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412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九阿哥断定,没哪个小孩子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而且还是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便提议让孩子来做个决定。

苏合瞧着九阿哥的笑脸,瘪了瘪嘴,有些遗憾为什么没给他另一只眼睛再来一拳,不过却还是一脸得意的道:“九阿哥,不必费事了,我们已经问过他们的意见,他们说了,听阿茹娜的。”

见九阿哥怔了一怔,苏合有些夸张的笑了起来,心想,合着当我们是傻的啊,就你知道从孩子入手!

九阿哥顿了顿,道:“那不知道阿茹娜是个什么意思?”

朋克素忙道:“她没同意回娘家。”

苏合忙辩解道:“她也没同意留下。”

……

九阿哥在车臣汗部呆了三天,除了朋克素的笑脸越来越明快,苏合的鼻子越来越朝天长外,没其他任何收获。

咬咬牙,九阿哥只得亲自去探视一下生病的阿茹娜,反正一个是满人,一个是蒙古人,大家没必要学汉人那么扭捏。

不过,九阿哥在问完病情后,言语间一试探,便知道阿茹娜没心思改嫁自己的叔伯或呼和的庶长子,九阿哥自然清楚朋克素不放阿茹娜的缘由,他并不想在已经得罪了苏合的情况下,再去摸朋克素的老虎须,因此并没宽慰阿茹娜,可以将视线放宽到整个漠北,而是将谈话内容改成了汉人的贞节牌坊是如何如何的凄美……

阿茹娜与呼和的感情很好,因此,她没考虑过改嫁之事,便若留在车臣汗部,她也没把握自己孤儿寡母的就真的能顺风顺水的过小日子,宝丽德虽然已经定了亲,可毕竟还不满十四岁,想撑起这个家,太难了,而自己的两个孩子就更不用提了,呼斯楞虽然在呼和去世后,突然懂事了许多,但年纪毕竟太小;但回阿巴亥部,也是问题多多,宝丽德已经定了亲,要带他一起走,不大合适,若将他独自一人留下,阿茹娜心里又舍不得,这孩子可是打小就带在自己身边的,而且自己没改嫁的心思,若在娘家住的时间长了,问题肯定也不少,所以阿茹娜便一直没拿定主意。

原本听说九阿哥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阿茹娜心里对九阿哥还是很感激的,不管调解的结果如何,得领人家这份情啊,所以虽然苏合在阿茹娜面前说了许多九阿哥的坏话,但阿茹娜并不以为意,因此九阿哥说得没错,大人有了矛盾,为难的确实是孩子。

宝丽德身份有些尴尬,没什么立场去调解朋克素和苏合的纠纷,这些日子一直在阿茹娜身边侍疾,但神情间却多了份小心翼翼。

呼斯椤和特木尔更是耷拉着脑袋,完全没了平日的淘气劲。

因此,阿茹娜对九阿哥一直是感激的,但听说九阿哥翻来覆去说贞节牌坊,阿茹娜也不乐意了,就是呼和从坟墓堆里醒来,也不会老神叨叨的叫自己为他守身如玉啊!

于是本来没改嫁心思的阿茹娜火了,“九阿哥,这些都是汉人的东西,我们蒙古人不兴这套……”

见九阿哥还要开口再劝,阿茹娜道:“九阿哥如此推崇汉人的礼仪,怎么进我帐篷探病来了?汉人不是讲究男女有别吗?”

九阿哥涨红了脸……

第三百一十章 小动作

康熙听说十四半夜翻墙,而且还是翻的弘暄的墙后,已经不知道该做何反应了,这帮儿子们的行事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反正弘暄还好端端的在那蹦跶着,康熙便没怎么花力气去调查十四翻墙的动机。

康熙手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急需解密。

广东巡抚满丕是九阿哥的门人,除了其木格不知道,相关人等那可是门儿清。

康熙原先也以为满丕只是做做样子,敷衍一下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可随着事态的发展,随着传回来的线报越来越详细,康熙发觉双方好像都动了真火,而且据密探回报,烟馆老板突然强硬貌似也是满丕指使的,于是圣明的康熙便有些生气,他可不认为九阿哥会和老十翻脸,九阿哥就是一怪胎,老十就算放火烧了他家的房子,九阿哥没准还会反过来给老十支付赔偿金,说不定老十拐了九福晋,九阿哥还会赶紧将九福晋的嫁妆送过去,想让两人闹崩,只能是九阿哥去拐蒙古福晋了,可见惯了江南美女的九阿哥就是眼瞎了,也不大可能干这事……想到这,康熙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哪有这么唯恐天下不乱的老子……康熙忙使劲甩了甩脑袋,将思路拉到正道上,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发现九阿哥出京前对老十的的确确还是一如既往的呵护,怎么可能人前脚去了蒙古,后脚就指使他的门人就和老十铆上了呢?

所以康熙生气了,因为他已经断定十之八九是满丕变节了。

康熙虽然对儿子们的门人都很提防,而且一直都有步骤的打压皇子们四处培养势力,但自己出手是一回事,门人主动改换门庭那可是另一回事,何况又不是弃暗投明、投到自己门下。

康熙觉得满丕辜负了自己的儿子,所以有些生满丕的气,但更气的确是九阿哥,平日里瞧着一副比谁都精明的模样,怎么到头来连个门人都看不住?怎么劲想着和老十那没出息的学呢?真是可惜了朝廷给他的俸禄!

当然,康熙对满丕的新主子也很好奇,可截止到目前为止,线报并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这让康熙更不爽了,康熙非常非常不喜欢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范围,因此,一帮密探便遭了罪,被康熙口沫飞溅的骂了两个时辰……

骂完人后,康熙还是觉得浑身不得劲儿,随手拿起案桌上的书信,一瞧,恰恰是弘暄帮着抄写的其木格的信函,再次欣赏了一下弘暄的笔迹,心情稍微好了点。

是的,弘暄已经将他删改过的信函递给了康熙,并解释说信是其木格口述,安安执笔写的,可自己不小心将水溅到了信纸上,所以便重新誊写了一遍。

康熙对弘暄的解释很满意,瞧瞧,编的多有条理啊,一看就知道比他阿玛和九伯那两个蠢家伙强多了。

康熙看在弘暄的面子上,当着弘暄的面就认真读完了其木格的书信,瞧着其木格说得煞有其事的,好像真不是为了蝇头小利断洋人的财路,但阿片真有其木格说得那么可怕吗?康熙对此深表怀疑。

康熙顺便询问了一下弘暄的意见,弘暄也摇头表示不知,但还是帮着其木格说话,“皇玛法,额娘虽然不怎么精明,但她可从不糊涂,若说阿片有害,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您瞧她送上的两张脉案,孙儿虽然不通药理,但也知道这两张脉案看上去没什么大不妥……”说到此,弘暄又忙解释道:“而且额娘在信里也说了,她知道这两张脉案没什么大毛病,所以肯定没被人蒙骗,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请皇玛法多宽限个三年、五载,说届时那两人的脉象肯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孙儿以为,额娘如此行事,定是有她的道理。”

弘暄有意识的多加了个五年期限,谁知道三年内那些吸食阿片的人会不会成为废人?虽然弘暄删除了其木格拿命来赌的句子,但若三年内,阿片的副作用并没显现,其木格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康熙没注意这一小细节,吧唧了一下嘴巴,“太医早先也说过,不清楚阿片的坏处,你额娘为什么就这么笃定呢?”

弘暄想了想,也理不出个头绪,只好红着脸,小声道:“也许是神仙托梦……”

康熙给气得乐了,“这说得过去吗?”

弘暄也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忙换了个角度道:“皇玛法,朝廷明令禁烟,这阿片眼下就钻了这个空子,隐约大有取代烟草之势,若真在民间流行起来,难保上好的耕地不会被拿去种了阿片,所以,孙儿以为,不管这阿片害不害人,都是该禁的。”

弘暄觉得没必要花时间来证明什么,反正禁就对了,只要没明证,谁也不能说其木格是张口胡说,但康熙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若此时朝廷下了禁阿片的命令,那不是明着告诉大家,皇家想怎么耍横就这么耍横吗?交天下人怎么想?那些文人还不知会怎么朝自己头上泼脏水呢!

康熙可不愿意后世史书上给自己来这么一笔:清康熙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皆成就辉煌,本应为后世所敬仰,但却因袒护儿媳危害人间,为天下人所不齿……

要是袒护儿子为非作歹,倒也罢了,可袒护儿媳?还是算了吧,康熙自认为没那么伟大。

但下旨斥责其木格?那以后禁阿片的时候还不得给她平丄反?老十才不会管禁令的缘由到底是因为阿片害人,还是耕地被占,肯定会跳着闹着要朝廷给其木格颁发含冤受辱特等奖……因此,康熙当时便没明着表态,告诉弘暄他得好好想想。

此时康熙重温了一下其木格的信函后,除了对弘暄的一手好字表示满意外,对自己拟定的几个处置方案皆摇头表示了不满,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拖一拖,于是便下旨,命一稍显圆滑的御史取广州走一遭,然后,又经过片刻的思考,康熙提笔给刑部尚书发了一道密旨,叫他秘密的、定时定量的给死囚的饭菜里添加一些阿片,至于定量嘛,比处方的药剂量大一倍就好……

而弘暄见康熙没处罚其木格的意思,便没纠缠此事,只是找了个时间,叫徐公公悄悄给他送了些阿片进来,趁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时,交给了娜仁吉娜,叮嘱她每天给太后心爱的鹦鹉喂一点,千万别忘了,当然最好能每天写一份鹦鹉观察日记,自然还要求娜仁吉娜一定要注意保密。

娜仁吉娜好容易能帮上弘暄一点忙,而且还能顺带与弘暄共同分享小秘密,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还会想起去问缘由,忙不迭的应了,等弘暄的脚刚跨出慈宁宫的大门,就跑到鹦鹉笼子面前傻乐了半天,晚上还亲自熬夜动手做了个小册子。

弘暄虽然住在阿哥所,但其实自己也可以养点小动物的,再说了,实在不行,还可以叫弘春和弘明去办此事,但弘暄之所以选择了慈宁宫的鹦鹉,主要是想如果阿片真有什么不妥,太后可是直接证人啊,满天下谁敢质疑天后?

至于届时太后心爱的鹦鹉若有个三长两短,这肇事者该承担什么样的刑罚,弘暄还没功夫去考虑。

弘暄板着手,仔细算着日子,觉得自己差不多也该启程去南边了,否则自己压根没法再吕宋逗留,因此便试探的问了一下康熙的意思,谁知康熙却道:“不着急,你专心读你的书去。”

让弘暄郁闷不已,“皇玛法,您当初可是答应了的,说阿玛任期将满的时候,就派我去接阿玛额娘回京的。”

康熙眼睛一瞪,“又想挨板子了?回去读书去!”

弘暄哀嚎了一声,磨磨蹭蹭的回了阿哥所,想了想,还是写信给阿玛额娘露露口风吧,叫他们使使劲……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