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667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走到马车旁后,东茁冲着车厢端正的行了一礼,“多谢小姐派人相救。”

安安道:“公子还是去给脸上上点药吧,这青一块紫一块的,家里长辈会担心的。”

东茁道:“谢小姐关心。”顿了顿,方问道,“不知小姐为何不帮人帮到底,还请小姐为在下解惑。”

安安笑道:“我请你过来说话,不是想为你解惑的,而是想告诉你,别再纠缠此事了,至于为什么,你应该去找你家中长辈为你解惑。”

东茁本来就是个聪明人,立马明白了安安的顾虑,很有些困惑。

要知道基于东茁收集的资料,安安应该是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否则那慈善会也不会做得如此有声有色,因此,东茁完全没想到安安竟然不去打圡压恶势力,愣了愣,便道:“在下知道衙门想揪出大头目不是易事,但总得有人去推动官府下此决心才对。”

安安轻笑道:“但是人家小贩并不想为人所先,公子又何必强求。”

东茁道:“万事开头难……”

安安不耐烦地打断道:“这位公子,还是我先头说的那话,我不是来给你解惑的,我只是想告诉你,若你真的是为人小贩好,此事就到此为止。”

说完后,安安便吩咐车夫启程。

东茁本来还想再多聊一会儿,万一聊高兴了,安安下马车了呢?自己就可以来句:“小姐好生眼熟,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东茁认为若安安认出自己是那天在绸缎铺子帮她的人,一定会对自己的印象变得稍微好些。

而安安则在马车里不住地摇头,这富家书生真是太天真了,若朝廷不下定决心将治安毒瘤给割了去,再多的人去敲鸣冤大鼓也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安安同意,凡事都需要某些人做出牺牲,可人家扁担男并没这觉悟,那富家书生又凭什么硬要人家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而东茁和安安都不知道,事态已然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康熙的安排

乾清宫里

心情大好的康熙正在接见一帮老臣。

说是老臣,其实也就是四个打小就跟在他身边的侍卫,如今的一品大员。

按说到年底了,康熙应该很忙,但康熙此时却很有闲心的和这四人忆起了往昔,整个乾清宫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怀旧气氛。

弘暄进来时还以为传旨太监弄错了,这种场合怎么会叫上自己呢?

太监肯定有犯错的,但是乾清宫的传旨太监肯定不在此列。

因为康熙一见弘暄就笑眯眯的冲他招手了,“来来来,见过几位大人。”

这四人岂敢托大,都避让开来,康熙笑道:“你们这群老鬼跟了朕几十年了,也算是他的长辈,和他客气什么,你们当得起他的礼的。”

听了康熙的说辞,嵩祝,如今的文华殿大学士,对弘暄的认识更是进了一层。

嵩祝曾当过盛京将军,对被流放到那的戴梓是充满了同情,戴梓当初制作的“连珠火铳”和“子母炮”的威力,嵩祝可是亲眼见识过的,因此,嵩祝对戴梓很是

钦佩,但碍于康熙的权威,楞是没敢光明正大的资助一二,只是叫人频繁光顾他的字画摊罢了。

当初十四阿哥奉旨改良大炮时,嵩祝就拐弯抹角的招人给十四阿哥提了提戴梓的能耐,听说十四阿哥也去找康熙了,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朝廷给西山火器营多拨

了点科研经费,但却没批准人才引进。

但是,当十四去了西北后,在并不办差的弘暄逐渐将西山火器营的差事给揽了过来,也不知从哪知道了戴梓这个人,反正没两个月,戴梓就进京了,听说不仅拿

到了高工资,还得了一笔不小的安家费。

嵩祝当时就对弘暄的能量有了很深的体会,但是,却依旧没料到康熙今天会主动叫他们跟亲近,要知道,他们四人不仅是康熙的心腹,如今还掌管这京师的兵权

其余三人虽然没嵩祝信息,但都在宦海里摸爬打滚了几十年,政治觉悟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当下更是不会失礼。

康熙见状,笑着对弘暄摇头道:“他们可是越活越谨慎了,想当初啊,曹寅还感叹过,说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思前想后一回呢。”提起曹寅,康熙面上便带了

伤感,“当初就他和纳兰性德有着好文采,可却偏偏早早离朕而去…”

康熙在那动情的开着追忆会,弘暄不仅得当好听众,还得做个称职的安慰者,忙不迭的劝康熙莫再伤悲了。

四个老陈也赶紧请康熙保重龙体,别再为臣子伤神…

康熙本来就没打算感慨太久,自然借坡下驴,唏嘘了两句后,便表白了一下自己对老臣的厚待,虽然曹寅独子早逝,但也恩泽了他的侄儿嘛,至于纳兰性德的三

个儿子也是多有照拂,还将九阿哥的三哥哥只给了纳兰的侄儿永福…

四个老臣自然又是感恩戴德了一番,齐声歌颂康熙重情重义…

弘暄见状,虽然觉得康熙过于刻意了,但却也不得不佩服这的确是抓牢人心的最佳法子。

然后康熙又接着开始问人家儿子、孙子、重孙子的情况了…

问完后,康熙为了显示他其实也是将这四人的子孙当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在关怀着,又从每家每户中各点了一人给弘暄做侍卫,弄得这四位老者再次跪下表达了回

忠心,说是世世代代都要效忠康熙的子孙…这帮人虽然将子孙后代都卖给康熙家了,但却一个个还激动得老泪纵横。

弘暄在那很不厚道的想,这是不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哪知康熙还觉得这生意做得有些亏本,自己表达完了慈爱后,便叫四个老部下不要藏私,抽空多教教弘暄,就讲弘暄当后辈一样的提携。

弘暄觉得康熙有些无聊,这是唱的哪门子托孤啊?再说了,要拖孤也该拖老十啊。

但是,为了让康熙保持个好心情,一直到四个老臣离开乾清宫,弘暄都一直非常尽责的入着戏。

但等四人告辞后,弘暄就松懈了下来,道:“皇玛法,孙儿可以问这是为什么吗?”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