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第835章

作者:子一十四 标签: 穿越重生

康熙扬扬眉,“怎么解?”

弘历道:“如果立长,貌似大哥占了便宜了,其实,换个想法,就能发现,谁占便宜还不一定呢,大哥日后得耍多少心眼啊,多累啊,干得好是应该的,干的不好一不留神就遗臭万年了,没我们活得轻松自在。”说到这,弘历觉得自己话没说对,急忙又道:“我不是说大哥占便宜了,大哥能当太子也不是他生得早,他真的有本事的,皇阿玛是立得贤,如果我是老大,皇玛法,你说皇阿玛会让我当太子吗?肯定不会啊,我不能每批一个折子都祷告一声,老天爷赐给我福气吧……”见弘历绷紧了小脸,瞪圆了眼珠子在那么急切的表白,康熙不由笑道,“你可以学吗,你皇阿玛以前也是什么都不懂的一个愣头青呢……”

弘历真的想哭了,“我其实不像皇阿玛,我像皇额娘,真的,皇阿玛哪有皇额娘福气好啊……”

康熙不禁再次笑了笑,“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弘喧这回真对你下手了,你怎么办?”

弘历想了想,“那我就和他干一架,然后,我就回安居岛去,好男儿志在四方,我朝南边抢岛去,再也不帮大哥了,累死他。”

康熙怔了怔 ,道:“如果没有安居岛这个退路呢?”

弘历道:“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其他退路的。”

康熙道:“那你就不能成为大清的元帅了,你不遗憾?”

弘历双手一摊,“肯定遗憾啊,南洋的土匪哪能和大清元帅比,但那也没办法不是…”看来弘历还是将南洋当成了退路。

康熙道:“你就这么想得开?”

弘历道:“想不开也得想开啊,否则就只有不活了,我觉得活着挺好的,再说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康熙想了想,来了句,“为什么没想过留在京里一较高下呢?对自己没信心?…”

弘历道:“那肯定是两败俱伤,冤冤不得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那皇阿玛和皇额娘怎么办?他们还不得伤心死?我去南洋,好歹我们兄弟日后还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一天呢…”

康熙很是动容,自己这帮儿子闹腾的时候,有谁想过自己是不是会伤心?

弘历见康熙神情不对,着急了,不知道自己哪里表述的不对,急忙道:“皇玛法,刚才说的都是打譬方,是您打的譬方,我可从来没认为大哥现在或以后会害我,真的,我只是顺着您的路子往下胡说的,您…”

康熙看看弘历,道:“朕明了了,弘历啊,你先下去吧…”

弘历怔怔的看着康熙,没动。

康熙苦涩地笑了笑,“你没说错话,就算你说错话了,皇玛法也会给你兜着的,你就放心好了,你身子刚好,这几天就别太套了,好好将养两天。”

弘历心想,坏了,肯定是说错话了,当下便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告辞。

走到门口,又被康熙叫住了,弘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康熙道:“叫你十三叔进来。”

于是,大伙儿便见弘历不怎么高兴的出来了,然后宣布了一个大家都没想到的命令,康熙要见十三。

大伙儿都被康熙的旨意给弄昏了头,要知道,虽然十三起复了,但是,康熙对他还是从没给过好脸色的,如今怎么竟然要单独召见?

而老十则听弘历小声道:“皇阿玛,我肯定说错话了,皇玛法应该是被刺激得不小,他最后竟然将只可能对大哥说的话对我说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 康熙动情(下)

满肚子疑问的十三走进了乾清宫后,见康熙好端端的坐在御座上,四周没一个太监侍卫,心中有些纳闷,既然没被软禁,为什么就不愿意在大伙儿面前露一下面呢?

十三心思转的很快,很快就猜测,康熙应该是对老十冒然抄查老四家心生不满,故意的,当下规规矩矩的行完礼,等康熙叫起。

康熙却端端坐在那儿,没出声。

十三想了想,也没再出言,就在那跪着等。

康熙看着下方跪着的十三,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想当初,十三和十四两人只要往前一站康熙心情就会觉得大好,十三稍偏文一些,十四稍偏武,但总体来说,两人都算得上是文武双全,康熙这个当父亲的,心中怎么可能不骄傲。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这两个令人骄傲的儿子渐渐成了康熙的心头刺?

看着白了一半头发的十三,康熙闭上眼睛,有些庆幸,庆幸十四当初掺和得不深,否则,,否则两个本该意气风发的儿子怕都得是满面暮暮之色……

理了理心情,康熙爷冷冷的开口了,“你是不是一直觉得你很冤?觉得朕忒狠心……

十三神色一凛,“儿臣不敢。”

康熙冷冷道,“朕有十年没见过你,十年,整整十年,十年之后,当你再次出现在朕面前时,看着你那低沉憔悴样,朕觉得,朕对你貌似太过严苛了,连着两晚都没睡好……"

十三哽咽道;“儿子不孝。”

康熙冷笑了一下,“不过,今儿朕释然了,我们父子走到今天这步,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你自己!你心里但凡想着一点朕,你怎么会做出那等事来!”

康熙听了弘历所说的“那皇阿玛皇额娘还不得给伤心死”,心中颇为震撼,自己这帮儿子斗得你死我活时,有谁想过自己会不会伤心?

十三听康熙再次提起旧事,心中一酸,顿时泪流满面道:“儿子羞愧。”

康熙摇头道:“这世上原本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何苦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这个饱读诗书的人竟然就参不透,早知道这样,朕又何苦花那么多心思给你请先生!”

十三流着泪道:“皇阿玛,儿子知错了。”

康熙闭上眼,“大错已铸成,悔之晚矣。”

十三哭道;“皇阿玛,儿子不求别的,只求皇阿玛能原谅儿子,儿子总司也无憾了。”

康熙走到十三跟前,也有些伤感,“原谅?说的好轻巧啊……”

十三匍匐在地,哭诉道:“儿子该死。”

康熙很是伤感的道:“朕两废台子,禁了老大,收拾了你,打压了老八,世人定会说朕生了一副铁石心肠,可又有谁想过,朕的铁石心肠是怎么生出来的?想当初,朕对你们哪个不是慈爱有佳,朕对你们哪个不是关怀倍至,朕对你们哪个不是寄予厚望,儿孙满堂本是福气,朕原本也这么以为,以为儿子们个个都有出息了,都能干了,朕便能享福了,大清便有福了,谁料想,你们一个个却都能干的过了头!” 十三痛苦失声。 康熙看着十三,感叹道:“朕早先对唐太宗很是瞧不上眼,这么一个文治武功样样都拿得出手的人竟然眼睁睁的看着儿子们骨肉相残,朕以为他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朕以为,朕和二哥五弟处得和谐,儿子们应该也会以朕为榜样,结果,结果,你们一个个却非要逼着朕承认,天家自古以来就是无父子!” 十三哭道:“皇阿玛~~” 康熙看着十三,摇摇头,“是你们,是你们一个个先舍了骨肉亲情~~~”

十三除了哭着喊皇阿玛,没说出一个成句的话来,虽然康熙的话多少有些推卸责任的意思在里面,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信任也好,亲情也好,都是需要互动的,不管是谁先或谁后抛弃了信任和亲情,总之,抛弃了就是抛弃了。

十三愿意背上所有的罪过,只求康熙谅解,有时候,兜兜转装一圈,才发现,自己原来并不知道自己最重视的是什么,当知晓时,却已晚了。

看着哭的很悲恸的十三,康熙蹲下去,问道:“朕如今不想知道你当初那么干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旁人,朕只想知道,小十八是怎么死的?”康熙的声音中透着一丝阴冷。

哭得一塌糊涂的十三怔住了,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看着康熙,道:“皇阿玛,您怀疑……”

上一篇:诗酒趁年华

下一篇: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