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537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得,弄了半天,都要当皇帝了,连京城都还没定呢。

颜肃之一怔,旋即想到闺女要兴建新都,举袖掩面道:“我见到旧京便心酸。”

卢慎从来是跟着领导走的,也以旧京离阮梅太近,不大安全,硬是想了许多理由帮颜肃之洗地:“如今天下疲弊,且旧京宫室俱焚,各衙署再迁,未免劳民伤财,不如暂且不动。”

这倒是正理。

颜肃之道:“便许其太府之职,如何?”

李彦当时就笑了。太府,原本是个十分重要的职位。但是自打颜神佑横插一杠子搞了个官制的改革,既有户部,太府之职便被分薄了许多。颜肃之又意属女儿继续搞下去,旧职的权柄只会更少。颜肃之真是相当地不傻啊!

颜肃之也觉得自己这个安排挺好,又问张刺史有几个儿子,还准备再给些官职。

等都议定了,便去书信给张刺史,以安其心。六郎见没他什么事了,麻溜地跑去找他姐。颜肃之一说到“太府”,他再一想太府的职责,心中就若有所悟。隐约觉得颜神佑建言改官制这事儿,真是大有深意!值得好好学习,嗯,好好学习。顺便去玩一下外甥!白白胖胖的可好玩了。

六郎溜了。

颜肃之散会之后就留下了山璞,山璞心道,这是因为霍白去了益州,要让我去镇守荆州么?也行啊,虽然舍不得老婆,不过岳父家正在打天下,当人女婿的给扛个煤气搬个家,那也是应该的。

不想颜肃之却说:“你去跟丫头说,大长公主上表后,你们就紧跟着上。记着了,哪怕是联名,也一定要抢先啊。”他要安排闺女一个“首倡”的功劳。

山璞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如果自己的父亲还活着,也会这么为自己着想的吧?

第250章 小变态出关

颜肃之这辈子头一回另起炉灶当皇帝,他的部下们也是头一回撺掇着老板当皇帝。大家都是新手菜鸟,做起来手忙脚乱,六郎看看这一群鱼唇的凡人,默默地去找他姐了。

才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叽叽喳喳,六郎的脑袋瞬间就大了一圈儿,群雌粥粥四个大字绕着脑袋转了八圈才散。也不知道怎么的,反正自从他姐生了孩子,这里就热闹得了不得。他姐身边的侍女一向很有规矩的,这一点他很确定。但是现在……这屋里除了睡觉的时候,就没断过人声,一点也不肃静!

难道外甥还有这么个功效?六郎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也是一样,还没踏进房门,就听到里面又叽喳上了。

“你看你看,小郎君睁开眼了。”阿竹,你的沉静呢?

“哎呀,小郎君转头了。”阿琴,你的斯文呢?

“他看过来了,还会眨眼睛。”表姐,你自己也养过儿子,别这么一惊一乍的好吗?

“长命百岁,长命百岁。他怎么打喷嚏啦?”阿娘,怎么你也……

六郎有点小崩溃。

屋子里的女人们都挺兴奋的,颜神佑头回当妈,看着自己儿子怎么看怎么可爱。宝宝也确实生得特别可爱,幼崽总是更可爱一些,即使还不会说话不会跑,光看他眨眼睛哼唧都觉得很有趣。姜氏等自不用说,看到宝宝就像看到了滚滚幼崽一样。

而颜神佑身边各人亲事也算有眉目了,连带的侍女们都喜气洋洋的,话也都多了起来。阿琴居然与林焕,也就是银环兄,看对了眼。搞得阿方有点惆怅,当妈的跟当闺女审美不在一个次元是个很常见的事情,古今皆然。

不过阿琴自己乐意,又取得了颜神佑的支持。颜神佑向阿方暗示,会为她们处理其他的问题,比如良贱不婚什么的,阿方想林焕现在也领兵,已经是个校尉了,前程比玄衣那些千户也不差。阿方拧了两天,也就接受了现实。甚至在想,女儿是不是也有可能做诰命了?脸上就带出点笑影来了。

人的情绪是会感染的,姜宗原本是很担心夫家的,一看到宝宝,也觉得心情好了不少,她倒经常借着讨论州府工作的名头过来看孩子。秋收已经开始了,要沟通的事情也不少,正方便她天天过来。

八郎初做舅舅,表现得可比六郎带劲儿多了。也不管小东西听不听得懂,他背着个手,学他哥训他时的样子,挺一挺小肚子,围着个摇篮碎碎念。姜氏见状,双手理着帕子遮住半张脸,整个人笑得不行。

六郎进门的时候,已经有人跟姜氏汇报了,姜氏见都不是什么外人,也就没兴回避这一套。

颜神佑正看着八郎转圈儿,冷不防看到六郎也挺着小肚子、背着手走了进来,正好八郎转到背对着门,这一大一小,真是亲哥俩。

八郎还不知道他哥已经站在他背后了,正在学着六郎的口气训外甥:“不要东张相望,要坐如钟、立如松,说你呢,你腿怎么弯了?”

六郎一个没忍住,伸手敲了敲他的脑壳:“不要摇头晃脑的。”

“哈哈哈哈……”屋里的女人们笑作一团。阿琴趴在了阿竹的肩上,阿竹伏在阿琴的背上,阿梅咬着阿兰的袖子,姜宗伸手捂住了嘴巴。

八郎一直被笑,已经免疫了,仰着一张脸,故意装傻:(⊙o⊙)?

六郎却不好意思了起来。惹得诸女又是一阵暗笑。

六郎先见过母亲,再跟姐姐们打过招呼。姜氏问他:“你这会儿怎么有功夫到后面来了?”

六郎一板一眼地答道:“他们在前面商议了阿爹要登基的事儿,商议完了让我来向阿姐请教官制的事情。阿姐,阿爹说官制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颜神佑:……这么爆炸性的新闻你就用这么个不咸不淡的口气说出来,你还正常吗?#我弟弟突然不正常了#

姜氏听着听着忽然呆住了。不但是她,听的人都呆住了。姜宗回神挺快,赶紧跟姜氏道喜,一屋子的人都跟着凑趣儿。甭管怎么着,颜肃之当了皇帝,姜氏做皇后是没得跑的了。

颜神佑问六郎:“且慢!阿爹究竟是怎么说的?我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大将军那里如何说?太尉那里可曾告知?大长公主又是个什么意思?”

姜氏这才回过神来,也说:“不要喧哗。”

六郎见场面安静了,觉得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深吸了几口安静的空气,六郎也不敢多耽搁,将早上议事的事情简要说了一下:“丁尚书建言,请阿爹早日登基已安众心。便又议了吉日等事,大将军等处已经移文了。暂不迁都,古尚书正在择赴筑坛。”

姜氏正色道:“既然如此,就等大长公主与大将军等处有了回音再说。再不要传扬得沸反盈天的,不好。不是说要摄政三年的么?”

颜神佑道:“北面二逆皆已僭立,阿爹再不正大位,自上而下都觉得轻飘飘的没个根。对阵的时候,附逆的口必称上,咱们这里就只能称摄政,气势就弱了。只是此事须得向大长公主好生解释,”说完看了一眼六郎,“我看你很该过去见她一趟,记得要恭敬有礼。”

六郎想了想,对颜神佑道:“那我去向阿爹请命。官制繁复,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定下来的,倒不急在今日。阿姐还有什么话要我传么?”

颜神佑道:“益州如何?”

六郎道:“二郎与霍姐夫已经占据州府了,我去拿原文来给阿姊。”

颜神佑道:“你且住一住——婚事可还作数的?”

六郎一点头。颜神佑道:“那我便放心了。你再往阿婆那里去一趟,若是阿爹已经过去了,你就跟着听。若是阿爹还没过去,你便把今天的事儿向阿婆禀上一禀。就说阿爹还在前面忙着,派你先禀阿婆的。阿婆要问起你有没有过来跟阿娘和我说,你就说,事出突然,有些事儿阿爹使你过来问我,我已经知道了。”

六郎道:“我理会得。”

颜神佑这才放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