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218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十三点点头,没有言语。

四阿哥虽然很想知道康熙昨天和十三说了些什么,但也明白眼下不是样谈的时机,便将重点放在开导十三上。

等四阿哥打道回府后.刚进书房,就听到又一个关于弘喧的消息.康熙亲自检查弘暄的作业,头天入学的弘喧又受到了康熙的大力表扬。

四阿哥沉着脸,问:“弘暄如何表现得出众了?”

四阿哥越发觉得康熙有抬高老十的嫌疑,头天入学,先生能教些什么!

探子答道:“宫里传出的消息是,皇上夸弘喧阿哥写得一手好字。”

四阿哥皱着眉头,觉得有些想不明白,看那两孩子昨天的表现.应该是没怎么管教的.怎么还会写得一于好字?

其实不仅四阿哥不相信,康熙初一见,也以为弘喧有舞弊的嫌疑,虽然一看就是老十的字体,但康熙不认为老十有耐心教孩子写大字,也不认为弘喧能静下心来练字。 当下叫弘喧现场又写了两个字,见弘喧有模有样的架势,活脱脱就象当年的老十,不过当年的老十总是撅着嘴.心浮气躁的画大字,而弘喧却是聚精会神的用心写着一笔一画,康熙有些感慨.赞道:“比你阿玛当初的字好多了。”

虽然父子两个写字的状态不一样,可弘喧挺着小胸膛骄傲的燕子却与老十如出一辙。

康熙笑着问道:“你阿玛教你的?”

弘喧扬声道:“嗯,阿玛的字写得最好了,我以后要写的比他更好。”

康熙接着问道:“那你阿玛教你读了些什么书啊?”

弘喧摇摇头道:“阿玛没教,额娘教了些,阿玛只教写字。”

康熙当下很是诧异,“你额娘教的?她都教你些什么啊?你额娘…”

弘喧接口道:“额娘懂得可多了,就是字写得臭,要不然,连字都不要阿玛教。可阿玛总说额娘教些乱七八糟的,呵呵…”

康熙听着弘喧的回答,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完全可以想象,蒙古福晋会如何让荼毒下一代。

康熙有些不忍心问,但见着弘喧一脸的灿烂,最终还是好奇道:“你额娘都教了些什么?”

弘喧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好多的,嗯…”

弘喧摸着小脑袋瓜子,眨着眼睛说:“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

康熙点头道,“嗯,你们作恶晚膳也说过。”

弘喧觉得不能辱没额娘的名声,便抑扬顿挫的背诵道:“额娘教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康熙有点诧异,没想到其木格还有这份见识,便赞道:“嗯,不错。”

弘喧得了表扬,很是自满的笑着,“额娘还教了好多,就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康熙心情不错,鼓励道:“想不起就算了,以后跟着先生认真学,不可偷懒。”

弘喧一听,小脸一就皱成一团,“皇阿玛,先生怎么没教三字经啊?今天他讲的,我都没怎么懂。”

席熙觉得弘暄不懂是正常.老十的孩子吗,若一点就通,反倒不正常。

但因弘暄的字给了康熙好印象,因此.康熙决定指点一二,便问道:“那先生今儿讲的什么啊?”

弘喧大声道:“论语,就是孔子,孔老夫子写的。”

康熙吃惊不小。上书房的先生不至于这么糊涂吧,给头天就学的孩子讲论语?

康熙想想觉得自己好似忽略了什么,又拿起桌案上弘喧的作业,眯着眼睛一扫.弘喧写的作业确实是抄写论语的为字篇,看来上书房的老学究确实有些不知所谓。

康熙有些生气.但本着深入调查的原则,还是忍住气,叫弘暄将他在上书房的经历仔细讲一遍。

弘暄忙手武足蹈、绘声绘色的讲了起来。

原来上课时,先生对弘暄这个新来的学生进行了个摸底测试,询问弘暄在家中是否接触过笔墨。

弘暄很是大声的回答说自己会写字。

于是,先生就叫弘暄写两个字来看看,弘暄很是规规矩矩的将自己的大名写了上去。

其实,弘暄的字并不是好得足以令人震撼,但关键是他有一个不爱学习的爹,再有一个文盲的娘,大伙难免拿有色眼镜看他,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反之亦然,越不抱希望,便越觉得惊喜。

康熙都未能免俗,何况上书房的先生们。

因此,弘暄的大字写完后,在先生心中的形象立即变得高大起来。

先生当即问道:“在家里都学了些什么?”

弘暄毫不客气的答道:“学了好多喔,我都懂好多好多东西呢。”

先生觉得弘暄不懂得谦虚,需要好生敲打一番,便到:“要记住,知之为知之…”

弘暄忙接道:“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先生惊的下巴都快掉了,没想刭十阿哥还真在这个小阿哥身上费了功夫。

先生恩索了片刻,道:“那小阿哥知道其中的意思?”

弘暄点点头,“就是不要不懂装懂。”

先生觉得虽然解释得不那么贴切,但大体意思也还算靠谱,便问道:“可将论语学完了?”

弘暄摇摇头,“没学过。”

先生有些生气.没学过,难道刚刚接的话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不成?

想了想,便考道:“子曰:学而时习之…”

弘暄当即摇晃著小脑袋.朗朗背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