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384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九阿哥不住翻了个白眼……

十四还想纠缠,就见一小太监跑过来,告诉十四,说康熙召见。

十四一下就变了脸色,要知道畅春园离紫禁城可不远,康熙还不知道等了多久呢,当然,十四也没忘给报信人记上一笔,若马打快些,那在半道上就能追上……

果不其然,气喘吁吁的十四一到乾清宫,就听到康熙冷冷的哼了一声,十四支唔道:“皇阿玛,儿子去畅春园瞧万寿节的准备事宜了……”

康熙冷冷道:“怎么,想去礼部办差?”

十四忙摇头,小声道:“皇阿玛,礼部的事儿子不大懂……”

康熙再次哼了一声,才道:“你十哥进献的洋大炮今儿抵京了,你去看看。”

十四悄悄吁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四阿哥掌管着户部,这几日虵不得清新,各地总督,巡抚回京后,都少不得要到户部来打个照面,一个个都可劲的哭穷,伸手要银子,巴不得户部将整个大清的国库银子全拨给自己。

如今老十一看就知道是没希望的了,所以四阿哥便没再过多关注与老十想关的各路消息,而是将全部注意力放到了三阿哥和八阿哥身上,瞧着他们的私下动作,四阿哥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第二百八十八章 思绪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这个举国关注的月份终于姗姗到来了。

礼部作出特别规定,三月初一到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只穿常服七天的常例。

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也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二十。

在九阿哥的亲自过问下,宴请老者的菜单也终于制定,每桌十道菜,每道菜与一个乡镇及特产有关,三月初一这天送交康熙过目后,总算得了句:“倒费了点心思……”

虽然这句严格说来也算不上夸奖,但这毕竟是九阿哥牺牲了大量的睡眠时间,冷落了诸多美妾红颜,疏忽了蒸蒸日上的商业帝国,设计了诸多堪称完美的庆典方案,事无巨细的盯着大量琐碎工作后,听到的唯一一句好话。所以,这让人精似的九阿哥也差点喜极而泣,早知道就先上菜单了。

不过,九阿哥差点乐极生悲,屁颠屁颠的从乾清宫出来的九阿哥见了内大臣马齐,便以万寿节总策划人的身分,自然而然的问起,“大人辛苦了,皇上出宫那天,沿途侍卫都……”

不过,九阿哥话一说出口,就立即反应过来,在马齐诧异的表情还没显露出来前,就当即改口道:“都是有福之人啊,告辞,告辞……”

直到走进阿哥所,九阿哥额头的冷汗还一直冒个不停,竟然问起安保这等机密大事,还不知道康熙会怎么想呢,九阿哥心想,看来皇差办多了,人的脑子容易短路,等万寿节过完了,还是专心当自己的富家翁好,当然,若康熙念自己这趟差办得不错,给升升爵位就更美了……

刚走进阿哥所,九阿哥便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脑袋已经成一团浆糊了。

京郊丫髻山道观的主持李居祥为了祝康熙六十大寿,在丫髻山东顶建起了玉皇阁,王公大臣及旗民也跑来凑热闹,请在京的高级道士到丫髻山建万寿道场,三月初一也终于搞定。于是,康熙遂命十二阿哥,弘暄以及御前太监魏珠前去降香。

九阿哥昨天还专门抽出宝贵的半刻钟跑到阿哥所给弘暄交代各种注意事项……

九阿哥不大愿意承认自己真的变傻了,便在弘暄的院门前转了个弯,朝十四家跑去。

见了诧异出来迎客的十四福晋,九阿哥红着脸,胡诌了两句,怏怏而归。

十四这几天正为老十送来的大炮犯愁,已经在西山火器营小住了两三天……

出得宫门后,九阿哥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甩了甩脑袋,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脑袋里的弦绷得太累了,是得好好放松放松了……

九阿哥歪着脑袋想了想,竟然一个娇媚的容貌也想不起来,九阿哥这下彻底郁闷了,怎么就没个可心的人呢?难道自己还得费心思想今晚歇哪儿不成……

于是,当晚,气呼呼的九阿哥干脆跑回畅春园,蒙头一人呼呼睡起了大觉……

而丫髻山上,弘暄看着满山美若繁星的灯火,却是一丝睡意也没有。

对于康熙布置的作业,弘暄这几日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正确答案,本以为会将阿哥所住穿,不想没两天,康熙就下旨,命他与十二阿哥到丫髻山上香。

这派一皇子没问题,派两皇子还是没问题,可派一皇子,一皇孙,而且还不是嫡皇孙,这问题可就来了,至少弘暄听九阿哥的口气,康熙这个命令,让许多人又将视线重新聚集到了自己身上。

不用九阿哥提醒,弘暄自己都知道,弘晳肯定会将自己恨得满头包。

可是,弘暄就更糊涂了,瞧这架势,自己阿玛是不大可能有机会上位了,可为什么皇玛法还要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呢?

弘暄想着想着心中就有些小小的愠怒,弘暄心想,若自己阿玛能当太子,那这些东西都是我该受的,可如今却摆明了就是让我白遭罪,我凭什么啊!

不过弘暄可不敢借机糊弄两句,让康熙将他赶出宫去,虽说如此以来,自己一家大小倒可以团圆了,但康熙的心怕也得给伤透了。

虽然弘暄这几年也渐渐体会到康熙远非面上那么好说话,对康熙,他不能象对老十那样肆无忌惮,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毕竟老十是他的爹,世上不还有浪子回金不换这么一说吗?可康熙却有百多个皇孙,天天向上的一抓一大把,那些浪子,就算回数百次头,康熙大概也懒得瞅上一眼。

何况,弘暄还从康熙身上感受到了祖孙情,不说皇孙了,就是皇子,除了废太子和四阿哥,又谁能幸让康熙天天检查功课的?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不幸,比如弘暄他爹,但就是他哭着喊着,康熙也不见得会给他这不幸的机会啊!

所以,弘暄从内心来说,还是非常感激康熙的,弘暄清楚,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脑袋不笨罢了,如今在文化课上能成为尖子,康熙可没少费心血。

而且关键是康熙也不嫌弃弘暄,尽管弘暄的骑术还是没能争到第一,尽管在热河的时候弘暄从没在骞马场上给康熙争一回脸,但康熙从未因此而不待见他,反而大夸特压弘暄的狩猎成绩,弘暄的箭术那还是得了老十真传的,而且,康熙还安慰过弘暄:“你骑术从未跑过第一,但大部分时候,你打的猎物却是最多的,可见,不见得事事都要跑得快才好。”

因此,弘暄觉得康熙对自己还是动了真情的,这在冷酷的皇家尤其难得,因此,弘暄也舍不得真的伤了康熙的心。

所以慢怒后的弘暄,还是乖乖的跟着十二阿哥出了宫门,没一脸不忿的跑到乾清宫去告诉康熙,“皇玛法,我知道,您不让阿玛回京为您贺寿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您真是圣明啊……”

弘暄看着天上的星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对他疼爱有加的康熙要将他架到火上烤呢?

想起火上烤,弘暄便又不禁想起了萨春,原本约好时间去郊外自家庄子上寻只家鸡来烤着玩的,结果自己不能出宫,而太后又不见客。

弘暄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还专门瞧过太后的脸色,看上去身体很好啊……

不过,从今天起,宫外的诰命应该会陆续进宫给太后请安了,弘暄觉得回去得给萨春带个话,挑下午晚些时候去慈宁宫请安,否则自己也没时间溜过去……

想完了萨春,弘暄又想起来拖娅,还好有萨春在外面,自己虽然没尽到地主之谊,但两小姑娘倒还是玩得不亦乐乎。

然后又想到自己的舅舅,说来自家外公确实很疼自己,不仅给自己几个兄弟和安安捎了些礼物,还叫三舅给自己带了些金子,还特意解释了,因父母不在身边,身上备些银钱总是好的。

而且还专门叮嘱三舅将金子拿到京城钱庄兑换成银子,存成了小额银票,因此塞给弘暄的便不是金光灿灿的真金白银,倒也不显眼,总共有九百多两呢,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能查干巴拉对其木格砸银子免费推广奶粉子一事,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毕竟自家可是收了其木格货款的,所以托人给弘暄捎银票的时候,查干巴拉还巴巴的写了个条子:“给你,你就收着,你阿玛没少关照我们,本来那奶粉子我们也是说不收钱的,可你额娘没同意……”

关键是其木格的爹也没怎么坚持。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