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141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芳仪谈了口气,道:“那既这样,我就去同万岁爷求个情儿,让各位妹妹有这个机会替太皇太后娘娘她老人家祈福敬孝。不过,到底是去景山,也不能都去了,就让佟妃、荣妃、惠妃、宣妃总替了大家吧。哎,我也真羡慕你们,可是我这手里一团的事情,太皇太后娘娘身边也不能离开,还有万岁爷这边也不能不小心照应,只有劳烦四位妹妹了。”

  这话一出,各人脸上就如开了颜料铺子,煞是好看。只是,那四位还得跟皇后娘娘谢恩表决心。芳仪的无耻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还在那儿蘑菇着:“哎,各位妹妹还是这么多礼。快罢了快罢了。我还得先去向万岁爷求这个脸面呢。”

  芳仪跟康熙说这个事情,康熙自然是不会不同意的。于是,原本是宣妃的请愿,却变成了四妃奉皇后娘娘的懿旨了。这里头的微妙,就够得上让人细细一品了。

  两日之后,太皇太后娘娘已经有了起色。只是一旦发下誓愿,怎么能不作数了?所以,不管怎么样,那四位还是得在景山上待足了七七四十九日。

  四妃不在宫里,芳仪却并没有觉得有多少高兴。这一回,给芳仪提了个醒,就算承祜大了,胤礽等也够

  机灵了,可还是不能放松,而且,身边的这几个小的,现在还弱着呢。

  也许是芳仪想多了,也许是作为母亲太敏感护孩子,芳仪总觉得这回,真是冲着自己那三个小的来的。那到底是谁在后面做的推手?芳仪真不认为是宣妃的手笔。就算是宣妃身边人给出的主意,那这个身边人,怕是也另有主子的。芳仪还记得,宣妃身边的那个东嬷嬷,跟翊坤宫、景仁宫都来往密切的。那这回又是谁?

  芳仪把这事情搁在心里,而后又把那几个小的身边人敲打了一番,心里还在琢磨着,是不是再去布库房里挑几个。

  芳仪忙着几个孩子的事情,康熙这会儿也在反复思量着太子的事情。太皇太后娘娘身子已经好了大半,太医们都说接下来小心调理这就没什么大碍了。太皇太后娘娘心疼孙子孙媳妇,就把康熙赶回了乾清宫了。所以,康熙除了每日早晚两回在慈宁宫敬孝外,大半时间都是待着乾清宫里理政的。不过,这会儿,康熙倒是对着面前的一张纸发呆。

  这张纸上,并排的写了两个名字。要是芳仪看到了,自然知道这两个人的。一个是姓钮钴禄氏的格格,就是上回赏花会上拂琴的那位。那位的气度,倒是让芳仪点头的。只是这个姓氏,有点儿让芳仪别扭。另一位格格,芳仪也有印象,那个,在那场赏花会上,从进宫到出宫,一直是不出挑,但也不落底,总是那么不温不火的溜中间儿,而且,也没有想着法儿出头表现。这个格格,姓栋鄂氏,为嫡长女。她的阿玛,今年才被康熙封了满洲都统,掌兵,实权,名唤彭春要是熟知历史的人,必会大吃一惊。

  康熙的笔就在这两个名字之间迟疑着。。.。

  303天性与无人知晓的迟疑

  这两位格格,虽然表现不同,但康熙等人的利眼,却能分辨的出,都是适龄格格中出类拔萃的,不同的性格,却各有各的好处。只是,康熙这会儿的迟疑,倒不在这上头。

  照理来说,在小格格各有千秋时,再看家世而定是理所当然的。就现在看来,那位栋鄂氏,彭春的嫡长女,家世该胜出些。彭春,今已被康熙提为满洲都统,现已赴任,手里执掌的精兵。康熙已经有了计划,将对沙俄开战了。而这一战,将以彭春为主将

  可康熙移笔在栋鄂氏的名字上时,却有点儿圈不下去。脑中不期然的想起“真龙降雨”这个说法。

  康熙慢慢的又疑笔至钮钴禄氏的名字上,待要圈下去,承祜那时不顾他自己个儿,却垫在康熙身下的情景在康熙面前闪过,而那血肉模糊的膝盖刺得他心中一阵阵的疼。猛地,儿子笑着对自己说话的样子,宽慰自己的样子,跟自己说委屈的样子,要自己安慰的样子,还有小时候跟自己撒娇的样子,现在表现出色时在自己跟前扬着下巴、与平时温润示人完全不同的样子,不用特别去想,就一一浮现在自己脑子里。这样想着,心中一点点的温暖了起来,原先那些模糊不定的想法,都不知道抛在哪里了。手里的笔顿时用力按了下去,在钮钴禄氏的名字上,不是圈起,而是划去了。

  至此,大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太子妃的人选,已经定了下来,栋鄂氏。栋鄂氏乌勒丹,满语中晨光的意思,在家为嫡长女,下头还有两个嫡出的弟弟,一个幼妹,其他庶出的手足不论。看来人丁兴旺,那是不是说,这小格格将来也是个会生养的?

  只是,没有人知道,不过在两个名字中择一而已,康熙心里翻腾了些什么,最终这样的决定,又是康熙在心中驱走了什么。而更不会有人知道,这些,日后还会不会再有?

  等芳仪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心中的感觉。自己的儿子,真要成亲了,自己,真的要做婆婆了。如果按着这个时代人们的计划,再过两年,自己就要做奶奶了噢,姐姐我还没有自称老娘呢,怎么就升级成了奶奶辈儿的了?

  芳仪知道,心中虽然感觉繁杂,可其中一味儿酸,是跑不了的。怎么说呢,就有点儿像单亲家庭的妈妈,拉扯大了孩子,或多或少,都对孩子有种依赖霸占的感觉。芳仪来到这儿,身体上的娘家,自己没有归属感;丈夫康熙,那也不用说了。唯有自己血脉延续的儿女,才是自己真正的亲人,自己的感情的寄托和依赖,所以有了那些个酸味儿,很正常。不过,既然意识到了,还是要改改,省得真成了刁难儿媳妇的恶婆婆。

  因为太皇太后娘娘跟皇后娘娘因为太子

  良娣的事情闹得不愉快。所以,康熙出了面,一气儿又指了两位秀女给了承祜,只是还冠冕堂皇的说,为了体谅太子,自己也不给太子安排良娣、孺人等了,以后太子按着自己的喜欢,自己再来请封。这样一来,面子上倒是过去了,只是太皇太后娘娘心里明白,所以后面那几天躺着,倒真是心里不舒坦了。

  芳仪倒是被康熙这样的大手笔吓了一跳,一下子给儿子指了那么些人,在加上前头那些女官。。。。。。芳仪坐不住了。虽然开枝散叶是作为皇族的责任,子嗣多少也关系到日后的大统,可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弄那么些女孩儿也太过分了。而且,芳仪也不想儿子跟康熙一样,那么的种/马。

  作为一个前世与生育相关的医生,芳仪自然不会不好意思说这些,可承祜倒被额娘弄得满脸的彤红。只是承祜也知道额娘的意思,虽然满脸通红,却还是脸冒热气的听着还要点头表态。

  除了这些,芳仪还很痛恨那些规矩的。定了嫡妻,按着媒聘重纳采、亲迎二礼,可那些庶的,定了人就直接这样收了,还赶在了嫡妻前面进门。这叫个什么破规矩正房还没过门,庶子庶女就可能上笼屉蒸包子了。虽然这在皇家很正常,可太子若顺利登基,那自己的孙子,将面临什么,就不用说了,所以这个上头,还是讲究些好。至于自己是不是狭隘了,自己也不想多说多想,暂时做个鸵鸟。毕竟,看着儿子们和内廷其他阿哥斗是一回事。可若是轮到自己孙子身上,唉,芳仪那是要捂眼睛的。

  所以,虽然以前讲过,芳仪还是又叮嘱了一些人命相关的知识。还关照了,父母的年岁身体状况,跟包子的质量息息相关,严令承祜,这人命上一定要控制好。他自己和那些女孩儿没长结实前,不能弄出人命来。虽然知道由自己教儿子这些,儿子会觉得太别扭了,可这些现代的生理知识除了自己还真是没人可以教给儿子的。当然,后面几个孩子,除了瑞嘉,就都要劳动承祜了。所以,还必须得好好教承祜,承祜也必须好好学。

  还没有等四妃回宫,这选秀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不必说了,内廷里又是进了好几位人家的格格。而那次赏花会中的,除了定下了未来的太子妃外,并没有一个留在了内廷,都被别指给了宗室觉罗等人。想来也是,虽然没成为太子妃,但曾作为候选,怎么在能留在内廷服侍康熙?虽然,满族原本在这个辈分上头没什么讲究,可入了关,朝中还有汉臣,康熙又接受汉礼,这些东西都开始注意起来。

  说来,那位钮钴禄氏家的格格,最后让康熙指给了永绶做嫡福晋。永绶是恭亲王长子常宁的第一子,在常宁嫡福晋亡故且未有嫡

  子,这个继福晋所出的之子也算是嫡子了。而且,永绶又是第一子,这身份也算的上尊贵了。看得出,康熙对这个格格也是看好的。可是,这越是看好,就越是能让人心存不忿,特别是知道自己输给那样一个中不溜丢的人后。

  304你演我也演

  “禀报主子,自从万岁爷给咱们太子爷定了那户人家后,连着这四五日了,这彭春大人府上每天去投帖子的总有那么十几户人家。”何玉柱俯下身子,低身向主子皇后娘娘回禀着京里的动向。“不过,彭春大人就了任。府上嫡福晋推说老爷不在家,只收了拜贴儿,却一律不见客。就是那些个夫人们的拜贴儿,也不见。而对于那些邀请的,也都推了,只说是大格格要安心待嫁。只是福晋娘家嫂子的请儿,还是去了。”

  芳仪听了,不由点点头。看来太子的岳家很知道收敛,但也不是一味儿的推托,省得又让人说眼高于顶不耐烦看人了。不由得,对于未来的儿媳妇有了几分的期待。

  只是,芳仪史白不知道这彭春嫡女的事情,卫贵人却是记得真真的。原本,卫贵人记得那个史上的三福晋是彭春的女儿,怎么事情就成了这个样子了呢?再听到这彭春还有一个嫡**,将将会自己安稳行走奔跑时,却猛然醒悟过来了。这到底是算按着历史还是不按着历史啊?这出了一位太子妃,那彭春的**还有可能嫁给胤祉吗?又一次的,对历史的不确定,让卫贵人对将来越来越寒颤。那次赏花会,自己费心费力,而后又吓得半死,现在看来,真是不知所谓,不知道忙得了什么。自己的倚仗,真的牢靠吗?

  不过,卫贵人看了眼炕上熟睡的男孩儿,心里还是定了主意。虽然有所改变,还是有迹可循的。不管怎么样,阴差阳错也好,误打误撞也好,自己现在的日子,可比刚来那会儿好多了。不知道史上卫氏在成为良妃前怎么过的日子,但肯定是不如自己的,卫氏也没听说过成了卫贵人的,能成为良妃,还是小八的努力。而现在,自己的起点高了,这孩子,应该会顺畅的多了历史上小八时没有被自己额娘抚养过的,现在,自己却可以亲手照顾儿子。所以,有奋斗,才能有进步虽然卫贵人在为自己打气,可是心中那种极力要抛开的不确定和恐慌,总是时不时地窜出来。

  大概是卫贵人的壳子真的很不错,胤禩长得也真是漂亮,只是大概在娘胎最初那几个月失于调理,后来卫氏又太过防备忧心,这孩子的底子有些弱,身子单薄些,也总容易有个伤风感时的。开始时,卫贵人每每大呼小叫的。惠妃也很善心,也都急急忙忙的去传太医。而且,往往还不放心只请一位太医,总要两三位一起请来。而且,这样的阵仗一来,康熙知道了,也会过来看看孩子。连着几天看着儿子好了,才放心。

  对于这个,卫贵人开始时相当的感激惠妃。这太医多请几位,也算是个会诊,总是好的。而康熙多过来看看儿子,也算是增加父子相处的时间吧。自己儿子是个漂亮的孩子,那么可怜的躺着生病,做父亲的看了,心里总会心疼的吧?这样慢慢的牵挂了,也真是件好事呢。而康熙每次看了儿子,总会去惠妃那儿坐坐,甚至留宿。对于这个,卫贵人苦笑了下,这也算是互利互惠吧。

  只是惠妃身边那些宫人偷偷的鄙夷,卫贵人也看到过几次。她只认为,那些人是鄙夷她太蠢,看不清惠妃娘娘借机亲近万岁爷罢了。卫贵人心里冷哼,自己怎么能看不出惠妃这么浅显的手段呢?可是这个代价却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付出的,不然,惠妃有怎么能帮着自己?

  卫贵人自认为看得很透,却不知道,不光是那些人鄙夷她,就是惠妃娘娘,也多次的好笑,自己除了贤名在外,就真只图这些?也不知道这贱籍,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看明白。这贱籍,虽然有时候有些奇妙的想头,可,在这些事情上,还真是半瓶子醋的利害。

  不过不管怎么样,卫贵人在惠妃娘娘跟前还是很小心的。所以,这些日子,惠妃不在翊坤宫,倒是让卫贵人舒坦许多。而对于儿子,更能想看就去看。这会儿,更是看着儿子睡觉。因为这孩子容易肯病,在卫贵人不经意间,已经得了个体弱的名头,奶嬷嬷很仔细,不敢让孩子得了凉。所以屋子里比较暖,又给捂孩子着被子,小孩儿小脸儿红扑扑的,有些汉意。又因为那孩子睡得很熟,小嘴儿半张着,嘴角依稀有点儿湿迹。卫贵人看着,真是可爱的活娃娃,这手就有点儿痒痒,就想上去拧拧儿子的小脸儿。

  只是才抬手,就听见边上杨嬷嬷的咳嗽声,“卫贵人,小阿哥昨儿晚上睡前玩得有点儿过,所以夜里睡得不踏实,还哭醒了几次。现在好容易补点儿觉。您看?”

  卫贵人就有点儿讪讪的,这伸出去的手,又尴尬的收了回来。她以前并没有带过孩子,来了这里更是没人教她。以前,惠妃在宫里她还有所顾忌。这几日,倒真是得了机会,要好好跟儿子培养感情。只是她并不知道,小孩子睡前不能太兴奋了,昨日也没听奶嬷嬷劝,跟儿子玩得有点儿疯。今儿早上听说儿子昨晚闹腾得厉害,早起还有些热,不过她怕人说惠妃不在她就捉妖,且孝庄那儿还躺着呢,就没敢让人去禀报皇后传太医,自己给儿子连灌几盅热水,发了身汗,也就好了。哼,看来自己的土法也挺管用的。只是这会儿听奶嬷杨氏这样说,脸上还是挂不住的。

  就在尴尬的时候,就听见外头的请安声:“给二阿哥请安,二阿哥吉祥”

  卫贵人还没有来得及多想,这门帘子就打了起来,一个少年走了进来。说是少年,因为这进来之人不过十二岁。可是身量已经很高了,都已经跟卫氏差不多了。少年猛地进来,才看见了卫贵人,不由按理低垂下眼睛,开腔道:“我这进来急了,没想到卫贵人在胤禩弟弟这边。卫贵人吉祥。”

  卫氏虽然得封贵人,也不过是个庶妃,出身又低,其实当不起二阿哥先来问礼,急急忙忙的回了礼。

  二阿哥也不计较这个,只是看了看炕上躺着的胤禩,问道:“仿佛听说胤禩弟弟有点儿不安生,这怎么不传太医了?”

  卫贵人忙吧情况说了说,二阿哥却不赞同,说道:“卫贵人也太小心了些,只是不管怎么样,弟弟的身子才是最紧要的。”说着,也不等其他人说话,就又大步踏了出去。卫贵人隔着门帘听到二阿哥吩咐道:“小德子,你去麻溜的跑一次,看看小方科的当值是哪位。若不是掌科的,就多传几位来。要快”

  然后,二阿哥才又转进来,看着卫贵人道:“额娘虽然不在宫里,但好歹还有我呢。我会照应着弟弟的。”

  卫氏看着二阿哥,也不知道是真心感动还是什么,竟然是幅盈盈欲泣的样子,配合着她那副相貌,倒是挺让人心软的。

  二阿哥大概也看不得这个样子,有点儿慌手慌脚的,道:“卫贵人何需这样,照应弟弟,也是我这做哥哥的本分。”也不等太医过来,就先忙着走了,只是临走前关照,有什么事情就让人捎个信儿。

  等人走了,卫贵人在掂起手帕子拭了拭眼角儿,心里冷哼着,看来,不管到了哪里,小白花总是待见的。这二阿哥,可要好好儿的照看弟弟哦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