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181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

很快,颜神佑就感受到了来自大宇宙的浓浓恶意。

由于头人临行前留下了邀请,颜肃之在确定自己不会回京、不会升职调离之后,六月中,便应头人之邀,带上了卢慎,而将颜神佑留下来看家。

颜肃之到山上是如何舌战群英,又是怎么全须全尾下来的,其间过程经过夸张加工,已经颇有传说色彩了。颜神佑将修饰词一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她爹,用那张脸,先刷了一圈存在感。又用中二的行为,和纯朴的山民打成一片。最后……酒喝得差不多了,借酒发疯,干翻了三个保守派。

如果写得全面一点,大概就是酒后娱乐摔跤比武什么的,以武力值(和脸)惊艳全场。他出手又大方,还带了很多麦芽糖,遇到小朋友还给人分一块。跟小朋友们混的时候,一点官架子也没有,跟大树君聊天的时候,又端得高高的。

总之,演出得十分成功。连头人的老岳父,都觉得他是个好后生,跟以前听闻过的山下人都不一样!

颜肃之只就是演出,真正的干货他得跟头人密谈。于是借酒劲儿大,就在山上留宿了一晚,其实晚饭后没多久,喝点醒酒汤他就爬起来了。两个大男人围在火塘边儿上,又细细聊了大半夜,再次商谈细节。

颜肃之相当狡猾地道:“他们要是不答应,你且将他们留在山上,不出五年,你们再比比,看谁过的日子好。旁的不说,”拉拉自己肩上的衣服,“穿的就比山上好。”

这是废话,山上现在还光膀子呢!是真光着。冬天的时候,有些奴隶可能就一张破羊皮,或者是主人家淘汰下来的烂毡子裹着。就是头人,也不是每季都有新绸子可以换。一是穿衣习惯,二也是……真没有丝绸一类产出。

颜肃之继续忽悠:“吃的也很好呢。”确实,头人在山下吃的,比山上好很多。可那是因为颜肃之的厨子是从京里带出来的好吗?!

头人更松动了。如果他一直呆在山上,也许就觉不出这其中的差别来。下山一趟,就觉出了山上与山下的差距来了。这种差距还是没有办法去弥补的,只有去学习、去融合。山民的人口相对归义县来说是多,但是相对全国的创造力,那是拍马都赶不上的。

通过与颜肃之的接触,头人也感觉到了双方在很多方面的差距了。这个时候,山璞之前安利过的台词一齐就涌了上来。

没错,再拖下去,只好看着别人越来越好,你……依旧很矬。这也是因为头人算是比较有自信的,自己智商靠谱,全家也没什么蠢人,即使外出奋斗,也能拼出一片天地来。他们家跟因为潜意识里就知道自己蠢,出于动物自我保护本能而不肯下山的人,本质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了。

头人慎重地点了点头:“我还得安排。”他已意动,只是心底还是有一点难舍这山上当家作主的威风。

颜肃之笑道:“这是自然的,实话说与你,便是老兄你现在答应了,我再去安排,也且得安排个一、二年呢。我不远千里(假的)将我家部曲搬过来(真的),到如今,坞堡才初具规模呢。”咱们且要耗个三五年呢。

头人觉得,眼前这货笑得十分像狐狸。颜肃之心说,你要下山,要干翻反对的人,刀上不沾血,怕是不能够的。到时候有了矛盾,唉,咱俩就绑一条船上去啦。据颜肃之的观察,这里面反对的,那是真反对,还不是说为了叫个高价而反对,他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且得回去问问山璞。

于是第二天,颜肃之又留下了对山娘及山妹妹的邀请:“内子十分想念二位,小女也常念叨着山上阿妹一起玩耍,十分可爱,七月十五是小女生日,还请两位赏光,到山下一聚。”

颜神佑十二岁了,也是个值得庆祝的生日。山娘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表示,她也想儿子了,想下山去看看。

到了七月十三,山娘就动身了,宣称还想顺便买点货。头人也想起来,山上盐用完了,该进下一批了,于是也跟着下山了。

颜神佑的生日,是相当热闹的。称得上是归义自剿了海贼以来的一大盛事,以卢湛打头,豪强都来了,皆带重礼。大约这县里有点门路的人都能窥到一点端倪——这县衙里说话好使的人不止县令一个,还得再算上这么个小娘子。

卢慎是知道颜神佑真面目的,越发不敢轻忽,正正经经一份厚礼,不敢欺其自幼。

是以头人一家四口到县衙的时候,发现这人来人往,比逢会还热闹,真是大为惊讶。颜神佑看到阿婉过来了,心内十分高兴,倒不是因为头人,只因为这小姑娘跟她挺合拍的。这县里的小姑娘们,忒淑女。卢家的自不用说,旁人家,纵淘气些,也不似她这般,还会好个枪棒。遇到个同类,颜神佑心里自然对阿婉有些不同。很有一点看姜家表姐妹们的移情作用了。

卢家小娘子虽然觉山民什么都不懂,乃是蛮夷,却也尽力不表现出自己的歧视来。盖因近来山上山下交往也变得多了起来,又有一个榷场在,颜肃之三令五申出了数次布告,勒令大家克制,毋要一视同仁。且又是在县衙里,内闻这县衙规矩大,容不得旁人摆谱,是以颇为克制。

然听了一阵儿,觉得阿婉除了衣着奇怪了些,也不像是个野人,心情也渐渐放松了。又看了几眼,还觉得这些新鲜的衣裳头饰也怪有趣儿了。且阿婉鬓边一朵鲜花,十分耀眼可爱,忍不住便多看了几眼。

颜神佑余光瞥见了,便也问阿婉:“你这花儿,比先前那朵小了些。”

阿婉道:“我们就是这样的呀,女孩子都戴的。”

颜神佑道:“你阿娘便不曾戴。”

阿婉道:“我阿娘不是女孩子了呀。”

颜神佑秒懂,又问:“那冬天呢?还有鲜花么?”

阿婉道:“那就没有啦,不过我还是有假花戴,好些人就没了。她们有的,也没有我这个好了。唉,怪可怜的,要是大家都能戴上花儿,就好了。”原来这风俗,未婚的女孩子戴各种鲜花,越是鲜艳越好,到了秋冬草木凋零的时候,这假花就十分抢手。做假花的材料一般是布的,好的是绒花、绢花等,可是成本都很高,红布做的都极少。纸花这种东西,在很多人还用竹简的时候,那是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的。

颜神佑听了,记在心上,暗道,我记得今年京里阿姊给我送了一大匣子的绢花来,等会儿她走的时候,可要挑几枝打包了给她。

话匣子一打开了,那就止不住了。即使是小女孩子,对衣服首饰的狂热也是令人咋舌的,尤其在有新鲜元素的时候。

当前面头人与颜肃之第N次磋商结束,又留下邀请,带队离开的时候,颜神佑就装了几朵大红的绢花儿送给了阿婉。

阿婉开心地道谢,并且表示,她生日在下个月,按山下历法算,正是八月初一,欢迎颜神佑上山去玩。众目睽睽之下,颜神佑点点头:“那我跟我阿爹一块儿去。”

八月初一,颜神佑跟着他爹、带着她的小部队,到了山上,顺便在山璞那里丢了个大脸。

作者有话要说:前进吧,美(keng)好(die)的早恋!

咳咳,像这样的谈判,正常一点就是得这么磨来的,这是合并同类项,过程必然是复杂的。这里其实只是流水账地写了一点,估计全写了出来,大家会觉得很无聊。

也就这一章这么磨了,下面不会这么麻烦了。

【1】枰,坐座。前文错字,感谢提醒的亲。

第97章 不听老人言

颜神佑爬这种“野山”还是头一回。山上不是没有路,但是比起上辈子那种有索道车和盘山公路的旅游景点来说,这就是野山无误。但是山婉的邀请是发给她的,而且她也确实想到山上看看,于是,她就悍不畏死地来了。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真的“悍不畏死”。

首先,她要面临姜氏的反对。在姜氏的眼睛里,她已经够不像个淑女了。如果说上次事件是因为颜肃之没有在家而迫不得已的话,这一次已经没有紧急避险这个豁免条款了。对此,颜肃之也不敢吭声,虽然,他也扛不过女儿,很怂地答应了要带她过去。不过在姜氏的抗议声中,他也得考虑一下,这个闺女还是得嫁人。

好在颜神佑也不是真的软糯少女,十分不怕死地祭出了“言而有信”这套法定来。她已经答应人家阿婉妹子要去给人庆祝生日了,那就得去。至于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她带着人呢。

总之,颜神佑就差撒泼打滚儿了,终于从无奈的姜氏手里取得了出行权。她也说不上自己为什么这么铁了心的要跟姜氏扛上,非得上山一趟不可,这似乎并不是仅仅因为要“实地考查”,掌握一手资料,然后好给她爹当个小参谋什么的。

等她从山下回来,再看到姜氏的时候,她就明白了——老子这就是迫不及待到少数民族同胞面前丢人去的!再见姜氏,她只想扑过去跪地抱大腿,大喊一声:“亲妈!我错了!我该听您的安排。”

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她还是撒泼打滚儿地去了。

开始还好,这会儿正是秋高气爽。虽然归义偏南,这会儿依旧能够感受得到秋老虎的威力,不过颜肃之这一行人出发得早,空气犹带微凉,大家不得不多穿那么一点。

颜神佑出了县城,连帷帽都不用带了,她都没说要乘车。颜肃之也没拦着,山路不大好走,乘车不如骑马。一路上的树木叶子还是绿的,草也没怎么泛黄,天又极蓝极高,颜神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