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740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弘历又问:“那九伯会不会一上丵街就人人喊打啊?”

弘暄又再次沉痛的点带扭头。

弘历嘀咕道:“应该不会吧,九伯是属猪的,又不属鼠…”

第五百八十七章 代沟

一没电话,二没电视,三没网络,其木格是打破脑袋也没想明白,怎么流言蜚语能以超光速传播呢?

老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朝廷的一个政令那可都是花了银子请人敲锣打鼓的到处宣传的,结果呢,知道的人也不过十之一二,这流言蜚语倒好,整个的见风跑。

唉声叹气的老十两口子相对无言,各自郁闷着,半晌,老十才道:“干脆咱们放话出去,说是让弘参去娶个洋媳妇,不是弘政,这样矛头就不会是冲着九哥了吧?”

可怜的九阿哥到了广州后,愣是埋名隐姓的没敢亮出身份,取下腰间的黄带子后,对外只宣称朝廷钦差,至于钦差姓甚名谁,并不是x民没敢打听,而是高高在上的九阿哥没敢说。

虽然当初误传老十命丧大海时,九阿哥和十四护送其木格一行人回京,在码头都是露过脸的,但毕竟十多年过去了,大伙也记不真切,所以,倒还真没人将钦差大人和九阿哥联系起来。

不过,老十得了消息后,心里可内疚了,自己的九哥什么时候这么窝囊过?

可弘参的反省信函也及时到了,老十从头到尾仔细看了许多遍,不是他偏心,的的确确弘参也是属于躺着中招的……

因此,老十也不好冲弘参大发雷霆,弘参也够衰的了。

但九阿哥貌似更衰些,因为广东巡抚竟然又上折子弹劾可怜的九阿哥。

为什么呢?要知道九阿哥在此种情形下可还是在忍辱负重的默默为朝廷办着差事,完全没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不顾杨宗仁的白眼,天天在广州搞着市场调查。

但是,问题就出在调查上,九阿哥没做国债调查,而在调查什么行当最赚钱,赚钱周期最短。

话说九阿哥亮出了钦差大人的身份后,就叫巡抚衙门贴了个告示,说朝廷目前没意向禁海,国债发行和禁海没什么关系,但如果大家这么瞎闹下去,保不齐朝廷一怒之下会改主意,朝廷可是最不喜欢受威胁的,然后又说只要大伙安守本分,他一定会如实将大伙的意见上报给朝廷,到底是要让朝廷高高兴兴的顺应民意还是恼怒的反威胁,那可全在大伙的一念之间……

因此,告示张贴出来以后,广州便没怎么嚷嚷着要情愿不准朝廷禁海了。九阿哥和杨巡抚也就不再担心发生民乱了。虽然社会生活还没恢复和谐,因为大伙还在大街小巷里骂九阿哥利益熏心,连亲儿子都卖死后阎王爷都不知道该怎么判,因为下十八层地狱都太轻了。

但是,九阿哥却没继续为自己洗白,而是抓紧时间开始干正事了,而九阿哥的正事就是找赚钱的商机,这个发现让杨宗仁对九阿哥鄙视得不能再鄙视了。

本来杨宗仁已经叫人知会广州城的大商家了,叫他们时刻准备着与钦差大人搞座谈会,就国债一事好好的向朝廷表表决心,哪知九阿哥压根就不管国债,直接去找赚钱的法子去了。这让杨宗仁如何不恼,于是,老十便又收到了广东巡抚弹劾九阿哥的折子,还是明发。让九阿哥在朝堂的名声又臭了一回

虽然老十说了,因为弘参已经在安居岛发了认购单,因此,九阿哥此时也不再搞什么国债发行本底调查是免得重复浪费朝廷的人力物力,但是朝臣们并不买账,就算不搞调查,也不该去找赚钱的良方啊?这不摆明了九阿哥是在为自己找商机嘛,太不像话了,九阿哥可是钦差啊!怎么能因私忘公!

老十也不懂九阿哥干嘛在这个节骨眼子啊犯傻,因此便没袒护到点子上,御史们对老十的辩护词很不买账,弄得老十火大急了,眼见老十要天子一怒,十三站出来了,透露说,因为国债不仅是要还的,而且还是要付利息的,所以朝廷未来面临的压力不小,典型的演吃卯粮啊,所以,九阿哥一直在想能不能在税收之外再为朝廷增添些进项,所以,十三猜测,九阿哥此时是在想怎么为朝廷赚钱,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腰包。

老十从来没觉得十三这么可爱过,立马附和说十三说的对,九阿哥曾经给他也提过。

但朝臣们却反问道:“难道朝廷还要出面做生意不成?”

十三早先一直没做声,就是因为他也反对以朝廷的名义做生意,不论是拿户部的钱,还是拿国债的钱,所以,当初九阿哥提的时候,十三就掰着手指,循环往复的给九阿哥数出了二下多条反对的理由,因此,九阿哥便没再和十三讨论过此事,所以,十三也不能百分百笃定,只能猜测九阿哥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但是毕竟九阿哥近期名声平白受损归根结底根子还是在老十儿子身上,所以,十三也担心九阿哥是在消极怠工,以示不满,因此,便没第一时间站出来说出心中的猜测。不过,见老十不知道理由还在一味的给九阿哥圆场子,十三这才迈步帮着说话。

但是,听了朝臣们的反问,十三也不好接话,毕竟他也是反对这件事情的。

最后老十发话了,管他朝廷能不能做生意,反正九阿哥是在为朝廷殚精竭力就是了,众大臣得多多学习九阿哥这种精神,然后便火速结束了早朝,溜得飞快,当然,在朝臣眼里,老十是怒气冲冲绝尘而去……

不管大臣们学不学习九阿哥的精神,反正老十是对九阿哥由衷的敬佩,如此的不计较个人得失,太难得了。

越是敬佩九阿哥,对九阿哥的愧疚就越多,因此,老十便开始想歪主意了,想拿弘参来换泼在九阿哥身上的脏水。

其木格听了老十的馊主意后,白了他一眼,道:“爷,正经点。”

老十叹气道:“你以为爷不想正经啊?这不是给逼的嘛。”

其木格想了想,道:“爷,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这场风波过个几年也就没什么人能记住了,到时候你叫史官将九哥大夸特夸,九哥必定流芳百世……”

老十苦着脸道:“其木格,你知不知道《明史》是咱大清修的?”

当初修《明史》的时候,可是大改特改,还删了许多资料,得为大清统治者服务啊。

虽然老十没明说大清干了这没品的事,但其木格不是傻子,听老十这么一提,也就明白了,这里的胜利者时间跨度有点大,得寄望于民国了,有些不靠谱,谁知道民国那帮人想捧谁贬谁啊,于是,便顿了顿道:“那咱们就花钱请人写野史。”

老十歪着脑袋,道:“其木格,文人都是有风骨的。”

来自21世纪的其木格对风骨的理解是,只有在诱惑不足够大时,这骨头才有风度。

而土生土长的老十却告诉其木格,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文人不少,别不知道就乱出主意,“连皇阿玛对江南士子都只能安抚为上呢。”

于是,其木格只好道:“那咱们就自己编戏,演着演着大伙儿也就当真了。”

老十无语道:“九哥还活着呢!”

其木格无所谓道:“咱们往好了夸九哥,九哥不会出言反对的。”

想当初拍电影《女王》的导演不就被英国皇室给发了奖章嘛,在21世纪大家都希望借助媒体宣扬自己的正面形象,如今没电影,那就用戏剧呗,虽然如今是昆曲,但只要有初稿,相信当京剧形成的时候,九阿哥的后人也会愿意花大钱将稿子的昆曲版改成京剧版的。

但老十显然不是顾虑这个,看着其木格 ,怔怔道:“哪有演活人的啊?”

代沟啊,300多年的代沟啊……

其木格奇怪道:“那有什么,以前没有,不代表如今没有,不信,你去问皇阿玛,看他反不反对你搞个《康熙大帝》来歌颂他的功德。”

老十无语道:“谁敢扮演皇阿玛,那是要掉脑袋的!”

其木格耸耸肩,“虽然不可操作,但皇阿玛心里肯定是愿意的。”

你别说,老十还真去畅春园试探了那么一下,虽然康熙暴跳如雷,但老十能感觉得出来,康熙发火的时候,夹杂了那么一丝喜悦和一丝遗憾,而且发完火后,破天荒的没出言讥讽老十。

于是,老十拿定了主意,过个几年,就搞那么一出戏,为九阿哥正名!为什么要过几年呢,因为如今康熙在啊,哪能不歌颂自己的爹,而去歌颂自己的哥哥呢?老十可不想康熙活生生的给气死,如今老十算是体会到康熙当初的难处了,这爹不好当啊。

老十相信,朝廷的许多弊端康熙那是心知肚明,但是牵一而动全局,想变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不敢激进,但自己当时却是巴不得今天发现问题,明天就一骨脑的全解决了,就和如今的三胞胎一样……

不过,老十虽然体谅了康熙,但对康熙的做法却不以为然,为什么不能好好谈呢?干嘛就知道打压呀。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