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33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要不要爷教你两招?”老十象得了软骨病似的,赖在床上,坏笑道。

“不稀罕,你赶紧把人弄走,一了百了。”我想想还是气不过,握起拳头使劲在老十身上敲了两下。

“再用点劲,顺便给爷捶捶背。”老十翻了个身,开始耍无赖。

“想得美。”这个老十,别看平时一副傻大哥样,只要我一提这事,他比泥鳅还滑。

“行了,爷累了一天,动都不想动了,你赶紧伺候爷沐浴更衣,要是伺候的好了,爷今晚就勉为其难的带你去‘陶然居’见见世面。”老十大概怕我一急之下作出不理智的事来,决定安慰一下我。

“为什么去那儿?在街上逛逛,吃点小吃不行呀?”我开始讨价还价,府里厨师的水平也不差,我可不想好不容易出去,只是去豪华包间奢侈一回。

“今儿那有个斗文会,不想去见识见识?成,爷带你逛街去。”老十无所谓道。

“去‘陶然居’,怎么也得给九哥捧场不是?”我一下跳了起来,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哈哈,今晚咱也去参加一把文化沙龙。虽然我对古文古诗古词一窍不通,但这并不会打击我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想当初,音乐剧"猫"开始在中国巡回演出,我早早便在网上花了600大洋订了张次次次等票,一同学讥笑道,“你能听懂吗?”我当时还理直气壮的为自己辩白:“听不懂又怎么了,我听中文的流行歌曲不看歌词也不知道在唱什么!”确实,虽然我是学英语的,但从头到尾还真没听懂几个单词,不过,我本来就是冲着那氛围去的,所以仍然非常满足。

不顾老十的嘲笑,我坚持换了男装,万一要遇上一个文学泰斗,还能要个签名什么的,要是穿着女装,老十肯定不会让我挤上前去求墨宝。

尽管这次有老十罩着我,我还是象作贼似的偷偷摸摸出了门,再次换来老十一顿嘲笑。

半路上,老十突然改变了主意,非常热情的向我推荐起了另一家酒楼,最后连他经常去买点心的悦来馆也搬了出来,说是那里新出了几道菜…但任他说破嘴,我还是坚持要去“陶然居”。

自从嫁给老十,虽然没人明说,但我心里清楚,我身上也被贴上了与老十一样的标签,一个字“粗”,二个字“粗俗”,三个字“没文化”,想当初,即使我不是个雅人,起码也算是一小资啊,就算我和文人不搭边,至少我也是一知识分子。事实就是这么不公平,若清朝的文人到了现代,就算再清贫,也会被归为文人一类,稍差点,也会被称为“酸文人”;而现代人到了清朝,所学的没人欣赏不说,冷不丁还会被视为文盲。

因此我急切盼望能见识一下三百年前知识分子的水平,接受一下康熙朝的文化熏陶,找找自身的差距,怎会错过今晚良机?

老十见我不听他的建议,便红着脸道:“九哥知道我不喜这些,怕是没留位置。”

“我们随便找个地方坐就是了,人再多,安排两个座位,九哥应该不会太为难的。”我不改初衷,说完便挥动马鞭,加快速度,争取抢个好位置。

“九哥今晚够忙的,就别拿这点事烦他了,反正我们看会儿就走。”老十表现得非常懂事,似乎一直就是个体谅哥哥的乖弟弟。

到了陶然居,果然门前人影憧憧,我打量了一下四周,没发现一个女的。

陶然居一共两层,一楼为大厅,二楼可能是雅间,据目测,中间的天井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如今天井北面搭了个巨大的台子,台上正中放了一架乐器,不知道是古筝还是古琴,左右各放三张桌子,桌子上都备着文房四宝。台下不知道摆放了多少张桌子,密密麻麻全坐满了人。

二楼的窗户皆大开着,但在窗前并没见着人影,那些贵宾席的人一般都是踩点到的.

经过小英子的一番交涉,我和老十总算在大厅的一个角落与人拼了一张桌子。

虽然遗憾没能在天井处落座,但万一呆会下雨呢,还是大厅稳当些。

不过,未曾想如今傍上老十这个贵族,我还是没能坐上贵宾席,我一边感慨一边抢占了东面的座位,把北面的位置留给了老十,老十倒无所谓,毫不介意舞台正对着他后脑勺,悠闲的落座,反而衬出我的小家子气。

我们这张桌子上除了一套文房四宝,两盏茶,还有一小碟花生米,一小盘黄豆。

待我们刚入座,就有小二走了过来,“您二位请了,来点什么?”

在客人高峰期,小二的效率都这么快,让人不佩服九阿哥都不行。

“不用。”我摇摇头,桌子就那么大,如果摆了菜,同桌的人如果想参赛,到时根本没地方写字。

小英子此时还没撤退,忙低声对我说道“主子,今儿这一桌最少得耗费五两银子,那两位囊中羞涩,这才拼的桌。”

同桌的两人窘得低着头,都不言语。

我接过小二递来的菜单,吓了一跳,最便宜的茶也200文一杯,文房四宝也不是白送的,估计眼前这两穷书生至少也花了一两银子。

这九阿哥的心还真够黑的。

我合上菜单,理直气壮的吩咐小二,“拣点清单的小菜,如果不行,就来点水果,来两杯白开水,放心,按最便宜的茶给你结帐,总之,加上先前点的,不要超过五两银子。”

虽然我应该给门票,但就这个位置而言,五两银子也稍显贵了些,我可不想当冤大头。

小二听了我的吩咐,有些诧异,也是,我和老十的衣着,怎么看都象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谁知既然这么吝啬。

“有你这么点菜的嘛?”老十等小二走后,不满的白了我一眼。

我对面的书生大概惊诧于我的直白,估计他从没见过有人一副大款的派头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要求最低消费,抬头直直的盯着我,仿佛我是一外星人。

我对他笑笑,扭头对老十说:“到这来又不是为吃饭,别那么讲究。”

我对面的书生此时拱手道“在下丁成,这位是我好友程家义,幸会兴会。”

我下手的程家义也拱手道好。

老十随便拱了供手,“有礼。”

我见老十没介绍自己的意思,忙笑道:“两位莫怪,我表哥是被我硬拖着来的,所以心里不大舒服,在下姓贾名仁,我表哥姓莫名友。”

丁成听了我报上的名字,有些发愣。

老十轻轻哼了一声,对我起的名字表示不满。

我白了老十一眼,心想,我没说叫张三李四就不错了。

丁成可能有些怀疑我报的是假名,但也没做纠缠,换了个话题:“多亏两位兄台相帮,否则我们二人可能没机会见识今晚的场面了。”

我笑道:“外面想进来的人多得是,就算不是我们,也会有人要求拼桌的,说来应该我们道谢才是。不过,这儿确实够贵的。”

程家义红着脸说:“这是最便宜的了,天井角落得十两,前头最好的位置得五十两。”

我冲老十吐了吐舌头,“这酒楼的东家可真够黑的。”

老十不大乐意我诋毁他九哥,瞪了我一眼,“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又没人绑了你来。”

丁成对老十点点头,“莫兄说得不错,这次斗文会请来的六位评判可都是当今的泰斗,连朱彝尊老先生都专门从浙江请了来。瞧见台上的乌木古筝没?只有13根弦,那可是宋代传下来的双鹤朝阳,有钱也买不到的。”

我就一乐盲,五线谱都不识,更别说乐器了,何况还是这种纯中国风的古筝。我扭头看了看,没看出什么特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