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468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老十和九阿哥回来后便在屏风外象征性的再喝了两杯,弘暄和弘政在一旁作陪。而其木格则带着老十的小妾和安安在饭厅的屏风内过年,因饭点太晚,三胞胎早填饱了肚子,仗着自己年纪小,也不装样子假吃,惬意的在屏风两侧跑来跑去,倒平添了点热闹气息,因此,其木格便也没管。

其木格早就交代了,新年新气象,不准老十大过年的发脾气,因此,当三胞胎闹得不像话时,老十也只是用眼神给予警告,而九阿哥则护起了侄儿,觉得听不够奶声奶气的祝福啊,每次见老十白眼珠子陡然增多,便逗三胞胎,“这次祝九伯什么啊?”

聿儿很有文采,说了一大堆的吉祥话,还不伦不类的来了句,“九伯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连老十都莞尔道:“哪儿听来的词?”

聿儿摇着脑袋,一副神秘状。

修儿见了,急了,忙叽里咕噜的将“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全说了个遍,直到老十也哈哈笑了后,才住了口。

而厥儿则对九阿哥讨好的说:“九伯吃肉,肉好吃。”

九阿哥笑得很是畅快,对老十感慨道:“十弟,你这天伦之乐享得不错啊……”

老十憨笑道:“淘气得很,大了还不知怎么惹事呢,还是格格好。”

九阿哥笑道:“格格总归要出嫁的,难道你还真坐府招婿不成?”

说到此,九阿哥又道:“安安翻过年就11岁了,虽然宗室女出嫁得晚,但你也得提前想法子了,否则届时安安真去抚了蒙古,我看你上哪儿嚎去。”

老十扬扬眉,道:“我早说过,安安……”

九阿哥笑道:“就你心疼闺女?满京城谁乐意将女儿嫁到蒙古去吃沙子,当心皇阿玛拿你做筏子。”

老十瘪瘪嘴,小声道:“我不是在吕宋嘛……”

九阿哥不说话了,片刻才道:“大过年的,不说这些,来,来,咱们喝酒。”

弘暄和弘政坐在一旁也不拘谨,不时的给大人斟斟酒,照顾照顾三胞胎,还见缝插针的塞肚子,好似还比较忙。

其木格则对着老十的三个小妾,虚伪的笑着,康熙五十三年到了,又该选秀了,这日子怎么总是轮回着过啊,连烦恼都没一丝创意,这倒霉催的清朝,不知道有审美疲劳嘛?选秀节目都知道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轮着来呢,不过其木格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譬方不妥当,若康熙真照如上所述来个创新,想死的除了自己,怕还得搭上老十……

虽然大人们心思各异,但年夜饭还是在炮竹声声中圆满结束,九阿哥很过分,拉了老十一起守夜,郁闷的其木格只好收留弘政,害得弘暄只能在外间陪客,无法与其木格和安安一起辞旧迎新……

这一夜大伙几乎都没合眼,倒不是大家对新年有多憧憬,而是让老十的鞭炮给闹的,也不知老十是怎么吩咐,这一夜,安居岛上的炮竹声是此起彼伏,就没停过,三胞胎刚睡着就被吵醒,气呼呼的哭了好几趟,让唯心的其木格觉得康熙五十三年的兆头不大好,清晨洗漱完后,第一件事就是叫人出府打探土著人的动静,万一土著人被一夜的鞭炮声给惹毛了,大年初一就来打群架……

但是,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土著人也没游丄行示丄威抗议这十多天的声音污染,而九阿哥也好似没打算立即启程回京,而是继续和老十踏遍安居岛的每一寸土地。

但其木格还是不大放心,不知道九阿哥到底是怎么个打算,老十也不知道,只能劝其木格稍安勿躁,说实在不行,就将弘暄派到马六甲海峡去与洋人交涉,让九阿哥没法带人走。

其木格更不放心了,印尼大海啸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那里的地质板块太活跃了,万一海船行驶到印尼,来个大海啸,还不如送弘暄回京呢。

听了其木格对安全的担忧,老十笑道:“又不真去,如今探路的人还没信传回来,谁知道是怎么个状况,爷才不会冒冒失失的派弘暄去呢,不过是个说辞罢了,府里这么大,藏个弘暄还不容易?”

老十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让其木格崇拜不已,老十更得瑟了,尾巴翘的高高的,“多备些礼物,请九哥给太后和宫中的娘娘们带去,只要太后发话,皇阿玛也不会坚持给咱们府里指人……”

弘暄被打后,老十两口子不约而同的千里疾驰回京,那时节康熙便对老十提过选秀的事,因此,老十心里也比较紧张。

其木格点点头:“我晓得了,爷,若皇阿玛这次硬要指人过来,咱们可别接啊,大不了就告诉皇阿玛咱们再也不回京了……”

老十叹气道:“那是下策,若此时闹翻了,咱们讨不到好。”

见其木格瞪圆了眼珠子,老十忙道:“实在不行,就给皇阿玛说等我回京后再接人过府,反正不接到安居岛来就是。”

这法子显然会误了几个可怜的秀女终身,但其木格不是圣人,当自身利益受损时,只得损人利己了,因此,其木格稍微纠结了一下,就同意了老十的提议,反正罪魁祸首是康熙,自己和老十也是受害人呢,如此一想,其木格心情大好,看来康熙五十三年应该也会顺顺利利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 内讧

正月十五刚过完没两天,康熙的旨意就来了,叫九阿哥即刻回京,荷兰人垄断海上贸易之事交由老十打探。

其木格很是不解,这调查刚刚深入了那么一丝,怎么就将主持大局之人召走了?

等老十获取了情报,天远地远的朝京里送去,时间可耽搁的不少,眼下虽然不是信息时代,但也禁不住康熙如此浪费光阴,不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十和九阿哥则没任何异议,接到康熙旨意的当天,老十就吩咐其木格准备酒菜,给九阿哥践行。

其木格想了想,本着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怂恿老十给康熙上个折子,挽留九阿哥多呆些日子,还特别强调,“不是怕九哥硬将弘暄带走,而是洋人的事才开了个头,九哥就这么走了,不是耽误事嘛……”

老十则道:“皇阿玛有他的考量。”

其木格更困惑了,九阿哥明明是丢了蒙古的事改奔吕宋的,怎么吕宋的事还没弄出个头绪,就又给调走了?合着康熙存心不让九阿哥作出成绩来……

老十冲着其木格微微摇头,康熙的警惕性可不是一般的高,叫九阿哥和老十两个好得同穿一条裤子的人一起窝在吕宋,这晚上睡觉怕都得半睁只眼,如今知晓洋人的实力似乎不弱,轻轻松松就占了南洋大片土地,康熙不将九阿哥召回京区,怕是得夜夜失眠。

在争斗中走过来的老十和九阿哥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不过,他们原本以为康熙会下旨叫九阿哥到广州办公,不想,康熙忧虑过重,直接叫九阿哥回京了,看来洋人的实力的确让康熙大为不安,生怕这两儿子借助洋人的势造他的反。

因此,老十和九阿哥一接到旨意,虽然懊恼,但一句废话也没说,说了也没用啊。

九阿哥倒想折腾一下,让康熙顺带的将老十也召回京去,但一对上老十威胁的眼神,再想想老十在安居岛大手笔撒的银子,九阿哥边按捺住没动,康熙既然已心生警惕,那召老十回京怕也指日可待,九阿哥有耐性,犯不着和老十蹬鼻子上眼的在家门外打架,还是等老十和康熙较劲去。

因此,在九阿哥返京的事情上,两兄弟暂时达成了共识,谁也没节外生枝,九阿哥抓紧时间给老十交代注意事项,特意叮嘱他,荷兰人的底细一定要打探清楚,万不可为了一己之私祸国殃民。

而老十则抓紧时间给康熙写折子,大表忠心,表示自己这个王爷爵位可不是白拿的,虽然俸禄全罚没了,但依旧会尽忠职守的御敌于国门之外,请祖国放心。

当然,康熙在旨意中也特意交代,叫九阿哥将弘暄一并带回,随行的太医也一同返家。

老十没对太医的去留冒任何酸话,只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九阿哥,弘暄是万万不能带回去的,康熙已经对南边上了心,弘暄这个人质的等级度肯定陡然提高,铁定会大大影响到弘暄的身心健康。

九阿哥双手一摊,问老十要台词。

老十想也不想的就说:“弘暄私自出海了,九哥等不及他,只得先走。”

九阿哥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弘暄私自出海了,反正老十家的孩子胆子都大,闹这一出也不稀奇。

不过九阿哥还是嘱咐老十做做样子,谁知道康熙的眼线在哪儿站岗放哨。

于是,老十便赶紧回转,叫弘暄立刻、马上、偷偷摸摸的偷条船出海打渔,势必不能在安居岛过夜。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