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750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弘暄没觉得有什么诧异的,如今天色尚早,去畅春园也说得过去。

不过,当在储秀宫听了其木格透露的八卦消息后,弘暄失声笑了一会儿,索性又回了养心殿去见老十。

面对着奇怪的老十,弘暄道:“皇阿玛,如今西北大捷,大伯在沙俄边境也骚扰成功,国债还没全国发行就筹集到这么多银子,是不是该向天下宣扬一下皇玛法的功绩呢?”

老十楞住了,看着弘暄,弘暄则笑得很无害,道:“皇阿玛才登基一年,就能取得如此成就,多亏了皇玛法打下的基础不是?”

老十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怎么就没想到自己圣明一世的皇阿玛会和俗人一样争功呢!

于是,老十便叫弘暄今天不去给康熙请安了,和张廷玉一起去写夸赞康熙的锦绣文章去……

第五百九十五章 顺利

表扬康熙的中央文件很快就发遍了全国,虽然写得文驺驺的,但却依旧竭尽吹嘘拍马之能事,谁说拍马屁的文章就一定会肉麻俗气的?反正其木格看了半天,觉得档次貌似比《爱莲说》还高那么一点。

当然,其木格的评语遭到了老十的鄙视,“皇阿玛的老脸都红了呢。”言下之意就是可见这文章写得有多么的夸张,以至于让康熙都不好意思了。

当然了,既然康熙都红老脸了,自然是坚决不同意将此文发下去的,任凭弘暄怎么劝,康熙就是不松口,眼看康熙的功德就要这么沉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哪知老十却非常执拗的固执己见,第二天在早朝上就叫张廷玉声情并茂的将这篇锦绣文章给群臣中诵读了一遍,然后直接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全国各个地方……

表扬康熙的中央文件很快就发遍了全国,虽然写的文绉绉的,但却依旧竭尽吹嘘拍马之能事,谁说拍马屁的文章就一定会肉麻俗气的?反正其木格看了半天,觉得档次貌似比《爱莲说》还高那么一点。

当然,其木格的评语遭到了老十的鄙视,“皇阿玛的老脸都红了呢。”言下之意就是可见这文章写得有多么的夸张,以至于让康熙都不好意思了。

当然了,既然康熙都红老脸了,自然是坚决不同意将此文发下去的,任凭弘暄怎么劝,康熙就是不松口,眼看康熙的功德就要这么沉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哪知老十却非常执拗的固执己见,第二天的早朝上就叫张廷玉声情并茂的将这篇锦绣文章给群臣诵读了一遍,然后直接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全国各个地方衙门,要求各衙门必须将此文章贴到各个城门口和衙门前得布告栏上去,而且衙门里的文字工作者必须给目不识丁的民众诵读并负责解释,为期两个月,据说,为此气得康熙十天没见老十……

安居岛也不例外的收到了老十的这道圣旨,海关衙门忙不迭的赶紧将文章给贴了出来,还别出心裁的安排了西班牙语通译和法语通译站在码头和衙门前的布告栏旁给洋人讲解,打算将康熙的功德传到西洋去,真真是带着脑袋在办差啊。

而九阿哥此时正带着弘参和弘历在码头搭起的帐篷里给国债认购人开会。

在截止日最后统计出来的金额再创新高,一共860万两,其中洋人只占了120万两,南洋汉人占了200万两,余下的全是广东和福建商人筹集的。

但是,十三是坚决不同意发行那么多的国债,在太和殿上书老十,坚决要求将国债的最大发行限额控制住500万两以内,“皇上,国债毕竟是头一次发行,而且还涉及到了广东、福建的商人,如果处理不好,朝廷丢了脸面倒是小事,失信于民可就不好了。”

老十很想将860万两都全拿了,便道:“也就多360万两,其实也不多嘛、、”

十三道:“皇上,360万两可是500万两的十之七了,不是小数。”

老十虽然觉得十三很碍眼,但却没法反驳,本来360万里白银就不是个小数,只好怏怏的叫十三到养心殿私下再作讨论。

于是,散朝后,十三便跟着老十去了养心殿。

不想,老十一进养心殿就道:“360万两不是个小数,朝廷又缺银子,你像个法子让朕能在不失信于民的情况下将这钱收稳妥了。”然后不等十三出声就将人打发了。

回到储秀宫,老十还冲其木格叽歪道:“以为朝廷的俸禄那么好拿啊,哼。”

其木格不是学经济的,只知道后世国家财政赤字好像要控制在某个范围内,但是,这个范围到底是多少,怎么算的,是一概不知,因此只好闭紧了嘴巴,听老十骂十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还好意思给爷说,360万不是小数!要是3万6,爷绝不要,眉头都不皱一下!”

虽然老十这个老板有点无良,但十三这个员工却很是兢兢业业,第三天就到养心殿告诉老十,他想出了一个法子,没准可以姑且一试,“朝廷一直没明确的说国债承兑期限是多久,不如将这360万两设置成5年期的,利息再稍微高点就是……”

老十一听,是啊,光想着今年借银子,明年还了,怎么没想到可以拖个五年呢?

不过,老十却对十三不放心,总觉得十三不可能这么认真的帮他,便没当场敲板,而是叫十三去信和九阿哥商议。

十三没说什么,立马就给九阿哥修书一封,派人火速送去了安居岛。

九阿哥接了信一看,顿时豁然开朗,当下熬了两个晚上,拟定好了一个章程。

九阿哥是这么打算的,每人认购的20%为一年期国债,30%为三年期国债,50%为五年期国债,不同期限的利息自然也不一样,三种国债捆绑销售,不单卖,不同意的可以退出,当然了,预认金是不退的。

弘历听了后,心算了一下,然后便问道:“九伯,你是不是希望他们都不认购啊,那就能白得172万两银子呢,可是如此一来,朝廷以后再发国债就没人买了。”

弘参没好气的瞅了弘历一眼,弘历立马噤声了。

九阿哥带着弘历到安居岛后,弘参自己就先给九阿哥跪着赔了半天的不是,请九阿哥处罚他这个不成器的侄儿,然后得了九阿哥的谅解后,才红着脸起了身。

然后弘参私下里又就将弘历好好的教训了一顿,然后第二天又带着弘历给九阿哥陪了个不是,弘参对弘历说:“你如果对亲近的人随随便便、没心没肺的,日后谁还和你亲近?合着和你好就该倒霉是吧?日后和九伯说话多动一下脑子,九伯毕竟不是皇阿玛,皇阿玛生了你,活该被你气,可九伯凭什么?”

因此,弘历这几天和九阿哥说话时真的认真思考过的,尽量不会产生得罪人的歧义了,才开口,让九阿哥很是不习惯,不过因为忙,倒也没精力去过问。

不想,弘历今天还是没忍住,很隐晦的说九阿哥目光短浅了,其实弘历是没这个意思的,他说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真的想和九阿哥探讨的,但是,弘参却还是很不客气的瞅弘历了,自己这个弟弟必须得学着点说话艺术才行。

弘历虽然不明白自己这话错在哪儿,但却没争执,准备下来私底下问弘参。

而九阿哥却不乐意了,“弘参,你瞪弘历干嘛?”

弘参忙道:“九伯,我没瞪他。”

弘历也道:“二哥没瞪我,他只是在瞅我而已。”

九阿哥瘪瘪嘴,“弘参,你别跟个小大人似的管着弘历,将弘历这小子的天性都快磨没了。”

弘参笑道:“九伯,我不是怕日后吃大亏嘛,呵呵。”

九阿哥笑道:“他有你们这帮精明的哥哥们看护着,能吃得了亏才怪!”

弘历忙道:“九伯,二哥是想让我以后也能看护着他们,不让他们吃亏,我不能老让他们一直看护啊,得有往有来。”

九阿哥摇摇头,心想,弘历这小子说过好话都不中听,瞧将兄弟情说得多市侩,便道:“算了,不和你们扯了,弘历,你告诉九伯,问什么你认为我会希望他们都不认购呢?”

弘历道:“大头都成五年期了,大家肯定不乐意了,得提心吊胆5年呢。”

九阿哥想了想,遂决定将五年期和一年期的比例给掉了个个,虽然朝廷明年的财政压力大了些,但眼光的确得长远不是。

因此,九阿哥便冲弘参重新交代了一番,当然,对弘历也交代了一句,叫他届时乖乖的在一旁站着就是,一定要记住闭紧嘴巴。

在会议上,先是弘参将话,说朝廷有的是银子,不缺钱,大清朝廷富得流油,既然朝廷是个大富人,那为什么要发行国债呢?

那是因为朝廷想让老百姓多份入息,毕竟如今许多钱庄只是象征性的给点利息,一些有点小钱的人便去琢磨放高利贷,害国害民还害自己,因此,朝廷便决定发行国债,让大伙手头的闲钱能有个安全的去处。但是,朝廷本来只打算先试点发行100万两的,毕竟国债是个新鲜事物,得摸着石头过河,但无奈大伙太积极了,自己可是在九阿哥和老十跟前说了几大车的好话,朝廷才勉为其难的决定按大伙儿认购数发行。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