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有甜之病娇夫君小悍妻 第61章

作者:蓝牛 标签: 穿越重生

  “好!”翠姑立马把整好的青菜铺在盘底。

  魏华玉把烤肉都摆上。

  于文泽端着盘子笑,“这味儿闻着我的口水都要流进盘子里了!”

  “等会咱们吃饭,也烤一盘子来!”魏华音说着,赶紧烧鱼。

  烤肉和红烧焦酥麻鱼上桌,桌上发出一阵惊叹惊喜声。

  “谁家舍得上一盘子满满都是肉啊!”

  “这肉切的可够厚的啊!还堆了一盘子!”

  “快尝尝!这个碳烤肉可是音姑怕不好吃,试做了几次呢!”柳满仓笑着招呼。

  众人纷纷下筷子,还滋滋冒油的烤肉,椒香鲜嫩,即便烫也不舍得松口。叫好声一片。

  最后上个全鸡,上一大盆牛肉羹。

  个个都吃到撑,还喊着好吃,没有吃过这么好的席面。

  “这就是你们卖的牛肉羹,可真是好喝!怪不得卖的好呢!”

  吃撑了也还是想再多喝半碗牛肉羹,反正是汤,都流缝里了。

  这一顿吃完,赞叹声一片。

  连樊氏都惊呆于魏华音的厨艺,这是不可能十天半月能学会的,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可都是做的颜色好看,闻着香。

  等帮厨的菜也做出来,该到她们坐下吃饭,那些菜一个青菜都觉的和平常做的不一样,让人喜欢,想吃。

  樊氏有些心疼东西,这光肉和鸡鱼都得不少钱,拉着魏华音小声叮嘱她,“就算有几个钱,也不能这么造败了!啊!以后过日子,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我知道。”魏华音应声。虽然是花了些钱,但收效很不错。

  不出一天,整个村里都知道魏华音掌勺,做的菜比大厨都厉害,鸡鱼肉都做的好吃!牛肉羹更是好喝!

  而魏铁根他们吃了这一顿好的,连同木工,很快把上瓦,两天把房子收拾好,屋里铺上石板,院子里留了种菜种花木的也铺上了砖,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花棚也按照魏华音的要求,不过为了防止下雨不方便,盖了房顶,葡萄架围在周围。

  房子盖好,打扫拾掇好,就是木工的事了,安装了门窗,还得打柜子和桌椅书架。

  柳凤娟的家具都是柳满仓自己留的好木料打的,条几和方桌,椅子都很耐用。二十年过去,越用越圆润舒适。

  之前就说了,要把柳凤娟的陪嫁和东西都要过来。

  魏秀才和柳氏都不敢多说啥。樊氏也是应下的。

  他们以为搬的只是魏华音厢房里的木床和桌椅。

  魏华音直接带着柳满仓,柳成栋,于文泽连同魏铁根几个帮忙的,把条几和方桌椅子都搬走了!

  魏二郎脸色发青,“娘的东西,你非要搬的一点不剩!?”

  “娘?你说的是谁娘啊?”魏华音挑眉问他。

  魏二郎看她这个态度,这个样子,恼恨的不行,“你就使劲儿闹!使劲儿作!”

  “哦!忘了告诉你,我盖房子的银子,是给娘上坟烧纸,回来一夜睡醒,在床头捡的,上面写着‘音’字。这是我第二次捡娘给我的钱,退亲的银子也是!”魏华音说完,直接转身走。

  魏二郎惊在当场,看她走远,堂屋和厢房搬空,心里空落落的,茫然又有些无措。娘......娘给她送钱......却一次也没有对他......

  “二哥哥!”魏柔娘红着眼眶,小心翼翼胆怯的站在一旁,半边脸还包着砂布,可怜又凄惨。

  魏二郎抿紧了嘴,“我去给你煎药!你想吃啥?我等会就做!”

  “我给二哥哥打下手!”魏柔娘擦了擦眼角,“把你跟五郎念书练字的桌子......先搬出来房屋里吃饭吧!不然......”

  魏二郎又看了眼被搬空的堂屋,心中怒恨再起,点点头应她,“嗯!”

  樊氏沉沉叹口气,却说不出啥来。柳凤娟的嫁妆家具,之前还能说,不办那么难看。可柳王氏一句魏华音中毒,还要让柳氏用她闺女的嫁妆家具!?她也就说不出啥来了。

  把家具摆好,柳凤娟的衣柜,魏华音摆到了书房后墙,正好和她打的书架书柜放齐一屋。

  门窗都是每一间独立的,樊氏住西屋。魏华音住东屋,东此间设置成书房。

  至于外面的院子,她直接圈了一大片。

  买的时候,魏里正说那一片随她盖,既然话在这,她也不客气。她也需要一片地种东西。

  等魏里正过来看的时候,见她盖了院墙,已经够大,又在外面用篱笆围了一大片,倒吸口气,“音姑!虽然之前说了让你随便盖,你也不能把院子盖起来,还把外面的地都圈起来啊!”

  “里正大人!这边的地也不算宅基地,只不过没有要的荒地,你说多少银子,我一文没少。买上二亩荒地还是没问题的吧!?我也没有圈多,正好也就二亩!”魏华音直接道。

  她这些天喝着要,又锻炼不断,整个人又瘦了一圈,肤色也比之前白了一点,不那么黑妞了,气势也上来了。

  魏里正皱着眉看了半天,不是很愿意,“毕竟我跟上面也不好报啊!”

  魏华音给他塞了三分银角子,“还麻烦里正大人了!”

  魏里正一看,可比魏秀才出手大方多了,这银子估摸着能换三百多文钱,也就算了,“算了!我看你一个女儿家分出来单过,也是不容易,就这样吧!”

  给她办了房地契。

  看魏华音也不再多晾几天屋子,就搬过来住,也赶紧的让魏老大和张氏把她的东西也都搬过来。她的床和衣柜,矮柜还有两把椅子,都搬来。

  乔迁魏华音不准备办,愿意来一块吃个饭,就行了。

  柳王氏不愿意,“这是新家新屋,燎锅底是得燎的!”

  然后歇业一天,全家搬,连柳二郎刘清江也从学堂赶过来了。

  于成仓抽不开身,让刘氏拿着钱也跟魏华玉和刘文泽去,“柳家的人都在,你过去也添一份!”

  “又没请我!”刘氏不满的说道。

  “不是说了没打算办,这还要请!?这么好的时机,还不去,你也想分家是吧!?”于成仓怒道。

  刘氏没想到,他想到了。连魏华音一个女儿家,都闹的分家出来单过了,柳家在那撑着腰。真要再跟老大媳妇儿不愉快,等罅隙多了,矛盾大了,他们也闹分家!

  分家的话一出来,刘氏顿时不说啥了,老老实实拿了一串钱,一兜鸡蛋,喊于文泽拾掇一筐青菜,她也跟着去。

  魏华音提前买好肉,不过没有买多,倒是买了不少水产,螺丝,虾子,和大鱼小鱼。

  燎锅底,柳王氏不让她上手,炸东西她上的手,把鱼虾该炸的都炸出来,把大小锅都过了油。

  魏嫂子娘家做竹编的,她也有这个手艺,平常自己编个筐子篓子啥的,乔迁也过来,送了几个筐子和篓子,“要用得好,想用啥样的,直接跟我说,不费啥事儿就编出来了!”

  “魏嫂子这手艺行!”魏华音看了看,编的比男人还精细,光滑,赞了一句。

  “也没有别的能耐,就给自家给亲戚编两个筐子的功夫了!”魏嫂子忍不住笑。

  村里看着樊氏也住过去,那一院圈起来,除了没有东厢房,比老魏家二房还要大,有跟魏嫂子交好的几个,也过来送一条汗巾,一碗鸡蛋。

  柳王氏喊她们留下吃饭,几人都没应,打完招呼就走了。

  “回头把菜给她们端一碗!”魏华玉就说,越多人尝尝她音宝儿的厨艺,让她们都知道,柳氏那个恶毒的贱人,把音宝儿磋磨那么多年!想再落个好名声?没门儿!

  魏华音应声,下厨炒菜做饭。

  柳婉姑也在一旁学着,“音姑做的菜好吃!比之前去县城在饭馆里吃的都好吃!”

  “也舍得放油放东西!”陈氏笑呵呵道。她闺女的茶饭已经很不错了!

  饭菜做好,端到外面亭子下的桌上。

  桌子大,柳满仓他们也都一块坐在外面,坐不下的,直接端碗站着。

  刘清江经常不在家,是个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之前虽然看不惯魏音姑说话行事,但如今再看她待人接物,颇有些改邪归正还是个好人的架势,“表妹以后,好好做人!没事儿,也看些书,识些字!”

  “二哥!音姑识字呢!”柳婉姑有些受不了他道。

  “没想到表妹不光厨艺好,还识字,如此便好!圣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刘清江一派老学究的样子。

  柳婉姑让他赶紧打住,“好了!二哥!都累的不行了!你也歇会吧!”

  刘清江这才打住,不再多说。

  等下晌,柳满仓打了水把刚种的菜苗都浇一遍水,然后柳王氏和魏华玉留下,陪着住两晚,其他人都散了。

  刘氏还没回到家,半路上就拉着于文泽问,“我看那一院盖下来可得花不少银子!还在院子里专门打个井,没个几十两银子拿不下来吧!?”

  “娘!音姑花的都是自己的!我也就帮着找了些石板,也是她自己付的钱!”于文泽知道她的想法,可他给钱音姑没要。

  刘氏不相信,“你我还不知道!吃亏吃多少!娶个媳妇儿,恨不得贡起来!连娘家的也养着!吃多少,拿多少了!”

  “娘!都是亲戚的,玉姑就这一个妹妹,不疼她还疼谁!一点吃的也不值当说!”于文泽让她别在提了。

  刘氏心口憋气,又追问他,“你真没拿钱?你们摆摊儿的钱说要还债,可没往我手里交一点!”

  “我是拿了五两银子,音姑没要!石凉粉卖的多了,没有石花籽,得拿不少银子从外地进货呢!钱都不够,音姑不要!她自己手里的钱正好够呢!”于文泽又解释一遍。

  刘氏还是觉的憋屈,可儿子死活不承认,她也不好再说啥,就一路念叨家里日子不好过,看着过得去,还摆着摊儿,却过的还不如人啥啥的。

  不过摆摊儿的本钱都是魏华音拿的,这个本钱不挣回来还上,不往家里交钱,只付工钱,是之前就说下的。于文泽也不接应她的话。

  魏华玉那边也在跟魏华音算账,盖房子花的钱,上梁,乔迁又花的钱,“你手里不剩下了!”

  柳王氏也道,“之前说了不让这么花,一天不盯着看着,那点银子流水一样都花出去了!”

  “很快就有了!”魏华音笑了下。

  “银子哪能说有就有的!你当你娘真无所不能呢!”柳王氏嗔她一眼。

  “鸭蛋和皮蛋啊!”魏华音提醒。

  柳王氏一拍大腿,“你不说这个,我都要忘了!时间到了啊!明儿个就回家看看去!”

  樊氏拉着柳王氏说话,“音姑是个有福的!之前多灾多难,以后就都是好日子了!我都还不知道,音姑藏着这么多本事,短短时间就挣那么多钱呢!”

  “音姑有时候就是刀子嘴,遇到事了,可一点不含糊!救陈大实家儿子就是!”柳王氏想起来都觉的自豪。

  樊氏连声应和,“是啊是啊!之前不住一处,离得远也不多晓得。以后啊,你就把心放肚里!说起来,还是我沾光了!老了老了,儿子的福没有享上,倒是享了孙女的福呢!”

  柳王氏还真觉的她享了孙女的福,不过她分出来单过,外面对音姑一个女儿家分家单过说的没那么难听,也算是她自己积的福。

  在新家住了一夜,魏华音就跟柳王氏回小柳庄了。

  腌的咸鸭蛋过时间了,皮蛋也过时间了。

  柳满仓看她跟着过来,笑起来,“想起来腌的鸭蛋和皮蛋了!”

  “那是!可等着挣钱呢!”柳王氏想起来有些迫不及待。

  老两口都是精细的人,魏华音的要求都严格执行的,鸭蛋开封,柳王氏先随便挑了几个拿去煮上。

  又把皮蛋扒出来,用手掂了掂,“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