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381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至于还九阿哥的钱,其木格只是顺带提了一句。

按其木格的想法,亲兄弟得明算账,九阿哥里里外外的帮了老十不少忙,而其弘暄在京也得劳烦他多照顾,若自己兜里揣着钱还欠九阿哥的账,那也太不地道了,其木格觉得自己虽然算不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但嘴起码的礼仪廉耻还是知道的,因此,其木格自从听到九阿哥抬着金子给康熙后,第一个反应并不是怪他多事,而是心算着京城府里还未运出的银子够不够还账。

此外,其木格也存了点私心,希望这门大炮能让康熙睁眼看世界,不要再夜郎自大,若大清的盲目自大因这门大炮有所改进,那么不论百年后的屈辱史能否改变,至少自己和老十一经尽了力,自己付了帐也算买个心安吧。

另外,若银子由九阿哥支付了,其木格觉得后世对自己两口子的评价肯定会大打折扣,从口碑的角度来看,其木格觉得这银子也必须得还。

因此,脸皮比较薄的、有点爱国心的、比较虚荣的其木格便二话不说,斩钉截铁的通知徐公公,立即还清九阿哥处的欠款。

没想到,此举却意外的让老十感到莫名的窝心。当然,没什么自知之明的其木格并不知道实情,还以为自己要去探亲的提议温暖了老十那颗受伤的心。

于是,其木格立即又给老十去了一封信,说自己可以只带安安前往——

就在老十两口子频繁往返书信,就是否阖家共庆万寿节进行多番讨论时,京城里,除了九阿哥和弘暄,已经无人再想起老十这个目前身份最贵重的皇子了。

连参加万寿节的资格都未有的皇子,还能有什么前途呢?何况这次的万寿节虽不知是否绝后,但却一定是空前的,因此,权贵们都不约而同的将老十遗忘了,大伙都忙啊,哪有闲心惦记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物。

九阿哥记得老十并不是因为思念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兄弟,而是因为在帮老十还账的第二日,康熙就下旨,命令九阿哥到礼部协助七阿哥办差,专门负责万寿节庆典的相关事宜,至于七阿哥,安排好来朝贺的蒙古王公就好。

康熙认为古往今来,他在位时间是护士最久的,所以决定隆重举办一个排场的万寿庆典,此外还布告天下,所有65岁以上的老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因此,不说别的,光宴请老者的章程就弄得九阿哥一个头十个大,因此,九阿哥自然是将老十给恨得牙痒痒!

再一看七阿哥,九阿哥就更郁闷了,蒙古王公来朝,早有章程,七阿哥压根不用费脑,叫下面的人照章准备就是,忙的也是下面跑腿的人,七阿哥只在闲得慌的时候装模作样的视察一番即可,九阿哥原本以为自己这次只需给蒙古人瞎扯一通药材生意就完事,不想,蒙古人还没来,自己就被康熙抓去干苦力,忙的连美女都没空欣赏——

而弘暄则是觉得老十未能获准回京这个处罚太大了。弘暄从来也没觉得自家作坊日进斗金,光看看自己弄得酸奶,弘暄就意识到生意难做,加之自家打记事起,弘暄每月的零花钱就一直紧巴巴的,因此,弘暄从未将自家归到富豪一类,这次自然真的相信老十一时手紧,无奈之下才挪用了康熙的金子,所以,弘暄便有些为老十鸣不平,认为虽然老师这事做的不妥当,但也不至于受这么重的惩罚。

不过,弘暄在康熙面前刚提起老十,就被康熙呵斥了下去,还被罚十天不准骑马,郁闷的弘暄只好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酸奶生意上。

反正下午不能骑马,弘暄便干脆从十四福晋处讨了腰牌出宫视察酸奶生意去。

前几天,弘暄终于将酸奶打进了九阿哥名下的一酒楼,获准进行代卖,虽然九阿哥表示不收任何费用,但弘暄还是坚持要给九阿哥场地费,但声称得先欠着,而此时九阿哥还没收到老十的还款,听了弘暄的话,弄得九阿哥更郁闷了,弘暄要欠,也该欠我儿子的啊,怎么也欠到我头上了——

因酸奶主要当做早点供应,所以当弘暄下午溜出紫禁城、踏进九阿哥的酒楼时,见跑堂的托盘上放着一碗酸奶,立马来了兴趣,便跟着跑进包间想瞧瞧是谁如此识货,不想却是以蒙古小丫头。

弘暄敷衍的点了点头,便准备撤退,但却被蒙古丫头的一声叹息给吸引住了,“唉,可惜啊。”

弘暄奇怪的问道:“可惜什么?”

蒙古丫头笑道:“这生意怕做不长久,等过几年我再来京城,肯定就吃不到了,看你的样子怕是在京里上宗学的,你比我有口福呢。”

弘暄有些生气,因为被眼前这丫头给说中了,照目前的销售情形来看,弘暄确实支撑不了多久,于是,弘暄便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瞧你的样子不是挺喜欢的嘛,为什么咒人家?”

蒙古丫头给了弘暄一个白眼,道:“这东西你觉得好,我觉得好,都是咱蒙古人喜欢,这京里有几个蒙古人啊?你说啊,谁会做亏本生意?”

弘暄没好气道:“那好办,将口味做的蒙古人不喜欢就是。”

蒙古丫头咯咯的笑了起来,道:“瞧你不像个傻子啊——”

弘暄听康熙骂过他混,听老十骂过他皮实,听其木格笑过他淘气,还就没人说过他傻,于是,便干脆坐了下来,与蒙古丫头慢慢磨机,不过这蒙古丫头太没劲儿了,尽管弘暄后来变着法的从头到脚将这蒙古丫头给嘲弄了个遍,那丫头楞没听出来,还以为弘暄在夸他,让弘暄在感叹高手寂寞的同时,还再次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不过,在鸡同鸭讲的交流中,弘暄却得了灵感,这蠢丫头偶然在酒楼尝到了酸奶,便每天都会跑了光顾一二,那么小姑娘的钱应该很好赚。

第二百八十六章 搅黄

乾清宫内,看着探子的密报,康熙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又皱了起来。

沉思良久,康熙才淡淡的吩咐道:“去慈宁宫。”

慈宁宫中一片欢声笑语。

太后慈爱的坐在炕椅上,饶有兴趣的听着跟前两个蒙装的小姑娘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其中一个便是年前从热河跟着回京的科尔沁贵女娜仁吉娜,而另一人则正是在九阿哥酒楼偶遇弘暄的小丫头。

那小丫头正手舞足蹈的比划着,“太后,前门的杂耍艺人可好玩了,一下翻了好多好多筋斗,连弘暄都忍不住叫好呢。”

娜仁吉娜也兴高采烈的补充道:“就是,就是,还有人吞剑呢,后来去了茶楼,弘明还唆使弘暄叫个唱曲的来助兴,弘暄没同意,让弘明念叨了好久。”

另一小姑娘也忙插话道:“我还觉得奇怪,为什么他自己不叫啊,结果弘明说,若他出面,回宫就得被罚跪佛堂,我就诧异了,为什么弘暄就能躲过处罚,难道他的十四叔还不能罚他?结果弘明恨声说,弘暄当了好多年的独子,被宠坏了,从来就没被罚过跪,好容易盼到他添了三个弟弟,原以为可以看他笑话了,结果他阿玛额娘又离京了,大家自然又得多多关照他一下,他犯了事,自然是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太后,您没瞧着弘明的样子,好不甘心啊,哈哈。”

太后笑道:“瞧你们淘气的……”

屋里正说得高兴,就听外面的太监道:“皇上吉祥。”

两小姑娘立即噤了声,太后也笑眯眯的望着门口,见康熙进来后,笑问道:“今儿怎么这时辰过来了?”

康熙笑着打了个千,道:“给皇额娘请安,前面的事忙完了,就想到皇额娘这坐坐。”

太后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招呼道:“别行那些虚礼了,赶紧坐下好生歇歇。”

娜仁吉娜两人忙给康熙行礼,“皇上吉祥。”

康熙坐定后,笑问道:“刚才在说什么呢,那么热闹?”

娜仁吉娜在宫里呆的时间久些,见了康熙倒没那么拘谨,忙笑道:“皇上,我昨天出宫玩去了,正在给太后讲外面的新鲜事呢。”

康熙笑了笑,指着旁边的另一小姑娘道:“皇额娘,这就是温布的重孙女?”

太后笑道:“对啊,就是她,叫萨春,倒也是个机灵孩子。”

萨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看了看康熙,没做声。

康熙定睛打量了一下萨春,心中就纳了闷,怎么老十父子两眼光都这样啊。

康熙就不明白,萨春皮肤黑黝黝的,肉嘟嘟的一张脸,整个五官就那双大眼睛还能拿出来见见人,站在娜仁吉娜旁边,连当绿叶都显得寒碜,怪不得娜仁吉娜喜欢和她一起玩。

敖汉部的温布在京过完年后又给康熙上了道折子,说想多留些时日,等万寿节过了再走,本着寿宴上人多热闹的宗旨,康熙很是高兴的大笔一挥,准了。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