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571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其木格苦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听天由命吧……”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风平浪静,老十和九阿哥还是去了八阿哥府赔罪,虽然八阿哥也温煦的说,只要老十平安,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但是三人都清楚,八阿哥和九阿哥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其木格这个好奇大妈问了老十好几次,到底破坏了八阿哥的什么计划,都未获得答案,只知道康熙狡猾狡猾的,硬是宁愿破天荒的迟到两个半时辰,也不愿意在未全面核实之前赦免老十,亏康熙还有脸恨铁不成钢的标榜他为老十付出了多少……

不过,接下来,康熙倒真的让老十学以致用了,很快就将老十从户部调到了兵部,而弘暄则继续在户部办差,跟着四阿哥学习经验,四五个月过去,一切都风平浪静,不过,大伙翘首以盼的指婚旨意尚未下达,上至康熙和太后,下到老十和其木格,都选择性的遗忘了此事。

而其木格在这段时间则开始频繁活跃于各种高端社交场所,展开夫人外交,因不善言辞,所以给自己制定的行事准则便是,微笑着去,微笑着回,多听少说,和弘历一样的标准。

虽然没风靡各个宴会场所,但倒也给大伙留下了平易近人的印象,离蛮横远了很多。

不过,因老十府如今一切皆以争储为中心,所以,弘历未能如愿回府里上私学,继续在上书房磨皮擦痒的听天书,回府也不做功课,因为家中的私塾先生要给他开小灶。

弘历对府里的先生倒没一点抵触情绪,因为这个先生自应聘那天起,其木格就给他交代了,得因材施教,哪怕三字经教一年也没关系,她的目标很简单,弘历只要不成文盲就行,所以,深刻领会了其木格精神的私塾先生,没让弘历天天去背死书,最多就听写点单词,连论语里的典故都是怎么有趣怎么讲,所以,弘历虽然背不出子曰,也写不出什么像样的读后感,但该知道的也没落下,偶尔也会蹦出那么一两句名言警句,和其木格有的一拼,因此,老十也没给他施压,一句话,那孩子像他额娘……

而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斯隆每天都会带着两小厮在北京城里瞎转,转了好几个月了,也不觉得无聊,老十给康熙推荐过他,但不知怎的,对西学颇感兴趣的康熙却没召见斯隆,所以,斯隆除了闲逛,就是负责给弘政、弘暄和安安上晚课。

一切都还原到了生活原本该有的摸样。

不过,到了八月,平静的生活又被打乱了……

第四百六十章 忙

康熙五十六年七月的时候,卫拉特蒙古准葛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率领6000军从和田出发,自西路入藏,一举击败拉藏汗。

八月消息传到京城,康熙极度震怒,朝中鸽派鹰派立即展开了火并,沉寂许久的朝堂瞬间又热闹起来。

老十和十四自然是鹰派代表人物,摩拳擦掌,积极请战,准备去西丅藏大显身手,两人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一会儿同仇敌忾,一会儿互相攻击,让烦乱的朝堂越发混乱。

上书房的一帮皇孙一个个也都跟着激动起来,连弘历都背上小弓箭,在紫禁城的校场上嗷嗷叫着要保家卫国……

其木格知道后,打趣弘历竟然成了儿童团的了,没想到,结果隔天弘历就到上书房去招兵买马,当天下午,元帅、将军、左前锋、右前锋等等全有了,当然,元帅是弘历自己。这倒不是弘历自封的,虽然他一上来就宣布自己为西征大元帅,但是,因想当元帅的人太多了,弘历难以服众,最后只好来了个竞争上岗,比武定职位,拖老十敞养的福,弘历最终以微弱比分艰难取胜,虽然脸上青了两大块,但嘴角却笑得咧到耳朵边去了……

不过,他招募的这帮人却让老十和其木格无言相对,弘历招募了三阿哥家的老八弘暹,五阿哥家的老六弘晌和老七弘瞳,七阿哥家的老六弘景,十三阿哥家的老三弘暾,也就是说,他们这个年纪和低一年级的正宗学生中,除了九阿哥家的四个小的和四阿哥家的两孩子,全在。

当弘政发现了两家小孩走得不近后,九阿哥和老十还专门搞了两次儿童联谊会,不想,几个孩子聚在一起也能叽叽喳喳的玩到一块儿,看着挺和谐的,不过,联谊会一结束,友谊就不存在了,在上书房还是各玩各的,让大人觉得有力无处使,只得作罢。反正弘暄和弘政关系不错,两家的未来当家人不生分就行了……

弘历成立的儿童团眼红了一群人,但除了弘历外,没哪个皇孙愿意出来挑头,谁知道康熙会是个什么说法啊……

果然,康熙一直没表态,看来朝廷是战是和尚未有个定论。

因此,老十越发积极了,逮人就游说,白天在外费了一整天的口舌,晚上回来还不停的给其木格洗脑,一点也不觉得累,偶尔还精神很好的指点弘参和弘丰两招,这两人连副元帅都没争到,让老十觉得应该加强他们的武学修养,不能养成文弱书生了……

其木格只是静静的听着看着,没给老十打气加油,因为历史记载,十四当的大将军王替天子出征,连雍正上台后也没法将这一段从历史书中抹去,可见是多么的符合历史。

不过,其木格却也没给老十泼冷水,由着老十当热血中年。

主要是其木格也忙,康熙五十六年的选秀又即将拉开帷幕,因弘暄尚未指婚,漠南蒙古各部依旧都送了小格格进京参选,一到京后,就打着家乡人的旗号来拜见其木格,将各自的姑娘夸到了天上,顺便还说说自家牧场羊毛是多么多么的好,其木格每天都得陪着笑打太极,脸部都快得肌肉劳损了,压根没精力想辄应对自己也许可能即将面临的潜在威胁。

这边的同乡会还没结束,应弘政邀请,克里蒂丝抵京了。一外国小姑娘,千里迢迢为了友情——其木格坚持认为,克里蒂丝对弘政的依恋只是源于寂寞,无关风月——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自己这个熟人若不好好照拂一二,那也太说不过去了。何况,九阿哥无私的对老十,自己也总得为着九阿哥的后代能有尊严的活着而尽一份力。

所以,其木格和老十商量后,通知九阿哥和弘政,克里蒂丝在京的日子就住自己家了,一来她习惯了,二嘛,也没那么多规矩,三则,弘政每天晚上都还要跟着斯隆学习,也方便两人见面。若真在九阿哥府,克里蒂丝肯定又得象上一次一样天天望眼欲穿的盼着弘政大驾光临,会让小姑娘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的,日后没准就没勇气死皮赖脸的哭着闹着要嫁给弘政了。

九阿哥一想,是这个理,不仅同意了,还告诉弘政如果洋人的功课紧,就在老十家歇息,反正老十家空院子多。

不想克里蒂丝的老爹这次却还派了一正儿八经的使者前来递交国书,要求和大清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弄得九阿哥火大的不得了。倒不是因为这时节,朝堂上下没人有心情去管洋人的事,而是九阿哥觉得自己被算计了,因为西班牙总督是没权写国书的,那么也就是说,洋人早就和国内联系好了,就等着逮机会呢,没想到九阿哥自动送上门了……这让九阿哥很不爽,本来该洋人求自己的,现在可好,调了个个……

不过,更让九阿哥郁闷的是,西班牙人还不找他,人家天天跟着老十的屁股后面傻笑……

这真不能怪洋人,因是老十抢的西班牙人的地盘。所以,老十在西班牙人中名头不小,而且洋人对大清的政治现状也不了解,只知道老十是郡王,九阿哥连王都没当上,所以虽然克里蒂丝是弘政的客人,但洋人使者却缠上了一心想去征战西丅藏的老十,以为老十比九阿哥有实权。

西班牙的建交议案还没个定论,英国人又来掺和了一脚,通过广州海关衙门给康熙上了一外交公函,不仅要求就大炮寄存服务展开谈判,还要求大清开放贸易口岸,割让舟山某个小岛,作为英国存放货物、居留商人的地方,允许英国人自由来往广州,以及颁定税率,禁止额外加征等等……

康熙看后,哈哈大笑两声,在大伙摸不着头脑时嘎然而止,将折子扔给老十,垮着脸道:“这就是你在吕宋和洋人打交道的结果?!”

还不待老十发出豪言壮语,康熙就将老十调到了理藩院,命他全权处理洋务事宜,气得老十回家拔出剑要力斩英国人于剑下,“可恼,可恼啊!”

其木格真不知道英国人这么早就想从大清划块地走,没听史书说过,因此,得了消息后也是一愣一愣的,“爷,英国人真想占舟山?这可是大事……”

老十恼怒道:“屁个大事!在这个节骨眼上,皇阿玛将爷从兵部给调到理藩院,什么意思?不就告诉大伙,爷想带兵打进西丅藏赶走策妄阿拉布坦完全没戏嘛!”

其木格笑道:“爷,其实这倒是好事。”

老十眼睛一瞪,“其木格,你混说什么呢?人人都象你不想丈夫儿子上战场,还打个屁仗!”

其木格也没恼,道:“爷,若皇阿玛要立你为储,自然不会让你远离京城,你别告诉我,你没想到这点。”

老十气焰一下焉了下去,郁闷道:“待在兵部也行啊!”

其木格好笑道:“爷,蒙古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人,以后史书上也无外乎就是记上那么一行,平息个叛乱什么的。但洋人可不同,一个外人跑来问咱们要地,太过分了,爷,若你狠狠的收拾英国人一顿,肯定名垂千古!”

老十垂头丧气道:“又不能和英国人开打,尽磨嘴皮子功夫,有什么劲啊。”

其木格鼓励道:“兵不血刃才是本事。”

老十失望了,十四高兴了,打着锣鼓亲自将老十这个有力竞争者欢送到了理藩院,高呼康熙英明,气得老十回来就让其木格写信,“告诉阿茹娜,赶紧找人嫁了……”让其木格狂笑不已。

等老十情绪稳定了,其木格想腾出手来好好琢磨琢磨羊毛产业时,不想,太后身体又不好了,虽然有宫里的贵人伺疾,但太后却想听其木格用蒙语给她念他们共同翻译的经书。于是,其木格便放下事业规划,拎着包裹进驻慈宁宫了,而太后见了其木格的包裹,立马就不开心了,教导其木格,丈夫最重要,别本末倒置。让其木格感动得除了掉眼泪就是傻笑,保证自己马上改,天天进宫伺候太后就是……

对太后,其木格本来就感恩,若没太后这个后台,其木格的日子怕没这么顺风顺水,因为不知道太后到底是何时去世的,所以,其木格是充满了希望,天天变着法的逗太后开心,这人一生病,精神很重要,只要精神不垮,病魔也得多费些劲不是。

娜仁吉娜也天天守在病榻前,眉宇间难掩焦急,让其木格暗自唏嘘,也多了几分心疼,小姑娘也不容易啊……

在太医敬业的诊治和其木格以及娜仁吉娜废寝忘食的照顾下,太后的病情虽然没好转,但也没加重,就这么拖着,但其木格却没灰心,只要病情没恶化,那也是胜利不是……

而康熙也是天天的来请安,神情中的担心看着倒不似作假,看来对于无害的太后,康熙还是真的有几分感情的,让其木格对康熙稍微多了一丝好感。

不过,每次康熙一来,其木格便带着娜仁吉娜退出屋子,明着是不打扰两位老人怀旧,实则是避免让康熙见了自己心情不好,在夺嫡的激烈时刻,其木格不能为老十加分,只能力求不去减分了。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