,让她也给白玉染写一封,无论写啥,随便写啥。

  “你们俩闭嘴!叽叽喳喳的,我想把你们头打掉!”魏华音终于火了。

  两侍卫一听,立马绷紧了嘴,听话的点头,又摇摇头。

  魏华音黑着脸,幽幽的从两人脸上扫过,哼了声,“再叽叽喳喳,就不用跟着我了。”

  两侍卫对视一眼,连忙开口解释,“夫人!这是上面下的死命令,大人在京里过得不好,只有夫人的信,才能让大人开怀一刻。”

  “就一刻?”魏华音挑眉。

  俩侍卫:“......”

  魏华音哼了一声,继续下田去忙了。去年收的稻种投入了十万多斤,宁安县由她实地考察,选定了试种的地方,有肥沃的上等田,也有稍微贫瘠些的,只等禾苗育好,移栽下田,做好数据记录。

  听似简单的工作,因为参与者众多,各项划分,甚至明争暗斗,百姓又需要解释安抚,工程量浩大,让魏华音开始连轴转。

  俩侍卫不敢再多提,但急的抓耳挠腮,焦虑不已。

  春喜看了几天,这才好心提醒,“夫人忙起来可一点空闲都没有,你们天天聒噪自然招烦。要想写信,你们就自己跟着夫人,自己做笔记吧!和大人有关的重点记,其他的随你们心情。大人会喜欢的!”

  魏华音收了六七个手下跟着她开展工作,因为要记录数据,所以挑选的起码都是识字能写的,学的东西太多,就准备个小本本记着。

  俩侍卫一听,立马也开始效仿,随身带着个小本本和家里特制的炭笔,随身记。

  然后忙碌的白玉染,再收到心念念的消息,看到厚厚一沓,欣喜一瞬之后,陷入疑惑,继而皱起眉头,打开来。果然不是他小宝儿给他写的信,只是侍卫的随身记。

  但知道她背负着多重的任务,这个时节会有多忙,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看这些随身记解解思渴。

  陈瑜给俩侍卫传信,干得不错,鼓励他们再接再厉,除了保护夫人,这是第二任务。

  于是,俩侍卫随身记更用功用心了。见魏华音吃个之前和白玉染有关的东西,笑了笑,也记录上:夫人想到主子,笑了,神情很思念。

  被春喜看到,批了一顿,“你们现在都会编造了?要不要送你们去翰林院做编修啊?”

  两人正想皮两句,猛地想到,她这话是说他们编排夫人,欺骗主子,顿时一个激灵,忙说不敢,很快改正。

  随身记也记的更加认真,谨慎了。

  魏华音对杨柳镇这边的百姓相应的开了点后门,这些人也与有荣焉,精力也都放在今年水稻种植上,争取争光。

  然后见魏华音次数多了,就发现她身边几个年轻的男子,拿着本子,时不时记录着啥。

  “你说他们记的啥?”

  “是有学问的人,记得都是学问!我听说,干的好了,说不定以后被白大人送进官场里去当官呢!”

  这话一出,打主意的人,顿时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