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821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但是,虽然康熙狡诈、康熙阴狠、康熙小心眼、康熙无事生非,康熙在老十心中有着诸多诸多的毛病,不过,同时,在老十心中,康熙同时也是最博学多才、最权威的一个人…

因此,老十咬咬牙,豁出去了,决定赌一把,找康熙拿主意去,不是信康熙,而是信弘暄。

但是,当康熙迷迷糊糊被太监从睡梦中叫醒,说老十紧急求见时,康熙心中却不由一紧,难道老十还是没按捺住,打上门来了?

要知道,老十这些天一次也没去畅春园请安,只是递的请安折子,大概是担心会忍不住拿言语打探精明的康熙…

好在老十疼孩子一向出了名的,所以大臣们都没人起疑。

不过,康熙心里却是门儿清。

因此,见老十天还没亮就跑来求见,康熙会往好处想才怪。

所以,康熙是黑着脸出来见老十的,打定主意,只要老十感撒泼,他就敢叫人将老十架出去打板子!

他就敢叫人将老十架出去打板子!

不想,老师一见康熙,连按也没请,就急忙忙将手里的一堆纸塞给康熙,急切道:“皇阿玛,您看看这几个方子,现在用哪一个好?弘历如今就快人事不省了。”

康熙怔了怔,一时没过味来,老师急了,“皇阿玛,您快看啊,弘历那边等着用药呢……”

康熙张了张嘴,想讽刺老十两句诸如“怎么,不担心朕使坏”之类的,但却即使管住了自己的嘴巴,心想,老十能在这时刻跑来找自己,说明什么?说明自己还是老十心中的主心骨嘛,否则老十干嘛不去问弘暄?弘暄在药理方面的造诣虽然赶不上自己,但好歹也比老十强很多不是?

因此,自尊心得到满足的康熙便没干破坏气氛的事,只是再看单子的时候,说了句,“如今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吧……?”

老师不迭的点头,“是,是,儿子明儿就抱着医书啃去,皇阿玛,您看用哪个方子好?”

康熙将手中的房子细细看了一遍,又问了问弘历目前的症状,从中挑了一份,“先用这份试试……”

老师接过一看,有点迟疑,“皇阿玛,有一张更猛的。如今不能用?”

康熙摇摇头,“太猛了,恐怕会过犹不及。”

老十马上就接受了康熙的建议,到:“谢过皇阿玛,那儿子这就先回宫了,皇阿玛,您赶紧回屋歇息,儿子就不耽搁您了,睡眠很重要的,您接着睡。”

康熙鼻子哼了哼,心想,还接着睡?以为朕还是小青年啊?但骂人的话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康熙不仅没骂人,等天亮后,琢磨了一会,竟然突然决定带着一帮老婆立即进宫。

接到消息的群臣们以为康熙时看不过眼老十一心扑在弘历身上,要回来(看不清)监督老师办公了,不想,康熙回宫后,第一站就是取得储秀宫探望弘历,然后接下来的两天,康熙也只是在乾清宫看弘历的病例和诊脉,至于朝事是压根过都没过问,委实让人大跌眼镜,而且听说康熙还表扬了蒙古皇后,说他治家有方,这更让大伙奇怪了。

因为据说康熙刚进储秀宫时,吻着刺鼻的醋味就皱了皱眉头,再见人递给他棉巾遮面时,还不又翻了翻白眼,好在得了信,仓促间拿跑到宫门口迎接到康熙的老十和弘暄即使赔了一阵笑脸,康熙才没作评论,不过,却没给面子,拒绝领棉巾。

好像还是弘暄哭着脸对康熙说,“皇玛法,您不用,孙儿哪好意思用啊,但是,您若不用,我皇额娘不敢吱声,但孙儿若不用,明儿可就进不了屋探视四弟了,皇额娘如今可是双身子,孙儿不好违她的意……”言下之意就是说,就算有康熙撑腰,他也不能和其木格对着干---康熙才勉为其难的胡乱蒙了一下脸。

可想而知,康熙会对蒙古皇后有怎样的观感,因此,听说其木格得了康熙的表扬,大家不惊讶才怪。

大家在一打听,才知道,康熙突然携带一大群人回宫,按理说宫中会鸡飞狗跳一阵的,要知道,虽然各个宫殿按理都必须天天打扫的,但没主子住,奴才们自然会偷懒不少,除了乾清宫,其他宫殿怎么也都得再彻底大扫除一遍,才能达到贵人们的要求,但是康熙的一帮小老婆们竟然惊讶的发现,他们的住所好似他们压根就没离开过,连角落里都是一尘不染的,几个太妃都不是那省心的,眼睛一转,竟然跑去将下人们的房间也瞅了,得,虽然清洁卫生的档次往下调了几档,但是,也都担得起干净二字。

第二天,当康熙和几个妃子一起逛御花园的时候,德妃就向康熙夸了其木格,德妃干嘛想向其木格示好呢?错,德妃示好的不是其木格,而是老十,最初十四闹腾着要娶阿茹娜,虽然德妃也不同意,但对于其木格不客气的态度还是很耿耿于怀的,便在康熙面前给其木格上眼药去了,结果,没两天,她宫里的人便处处被人穿小鞋,当然,不是那种明目张胆的,而是让德妃想给康熙告状都没法告的那种…因为全是严格按章程来的啊…

德妃正咬牙切齿暗说自己小瞧了其木格的时候,老十竟然在某天和十四一起去给她请安了,见了德妃就笑着说,其木格办事没经验,若有什么不妥当的,还望德妃多多指教…

老十小时候就很少在德妃面前晃,长大后,除了礼节上的需要,更是没怎么去德妃宫里做过客,自打登基后,更是没单独探望过德妃,因此,老十这次来,就让德妃有些稀奇,再一听老十的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自打那次后,德妃便在没有在康熙面前提过其木格,就是别的妃子闲话间提起那有福气的皇后,德妃也只是 微笑,绝不插话,德妃其实挺想表扬表扬其木格的,但是找不到理由啊,太突兀的表扬不是让人生疑嘛… 因此,德妃便一直将此事给按下了,如今好容易发现了其木格的一闪光点,自然不会放过,便给康熙夸了。 康熙则以为德妃的宫殿被打扫的很干净,是老十授意的,因为要拉拢十四嘛,听了德妃的赞语,便没怎么表态,而其他几个妃子也都是人精,德妃都夸皇后了,她们不能落后不是,于是都纷纷冲康熙赞扬他有个能干的儿媳妇。 康熙依旧不置可否,但逛着逛着却突然提出去瞧一瞧一不怎么得宠的贵人,结果发现那小院落果然不像是长期没住人的… 康熙此时还是没夸其木格,又带着几个小老婆在宫里瞎逛,随意走进一偏僻的没住人的宫殿,结果,进去一看。清洁卫生依旧可以评个良… 然后,康熙在晚上和老十共进晚餐的时候便夸了夸其木格,说将下人管理的还是不错嘛,都没人偷懒… 老十听见康熙夸自己老婆,自然高兴,要知道所有人可都认为其木格只是运气好,并无什么管理才能的,因此老十自然要将康熙的金口玉言传播出去… 一时间,大家都知道,老十和康熙之间的深情牢不可破,瞧吧,康熙连蒙古皇后都给夸上了,而且为的还是这么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不过,当一些高官一时兴起,回府逛了逛没人住的院落后,一个个都郁闷了,于是,好些当家主母都受到了批评… 但是,虽然老十一家可以评得上大清五好家庭了,可弘历并没高兴的一下就从病床上跳起来,反而一日更比一日重,最后,当老十提出要用最蒙的药方时,康熙都没出言反对,九阿哥知道后,则是白这一张脸,急忙赶到储秀宫去等结果… 猛方给弘历灌下去后,还没起到什么效果,太医轮流给弘历把了把脉后,终于用沉痛的声音通知老十,准备后事吧… 老十只觉得脚下发软,其木格捂住嘴忍不住的抽泣开来,弘宣红了眼眶,安安一边搀扶着其木格,一边止不住的落泪,弘丰则抹了把泪,勒令太医重诊,九阿哥鼻子则一酸…

第六百五十二章 都不淡定

虽然太医下了多次病危通知书,但是直言让准备后事还是第一次,储秀宫中霎时乌云压顶,凄风惨惨。

其木格擦不干眼泪,索性也不擦了,拖着哭腔对老十道:“爷,快想办法啊,不能让弘历这么去了,他才多大啊……”

老十此时其实也挺想找人哭得,但无奈满屋子就他该当脊梁骨,只好强作镇定的拍了拍其木格的背,道:“爷这就想法,这就想法……”

弘丰想了想,道:“皇阿玛,咱们贴皇榜悬赏求医吧,戏文里不都这么演的吗……”

九阿哥正想说,虽然说戏如人生,但戏终归是戏啊,怎么能当真呢……

不想却听老十道:“对,咱们就贴皇榜,弘暄,你赶紧起草榜文去。”

其木格也一下来了劲,“别用文邹邹的词,就说大白话,这样,不识字的人也能一听就明白。”

虽然其木格补充说明时,弘暄都已抢过一正在愁眉拟吊气方子的太医手中的笔,安安则以从太医们准备的空白纸张中抽出了一份,正在往弘暄跟前放……

九阿哥见状,只好咽下未出口的话,不想却又见弘丰抹干了眼泪,跑到门口扯着嗓子喊了,“来人,来人,去,将今儿宫中值班的侍卫全喊来……”

九阿哥一听,急了,照弘丰这么个安排法,那紫禁城不就成了一座空城了,而老十和弘暄竟然没人出言制止,看来都给慌了神了,于是自认还比较稳得起的九阿哥赶紧对老十道:“皇上,我去安排几个人手。”

老十压根就没听明白弘丰在吼什么,他脑袋里正一团浆糊呢,听九阿哥主动请缨,忙应了,“那就有劳九哥了。”至于九阿哥请旨要干嘛,他一样也没听明白。

而弘丰见自己的差事被九阿哥给抢了,也不恼,直接又跑回桌子边站好,催促道:“大哥,写快点,写快点。”然后又转身跑到门口,接着扯着嗓子吼,“来人,来人,会识字的全过来,哎,侍卫,侍卫快过来……”

还没走出院子的九阿哥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弘丰,说他急昏了头吧,还能记起太监宫女不识字,知道改口叫侍卫,但你说他脑袋还清醒吧,发布的命令又那么的狗粪,侍卫们没老十的召唤敢随意踏进后宫各宫殿大门嘛……

九阿哥正待对在储秀宫门口站岗的、明显很为难的侍卫们叮嘱几句,却听弘丰又改口了,“来人,来人,去,去将上书房、宗学的人全叫过来,快去……,叫他们跑着来……带上自己的文房四宝……”

九阿哥心想,朝令夕改算什么啊,瞧瞧弘丰,话刚出口就改,不过改得好……

脑子也不怎么转得过弯来的九阿哥认为弘丰最新出炉的口令无伤大雅,便没管,遂急急忙忙朝内大臣们的值班室跑去,以便加速安排几个小分队等皇榜出炉后火速将其运输到京城的几个闹市口。

九阿哥很快就和内大臣们安排好了十多个任务执行小组,并指着京城地图,将确定的十多处皇榜张贴地点一一分派给那些小组长,然后又勉励小组长们一定要认真工作,确保皇榜周围的每一个民众都能知晓皇榜上的内容,然后又叮嘱内大臣们务必要做好巡查工作,要取的工作成就,光靠勉励肯定不行,监察制度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嘛。

最后九阿哥便准备叫小组长们派人去储秀宫门口等着拿皇榜,但还没开始安排,就见储秀宫的太监满头大汗的拿着一张纸跑来了,“王爷,皇上有旨意,先将这榜单赶紧贴出去。先贴外城……”

九阿哥一看,就一张四四方方不大的纸张,--你想啊,用来写药方的,再大能大到哪儿去---别说装饰了,连玉玺都没盖一个。

内大臣们都不吭声,盯着九阿哥等九阿哥拿主意,九阿哥想了想,将纸张塞给一小队长,“贴到大门前去,给爷大声吆喝起来,其余的,火速派人去储秀宫门口候着。”

然后,九阿哥将送皇榜的太监拉到一边,悄悄的让他告诉老十,是不是将养心殿的玉玺拿到储秀宫去盖盖章啊?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