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376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当了妈的女人,也许会忘了给老公做饭,但却绝不会忘了给孩子备水。

其木格虽然诸事缠身,没精力管送往京城的年礼,连给自己娘家送的礼物都只是匆匆拟了个单子,便撒手不管了,但却事无巨细的亲自将弘暄的春节礼物一一的装箱,自然也不会忘了叫徐公公给弘暄支取800两银子,以供弘暄做春节打赏之资。

弘暄的生意虽然缺乏资金,但弘暄也明白钱要花到刀刃上,所以并没克扣下人的赏钱,不仅对阿哥所的奴才们出手大方,还给府里曾伺候过自己和安安以及三胞胎的下人们发放了额外奖金,此外,还给徐公公和小英子封了个红包,所以其木格拨给弘暄的预算只勉强够用,完全没有结余。

因此,九阿哥这500两银票可算是帮了大忙了。

不过,弘暄觉得现金流还是少了些,因此当十四叫除夕去他家守岁时,弘暄便婉言拒绝了,还不忘装出一副可怜相,不想十四这个家伙送来的春节礼物还是按以前的例备的,礼品没有增加,又怎会破例有银票?气得弘暄恨不得晚上将十四卧室的窗户纸全给捕个稀巴烂。

八阿哥虽没邀请弘暄去他家过年,但送给弘暄的礼物却比以往多了两成,不过,却没现金,弘暄很是不解,不明白这么不爱动脑筋的八阿哥为什么会被大伙推崇为贤王?他自己以前应该没少吃奴才的亏啊,怎么就不帮自己朝这方面打算打算呢?弘暄想了一会儿,得一结论,自己的八伯要么太蠢,要么太假,活该在家被老婆欺负。

其木格打着给太后添寿的旗号,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在南洋给居无定所的汉人建屋的消息也已传到了京城,虽然大伙褒贬不一,但太后却很是领其木格的情,对弘暄是越发的慈爱,还曾派身边的嬷嬷到弘暄的住所来了个突击检查,当然不是针对弘暄的,当时弘暄正在上书房读书,而是来检查主子不在,下面的奴才们是否偷懒,可惜,太后也没能急弘暄之所急,赏的全是不中用的物件。

康熙处,弘暄是想都不敢想的。

**(看不清)这个皇阿玛贼精贼精的,就算洞悉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复杂因素的考虑,十之八九都不会来个雪中送炭,果然,当康熙的赏赐下来后,弘暄不知是不是该为自己如此的了解康熙而稍稍兴奋一下…

到了除夕日前夜,弘暄还是只额外收到了500两银票,而且也花出了大半,此时,当意外之财无望后,弘暄才后知后觉的体会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境,将其木格和安安给他的过年问候信拿出来看了又看,眼泪不住的往下流,很是伤心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弘暄便顶着两只肿眼睛将其木格和安安的书信收好,将老十的信摆在最上面,除夕守夜可不能哭,只好看老十给的励志外加威胁的信了…

大年三十前一天没休息好的人除了弘暄,还有许多,四阿哥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四阿哥对吃食不讲究,但也发现最近一个月饭桌上的蔬菜种类比入党少了些,而且往年的西瓜又大又甜,可今年西瓜却淡而无味,觉得奇怪的四阿哥便问了四福晋几句。四福晋早就想告诉四阿哥了,但一直没找着机会,见四阿哥主动问起,忙道:“往年十弟庄子上若有什么新鲜出产都会送些给咱们尝鲜,所以虽然爷不让费银子多建火窑,但咱们府里倒也不缺蔬菜,可不知怎的,大概一个月前,十弟庄子上的管事就再也没到咱们府里来过,咱们自己庄子只种了些萝卜身子和小白菜,黄瓜才开了花,还得过些日子才能吃,所以这些日子来,府里的小菜便不怎么入眼,十弟妹这些年与咱们虽说往来不多,可有了好东西倒也从未少了咱们的,不知道这次是出了什么事……”

四福晋虽然怀疑此事与争储有关,但却认为即使老十站到了八阿哥一边,也不应做出这么没水准,没风度的事,因此便期待的等着听四阿哥如何分析。

不想四阿哥却淡淡的喔了声,便没接着谈此事,只是在临走时又突兀的问道:“咱们庄子上种西瓜了?”

四福晋道:“没有,是差人在市面上买的。”

四阿哥道:“以后别浪费银子了。”

但蔬菜毕竟不是主食,品种少些,质量差些,对四阿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因此,四阿哥并没将之放在心上。

可没多久,老十的折子却被康熙转到了户部,一看这折子,四阿哥就知道老十是不打算让户部过个好年了。

老十说据可靠消息,年后将有大风浪席卷海面,为了防止拿金子填海的愚蠢行为,过完年后,不管金矿开采量如何,至少要过了三月,才能起运金子。

据说这个消息倒对户部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毕竟这批金子多是入内库的,算是康熙的私房钱,但3月是万寿节,康熙过六十大寿,按常例,寿宴庆典的费用,康熙私人会分担一部分,若康熙手头不富裕,那差额肯定得户部垫付了,而康熙将折子转到了户部,那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这还不算完,老十接下来还道,既然海上将有风暴,那么朝廷就得在年前将3个月的嚼用发往吕宋,否则届时吕宋水师哪有精神去守金矿,没饿死就该托福了。

于是,本来年底就忙得团团转的户部,又马不停蹄的到处筹款筹粮,终于,赶在年前,从浙江调集了一批军需物资送往吕宋。

至于万寿节的资金,过完年再说吧。

可不想,大年三十前一天,四阿哥又接到消息,老十给佟府老爷子送了张吕宋偏方,说是专治哮喘的,不知是否有用,叫佟府先找太医问问,别贸然使用。

四阿哥气恼的想,既然不知道有没有功效,你还送什么送?

可邬思道去了道观访友,四阿哥只好独自生了大半夜的闷气……

第二百八十一章 迎新

大年三十上午,穿着吉服的弘暄在宫里不停的磕头,给*****(中间几个字猜都猜不出来)死。

回到阿哥所后,弘暄喝了杯酸奶——虽然生意不见有起色,但弘暄还是锲而不舍的坚持以实际行动支持着自己的产业,想着自后日起,还得到一群叔叔伯伯,宗室亲戚家去磕头请安,弘暄就不由埋怨其木格,为什么不早些给他生几个弟弟,就算没留守京城,至少春节前也可以打发回来帮着走走亲戚。

不过,下午就没弘暄什么事了,所以弘暄便琢磨着是不是趁下午空闲时分出宫去逛逛,要不到时候给安安写信,只能写自己晕头转向磕了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头后,年就过完了。

于是弘暄胡乱吃了两口午饭,睡了一觉后,就跑到十四住所,问十四福晋要腰牌,说是要过年了,自己得回府视察一番。

弘暄虽然很想在宫外多逛些时辰,可怕十四不好说话,便掐算着时间,等十四差不多去保和殿赴宴后,才穿着便装去缠十四福晋。

可不想,弘暄刚拿到腰牌,康熙身边的跑腿小太监就找了过来,说康熙命他赶紧去保和殿。

每年除夕下午,康熙都会在保和殿大宴藩王和群臣,所有皇子都会出席,但却没皇孙什么事,因此不光弘暄傻了眼,十四福晋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探究。

虽然太监催得急,但弘暄还是跑回自己房间换了吉服,才匆匆赶去,否则穿着一身便装,那不是大过年的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到了一看,废太子的二阿哥弘晳也在,弘暄不由暗道声还好,忙在弘晳身后站定。

虽然弘暄觉得还好,可弘晳和在场的众人却不这么觉得,弘晳虽然不是嫡出,但却一直养在原太子妃名下,比弘暄这个郡王嫡子的血脉还是要高贵一些,而且最近几年,康熙处理政务时也经常会将弘晳带在身边,废太子被圈禁在咸安宫后,康熙并没厌弃弘晳这个嫡孙,反而优宠有加,一来毕竟有多年的情分在,二来也向众人彰视自己的慈爱之心,所以十九岁的弘晳出场引起的涟漪远不及十岁的弘暄。

加之弘暄又迟到了一会儿,自然越发醒目。

弘晳扭头对弘暄笑了笑,拿出一副堂兄的派头,“怎的迟到了?”

弘暄只回笑了一下,没有回答,与其说康熙临时起意,还不如让大家自个儿猜去。

三阿哥则冲四阿哥说道:“四弟,看来咱们确实老了,如今侄儿辈都起来了。”

四阿哥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却不象三阿哥那般,不分场合的乱感叹,只扯了扯嘴角算是回答,倒也符合他一贯的行事作风。

以五阿哥为首的一帮远躲是非的皇子心中也是百转千回,但都低头做沉思状,如老僧入定。

八阿哥和十四神色有些复杂,虽然并没多看弘暄两眼,但眼珠转动得却比先前快了不少。

九阿哥则似自言自语的说道:“十弟不在,弘暄代十弟出席这等场合好像也说得过去,弘暄毕竟已经十岁了,算得上个小大人了。”说完还不经意的朝八阿哥笑了笑。

阿灵阿则半合着眼睛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就在众人的揣测中,康熙大驾光临了。

整个宴会除了弘暄的到来不在大伙的掌握中外,其余的倒皆遵循往年的流程,看来康熙并没什么改和革的意图。

在康熙的授意下,皇子们负责招呼朝中大臣,弘晳负责给康亲王等铁帽子王敬酒,而弘暄则负责招待蒙古敖汉郡的郡王温布等在京的蒙古王爷。

因热河巡猎才结束没多久,所以此番在京迎接新年的蒙古王公除了温布,就只有回京任职的策棱,康熙的女婿。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