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495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此次事件不由让康熙想起很多,从老十小时候会爬开始,一直回忆到当前眼下,康熙不由感叹,老十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好啊,尤其是成年以后,总能歪打正着,本来是坏事的吧,到老十手里总能化险为夷,还能讨着点好…

康熙这么一想,就想得有些多了,将老十的八字翻出来,自己细细算了算,命格是不错,但也没显示出狗屎运连连啊…

算着算着,康熙便来了兴致,将所有儿子的八字全找出来,一一算了算,没发现乞丐命,也没发现天子格…

想了想,康熙又将弘皙和弘暄的八字拿来掐了掐,也没分出个上下来…

康熙不由想起理藩院前些日子好似说漠北蒙古的活佛不日将进京,心想,届时请活佛算算吧…

思及此,康熙不由莞尔,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也落入了俗套…

费了一番脑子后,康熙又挨个的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一帮儿子,痛苦的摇了摇头,后继无人啊…

就在康熙有些烦躁之际,弘暄的例行报告送到了,看着弘暄分析得头头是道,康熙的心情才好了许多…

算了算日子,康熙觉得弘暄在吕宋逗留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回京了,便给弘暄去了封信,问他调查报告是否即将结尾,大概还会耽搁多少时日云云,一副慈爱的爷爷模样…

而此时的弘暄正跟着老十扮演海盗呢,

虽然其木格这段时间很是着急上火,但老十和弘暄却过得悠闲自得,心里一点也不犯憷,这两爷子连得罪康熙都不怕了,还怕开罪一个区区的雍亲王?

因此,尽管其木格一想到四阿哥登基后可能会采取的各种报复行动,就翻来覆去的睡不踏实,但这负面情绪并没影响到老十和弘暄的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这日子一正常,人们便不觉有些无聊,变着法的想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因此,一听说不远的海域处发现了一英国洋船,老十和弘暄便喜呵呵的带了一对人出海了,也没乔装打扮,没这必要,死人是没法指证他们官兵扮贼不敬业的。

这两爷子也没乐昏了头,知道避开弘政,因此当弘政敷衍完跟屁虫克里蒂丝后,才惊觉弘暄没了踪影,气得很不客气的询问克里蒂丝的归期…

而老十和弘暄此时已经很英姿的站在了军舰上,拿着单筒望远镜,眯眼打量着前方。

弘暄咿了一声,“阿玛,那船上的大炮好似不少呢…”

老十也瞧见了,心想,看来英国人是加强了警惕,这票买卖不好做,于是,干脆放了条小船下去,“去,据说此地海盗猖獗,大清水师在此巡逻,过往船只一律停船接受检查!”

弘暄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雀跃,“阿玛,咱们的大炮是不是得对准他们?”

老十瞪了弘暄一眼,“平时的稳重劲儿哪儿去了?老实在一旁待着!”

弘暄还是很激动,拿起望远镜又瞧了瞧,道:“阿玛,他们的大炮是不是也对准我们了?”

老十没理弘暄,有条不紊的部署着,弘暄一边竖着耳朵听,一边眯着眼透过望远镜看,一脸的兴奋…

第三百九十五章 炮击

因前往广州的好几趟东印度公司的货船都失去了踪影,这一情况引起了英方的高度重视,派人一调查,船期相差不远的荷兰人、法国人和葡萄牙人的商船90%都如期抵达,而且据说没有遇到灾难性的大风暴,将他们的第二个猜想给否决了。

英国人是海盗出生,因此他们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海船遇到了他们的老本行,其次才是自然灾害,但为什么专挑挂英国国旗的商船下手?英国人拍了拍脑袋,难道是印度人搞恐怖袭丅击?但不对啊,恐怖活动的本意可是要引起公众恐慌的,印度人搞报复,怎么也得大肆宣传一下,好吓吓英国人啊?怎么悄无声息呢?再拍拍脑袋,英国海船上的火力配置不弱,怎么会一艘幸存者也没有?就凭印度人那蹩脚的武器,海船压根就不用开炮,直接撞过去就能大获全胜…

因此,英国人便猜测大概是运气背到了家,所有出航的海船全遇到了超级大台风,于是便花了些时间四处打探,结果台风这个因素好像也解释不了这诡异的反常现象。

英国人头大了,据说还从伦敦抽调了神探来协助调查,但查来查去,依旧没个定论,调查结果可以等,但生意却等不得,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装得满满的,天天闹着起航,鸦丅片生意没法做了,但其他贸易还得继续啊,否则被荷兰人、法国人和葡萄牙人给抢占了市场份额,那简直是连哭都没处哭去。

因此,英兵便上船担任警戒任务了。

这也是为什么老十和弘暄发现海船上大炮尤其多的缘由。

交涉官很顺利地上了船,清兵出来干坏事都带了通译随行,毕竟不是打海战,将船炸翻就完事,重中之重是得将海船上的所有除人以外的东西保存完好,而且还得顺便打探一下各种消息,因此通译的作用很重要,每次出航都不能落下。

因此,在通译的帮助下,交涉官与英国人的沟通完全没障碍。

三言两语就弄明白了,打旗语告诉老十,是艘商船,但那些水手一个个都训练有素,怀疑是士兵扮的,船上的大炮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眼睛瞧见的就有四门。

弘暄的脑子正在过信息呢,却见老十已经发出了指令,“告诉他们,这里是我大清海域,所有商船装备的大炮一律不得超过两门,他们要么交出多余大炮,要么回转。”

英国人当然不干,什么时候这片海域成你大清的了?离你十万八千里呢!

此次护航的头是个中尉,贵族出生,到印度也就为镀镀金,因此,这语气便甚是强硬,说此处离大清海域远着呢,而且他们的目的地是澳门,与大清无关。

老十瞧了旗语后,不再废话,叫交涉官直接下最后通牒。

大清自民牛气冲天,英国人也不甘示弱,开玩笑,日不落帝国怕过谁?而英国人也不认为清兵有那胆子贸然开炮,所以很是骄傲的捍卫着大英帝国的尊严。

如此一来,交涉的最终结果自然是双方不欢而散。

交涉官走后,英国人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对面可是两艘军船,因此,大炮全上了膛,然而也没再前进,停在那儿,等大清军船先行。

船长和中尉商量了一下,准备僵持一会儿后,挣够了面子,海船便掉头,换个航线,茫茫大海,清兵想守,累死他!

不想,交涉官刚踏上大清的兵船,英国人便迎来了清兵大炮的问候,英国人气急,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兵船怎么能随便朝商船开炮?这该死的东方人!

于是,中尉负责指挥还击,船长负责指挥后退,虽然海船上火力不弱,对付海盗绰绰有余,但还是没法和正规武装比啊!

英国人想边打边撤,却忘了问老十答不答应。

老十抿紧了嘴巴,下令两艘军船紧紧跟上,并下达了苛刻的命令:“不能将船打沉了,只能打残!”

于是,清兵的炮弹便在英国船的四周入水开花,要不是货装得多,在阵阵海浪的作用下,早翻船了。

不管海船上装了多少门大炮,毕竟不是军船,虽然在奋力还击,但没多久,船还是被打得漏水了…

好在清兵也停止了炮击…

弘暄目送着英国船摇摇晃晃的离去,很是不解,问老十道:“阿玛,为什么要放它回去?”

老十道:“打沉了它,谁去报信?”

弘暄很是奇怪,“阿玛,它要报了信,万一洋人报复起来,咱们不是麻烦大了吗?”

老十笑道,“放心,洋人没那胆子!”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