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344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丁娘子等都说好,蒋氏道:“这一席还不曾罢,你又想着下一次了。”

周氏笑道:“是阿家惯纵得我。”

蒋氏点头道:“那是,怪我。”

姜氏与颜神佑并阿萱姐妹等并不曾到场,州府的人多,一过去,将主人家席面占了一大半,反而不像样子。姜家又不是破落户,需要亲戚去撑场面。相反,只要有一个“姜”字,旁人就得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

周氏十分伶俐,最终将这日子订在了年前几日,恰是山家兄妹出完孝的时候。

山家兄妹这些礼仪,还是跟山下学的。年前出了孝,颜肃之又送了他好些个布置新年的物什,将归义侯府给装扮了起来。

昂州少雪,周氏总觉得这过年少了那么一点白颜色,有些不大适应。好在要见未来儿媳妇,倒把其他的事情给冲淡了很多。

事情进行的,就像楚氏排演过的剧本一样,反正是蒋氏一见之下,觉得阿婉很好。于是当场唤过姜伍来,姜伍全力配合老娘演戏。又拜托丁娘子做男方媒人,丁娘子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翻起历书来,总要择个吉日去提亲。翻来翻去,发现年前就这么两天了,不大合适,便放到了年后。正月不做媒,日子就定在了二月里。围观群众表示,你们这么闹腾,不用二月,今天下午,人家山家就知道啦。

至于这桩婚事是否可行,在昂州这个地方,中二病当刺史、结巴搞串连、萝莉领大军,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姜家原本还担心本地会有反弹,事到临头才发现,人民群众情绪十分稳定。真是白担心了。

美中不足的是,蒋氏想看外孙女儿,可外孙女儿今天没来。更让人郁闷的事,这场大戏才落幕,那边州府派人来请姜伍议事!

————————————————————————————————

颜神佑照例是忙,昂州与京城的通讯又断了。

接到情报,颜神佑哪里还能再去吃酒席?赶紧找她爹汇报去了。

颜肃之也傻了:“不是吧?乱贼我都揍死了呀!扬州是怎么搞的?这么乱七八糟的?!怎么着也能通畅个一年半载的吧?这半年都还没到呢吧?!这是要干什么?”就算压不住这星火燎原的形势,颜肃之一套乱锤下去,阻断了义军的势头,扬州刺史只要别再用力欺压,总是能支持得下去的。

颜神佑道:“您自己看吧。”

这大概是舆部传回来最长、最八卦的一条情报了。

儿女都是债!

扬州刺史在颜肃之眼里虽然平庸,倒也不蠢。

可他儿子就不行了。这就是个坑爹的货!他爹本来镇守扬州,把家眷搬取过来。等义军四起的时候,他为了表示自己态度的坚定,坚决不把家眷送到京里。这里面的原因或许像他说的那样,又或者有着像昂州一样的猫腻。

总之,一家子都留下来了。

然而眼下情势越来越不好,一己之力眼瞅着镇不住扬州了,想把人送出去就晚了。幸亏有了个颜肃之帮他打通了交通线,蒋刺史松了一口气。什么趁乱据守的心思都歇了,就想赶紧趁着东风把老婆孩子送到京里去。蹭五王入京的一碗饭吃,还是可以的。他自己,好歹能窝在城里等到五王入京。

万万没想到呀,他那个大儿子蠢到没边儿了。一路逃难呢,亲,他半路借宿民居的时候……瞅上人家闺女了,想勾搭人家。

这也是常有的事儿,什么贵公子路过某处,看上某家女儿了。如果这公子是世家出身,女孩子的父母多半也是会答应的。未必是做妻,或者说,肯定当不了大老婆。可就是算是做妾,只要是做世家的妾,那也是不错的。

女孩子家小有余财,将闺女养得不错。如今这世道,普通人家的闺女辛苦劳作,很少有样子能看的。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自然是有人心仪的。几乎要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被人截了胡,你说生气不生气?

女孩子父亲原本是提出要求的:乱世,你得能保得住我闺女。

有志气的小伙子,能被个小富之家看上,倒是有几分本事、有一点人脉,还能搞来钱的。

这边正在招募着“地主武装”呢,那边老婆被更大的地主抢了。

MD!老子不干了。

然而比划了一下自己的拳头,发现略小。便忍一时之气,在女孩子的父亲来道歉、陈述不得己的时候,赔的礼他都收了,用来募兵。

等到人有了、枪有了、钱有了,反他娘的!

前后也不过这两月的功夫,他就发展壮大到了万余户,占领了一座县城。

蒋刺史傻眼了。

有这样的儿子,那是真?坑爹啊!

颜肃之看完这一大篇的八卦,自己也惊呆了。哪怕在他的中二时期,也没办过这等蠢事。亲,你逃亡呢好吗?敢不敢专心一点呀?!现在好了,连老子这边的通讯都断了!

颜神佑道:“我已经在想办法了,看能不能绕过扬州,从荆州走,绕一圈,到京城。”

颜肃之道:“方圆千里,再绕一圈儿,等消息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那怎么办呀?”

颜肃之冷笑道:“等!”

“啥?”

“朝廷目今且抽不出手来,否则也断不至于有那么一道诏书了。这原本是我等的机会,我本还担心扬州阻我前程,不想他……嘿嘿。扬州撑不了多久。”

说白了,他想去拣个现成的,并且,一点也不想为人作嫁。

颜神佑皱眉道:“不能接到消息,我总是有些不甘心。将来的事,哪一样用不到舆情?”颜神佑一直笃信,有好的情报,才能花最少的力气取得最大的胜利。在委员长的接线生里安插了人手,我兔就赢了!

颜肃之道:“那就放手去做,不过眼下这境况,你也不要太执着了。”

颜神佑默,这年代别说网络了,连个电台都没有,难题不在如何取得情报,竟然在于如何将消息传过来。颜神佑摸摸鼻子:“我去试一试。”

颜肃之道:“去吧。”

大过年的,颜神佑又加了一次班,将以往没精力去管的荆州部分,又给拾了起来。派往荆州去的人不多,这一回却顶了大用了。没等到颜神佑往那里加派人手,荆州舆部也传回一个小竹筒来。

舆部的竹筒上各有记号,荆州的小竹筒传得比较少,一往都是京城的多。阿竹接到竹筒的时候,看到标记还愣了一下,想了一下才记起来这是荆州的。

颜神佑正在做计划,才写到一半,还没写到活动经费的问题的时候,阿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