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10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我停了一下,又继续道:“难道你们爷性子不好吗?要换一人,肯定早把那些老鼠屎打的满地找牙了。”

想来三阿哥再笨也应该明白我是在骂他了。

三阿哥满脸通红。

四阿哥看不出什么情绪,八阿哥若有所思的看了我一眼,九阿哥看来心情愉悦,十三笑着对我点了点头,十四和其他几个阿哥一样,都以怀疑的眼光打量着老十,好似第一天才认识他们这个兄弟。

而老十则乐得合不拢嘴,也不顾这么多人看着,握住了我的手。

第十章 赤字

自十三那里回来后,老十每天都翘着个尾巴跑进跑出。

连府里的下人都轻飘飘的。

老十也开始给我讲他的事情,包括得意的、失意的。

连师傅的责罚,他也乐呵呵的接下来,弄得师傅还以为他吃错了药,要知道以前要罚他抄书,老十都是粗脖子红脸的。

不过,这些上书房的师傅确实也太严厉了些,动不动就让老十抄书,要知道,那可是整整一本书啊。

我觉得这些师傅有欺负我家老十的嫌疑,不过老十却不大计较,在书房熬夜奋战,还屁颠屁颠的。

十三和十四结伴来拜访过两三次,当然是打着看望老十的名号。

我也和八福晋九福晋聚过两三回,每次她们都拿老十性子好打趣我。

太后召我去了两回,言语间也透着一丝得意,是呀,除了咱蒙古人,还有谁会这样夸老十的。

但我期盼的四福晋除了探望德妃,还是没搭理我。

转眼到了十一月,已下了几场大雪。

根据内务府挑的日子,十一月二十就是我们的乔迁之日。

幸运的是,老十分的府邸在什刹海附近,与八阿哥和九阿哥的新家虽说不远,但也不近。

倒是四阿哥却和他以后的政敌成了邻居,为此老十还念叨过几遭。

府邸的一应物品都由内务府打理,因此,到时候要搬的,除了我的嫁妆,就只有老十在阿哥所里的私有财产。

看着老十的私产清单,我才发现,原来老十还真是穷啊。

他每月的例钱基本不够花,要不是他舅舅时不时给他接济点,他可能早穷的要去当裤子了。

宫里的赏赐都是内务府记录在案的,除了留给子女,也不敢转送或变卖。加上老十老惹祸,也不怎么得圣心,所以除了例行的赏赐外,很少有额外的奖赏。

还好,大婚的时候收了一笔礼,我还没来得及捂热,又赶上了他几个哥哥的乔迁之喜。

不过,马上就可以收回来了,我突然非常同情没分府的小阿哥们。

我把清单放回炕桌,又拿起另一张单子。

这是府里的下人清单。

我陪嫁过来有8房蒙古人,当初挑选的都是青壮,但加上小孩也有40多口。

他们早先租住在城外,如今已先行搬到了府里,而阿朵也早早去了那边安排诸多事宜。

内务府又分来40多人,还不包括阿哥所这边要带过去的10多人。

这就差不多有一百号人了。

因老十还没有分封爵位,所以内务府是按照贝子品级来打理的。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银子是年终发放,如果康熙高兴了,还会给点奖金.

但不知道老十这次是领全年的,还是只能领搬家后的2个月俸禄,要是内务府再计较点,那就只能领1个月零10天的俸禄了。

一个一等丫鬟的月钱就是一两银子,二等丫鬟是800文,三等是500文,还不算各个管事和嫣红海棠。而做主子的时不时还得打赏一番,以资鼓励。

另外,这些人包吃包住不说,我还得负责提供四季衣裳。

粗略算下来,每月光发放工资、福利和奖金就得花费100两。

而1300斛米,看着很多,也就够200号人吃一年。

算到最后,多余的米大概每月能换回20多两银子,

也就是说,我和老十每月落到手上也就30两银子。

这还不包括油、盐、柴、酱、醋、茶的花费。

而内务府除了拨给老十一处宅子,还有15座田庄,32户庄丁。

这些老十都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不知道田庄的收益如何,希望在支付京城的人情往来之余,还能给我留下买肉钱。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春节,分府第一年的春节,红包肯定不能少。

而田庄要明年才有收成。

看着那一长串的名单,我仿佛已经看见财政赤字正在向我招手。

我盘算在庆祝乔迁时,是不是每份请柬上都注明:只收银票,黄金亦可。

我正挣扎着是不是拿自己的嫁妆钱来办酒席,老十这个穷人卷着一股冷气走了进来。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