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138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等人都下去了,芳仪才舒缓了下精神,让几个孩子再过来。被几个小的围着闹着,童言童语中,芳仪才觉得真正的放松。几个小的才吃了点心,这会儿也芳仪也不敢让他们闹腾得厉害。只是一个个按在身边听额娘讲故事。胤誐这孩子最好养,玩儿起来力气最大,上窜下跳的不知疲倦,吃起东西来也不挑食,胃口也好。这会儿就向着额娘撒娇说是刚刚吃多了,要额娘给揉揉肚子。

  芳仪摸着小孩儿软软的肚子,轻轻地一下下揉着,笑着道:“嗯,不错不错,都是肉肉,小猪猪养肥了,可以烤小猪了,让额娘咬一口。”说着就作势要阿乌一口。小胤誐笑着直躲,一边躲一边说:“胤誐还小,等胤誐长大了,小猪猪变成大猪猪,再给额娘咬。”这一下,胤禟瑞嘉也在边上叫着笑着要额娘揉肚子,烤小猪。

  笑闹间,芳仪一抬头就看见胤禛担忧的看着自己。芳仪笑着抽出一只手揉揉这孩子的半月光脑袋,道:“额娘没事,你发什么愣啊。来,帮额娘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

  此时的芳仪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给大儿子指司帐女官。要说这人选,芳仪早就备好了。那时候索额图跟她提的时候,她就暗地里看人了。皇子阿哥到了一定的岁数安排人教导人伦,这是规矩,怎么都躲不过的。只是,这事情,她就不那么乐意。虽然知道也拖不了多少时候,可能拖一天就拖一天。

  可现在,自己若是再拖,太皇太后一张口,塞个人过来,还真是不好推托的。自己虽然是个女人,可也知道,男人,特别是男孩子,对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这样亲密接触的女人,多多少少的会多在意一些的。哪怕是康熙,也是这样的。不说别的,为什么同样是生了女儿的,那董氏就成了端嫔,而兆佳氏什么也没有?别说什么满汉一家,那是糊弄别人的。

  298避暑

  六月,天气已经很热了出来。万岁爷奉太皇太后娘娘避暑古北口,而后圣驾并没有停留,巡幸畿甸。太子殿下不用说,自然是随扈的,而三阿哥胤礽这次也在随扈之列。反倒是二阿哥,被留在了京城。

  这一日傍晚,一个少年带着一队随从,顶着尚是余烈的日头,打马冲进了行辕。两边的守卫看到少年骑马直奔而入,非但不敢阻拦,反而纷纷行礼问安。少年虽然速度未减,倒也没有置之不理,举了举手中的马鞭。身边机灵的随从领会了主子的意思,尖细的嗓子扬声道:“免礼”只是一声下来,这马队又已经跑出了老远。

  直至内院,少年才下了马,一扬手扔了马缰,早有人上步接了过去。少年看也没看,直奔内院的一处居所。到了跟前,就对身边跟着的人道:“你们且先散了,爷今儿个跟哥哥做伴了。”说着,也不等人通报,更不等人上前伺候,自己就一打门帘儿,进了屋子。

  屋子里的人大概是没想到会有人直闯了进来,“啊”的惊叫了出声,而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捂住了嘴,待看清了进来的人,忙请安道:“给三阿哥请安,三阿哥吉祥。”听着声音,倒是婉转动听,只这几把嗓子,就生生的挠了挠人的心窝子。

  可惜,这几个今儿是碰到了不懂怜香惜玉的人,只听到胤礽不耐烦的说到:“嚷什么嚷什么,要不是出门在外,爷今儿个就让人教教你们什么叫规矩。”这话一出,吓的那几个丫头忙跪在地上求饶。

  胤礽也只是嘴上吓唬吓唬她们,知道她们也不过是听人安排,只是想到那安排这事的人和这几个女孩儿的功用,就心里不舒坦,所以还是没好气地说道:“没个眼里劲儿的,也不看看爷这一身的汗,不知道好好伺候着,跪在地上吵吵个啥,难道真要让爷赏你们通鞭子?”

  这几个都是被挑选出来服侍的,自然听得懂这话,于是也就战战兢兢的起来服侍着,有伺候茶水的,有去打点梳洗的。忙乱间,内间走出一人,看见胤礽这样,不由问道:“这是又跑到哪儿去了?大热天的,仔细中暑了。”

  胤礽见着来人,刚刚的那股子不耐烦早就不见了踪迹,笑着说:“也没去哪儿,只是去跑了会儿马。哥,今儿个我跟你睡一处儿。”这话,不像是请求,倒像是通知,不过,承祜倒是笑眯眯的答应了。

  见了太子殿下出来,那几个丫头就想端茶递水上前服侍。胤礽一看,又不耐烦了,“行了行了,都下去。爷这儿不用你们。张小石,你主子在屋里,你也不知道来伺候着,这一出门,就知道躲懒了?”

  屋子里的丫头吓得很,却又直拿眼睛看着太子殿下。承祜眉头一皱,“没听见三阿哥的话?”这几给才忙乱的磕头退了出去。

  而屋子外头就听见一声喊冤,“三阿哥,您可不能这样埋汰奴才。主子吩咐了,说是怕暑气熏了您,让厨房里预备下了解暑汤,让奴才见您回来就去传汤了,您看,奴才这气还没喘匀了。”

  这话倒把胤礽逗笑了,“这张小石胆儿肥了,还敢跟我犟嘴了。”话虽如此,但让人听着就知道是玩笑话。

  说话间,这张小石就进来了,手里拎着个食盒,边上有胤礽的贴身小太监郭玉良给他打帘子。胤礽一看郭玉良也跟着过来了,就笑道:“不是让你们散了,怎么还在这儿?”

  郭玉良笑着回道:“奴才想着出门在外,太子殿下带着的人也不多,主子又向来不喜欢那些外头的人,所以留下来看看。倒是自作主张了,还请主子别生气。”

  “哪个为这个跟你生气。成了,都放下吧,我要同哥哥说说话。”

  这张小石郭玉良都是聪明的,忙把食盒里头的东西摆弄好了,就退到外头守着了。这时候,承祜才开口说话:“你啊,这大热天,也不知道养养性子。”拉着弟弟就凑到桌边坐下了。

  胤礽嘟囔着,全没有在人前那个大人样子,“我就是看不得这些人弄这些个手段。那几个可真是丫头?这地方官想着孝敬,这脑子都动到这个上头了。你这儿是这些女人,我那儿也不消停。今儿才可笑呢。我连着退了几次孝敬,就有人给我送了个西洋船模,那个精致的,我都看着有点儿馋。这些人都是好本事,都打听出我的喜好了。我一火大,就直接把这东西孝敬给了阿玛。只是,这些人安排这些女人,难道是有人胡说哥哥你喜欢这个?这可不行,可不能让人污了哥哥的名头。我这就让人去查查,是哪个黑了心的”

  承祜忙拉着要起身的胤礽说道:“也不至于就这样。只是那些人以己之心度人罢了。你且记住,管他们是什么想头,既然说是安排在行辕伺候的丫头,那她们就是丫头。其余的,咱们一概不知。那些地方官儿,也给他们留些个余地,面子上别太僵了。”

  胤礽听了这话,嘟嘟嘴,也不再说这个了。

  上两个月,皇后娘娘按着祖制,给太子殿下安排了女官。比起康熙那会儿有八个女官供圣上进御来,太子殿下的铺陈减半,分列司帐、司寝、司仪、司门之女官职衔。当然,太子殿下在这上头倒也没有真向着他阿玛学习,反而是听了他额娘的教导了。

  芳仪虽然不是顶聪明的人也不是什么心狠手辣的人,但是这点儿果决还是有的,既然拖不得了,立马就三下五除二的办了。同时,也把承祜身边不太安分的给打发了。身为皇后,做这些,连个理由都不用找。只是那个奶嬷嬷,芳仪倒没有动,而是让人暗地里盯紧了。留着这个人,也省得那些人再挖空心思塞别的什么人。

  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没有瞒着胤礽的。谁知道,自那以后,这胤礽对这样的女子就厌恶起来。这回出来,见地方官员也动这样的腌臜手段,就恼了,虽然知道那些人纯是孝敬讨好,但还是对着这些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倒让那些个人提心吊胆,变着法子孝敬这位爷,却没想到更是让三阿哥恼火。

  承祜知道阿弟的小性子,就由着阿弟作势,只要胤礽心里舒坦了,承祜也跟着高兴。不过,这会儿,承祜倒是有正事跟阿弟说。看着阿弟用了差不多了,承祜才把今儿个得的消息说来给阿弟听:“二阿哥虽留在京中,却一心惦记阿玛安危。为阿玛身子安康发下誓愿,言必持斋四十九日。至今,已经虔心过了七日。虽此,功课骑射不减。但昨日却中暑坠马。太医说,是吃素造成的体虚引起的。但二阿哥虽因病,却照旧持斋。”

  胤礽听到这里,哼了一声:“这人也就会如此惺惺作态,跟他额娘一个调调。”

  承祜看了弟弟一眼,继续说道:“阿玛得报甚慰,已经派人去传旨。等二阿哥身子好了,就护送二阿哥于古北口,太皇太后娘娘处避暑。”

  胤礽听了冷笑连连:“这倒真是个赏赐了。”

  承祜笑着看了看阿弟,“阿弟,你要知道,他终究是阿玛的儿子。这儿子为了阿玛如此,不管里头有多少虚头,总见得儿子是用心讨好阿玛的,这做阿玛的,怎么能不欣然?阿玛本来是想宣他来随扈的。只是我说二阿哥才中了暑,怕身子受不住,阿玛才歇了心思。你也别气鼓鼓的了,赶紧去个信问声好。就算是别人,为了阿玛持斋,你也得表表心意的。”

  胤礽不是个不知事的,只是在哥哥面前发发牢骚罢了。听哥哥这样说了,点头应了,忽然笑道:“我还要在阿玛跟前替他说说好话儿,然后还要替他向阿玛讨个赏赐。嗯,就那个西洋船模。我把那东西孝敬给了阿玛,只是把这些官儿兜给阿玛。阿玛知道那是我喜欢的东西,必然还会赏给我的。这回,我就便宜了二阿哥。哥,你说二阿哥知道这东西的来龙去脉,会不会一气之下砸了?”

  “你啊,就在这些上头气人。二阿哥会不会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真如此,阿玛必会欣慰。你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了别人,只因为那人替阿玛祈福了。可是这个想头?人家辛辛苦苦的又是持斋,又是坠马的,你就用个别人孝敬的东西,把阿玛的注意又引回来了。怨不得二阿哥平时见了你就瞪眼珠子。”承祜边说边用手捏胤礽的脸,这可是跟额娘学来的。

  胤礽也不躲,只是一个劲儿的笑,“我就知道哥哥必然知道我的想头。管他砸不砸,砸了,可更好不过,这人在太皇太后娘娘跟前,会不会又生出什么事情来?”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哦,对了,你也不能光给二阿哥讨要赏赐。也要给四阿哥准备个小物件儿。阿玛想着,二阿哥也去避暑了,阿哥所只留下了四阿哥,怕奴才们不尽心,不如就跟二阿哥一起了,也省了额娘的许多事情。”

  299真龙显圣了

  哪想到胤礽听了哥哥的话,有点儿迟疑的说道:“二阿哥本来对着小四儿就是一幅鼻孔朝天的样子,恨不得就把小四儿踩到了泥里。这一回,他劳心劳力的,却让小四儿也捡了个便宜,还不得把这小四儿活吃了?”

  承祜听了弟弟这话,就知道弟弟的心思。别看弟弟在人前一幅傲性子,那也是阿玛喜欢阿玛宠的。也别看弟弟对着二阿哥一幅不依不饶的样子,那也是叫那对母子给惹毛的。其实,阿弟的心,比起自己来,要软上许多的。不然,怎么会因为愧疚,就对胤禛那么好了?自己虽然也接受了胤禛作弟弟,可那也因为是那孩子真心把额娘当额娘的。

  自己小时候还懵懂时,只能躲在门外,偷听着太医们说额娘怎么怎么的要熬不过去了,那种要失去母亲的恐惧,怎么都忘不了的。而阿弟出生那会儿,自己在外头惊惧的等着,从产房里抓出个稳婆,更让自己后怕的知道,差一点儿,就又要没了额娘。而阿玛的教导,更然自己明白,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所以,这样的自己,怎么可能再把心思放在别处?跟弟弟的里外相比,自己就是倒了个个儿,以温润的外表示人罢了。

  承祜笑着摸了摸阿弟的脑袋:“我知道你的心思。只是,你也别小看了小四儿。他入了书房才多久?从百家姓开始,现在已经到了什么进度了?从连笔都不会握,现在都开始描起董其昌的字了。这花的功夫可不小还能让阿玛记得送到太皇太后娘娘那儿避暑。况且,他还有他那个额娘护着呢。”

  胤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承祜也就把话岔开了,“阿弟是不是打算,这一路,都跟我睡一处儿?也好,也省得那些人生什么事情。哥哥还要谢谢你顾全哥哥的名声。”

  胤礽又被哥哥说中的心思,有点儿气恼,鼓起个腮帮子瞪着哥哥。只是这样子,与胤礽平时示人的高傲性子实在是不搭。承祜看着好笑,就又学了额娘的样子,用手捏着腮帮子两边轻轻用力。“噗”的一声,腮帮子瘪了,胤礽,彻底被惹毛了……

  巡视畿甸,也就是要深入百姓的,不可能老是跟着地方官儿混着。所以,等一行人到了直隶,就成了行商老爷带着俩儿子跟下人护卫了。不过,康熙也没有想着要鱼龙白服,故意遮掩行径。

  只是这一路走来,康熙心情越来越沉重。无他,已经近半月没有下一滴雨了。所到之处,这地是越来越干旱了。这样下去,别说庄稼了,就是百姓们的生活吃水,都成了问题。可是,康熙走了这么几天,竟不见当地官儿有什么对策出来。康熙的脸越来越黑,承祜等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劝着阿玛顾惜着身子。

  这一日,康熙并没有走马观花,而是下到了地里,跟那些个虽然困窘却依然不放弃的劳作之人攀谈,听听他的百姓们现在有什么办法想头。看着阿玛顶着大日头,毫不顾忌的跟老农们蹲在一处儿说话,承祜眼里涌动的是敬佩

  天似乎越来越闷热了。承祜跟着康熙,看着阿玛身上的衣裳湿了干,干了湿,已经留下了白花花的盐印子,却没有再向前两天似的在劝着阿玛歇息会儿,只是把身上带着的水囊递给了阿玛,指望他多喝些,润润嘴。转眼,又看到了边上蹲着那几个花白了头发,佝偻着身子的老农,那干裂起皮的嘴咂巴着,承祜就转身示意身边几个侍卫再取几袋水来。康熙笑着看着承祜,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拍拍儿子的背,满眼的欣慰。

  等众人饮完了水,又多聊了几句。康熙才起身走开。大概是蹲得久了,又晒得头昏,康熙并没注意到脚下因为暴晒而干裂跷起土块石头,人一绊,就要摔下去了。虽然康熙身上功夫也是不错的,只是这会儿消耗过大,来不及反应了。而这时候,众侍卫救驾不及,等看清楚了,却是承祜太子抢着垫在了万岁爷的身子下面。

  承祜这一下也摔得够狠的,那些干硬的石头土块,蹭在身上,真是可比刀刃了,而且想着救护阿玛,身上吃了康熙这一压也不轻。承祜这会儿的体力也不太行,万岁爷虽然马上起身了,可承祜却趴在了地上。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